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日期:2022.09.18 作者:FAHAHA|翁順法
FAHAHA 翁順法 簡報教學|溝通力專欄:好好說話閱讀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身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法獨立於世界生存,一定需要與人交流。因此,如何好好說話,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
但,說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人邏輯很強、善於表達,但很喜歡評斷他人的想法。在辯論的世界中他贏了,但在真實的世界中,他卻成為一個討人厭的人,甚至被排擠、冷落。
有人待人善良、溫良恭儉,但總是被人利用、欺負,覺得委屈卻又不想和對方起爭執…
說話好難,我們該怎麼辦呢?
接下來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認識《好好說話》這本書。
《好好說話》,是由一群專業辯手蒐集大量的案例並分析後,所撰寫的一本書。
這些辯手都是華語世界的說話專家,非常善於思考、解構問題。
在這本書中,他們透過銳利的思考,分析了大量生活與工作中會遇到的說話難題,並給出一套說話思考的策略。
其中,書中所提到的五維話術,對我影響巨大,甚至可說是我開始鑽研說話的啟蒙。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本書吧!
一、好好說話的觀念
1. 為什麼要學習說話?
每個人都會說話,為什麼還要學習說話呢?
這本書的作者之一,也是我很崇拜的表達者,黃執中,在序言給我們非常好的解釋。
總結來說,我們學習說話有三個原因。
①想要精確表達想法
說話是天性,但「把話說的讓人懂」,就需要方法和練習。
很多人沒能力在一件事上說清楚自己的想法,導致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和別人溝通時,發生誤會、爭執。
黃執中說:這是一個「失語」的過程。你說的,別人聽不懂;或是別人聽懂的,不是你想說的。
這讓人感到無力、挫折。所以我們才想要學說話。
②想要掌握某種權力
再來,第二個學習說話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掌握權力。
我們想要透過表達,來銷售產品、說服他人、取得資源、交到伴侶、職涯晉升…
善於表達的人,就擁有更強大的武器,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③想要更加認識自己
最後,我們想要透過學習說話來認識自己。
善於表達的人,其實是善於解讀別人的情緒、動機,並選擇合適的說話方式。
這仰賴於對自己的理解、對他人的理解,或是說,對人性的理解。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學說話?黃執中認為:人一生中,所有向外的追尋,最終,都是回到他自己。
2. 什麼才是好好說話?
了解為什麼要學習說話後,我們再往下一層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才是好好說話?
我提供三個選項讓你思考一下:
① 沈默是金,不要發表過多個人的想法
② 觀察迎合,只說對方想聽的避免衝突
③ 心大一點,心裡想怎麼說,就那樣說
你覺得哪種情況算是好好說話呢?
想好了嗎?那我要公佈答案囉?
不好意思,這是一個陷阱題。在這本書的定義中,這三個選項都不太能算是好好說話。
前兩個選項都是為了避免衝突,因此選擇極力迎合對方;而第三個選項則是太過自我中心,沒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第一個選項的問題,就是自己容易感到委屈。在某些情況,甚至還可能被對方認為你看起來有點「蠢」。
第二個選項的問題,就是過度迎合別人,容易變成巧言令色、逢迎拍馬,讓周圍的人覺得這個人沒有主見,只會附和。
第三個選項的問題,是容易傷人而不自知,破壞身邊的人際關係。而且這樣的人還會說:「我只是說內心的想法,你不要放在心上。」他這樣一說,好像你不滿的情緒更是無處宣洩。
這本書想教我們的好好說話,不是修身養性的出世之語,也不是溫良恭儉的老生常談。書中告訴我們:「這個時代的好好說話,有朝氣,也有銳氣;不傷人,也不用屈己從人。」
好好說話來自於好好思考,當我們習慣只用「直覺」來回應眼前的人和事,不願意動腦思考,就容易說出不得體、惹怒人的話。
3. 好好說話的關鍵是?
現在我們知道,好好說話的意義是,說話者能夠真正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照顧到聽者的感受,共同達成對話的目標。
那樣怎麼做到這件事呢?關鍵是:釐清「語境」。
語境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話的時機點。
書中用了很棒的比喻,告訴我們語境的重要。一枚導彈之所以貴,是貴在能打中目標上,不是炸藥的成本;一間公寓之所以貴,主要是貴在地段上,而不是建材和人工。
同理,說話也是一樣,說話之所以有影響力,不是因為你說的話,而是你說的時機是否正確。
舉個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如你剛剛失戀,目前心情非常低落,結果你的朋友這時候告訴你:「這只是一件小事,人生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事啊!」
你會覺得朋友在好好說話嗎?還是覺得他有點討厭呢?我想應該是後者吧?
