【覺察練習】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培養對他人的信任感?你相信自己嗎?你對他人有足夠的信任感嗎?

對人充滿懷疑,沒有信任感?原因是出自那裡?

不相信另一個人能給予你全然的愛。不相信另一個人能對你付出。不相信另一個人能給予你支持及幫助。這一切的信念更多是出自於你也不相信自己?

因為你信奉「人性本惡」,你認為人類的本能,在遇到危機時會選擇桿衛自己的權益。是什麼讓你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不相信有人可以全然的付出。

因為不信任,你拒絕別人的好意,不管再苦再難你都不願向別人提出需求,不願接受別人的幫助。

如果你不抱有希望,那你的內心就不會因此有所牽動。可是你仍會因為期待的落空而失望,難受。

信任並沒有那麼難,只是你沒有好好看見自己的傷。你對人的信任感其實一直高於你的期待及想像。

「道德標準」過高,讓你的容錯度變低了。面對所有的懷疑,都是來自於自我的生命歷程與他人無關。

如果你讓自己成為那個能被信任的人,而你在付出時也是心甘情願,也是你能承擔的範圍。也許你能更為寬容,相信有些人違背你的信任是有他的難處,而非故意為之。

你的不信任感,會不會是因為你害怕承擔那個後果。

即便是我們自己也有可能無法完成自己的承諾。即便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面對這些後果你會到傷心、難過、沮喪,但如果是你可以承擔的能力範圍,你還是能保有你的信任感。

為自己保留一些空間,給那些無法完成承諾的人、給有時也無法完成任務的自己。

擴大自己的能力,去承擔那些讓你失去信任感的後果,你的心多了些廣度,對自己及其他人的信任也會大些。

你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度有多高,通常來自於你身邊最親近的家人。回頭審視一下你的不信任感是不是與你成長的歷程有關。放開心用全新的角度看看這個世界的其他人,也許你會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善美。

看見你不信任感的來源及它帶給你的壓力。看看你對身邊的人所保持的懷疑是真的嗎?還是來自於你過去的經歷。放下那些你對別人的質疑,也許不信任感是來自於你自己的解讀及親近的人灌輸給你的錯誤信念。一一拆解它,你對自己及他人才能重拾那份信任感。

