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問題從牙齒尋端倪?! 政府推動正視「輔助醫學-生物牙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大家都聽過:「病從口入」,除了吃進嘴裡的東西可能是身體疾病的始源,如今還可能從「口腔」中,查覺到身體真正生了什麼「病」!?

台灣自2022年開啟了「輔助醫學元年」,為求落實,衛服部輔助醫學會專科匯集了西醫、牙醫、中醫師甚至相關徒手治療的技術士、功能性營養調理師、身心情緒照護技術人員...等,積極推動整合「輔助醫學」,期盼能盡早落實全能醫療新觀念。

【輔助醫學受限醫療法的窘境】
眾所皆知,並非所有的疾病發生都源自於細菌或病毒的直接感染,更多可能是從心理影響生理、壓力形成病源、神經改變細胞,或是從體內某些器官慢慢侵蝕危害健康。
而面對這類疾病,現代人除了到醫院診所求診治療、領處方籤外,也會嘗試各式「輔助療法」,也就是大家常提及的「民俗療法」例如:利用精油香氛減壓、推拿整脊活絡氣血、音樂舒緩心靈、食用漢方草本、保健食品…等,不過在現今醫療政策法令尚未明確化前,台灣的輔助醫療行為均屬「醫療灰色地帶」,也因此衍伸出許多踩線「醫療法」的狀況發生。

【輔助醫學意識抬頭各界積極推動】
輔助醫學議題至今受到各界學者及醫療單位的高度重視,甚至在網路上也造成話題,對於政府推動台灣輔助醫學特定輔助療法等相關管理提案,在一個半月中已達到八成以上的醫療團體及民眾的附議,可見輔助醫學在現今甚至未來的社會中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這走向高齡化社會及講求樂齡的環境下,各式醫療的整合及輔助,將可能重啟疾病及健康新定義,同時讓台灣醫療體系有更進一步多元推動的空間。

【民間企業積極推動「生物牙科」成果備受肯定】
積極推動輔助醫學並投身多年生物牙科的,明日美牙科-張瀞云醫師說明,「輔助醫學」在牙科領域上又稱「生物牙科」,過往在進行牙齒相關治療時,民眾可能有蛀牙就治療蛀牙、有牙周病就治療牙周病,但若進一步了解,口腔其實會反映其他身體組織的狀況,包括:骨骼、肌肉、關節、牙齒、牙周、唾液腺、血管、神經、經絡系統與身體內臟,也就是說,有時從牙齒(牙齦)反應,就可以提早發現患者其他的身體疾病。
另外,像是安全除汞就是官方項目的認證之一,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提出,過去補牙所使用的汞齊(汞)長期在口腔中造成的神經性毒汙染仍有疑慮及風險,也因此愈來愈多醫師提倡移除,但張瀞云醫師提醒,除汞應在有特殊設備的環境進行,避免二次汞中毒;除了打造除汞的專業環境外,明日美更引進院紅外線進一步的落實生物牙科的目標。

raw-image

【從「生物牙科」打造基礎健康環境的必要性】
張瀞云醫師也主張,若是能在牙齒治療的前中後各時期,以生物牙科的角度思考,加入更多元化的醫療輔助,就可能從口腔進而打造出更好的身體健康環境,例如:如何先做到口腔的保健與預防,病不從口入;治療期中的身心靈輔助降低不適感;療程後搭配排毒方式協助身體達到更短、更舒適的恢復期,讓整體就醫過程邁向進階、優化的狀態。

張瀞云醫師最後也補充,生物牙醫還有一個大原則,也就是以不破壞大自然健康法則為主,例如:盡量不修磨天然牙齒、完全不使用金屬材質,使用生物相容性高的牙材,手術輔以生長因子、高劑量維生素C加速復原。