這句話本身沒有錯,把時間拉長來看,失戀本來就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但這時候說不但無法安慰到朋友,甚至可能產生他的反感。
從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好好說話的關鍵不在於你說了什麼,而是你說話的時機是否正確。
而這,就是語境的力量。
二、好好說話的方法
了解「語境」的觀念之後,接下來我們會思考的問題,就是:那要如何判斷當下應該說什麼比較好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成為「好好說話者」的關鍵。
這本書提供了「權力分析」的角度,幫助我們判斷語境,並找到合適的說話策略。
我認為,這是這本書最特別,也最值得我們細讀思考的部分。
1. 每句話都是權力的遊戲
這本書,根據「話語權」的歸屬,將說話分成五個語境,並說明這些語境的表達重點。
我將內容整理如下:
① 溝通:權力的流動
溝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學會怎樣體會別人的角色、照顧別人的訴求……
溝通的要義是「平等」,要讓權力流動起來,消解既定的權力格局。 常見的溝通有:情愛溝通、親子溝通、危機溝通等。
② 說服:權力在對方
說服偏重「改變」,也就是將我們的觀點和立場植入對方心中,讓對方按照我們的預設來想問題,並且得出我們想要的結論。
說服的要義是「權力在對方」,最為無權的一方,我們需要各種迂迴的手段達成目的。 常見的說服有:廣告、宣傳、自我激勵…
③ 談判:權力在雙方
談判偏重「協調」,也就是在雙方合作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盡量實現各自利益最大化。
談判的目的不是單純比拼彼此的籌碼,而是透過博弈建立信任、彙整思考,避免零和博弈
④ 演講:權力的形成
演講偏重「表現」,目的是能自在、得體、有邏輯的向一般聽眾進行陳述。
演講是話語權形成的過程,我們不但要在形式上成為關注的焦點,還要再事實上成為控制全場的樞紐。 演講最容易上手,也最難精通。因為它要求的是表現力。
⑤ 辯論:權力在他方
辯論偏重「捍衛」,也就是有理有據的維護自己的立場、回應對方的質疑。
辯論雙方無權決定勝負,所以其實是在共同爭取中立的一方。 辯論不只防身,也能積極的提升決策的品質和效率。
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權力歸屬,也衍伸出不同的重點。
通常我們說一個人不會說話,通常就是他沒有搞清楚語境,選擇不合適的表達策略。
舉例來說,比如溝通。
溝通屬於「權力的流動」,應該要重視傾聽,理解對方的想法。
但很多人會在溝通的語境中,試圖用反問句、祈使句「強塞結論」給別人,形成無效的假溝通。比如:「你應該要認同這個想法吧,對吧?」「你不可能會相信他吧?」「我是在跟你溝通啊,你講啊,我聽。」(但一臉等著反駁)
這不是溝通。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服。
說服的權力歸屬在聽者,也就是說服是否成功,不是表達者說的算,而是聽者。就像店家想要說服你買它的商品,不論他把產品說的多好、多棒,你想拒絕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他也不能告訴你:「除非你跟我說為什麼不買,否則你就不能走。」
但很多人在說服對方時,總是會想要「以理服人」,認為自己有道理,別人就必須配合。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即便對方嘴巴說不過你,也不會認同你所說的話。
由此可知,我們要針對不同的情境思考目標,並選擇合適的表達策略,否則就容易成為不會說話的人。
2. 話術能力是全息的
了解說話的五種情境之外,我們還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話術能力是全息的。
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在說話的過程中,其實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轉換的。
舉例來說,銷售員想賣產品給你。
最基本的,他必須要敢講,而且要有自信。這時,他採取的是「演講」思維。
但他要講什麼你才會想聽呢?你在意的事、你遇到的困擾、你的渴望…等,因此,他必須先透過「溝通」,來理解你的需求。
接著,如果他想影響你的決策,就必須使用「說服」技巧,引導你走向他的目標。
不過很多時候,說服技巧並不足以改變人的行為。這時,他可能就必須提條件跟你交換,雙方的談話就進入了「談判」的範圍。
如果談判時雙方各說各話,都覺得自己在讓步怎麼辦?這時,就必須透過中立的第三方,來聽聽看:誰說的有道理。因此,雙方就進入了「辯論」的環節。
當雙方條件差不多,讓中立第三方難以判斷時,如何做出最終的決定?答案是「感覺」。誰的表現力更好、更能打動第三方,誰就能達成目標。你發現了嗎?我們又回到了「演講」的維度。
由此可以證明,說話能力是全息的。一個真正的說話高手,其實是能夠在五種語境中切換自如的人。
反過來,如果只單純強化某個技能,沒有用正確的視角來說話,就會有問題。
《好好說話》告訴我們:「單學溝通,會像兔子一樣柔弱;單學說服,會變得跟狐狸一樣腹黑;單學談判,會像鱷魚一樣冷酷;單學演講,會像孔雀一樣顯擺;單學辯論,會像刺蝟一樣難纏。」
3. 好好說話的策略流程
根據上面的說明,書中提供了一個「好好說話」的四步驟流程:
① 傾聽蒐集訊息
② 判斷權力歸屬
③ 思考應對之策
④ 表達語言輸出
首先,我們要先仔細傾聽,蒐集語言中包含的資訊;接著,判斷現在的語境中,權力在誰的身上;再來,根據權力歸屬,思考應該怎麼說話,比如:引導提問、開設條件、展現自己…;最後,根據思考的策略來表達。
說話後,再回到第一步驟,根據對方的回應來思考策略。
你可能會想:這樣也太麻煩了吧?怎麼可能說個話想那麼多事?這樣根本講不出半句話吧?