avatar-img
148會員
274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府辛聊瘉室 的其他內容
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那個人就消失了。沒有解釋、沒有緣由。你回想事情的經過,猜想大概是你沒有給予對方需要的安慰。 因為這樣開始責怪自己,怎麼連別人的心都看不懂,為何沒有適時的提供對方需要的理解及安慰。 你有這些想法,是不是代表這也是你內心的渴望?因為你也得不到,所以感同身受,認為自己應該有責任滿足
人類圖對於G中心的描述:G中心代表的是愛、認同與方向 「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被愛,而是為了成為愛。」拉.烏盧.胡 當所處的環境不適合他們時,他們可以感覺得到。如果有人帶他們去一間感覺不對的餐廳、住所、商店或辦公室,他們會自動將那種不舒服感轉移到帶他們去那裡的人、在那裡遇見的人,或是在那裡所提出的
為什麼我們的需求得由別人來滿足?人類天生的設計?但是很多人並不一定都會向外求,是因為那些人都在壓抑? 為什麼明知道沒有什麼卻仍會感到糾結?因為你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會有原因? 那為何你會認為所有的事都得有原因呢?因為有了原因,解釋,你就能不再感到糾結? 知道原因後又能如何?想試圖改變?這不就變成
你為那些不如已意的人生,寫下了多少狗血的劇情。如果把你這樣的才能發揮到創作小說、當編劇對你的人生會不會更有實質的幫助。 親密關係裡訊息的已讀不回 前任分手前說好的還是朋友,離開後對你的訊息卻是不讀不回,你因此倍感失望,開始責怪起對方。把過去在關係上相處的不快一件件的搬出來,怪罪對方言而無信,恥笑
生活中遇到困難及挫折的時候,難免會去跟身邊的人比較。想不通時,就會覺得為什麼別人可以自己卻不行。 慣性思維模式啟動後,第一個程式便是開啟比慘,告訴自己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餘的。就是這樣的心態及思維,讓自己陷入一次次的自我否定、怪罪自己的負面情緒及思維裡。 不允許自己有情緒,也不允許有任何的不順利出
分享一下,學習人類圖後的一些困惑,還有透過生活中實驗和覺察的一些心得。 在人類圖的體系裡,薦骨是一個代表動力的能量中心,如果你的薦骨部位是有顏色(標示的顏色是紅色)代表你的薦骨是被啟動的狀態,那麼你必定是屬於生產者的設計。所謂的生產者,是生來建造這個世界的人,佔全部人口的70%。 所謂的「薦骨回
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那個人就消失了。沒有解釋、沒有緣由。你回想事情的經過,猜想大概是你沒有給予對方需要的安慰。 因為這樣開始責怪自己,怎麼連別人的心都看不懂,為何沒有適時的提供對方需要的理解及安慰。 你有這些想法,是不是代表這也是你內心的渴望?因為你也得不到,所以感同身受,認為自己應該有責任滿足
人類圖對於G中心的描述:G中心代表的是愛、認同與方向 「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被愛,而是為了成為愛。」拉.烏盧.胡 當所處的環境不適合他們時,他們可以感覺得到。如果有人帶他們去一間感覺不對的餐廳、住所、商店或辦公室,他們會自動將那種不舒服感轉移到帶他們去那裡的人、在那裡遇見的人,或是在那裡所提出的
為什麼我們的需求得由別人來滿足?人類天生的設計?但是很多人並不一定都會向外求,是因為那些人都在壓抑? 為什麼明知道沒有什麼卻仍會感到糾結?因為你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會有原因? 那為何你會認為所有的事都得有原因呢?因為有了原因,解釋,你就能不再感到糾結? 知道原因後又能如何?想試圖改變?這不就變成
你為那些不如已意的人生,寫下了多少狗血的劇情。如果把你這樣的才能發揮到創作小說、當編劇對你的人生會不會更有實質的幫助。 親密關係裡訊息的已讀不回 前任分手前說好的還是朋友,離開後對你的訊息卻是不讀不回,你因此倍感失望,開始責怪起對方。把過去在關係上相處的不快一件件的搬出來,怪罪對方言而無信,恥笑
生活中遇到困難及挫折的時候,難免會去跟身邊的人比較。想不通時,就會覺得為什麼別人可以自己卻不行。 慣性思維模式啟動後,第一個程式便是開啟比慘,告訴自己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餘的。就是這樣的心態及思維,讓自己陷入一次次的自我否定、怪罪自己的負面情緒及思維裡。 不允許自己有情緒,也不允許有任何的不順利出
分享一下,學習人類圖後的一些困惑,還有透過生活中實驗和覺察的一些心得。 在人類圖的體系裡,薦骨是一個代表動力的能量中心,如果你的薦骨部位是有顏色(標示的顏色是紅色)代表你的薦骨是被啟動的狀態,那麼你必定是屬於生產者的設計。所謂的生產者,是生來建造這個世界的人,佔全部人口的70%。 所謂的「薦骨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過於迎合他人的期待,試圖以妥協換取認同時,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僅感到內心疲憊,還可能被認為不夠真誠。真正的信任與尊重,來自於真實地表達自我需求與原則,而非壓抑自己去取悅所有人。正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真正的連結,只能建立在真實的自我之上。」與其迎合,不如勇敢做自己,因為真誠才是最有力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踏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總是容易想迎合他人,認為配合他人的話題接續,會讓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矛盾的是,自己也經常在當下感受到不舒服,這不舒服似乎是因為習慣配合,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判定應該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都沒差的腳色,在此時,又為了表達自已的鮮明,卻也在這過程中失去自己...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明明已經很努力,卻還是感覺不自信。總是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質疑努力的意義。事實上,自信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累積,而這個過程離不開來自外界的鼓勵與肯定。 如果你周圍的人不僅沒有給你支持,反而總是在唱衰你,甚至用負面的評價來削弱你的信心,那麼即使你再努力,也很難築起堅實的自信心。這
