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的藝術》:閉上鳥嘴,人生會更美好!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覺得書名的「閉嘴」二字相當吸睛。現在市面上充斥各種教你怎麼說話的書籍、課程。在如此強調表達的年代,竟有本書說要教你閉嘴,讓人相當好奇《閉嘴的藝術》是在賣什麼碗糕。

作者丹.萊昂斯的是名記者,曾為《富比世》和《紐時》等報刊供稿,此外他還是HBO影集《矽谷群瞎傳》的編劇。如此多才多藝、人生勝利的他卻個多話受害者。不僅因為不懂得閉嘴讓他在職場上觸礁,連婚姻也遇上危機。痛定思痛的他決心苦學沉默的奧義,這本書就是他修練後的精華。

這篇文會分三部分來聊聊這本書。首先會談談多話的問題,並分享閉嘴的妙處;接著會探討現代人如此多嘴的原因;最後則會分享要怎麼關上嘴巴。那我們就開始吧!

【多話誤一生】

相信你一定有一出口就後悔的經驗。作者自己就曾因為管不住嘴巴,在推特對自家執行長大放厥詞而痛失八百萬股票。賠錢還算事小,他的滔滔不絕還一度讓婚姻陷入分居危機。由他來談閉嘴可說十分有說服力。

當然大部分人的情況不會那麼極端,但多話確實會產生許多問題。我們說話是為了溝通。不管是在職場上與同事、客戶談公事,或和朋友、情人談心,又或對子女「教育」,都需要透過話語來傳遞。但很多時候我們說得越多,效果卻越差。人們越努力想表達自己,卻讓別人越聽越厭煩,結果反而離目標越來越遠。

事實上,很多時候沉默才是「金」。

比方說有研究發現只要在談話中停頓四秒,人們就會開始感到痛苦。因此沉默其實是很好的談判工具。想到有次跟台積對口說沒辦法解不在合約內的問題。原以為客戶會激烈爭取,但他竟直接安靜不說話。過十秒,受不了的我只好說:「好啦,再幫你問問。」只能說閉嘴確實是猴腮雷!

不單工作,其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試著少說點。書中就有提到對話品質高的人,幸福指數也越高。換句話說,很多時候說得多不如說得巧,質比量更重要!

教育更是如此。當小孩不乖時,家長們總習慣對孩子告誡、責罵,但這樣的「多話」效果其實很有限(想想自己小時候就知道了)。如果想真想幫孩子成長,就要適度給孩子空間。練習閉上嘴,轉身離開。

書中強調,不要事事都想下指導棋。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這樣他們才能藉由錯誤去累積經驗與自信,不會一有焦慮與壓力就舉步維艱。很喜歡書中引用蜜雪兒.歐巴馬的這句話:

為人母這個身分也讓我明白我不是推土機。我的工作不是替孩子們開闢一條坦途,不是替他們剔除所有可能的逆境。相反地,我真正的工作應該是當他們不可避免地失敗時,扮演一座安全而可靠的機場,供他們降落整備;並一次又一次地用身教告訴他們,如何靠自己重新起飛。

好的,現在你已經知道閉嘴的妙處。但為什麼很多時候明知該閉嘴,卻還是禍從口出呢?讓我們接著探討這問題!

閉嘴好處多多

【為何總是多嘴】

很多時候我們會多話其實是「情非得以」。

比方說書中就提到焦慮會導致多話。人們喜歡用說話來緩解焦慮,或想藉由說話讓自己分心來忘卻煩惱。但很多時候你說得越多反而越發焦慮,然後更焦慮的你又會說更多話。作者將這樣的惡性循環稱之為「焦慮之輪」。

另外,多話還有另一個常見的原因:渴求關注。每個人都希望與他人連結,獲得認可與歸屬感。於是人們努力張嘴說話,希望別人聽見我們聲音。但這樣的渴望卻讓許多人說個沒完。

社群的普及可說更助長了這個問題。網路給了我們許多前所未有的說話方式(如信箱、FB、IG……)每多使用一個工具就像多一張嘴。再加上現代社會很強調要推銷自己。因此我們被鼓勵說更多的話,盡其所能在社群上「經營」自我。結果就是越來越多人瘋狂在社群上發聲,社會變得吵雜轟鬧。

覺得喬治華盛頓大學網路與國土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卡列夫.利塔盧的這段話很精準:

網際網路沒能讓我們聚在一座全球市民廣場上進行對話,反倒是讓我們淪為競技場中的神鬼戰士,相互拿著大聲公比誰的嗓門更大、誰更毒蛇。

最後,一個人會多話有可能是因為他是「男人」。作者提到,傳統上多覺得女人是較多話的一方,但其實男人才是多話界的王者。

社會學者珍妮絲.麥卡貝在 2020 年做的調查發現,男大學生的發言是女大生的一.六倍。而且男大生更傾向打斷別人。如此狀況並不限於校園。許多調查結果都顯示在職場上女性發言更容易被打斷。常說到一半,話語權就被男性同事給搶走。

這樣的失衡或許與社會化有關。許多男生從小就被訓練要凸顯自己,用言談來競逐力量與氣勢。此外,男人聽到抱怨時往往會感覺自己接下了一項挑戰,這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義務提供建言。但這些好心「建議」最後幾乎都會淪為冗長的「男男」自語。

好的,現在你已經知道人們多話原因。接下來讓我們來聊聊該怎麼做才能成功閉嘴!