沒錯,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
但仔細想想便會發現,第一步和第四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太需要記憶。
我們只需要習慣判斷當下的權力歸屬,並思考說話策略即可。
說話的策略,就是兩步驟的思考。重點是熟悉各種語境下的權力歸屬,及表達重點。
三、實戰案例解析
這本書除了「好好說話」的理論架構,也提供了非常大量的日常問題和解決方法。
看完這本書,可以避開很多說話地雷,更有效與人溝通,並達成說話的目的。
最後這段,我找了三個書中的印象案例跟你分享。
1. 怎麼說話才不得罪人?
說話這件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身邊的人際關係。
不會說話的人常常不小心得罪別人,讓別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然後離他遠去。
下面,舉書中說話容易得罪人的兩種情境,你可以反思一下身邊是否有人犯下以下的問題。(或是自己)
① 想表示關心,在別人聽來卻是指手畫腳
比如,我們常聽到長輩這樣跟晚輩說:「都快三十歲了,不趕快找個人結婚嗎?」
說這些話的人或許是真的關心,但卻容易讓晚輩產生反感、不舒服,甚至覺得你在多管閒事。
② 想表示安慰,在別人聽來卻是漠不關心
很多看似安慰的話,反而會讓聽者覺得我們漠不關心。
這類的話有一個特質,就是「降低事情的嚴重性」。
比如,小佳在異地工作,被主管罵了一頓,媽媽告訴他:「這又沒什麼!人生就是這樣啦。我們以前遇到的挫折都比這嚴重多了。」「事情都過了,你糾結也沒用啊,別想了。」
小佳聽到這樣的安慰,一定不會開心。
因為「看開點」這句話,只能由當事人自己說,別人說就容易讓聽者覺得他說風涼話,事情又不是發生在他身上。
要如何解決上述的問題呢?
首先,第一件事,表達關心的時候,焦點要放在自己身上,才不會讓人有指手畫腳的感覺。
比如,長輩可以分享自己結婚的經驗:「我覺得結婚之後真的變的很辛苦,比如…;但結婚也有好處啦,比如…」透過自身的分享,觀察晚輩對於這個話題的反應。
如果晚輩真的尊敬你、不討厭談論這個話題,或許你就能引導他表達,達成關心的目的。
再來,表達安慰的時候,要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而不是那件煩心事上。
比如,對方被主管罵,你想安慰他,不要說:「這不是什麼大事啦,別在意?」要說:「我知道你非常努力想完成,如果是我,也會很難過。」
這樣就會讓對方比較舒服。
2. 如何透過「把人架高」達成目的?
先考考你,這道題的語境是?
沒錯,是說服。
再複習一次,說服的權力在對方。我們不能強塞結論給對方,而是要試著讓對方按照我們的預設來想問題,並且得出我們想要的結論。
架高別人,就是一種說服的技巧。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奢侈品店中,有經驗的銷售人員,看到顧客在挑選一款名牌包時,往往會抓時間這樣說:「小姐,看您的穿著很有品味,您對包包應該很有研究,肯定也知道這是最流行的新款,不如今天就把它背回家試試?」
這時候,就算顧客並不是真的懂時尚流行,也不會說:「沒有啦,我都隨便穿啦,我穿搭很沒品味。」
當你已經將顧客套入「時尚達人」的印象,就越有機會影響他的行為。
再舉一些例子大家就更清楚了。
① 你一看就是個聰明人,肯定知道這個價格我們不划算
② 你是個心智成熟的大人,就別跟那幼稚的小鬼計較了
③ 你皮膚特好,非常適合穿紅色的衣服
④ 你是專業的簡報高手,幫我設計一份簡單的投影片吧
現在,換你透過架高對方來達成說服看看吧!
3. 跟別人爭論時反應比較慢,怎麼辦?
最後,我們來談一個很多人心中的痛。
很多人不喜歡和別人爭論的原因,是因為覺得自己腦子轉得慢,常常覺得對方有錯,卻又無法反擊,因此覺得很委屈。
這種情況怎麼辦?
首先,我想先請你思考一下,這是屬於五種語境中的哪一種呢?
