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運動反思 | 心情隨筆 |神聖陰性能量的賦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過去有一段時日我很害怕打扮。

因為小學跟了四年的班導,總是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們,學生就應該好好用功讀書,所以她一直以來對於我們的服裝儀容甚是嚴格。

不能穿短襪、女生不能有瀏海、男生的頭髮不能過長或凌亂。

 記得當時每週三是便服日,我會對於該穿什麼衣服戰戰兢兢。因為當時進入青春期的我,開始渴望把自己弄漂亮,但卻無形中受著威權的壓制——只能樸素、只能保守,同時不能太過與眾不同。

 當時的班導對於他眼裡「花枝招展」的女同學也總是頗有微辭,在這些人身上貼了很多標籤;我當然也無意識地吸收了很多這類型的信念,導致後來好幾年的生活,都在渴望打扮但又恐懼打扮當中拉扯、抗拒。

一直到這幾年,自己才對於女性身份漸漸有大幅的鬆綁與更深一層的看見;這對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解構”,並”重新建構”的過程。
 去一磚一瓦地建構那個健康、神聖又性感的女性身份。

 於外、於內。

我也深刻地體悟「女為悅己者容」的真諦,而這「悅己者」,指的從來都是我自己。 

於外,讓自己健康美麗,妝點成自己理想中的女性,讓自己愉悅;於內,一次次地汰換掉那些「漂亮會被侵犯」、「愛打扮的內心都不懷好意」或是「太性感的不是好女人」等等的信念。

也接納著自己的身體樣貌,脂肪、肥胖紋、雀斑、皺紋、疤痕、黑色素沈澱,甚至是自然地衰老——這些在現今社會被醫美產業恨之入骨的所有——都是身體的故事,都是重新建構「神聖女性」的身份,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相信,一個神聖、美麗又性感的女人,會是有力量的,同時也不可侵犯的。

這幾週台灣社會不停地論述metoo運動與各種性創傷的議題,這固然是好事。但又有多少人(無論你是受害者、加害者還是旁觀者),願意藉由這波醒覺,把力量拿回自己身上呢。

還是大眾依然只活在戲劇三角當中(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急著切割對錯。而事過境遷後,繼續活在”只”論述創傷故事,或公開審判的意識層級裡。

創傷意識與迫害意識是互相吸引、共同創造的;而「受害者身份」終究也只是局限每個人無限本質的龐大枷鎖。

看看想想。

沒有對錯,只有願不願意帶著清明意識去重新選擇。

.還記得幾年前,不要說性騷擾了,光是男性凝視(Male Gaze)我都痛恨得要死。

 這幾年在帛琉這個小社會,什麼樣的男性凝視或性試探沒見過。但我發現,這幾年他人的凝視與慾望,再也影響不了我。

 當然還是會被奇怪的異性盯著看,但或許身上的細胞接受器已經幾乎沒有了,所以無論對方再怎麼看、再怎麼投射、再怎麼慾望,對我來說都沒什麼太大的感覺,根本不足為道。

 當我們真正地step into our own power時,我們是活出自己的神聖與不可侵犯;而細胞散發的能量,是騙不了人的。

當我的身體與潛意識關掉了被侵犯的接受器、停寫了被迫害的劇本,無論外在的人事物如何,都再也無法激起我心中的波瀾。

但我也知道,要真正地「關掉」接受器,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

 而是需要高度的覺察與自我誠實。而過程中,身為女人的我們,便會自然而然地發展出內在那個美麗、性感又神聖,同時不可侵犯的存在。

這是多麽堅定又溫柔的一份力量啊。

「最完整又健康的陰性能量,必定交織著有力量與界線的陽性能量。」

 最近新聞很多,社會不安寧。簡單抒發書寫,祝福大家都能活出神聖且美麗的自己。

With Love, Susan 寫於密克羅尼西雅 帛琉 06/15/2023


✨如何找到我✨

🌷Instagram: Susan海洋系能量療癒師 @souljourney_expansion

https://instagram.com/souljourney_expansion?igshid=YmMyMTA2M2Y=

🌷Facebook: Susan. 耘海裡的慢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huyun1014?mibextid=LQQJ4d