社群的出現讓多話問題越來越嚴重

【習得沉默真諦】

書中針對如何閉嘴提出非常多方法,這邊用以下三點簡單分享。

〔戒斷網路〕

上面提過,網路社群是導致多話的元凶。因此只要減少網路的使用就能大幅增加閉嘴成功率。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進行盤點
    算算自己每周花多少時間在社交app上,清點自己浪費多少時間。
  • 爽用,但設好底線
    每天安排一段時間專注地使用社交媒體,其他時間就盡可能不要打開它們。
  • 問一聲「所謂何來」
    在貼文前想想自己發文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說不出來就不要發。

〔好好說話〕

前面說過,高品質對話比言不及義的瞎聊更能帶來幸福。要做到這點,你可以先從注意自己如何說話開始。透過有意識地檢視自己說話的內容,能幫助你減少許多沒營養的自說自話。

令外多問問題也是增進對話品質的好方法。哈佛曾做過一個快速約會實驗。結果顯示那些獲得第二次約會的人,幾乎都是那些在第一次約會中提出最多問題的人。

當然只提出問題是不夠的,你還必須懂得傾聽。大家都知道傾聽的重要,卻少有人做得好。事實上傾聽其實是件很費力的事,你必須主動且有意識地去做。可以注意自己在「聽」話時是否有下列狀況:

  • 聽到故事就想用自己親身經歷舉一反三
  • 好為人師,想證明自己很聰明
  • 提前為等一下要說的話擬稿,然後急著想趕快說出來

這些狀況往往就是害你無法好好傾聽的元凶。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些症頭,就要馬上提醒自己要克制住,不要張開嘴巴。

最後關於說話,書中的這段建議我覺得很棒:

想像兩人的對話像一顆籃球,你必須分享球權不要每次進攻都想自己單幹。最多,四句話,然後就要把球傳出去。

多問、多聽、少自幹,對話的品質會更好。

〔對抗多話〕

除了主動少說話,你還可以試著讓多話者閉嘴。書中提供了些好方法:

  • 停、等、繼續
    被插話時保持沉默,用安靜譴責對方,並找機會從被打斷的地方接著講。
  • 預期並調節
    在會議等場合事先設定好規範,要求與會者不要打斷他人。
  • 私下找打斷者溝通
    有些人其實沒有意識到自己愛插話。你可以私下提醒,幫他改正壞習慣。

良好拋接的對話才能帶來幸福

【總結】

總結一下。首先我們探討多話的缺點並分享沉默的妙處;接著我們說明造成多話的種種原因;最後分享如何閉嘴的要訣。

讀完此書,我覺得作者真是個好會說故事的話癆(笑)。它不是那種結構嚴謹的工具書,而更像是一個好友掏心掏肺地告訴你閉嘴真的好重要好重要。雖說語調平易近人,但它的內容其實非常豐富,觸及面向極廣,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受用的部分。 

【後記】

這本書意外讓我對個人品牌有了些反思。很喜歡書中的這段話:

對自己的能力要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這樣,你就不需要在社交媒體上到處奔波、拼命自吹自擂尋求關注,同樣也會被人看見。

過去常常會覺得自己的社群PO文還有限動頻率太低。之前曾上過一堂社群線上課,裡面教說IG每天要發 8 則以上限動。當時看到這建議馬上在心理哀號:「我哪有那麼多東西可以PO……」所以這句話可說讓我安心不少(笑)。