Thumbnail
「信任」是你平時對待自我的方式,進一步投射到外界的結果。因為害怕受傷,不斷重複「懷疑」與「測試」的防衛,最終只會得到被疏離的「傷害」。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無意中拒絕他人的好意,這種行為反映出我們對人際關係的微拒絕。本文探討瞭如何理解拒絕背後的心理因素,包括怕麻煩、害怕脆弱,以及控制慾等。接著,我們提供幾個實用的建議,教導人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接受幫助,促進愛的雙向流動,最終提高人們彼此間的情感連結。讓我們學會珍惜來自他人的溫暖
Thumbnail
現在的人談感情很難,交朋友都一率慎選。 在相識過程裡,需要透過長時間培養與了解,而我們為什麼都不能輕易卸下心防? 信任危機影響 選擇性注意:這是一種心理現象,人們在面對信任危機時,會不自覺更加關注背叛、不愛信號,而忽略那些表現出愛的信號。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我不需要信任,應該也不是說我不需要信任別人,而是要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可以信任別人,比如手裡有對方的把柄,也就是我有了控制對方的力量。 這個時候我就能夠相信他,因為我相信的是人性,而人性就是為了求生而會本能的去權衡利弊、趨吉避凶,那麼當他知道我手上握有他的把柄時,我就可以信任他。 我信任的是他不會做
過去所發生的事,讓我對這個世界,對於人都失去了信任,以一種表面的形式,面對著社交,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事我都會自己來,不會去想要依賴別人來幫我做,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只有自己掌握一切,才有安全感,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爬山 我一直認為,沒有人理所當然要對自己好,所以,遇到對我好的人,哪怕只是一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過於迎合他人的期待,試圖以妥協換取認同時,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僅感到內心疲憊,還可能被認為不夠真誠。真正的信任與尊重,來自於真實地表達自我需求與原則,而非壓抑自己去取悅所有人。正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真正的連結,只能建立在真實的自我之上。」與其迎合,不如勇敢做自己,因為真誠才是最有力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踏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總是容易想迎合他人,認為配合他人的話題接續,會讓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矛盾的是,自己也經常在當下感受到不舒服,這不舒服似乎是因為習慣配合,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判定應該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都沒差的腳色,在此時,又為了表達自已的鮮明,卻也在這過程中失去自己...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明明已經很努力,卻還是感覺不自信。總是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質疑努力的意義。事實上,自信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累積,而這個過程離不開來自外界的鼓勵與肯定。 如果你周圍的人不僅沒有給你支持,反而總是在唱衰你,甚至用負面的評價來削弱你的信心,那麼即使你再努力,也很難築起堅實的自信心。這
Thumbnail
「信任」是你平時對待自我的方式,進一步投射到外界的結果。因為害怕受傷,不斷重複「懷疑」與「測試」的防衛,最終只會得到被疏離的「傷害」。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無意中拒絕他人的好意,這種行為反映出我們對人際關係的微拒絕。本文探討瞭如何理解拒絕背後的心理因素,包括怕麻煩、害怕脆弱,以及控制慾等。接著,我們提供幾個實用的建議,教導人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接受幫助,促進愛的雙向流動,最終提高人們彼此間的情感連結。讓我們學會珍惜來自他人的溫暖
Thumbnail
現在的人談感情很難,交朋友都一率慎選。 在相識過程裡,需要透過長時間培養與了解,而我們為什麼都不能輕易卸下心防? 信任危機影響 選擇性注意:這是一種心理現象,人們在面對信任危機時,會不自覺更加關注背叛、不愛信號,而忽略那些表現出愛的信號。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我不需要信任,應該也不是說我不需要信任別人,而是要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可以信任別人,比如手裡有對方的把柄,也就是我有了控制對方的力量。 這個時候我就能夠相信他,因為我相信的是人性,而人性就是為了求生而會本能的去權衡利弊、趨吉避凶,那麼當他知道我手上握有他的把柄時,我就可以信任他。 我信任的是他不會做
過去所發生的事,讓我對這個世界,對於人都失去了信任,以一種表面的形式,面對著社交,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事我都會自己來,不會去想要依賴別人來幫我做,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只有自己掌握一切,才有安全感,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爬山 我一直認為,沒有人理所當然要對自己好,所以,遇到對我好的人,哪怕只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