【整合舊古法及新科技,將醫療跟上國際】
這種以「人性」為出發點,採「傳統」結合「科技」的療式,主要強調口腔與全身「健康」的關聯。其實西方國家對於這類範疇早已正式認定,且承認「輔助醫學」對醫療有著重大貢獻,台灣起步已算是有點晚,但張瀞云醫師依然相當有信心,她以明日美牙專科為例,院所不僅積極推動生物牙醫,所有醫師皆獲得生物牙科的認證,更努力讓醫療不僅是單一項目,而是造福更多因輔助醫療延伸出的樂齡健康人生。於此她也期盼「輔助醫學」今後能得到民眾的支持與響應,讓各醫療單位正視,一同來守護民眾的健康人生。


avatar-img
6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擴卡少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Invisalign 隱適美GO是什麼? Invisalign GO 中文為『隱適美-易』,簡單解釋可以說明為隱適美簡易版。顧名思義就是做局部的矯正及簡易的齒列調整。Invisalign 這次所推出的隱適美GO是特別針對前牙輕微矯正,不需調整咬合、不需拔牙的人士設計
天氣高溫又悶熱,根本就是油性肌、痘痘肌的地獄,皮膚專科醫師魏嘉宏指出,現在除了臉部青春痘,門診不乏詢問『頭皮痘痘、背部痘痘、或其他部位痘痘』的患者,而治療痘痘絕對是皮膚科常見的病灶,也是最需要耐心治療的前三名,隨著氣溫升高容易導致肌膚皮脂腺失衡,
大家有沒有很好奇,牙齒看起來很硬,事實上也是人體最硬的組織,為什麼矯正牙齒時可以移動呢?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牙齒的結構,及牙根與周圍牙周組織的關係。
Invisalign 隱適美GO是什麼? Invisalign GO 中文為『隱適美-易』,簡單解釋可以說明為隱適美簡易版。顧名思義就是做局部的矯正及簡易的齒列調整。Invisalign 這次所推出的隱適美GO是特別針對前牙輕微矯正,不需調整咬合、不需拔牙的人士設計
天氣高溫又悶熱,根本就是油性肌、痘痘肌的地獄,皮膚專科醫師魏嘉宏指出,現在除了臉部青春痘,門診不乏詢問『頭皮痘痘、背部痘痘、或其他部位痘痘』的患者,而治療痘痘絕對是皮膚科常見的病灶,也是最需要耐心治療的前三名,隨著氣溫升高容易導致肌膚皮脂腺失衡,
大家有沒有很好奇,牙齒看起來很硬,事實上也是人體最硬的組織,為什麼矯正牙齒時可以移動呢?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牙齒的結構,及牙根與周圍牙周組織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益生菌原料廠-生合生物(1295),近幾年研發量能日益攀升,不僅帶動益生菌原料出貨放量成長,更推升企業品牌的國際能見度,為讓國人充分瞭解生合生物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今(26)日於亞洲生技大展擴大規模展出,以下為該公司總經理楊川賢的訪談摘要。
Thumbnail
牙齒的問題源於身體整體的健康。文章提出了三種根本原因:酸性食物導致缺鈣、整體免疫系統薄弱以及化學物質以及負面情緒。讀者將獲得詳細而實用的建議,根源性避免牙齒及口腔問題。
Thumbnail
個案近期因為智齒處不適,在考慮是否拔智齒,因此前來找我諮詢。 與造物主連結後,一開始感應要拔的話是因為它妨礙個案滿多的會影響生活,會讓個案不安心。如果真的決定要拔之前可以開始多休息喝水,然後在拔的時候不要因為很痛就去動身體,因為它很靠近神經會影響醫師拔的過程,而且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醫師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媽媽有在治療骨質疏鬆,有在打保骼麗Prolia,所以在口腔保健就要特別注意,關於牙齒治療的辛酸血淚史之後再來寫文章分享。 媽媽的牙齒由於已經不舒服很久,做的假牙使以前整排做死的牙橋類型,高醫牙醫門診的醫師建議原有的牙齒先繼續使用,但最近牙齒越來越無法使用,連咬都無法咬,所以在準備餐食上實在很花
Thumbnail
誤解:根管治療後牙齒會得癌症 根管治療是一項常見的牙科治療,但近幾年出現了一些誤解,有人聲稱這種治療可能會導致癌症。然而,這種說法已經被牙醫學界多次否定。 臺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一個案例。 在張添皓醫師的顯微根管治療特診,一位來自竹北某退休傳產企業社的6
Thumbnail
說明『根管治療後,不做牙套,是多麼的危險,會導致前功盡棄(保留牙齒廢物利用,不要拔牙)』,何況他還要先做『牙冠增長術』....所以,為了幫智齒擦屁股、收拾爛攤子,您看事後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後來當然就自動消失啦,去找願意幫他便宜處理的所謂良心牙醫啦,只不過,撐不到一年,他就又回來找我啦....