想好了嗎?那我來公佈解答。
答案是辯論。
了解這件事,非常重要。
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會把這樣的情境當成「說服」,想要在爭論的時候,說服對方接受你的想法。
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應該不會這樣想吧?
絕對不要試圖說服和你爭論且正在情緒上的人,這是徒勞無功、浪費心力的事。
好,那我們回到這個問題中,應該怎麼解呢?
首先,第一件事,你真的需要跟他爭論嗎?
先回想一下,辯論的權力歸屬在誰身上呢?
沒錯,在第三方身上。辯論雙方無權決定勝負,所以其實是在共同爭取中立的一方。
因此,如果沒有觀眾的情況下,真的不必白費口舌和別人爭論,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個想法。
好,接下來,假如真的要跟對方爭論,有什麼技巧呢?書中提供了三招。
① 複述問題
很多人害怕和別人辯論,是因為害怕對方問的問題一時反應不過來。
但是要知道,很多問題之所以會不好回答,是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所以,我們不用急著順對方的問題回答,而是用自己的話再復述一遍,讓重要的第三方了解其中的荒謬。
比如,你說你要減肥。對方問:「你想餓死啊?」
這時候你千萬不要急,順著對方的思路往下。
你說:「又不是所有減肥的人都會餓死,你到底是在講什麼啦?」
他回:「所以有人會餓死嘛,你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一個。」
你:「我才沒有那麼衰。」
我真的不知道這在吵什麼,但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對話很常發生。(不信嗎?你可以去看網路的留言。)
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只需要重新說一遍對方的問題就好了:「我沒有想餓死啊?我是說我要減肥。你怎麼會覺得減肥等於餓死呢?好奇怪,哈哈哈哈哈!」
有沒有很解氣?舒服吧?
② 慢而不斷
反應快在辯論中不一定是優勢,邏輯連貫才是。從上一個案例你就可以看出來。
這裡再舉一個書中的例子。
你說:「雞蛋不好吃。」
他回:「東嫌西嫌,你怎麼不去吃雞毛?」
你回:「神經病,雞毛又不能吃。」
他回:「對啊,雞毛不能吃,雞蛋你又嫌難吃。能吃得你嫌難吃,不能吃的你又不吃,你到底想怎樣?」
這樣就不是在辯論,而是在鬥嘴了。
我們應該回到雞蛋的問題上,而不要糾結在雞毛。
可以這樣說:「我不了解雞蛋和雞毛的關係,我們還是回到剛才的問題。我認為雞蛋難吃,是因為它太鹹了,如果你覺得雞蛋好吃,請給我一個理由,不要扯別的。」
③ 化繁為簡
最後,在辯論中,只要我們踩住最核心的價值立場,把所有的問題都拉回這條討論線上,就不容易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舉上一個吃雞蛋的例子。
雙方爭論雞蛋好不好吃,最主要是在證明自己的「品味」,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證明自己最有資格評論這個雞蛋,而不是東扯西扯。
他說:「那你為什麼不去吃雞毛?」
你回:「你這樣說,不外乎質疑我的品味,可是你不知道我吃過多少種做法、多少個產地的雞蛋,你沒吃過好的,有這種質疑也不意外。」
有發現嗎?這樣的回答其實完全沒有回應「雞毛」的問題,而是回到討論的核心主軸上。
釐清爭論真正的癥結點,透過化繁為簡,就不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如果記不住這些技巧的應用也沒關係,你只要記住這幾件事:
1. 沒有「觀眾」的時候,不要白費太多口舌證明對錯
2. 如果覺得問題很難回答,很可能是問題本身有問題
3. 將對方的問題換句話說,往往可以看見破綻
4. 問自己:雙方爭論的核心差異點到底是什麼
聽話要心大、說話要心細 製圖:翁順法 FAHAHA
總結
這篇文章至此,將近六千字,恭喜你快讀完了。
我幫你總結三個實用的重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1. 好好說話的關鍵是「語境」。在對的時機,說出對的話,才會有影響力
2. 書中根據講者與聽者的「權力關係」,將語境分成「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這五類。其中,溝通是權力的流動、說服是權力在對方、談判是權力在雙方、
演講是權力的形成、辯論是權力在他方。
3. 說話前應該先根據語境,判斷權力歸屬,找到適合的表達策略。否則,就容易變成不會說話、惹人討厭的人。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聽話的時候要心大,說話的時候要心細。
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怎麼好好說話,因此在別人讓你不舒服時,請先帶著善意的眼光,不要認定他是故意的;但反過來,當我們在表達時候,要更細心的照顧他人的感受,更聰明的說話。
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減少不必要的挫折,成為更有智慧的表達者,改善身邊的人際關係。
若有簡報內訓、一對一諮詢的需求,歡迎來信討論。
(本文為FAHAHA所有,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