Gmail ✉️:susantsai1014@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san Tsai 的沙龍
11會員
51內容數
Susan Tsai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3
1. 與大自然連結 大自然是陰性能量最完美的展現。定期走進山林、海邊,或只是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步,與樹木、草地接觸,都能讓你感受到陰性能量的支持。靜靜地觀察風的流動、葉片的顫動,閉上眼感受空氣、微風撫過肌膚,用五感徹底沈浸在大自然的當下。大自然教我們活在當下——不執著過去,不擔憂未來,而是完全擁抱此
Thumbnail
2025/01/23
1. 與大自然連結 大自然是陰性能量最完美的展現。定期走進山林、海邊,或只是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步,與樹木、草地接觸,都能讓你感受到陰性能量的支持。靜靜地觀察風的流動、葉片的顫動,閉上眼感受空氣、微風撫過肌膚,用五感徹底沈浸在大自然的當下。大自然教我們活在當下——不執著過去,不擔憂未來,而是完全擁抱此
Thumbnail
2025/01/22
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想用最真誠的方式,表達我內心的想法與觀點。 先說說我自己吧。 回想過去,我似乎只在19歲時,因為外觀漂亮,買過一條水晶手環。 此後,我再也沒主動購買過水晶、蠟燭或精油。如果身邊有這些物品,那多半是別人送的心意。而牌卡呢?我此生也只買過一副。 我想說的不是否
Thumbnail
2025/01/22
這篇文章,我思索了很久,想用最真誠的方式,表達我內心的想法與觀點。 先說說我自己吧。 回想過去,我似乎只在19歲時,因為外觀漂亮,買過一條水晶手環。 此後,我再也沒主動購買過水晶、蠟燭或精油。如果身邊有這些物品,那多半是別人送的心意。而牌卡呢?我此生也只買過一副。 我想說的不是否
Thumbnail
2025/01/20
「無慾則剛」,這是道家文化裡很著名的思想,甚至也成為新時代靈性人的某種隱形標桿。   好像「慾望」成了一件壞事,被貼上了滿滿的標籤,是修行道行不夠「高」的象徵。   但我想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慾望,而這些慾望,包含物慾、性慾、食慾或是情慾。任何乍聽之下有點庸俗的東西。   「慾望」本身是中立
Thumbnail
2025/01/20
「無慾則剛」,這是道家文化裡很著名的思想,甚至也成為新時代靈性人的某種隱形標桿。   好像「慾望」成了一件壞事,被貼上了滿滿的標籤,是修行道行不夠「高」的象徵。   但我想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慾望,而這些慾望,包含物慾、性慾、食慾或是情慾。任何乍聽之下有點庸俗的東西。   「慾望」本身是中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過去有一段時日我很害怕打扮。 因為小學跟了四年的班導,總是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們,學生就應該好好用功讀書,所以她一直以來對於我們的服裝儀容甚是嚴格。 不能穿短襪、女生不能有瀏海、男生的頭髮不能過長或凌亂。  記得當時每週三是便服日,我會對於該穿什麼衣服戰戰兢兢。因為當時進入青春期的我,開始渴望把自
Thumbnail
過去有一段時日我很害怕打扮。 因為小學跟了四年的班導,總是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們,學生就應該好好用功讀書,所以她一直以來對於我們的服裝儀容甚是嚴格。 不能穿短襪、女生不能有瀏海、男生的頭髮不能過長或凌亂。  記得當時每週三是便服日,我會對於該穿什麼衣服戰戰兢兢。因為當時進入青春期的我,開始渴望把自
Thumbnail
這是一篇MeToo長文,是我以女性的立場談自身遭遇過的某些性騷,還有這一切的起頭,從幼年開始,我所感受到:作為一名女性在這社會上,怎麼被期待、投射成一個性的承接者。我想傳達比較不一樣的聲音,作為從小會反抗騷擾的女生,自覺這靠的是她的性格本能,不是社會文化的教育。 我也想跟你聊我曾提出告訴的性騷經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MeToo長文,是我以女性的立場談自身遭遇過的某些性騷,還有這一切的起頭,從幼年開始,我所感受到:作為一名女性在這社會上,怎麼被期待、投射成一個性的承接者。我想傳達比較不一樣的聲音,作為從小會反抗騷擾的女生,自覺這靠的是她的性格本能,不是社會文化的教育。 我也想跟你聊我曾提出告訴的性騷經驗。