Thumbnail
新竹的藍經理在元宵節吃湯圓時,發生了幸運地的悲劇。這篇文章提到了牙縫蛀牙的預防、清潔方法,並分享了案例與醫師建議。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對於社會、病患以及整體醫療體系都具有重要性。以下是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的一些關鍵方面: 新療法與治療方法: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帶來新的療法和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細胞治療、精準醫學等。這些新技術有望改變傳統醫療模式,提供更有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於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有著巨大的潛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益生菌原料廠-生合生物(1295),近幾年研發量能日益攀升,不僅帶動益生菌原料出貨放量成長,更推升企業品牌的國際能見度,為讓國人充分瞭解生合生物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今(26)日於亞洲生技大展擴大規模展出,以下為該公司總經理楊川賢的訪談摘要。
Thumbnail
牙齒的問題源於身體整體的健康。文章提出了三種根本原因:酸性食物導致缺鈣、整體免疫系統薄弱以及化學物質以及負面情緒。讀者將獲得詳細而實用的建議,根源性避免牙齒及口腔問題。
Thumbnail
個案近期因為智齒處不適,在考慮是否拔智齒,因此前來找我諮詢。 與造物主連結後,一開始感應要拔的話是因為它妨礙個案滿多的會影響生活,會讓個案不安心。如果真的決定要拔之前可以開始多休息喝水,然後在拔的時候不要因為很痛就去動身體,因為它很靠近神經會影響醫師拔的過程,而且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醫師
Thumbnail
曾看一位格友提到,接觸宗教是心靈脆弱才需要,也看到另一位格友認為,學習身心靈療癒是無法解決當下現實問題。 實際上我接觸佛法及身心靈後 最大受益在現實成面上,我的身體是健康的(健保卡長年點數空白),記得只有貪吃蛀牙,及愛美接睫毛長針眼問題,點數記了2筆😂 心與靈層面上,我比以往的自己更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媽媽有在治療骨質疏鬆,有在打保骼麗Prolia,所以在口腔保健就要特別注意,關於牙齒治療的辛酸血淚史之後再來寫文章分享。 媽媽的牙齒由於已經不舒服很久,做的假牙使以前整排做死的牙橋類型,高醫牙醫門診的醫師建議原有的牙齒先繼續使用,但最近牙齒越來越無法使用,連咬都無法咬,所以在準備餐食上實在很花
Thumbnail
誤解:根管治療後牙齒會得癌症 根管治療是一項常見的牙科治療,但近幾年出現了一些誤解,有人聲稱這種治療可能會導致癌症。然而,這種說法已經被牙醫學界多次否定。 臺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一個案例。 在張添皓醫師的顯微根管治療特診,一位來自竹北某退休傳產企業社的6
Thumbnail
說明『根管治療後,不做牙套,是多麼的危險,會導致前功盡棄(保留牙齒廢物利用,不要拔牙)』,何況他還要先做『牙冠增長術』....所以,為了幫智齒擦屁股、收拾爛攤子,您看事後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後來當然就自動消失啦,去找願意幫他便宜處理的所謂良心牙醫啦,只不過,撐不到一年,他就又回來找我啦....
Thumbnail
新竹的藍經理在元宵節吃湯圓時,發生了幸運地的悲劇。這篇文章提到了牙縫蛀牙的預防、清潔方法,並分享了案例與醫師建議。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對於社會、病患以及整體醫療體系都具有重要性。以下是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的一些關鍵方面: 新療法與治療方法: 生技醫療產業的創新帶來新的療法和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細胞治療、精準醫學等。這些新技術有望改變傳統醫療模式,提供更有效、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對於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有著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