當然經營社群,交流還是必須的。但我想任何的貼文與限動都應該建立在自己有話想說的前提上,不該是為了說而說。這邊就期許自己能更懂得閉嘴、更高品質地產出,進而和大家更理想地交流啦!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190會員
229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這本《幽魂訥訥》是從台北書展帶回的散文集。對作者顏訥算久仰大名。當初是因聽了Podcast 違章女生lalaland 而知道她的。因為一直是「只聞其聲」,所以在印刻攤位看到這本書時就很期待地買單,想瞧瞧她散文是長什麼樣子!
今天比較特別,想一次跟大家介紹兩本書:《你是一塊黏土》和《凡日》。這二書是前些日子到台北散心時在朋丁巧遇的作品。第一眼瞧見它們就覺得太可愛吧!迷你到兩本一同躺在手掌上都沒問題。
這本《風土經濟學》是今年台北書展收穫的書。那時瞧見副標寫著「地方創生的 21 堂風土設計課」,由於一直對地方創生這主題有興趣便心動入手。
這本《華氏451度》是雷.布萊伯利在 1953 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
我們是史上第一個需要擔憂被我們所吃的食物獵捕的世代! -《吃的抉擇》
烏俄戰爭至今已超過 500 天仍不見終點。這本《澤倫斯基:我需要彈藥,而不是逃跑》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為軸,經由剖析這位喜劇演員出身的非典型領導人的崛起歷程,帶出烏克蘭與俄羅斯複雜的地緣糾葛。
這本《幽魂訥訥》是從台北書展帶回的散文集。對作者顏訥算久仰大名。當初是因聽了Podcast 違章女生lalaland 而知道她的。因為一直是「只聞其聲」,所以在印刻攤位看到這本書時就很期待地買單,想瞧瞧她散文是長什麼樣子!
今天比較特別,想一次跟大家介紹兩本書:《你是一塊黏土》和《凡日》。這二書是前些日子到台北散心時在朋丁巧遇的作品。第一眼瞧見它們就覺得太可愛吧!迷你到兩本一同躺在手掌上都沒問題。
這本《風土經濟學》是今年台北書展收穫的書。那時瞧見副標寫著「地方創生的 21 堂風土設計課」,由於一直對地方創生這主題有興趣便心動入手。
這本《華氏451度》是雷.布萊伯利在 1953 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
我們是史上第一個需要擔憂被我們所吃的食物獵捕的世代! -《吃的抉擇》
烏俄戰爭至今已超過 500 天仍不見終點。這本《澤倫斯基:我需要彈藥,而不是逃跑》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為軸,經由剖析這位喜劇演員出身的非典型領導人的崛起歷程,帶出烏克蘭與俄羅斯複雜的地緣糾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學著不開口,意味著去衝撞一個鼓勵我們多說而不是少說的世界。
Thumbnail
多聽少講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身體力行恐怕還是少數,多話對人帶來的壞處多多,當你有意識到閉上你的嘴,世界會就此大不同,書中從生理、心理去解釋閉嘴的好處,舉凡推特創辦人「傑克多西」、蘋果執行長庫克都奉行「沈默是金」的原則,究竟「閉嘴」有什麼特殊魔力呢? 是我們所有人都該學習的技巧!
這是從以前寫在fc2+lofter那邊搬運過來的古劍同人文 原本還有fb的紛絲團,但那邊被盜找不回來只能GG 看看就好看看就好,之後會慢慢把文搬過來,也會有原創作品,希望大家支持支持~ 我就是個偶爾繪圖寫文老人~~
Thumbnail
掌握話裡留白與適時沉默的藝術,收穫良好人際,放大成事機率。有句話說「言多必失」,但為何言多就容易出差錯?
Thumbnail
覺得書名的「閉嘴」二字相當吸睛。現在市面上充斥各種教你怎麼說話的書籍、課程。在如此強調表達的年代,竟有本書說要教你閉嘴,讓人相當好奇《閉嘴的藝術》是在賣什麼碗糕。
Thumbnail
前言:巴代伊在《情色論》裡寫道:「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當死亡和情色同為禁忌,性染上神祕色彩,充斥在生活中,隱晦而不談,現行的性教育不足以支撐社會對於性的好奇,錯誤的資訊四散,汙名就跟隨而至。性作為人的基本需求,極容易被剝奪,非主流(大眾所期待)的性自主就難以伸張,連帶的空間權
Thumbnail
《壁花男孩》是一本關於青春的相簿,將琥珀般的時光輾碎再秩序地收藏。我私心想: 也許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部電影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電影離場過後仍細細地品味著一個關於友情、愛情,以及成長傷痕的故事。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學著不開口,意味著去衝撞一個鼓勵我們多說而不是少說的世界。
Thumbnail
多聽少講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身體力行恐怕還是少數,多話對人帶來的壞處多多,當你有意識到閉上你的嘴,世界會就此大不同,書中從生理、心理去解釋閉嘴的好處,舉凡推特創辦人「傑克多西」、蘋果執行長庫克都奉行「沈默是金」的原則,究竟「閉嘴」有什麼特殊魔力呢? 是我們所有人都該學習的技巧!
這是從以前寫在fc2+lofter那邊搬運過來的古劍同人文 原本還有fb的紛絲團,但那邊被盜找不回來只能GG 看看就好看看就好,之後會慢慢把文搬過來,也會有原創作品,希望大家支持支持~ 我就是個偶爾繪圖寫文老人~~
Thumbnail
掌握話裡留白與適時沉默的藝術,收穫良好人際,放大成事機率。有句話說「言多必失」,但為何言多就容易出差錯?
Thumbnail
覺得書名的「閉嘴」二字相當吸睛。現在市面上充斥各種教你怎麼說話的書籍、課程。在如此強調表達的年代,竟有本書說要教你閉嘴,讓人相當好奇《閉嘴的藝術》是在賣什麼碗糕。
Thumbnail
前言:巴代伊在《情色論》裡寫道:「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當死亡和情色同為禁忌,性染上神祕色彩,充斥在生活中,隱晦而不談,現行的性教育不足以支撐社會對於性的好奇,錯誤的資訊四散,汙名就跟隨而至。性作為人的基本需求,極容易被剝奪,非主流(大眾所期待)的性自主就難以伸張,連帶的空間權
Thumbnail
《壁花男孩》是一本關於青春的相簿,將琥珀般的時光輾碎再秩序地收藏。我私心想: 也許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部電影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電影離場過後仍細細地品味著一個關於友情、愛情,以及成長傷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