Thumbnail
女校生是個「既強勢又弱勢」的矛盾體,我們可能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能夠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但我們依然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Thumbnail
女校生是個「既強勢又弱勢」的矛盾體,我們可能因為受到高等教育能夠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但我們依然活在性暴力的陰影下。
Thumbnail
體驗自己是什麼樣的女人是一個實驗的過程 曾經在大學的時候,那是我人生中稍微「感覺起來」比較叛逆的時候。沒有了聯考壓力我開始會想展現自我,想體驗沒體驗過的事物。 這份體驗的渴望包含在穿著選擇上,從嚴格的高中畢業,從家中搬到台中住學校宿舍,髮禁到沒有法禁,我開啟了一趟放飛的旅程,無限的自由、全部自己決
Thumbnail
體驗自己是什麼樣的女人是一個實驗的過程 曾經在大學的時候,那是我人生中稍微「感覺起來」比較叛逆的時候。沒有了聯考壓力我開始會想展現自我,想體驗沒體驗過的事物。 這份體驗的渴望包含在穿著選擇上,從嚴格的高中畢業,從家中搬到台中住學校宿舍,髮禁到沒有法禁,我開啟了一趟放飛的旅程,無限的自由、全部自己決
Thumbnail
「女生穿太露會引人犯罪」這句話依舊深植在某些人心中,即便女權聲浪日益壯大,但在兩性平權這條路上仍是高難度的挑戰,我想,我們依舊有好長一段路要奮鬥。
Thumbnail
「女生穿太露會引人犯罪」這句話依舊深植在某些人心中,即便女權聲浪日益壯大,但在兩性平權這條路上仍是高難度的挑戰,我想,我們依舊有好長一段路要奮鬥。
Thumbnail
最近我跟我朋友在討論打扮這件事情,我朋友對打扮的看法,大部分還是圍繞在“打扮是在迎合父權審美這件事情”,並說“只是討好自己”的說法是在自欺欺人。
Thumbnail
最近我跟我朋友在討論打扮這件事情,我朋友對打扮的看法,大部分還是圍繞在“打扮是在迎合父權審美這件事情”,並說“只是討好自己”的說法是在自欺欺人。
Thumbnail
被「規定」在什麼時候「穿什麼」真的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嗎?當然不是啊!重點就在於大人的思考總是僵化的。孩子的美學(服裝怎麼穿)你要從小教育,孩子的規矩(大大小小你想得到的那些)你可以從小訓練,孩子該怎麼學會照顧自己依其身體所需增減衣物,也是從小就該學的事情,哪來那麼多莫名其妙的限制!
Thumbnail
被「規定」在什麼時候「穿什麼」真的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嗎?當然不是啊!重點就在於大人的思考總是僵化的。孩子的美學(服裝怎麼穿)你要從小教育,孩子的規矩(大大小小你想得到的那些)你可以從小訓練,孩子該怎麼學會照顧自己依其身體所需增減衣物,也是從小就該學的事情,哪來那麼多莫名其妙的限制!
Thumbnail
我曾經很討厭粉紅色。 12點到了,魔法要結束了 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今天是唯一能夠做自己的一天,終於能穿上想穿的衣服、化想畫的妝容、表達自己的立場、跟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而這樣的魔法只能維持24小時。 遊行一過,所有人就像灰姑娘一樣,生理
Thumbnail
我曾經很討厭粉紅色。 12點到了,魔法要結束了 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今天是唯一能夠做自己的一天,終於能穿上想穿的衣服、化想畫的妝容、表達自己的立場、跟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 而這樣的魔法只能維持24小時。 遊行一過,所有人就像灰姑娘一樣,生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