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您是來這兒搜索範文, 還是不小心撞見了青春期的心事, 請您給一個喜歡, 打賞稿費贊助, 讓高中小作家們更有動力寫寫字, 享受爬格子的樂趣。真心感謝😊
每天回到家中,出門迎接的不一定是父母,而是小貓小狗。隨著房價物價水漲船高,養寵物不僅相對貼近都會生活,某些寵物更容易與主人建立親密的聯繫。
養寵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小動物提供一個遮風避雨、得以不再街頭流浪、餐餐溫飽的家,但其實不只是小動物的生理需求被主人解決,主人心靈上的空缺也會被寵物填滿。有些人會因小動物柔軟的皮毛、可愛的舉動或無聲的陪伴感到被治癒,比起將小動物稱作寵物,這些人更由衷的視寵物為「家人」。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寵物與人的關係不再只是豢養和被豢養,而是如同最親近的家人一般,互相扶持著生活。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充滿了勾心鬥角,成年後更是如此,所謂「人心隔肚皮」,僅靠簡單的三言兩語完全無法窺知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人與人的關係是夾帶著無盡的利益牽扯和爾虞我詐。但寵物的需求僅僅只是能不再飢餓和流浪,在與主人的相處過程中,雖然無法以共通語言交流,但一舉一動中流露的卻都是最真摯的情感。寵物能靠靈敏的感官和反應力感知主人的情緒,並能以純粹的陪伴或肢體接觸來撫慰主人的心靈,少了利益和偽裝,人在寵物前才能毫無保留地傾吐真實的心聲,而寵物也能予以最簡單卻溫暖的陪伴。
人與寵物的關係不僅是要滿足寵物的生理需求,更是做為主人心靈的慰藉和陪伴。面對人際關係中無聲的炮火,人與寵物的關係更加真摯和美好。(陳*姍)
據估計,二零二一年的臺灣毛小孩總數將達近三百萬隻的史上新高,且比同期的孩童數多出十二萬以上。越來越多人偏好養寵物,孕育下一代的想法逐漸式微,社會的人口組成結構正悄悄地轉型。
經過深入洞察與分析,我發現其原因有二。第一是金錢上的考量。生養小孩所需花費的比飼養寵物高出許多,不僅上學需要學費,生活的食衣住行亦是必要花費,還有額外的旅遊及才藝等支出。在現在經濟不景氣的市況下,自身難保,何況是養育小孩?因此更多人選擇的是所需花費較少的寵物。
第二,則是想法及生活品質的不同。嬰兒需要人隨時照看,但寵物不用;小孩會哭鬧,使人頭疼,但寵物不會。促使了許多人喜歡毛小孩更勝於小孩。牠們簡單而方便飼養,也同時可達到陪伴的目的。
整體而言,我認為花費和精力投入影響了大部分的決定。現代的年輕人,更想將時間與金錢投資在自己身上,因此在小孩與寵物之間,選擇了只需付出較少的寵物。(劉*彤)
人為什麼要養寵物?養寵物能帶來什麼好處?這是許多沒養寵物之人的疑惑,這問題很關鍵,但切入點卻不太對。養寵物不應該從牠能給多少利益作為出發點,許多人養寵物只是因為簡單的「牠的陪伴,值得我付出一切」而已。
近年來臺灣的生育率逐漸降低,毛小孩的比例日漸升高。為什麼普遍大眾都選擇養寵物呢?我曾在網路上看過一則評論,網友說:「我也不是不喜歡小孩,只是小孩長大了就會離開自己,而會對我不離不棄的是寵物。」寵物對人類來說其實就是個靈魂摯友,牠無時無刻不陪伴在自己身邊,當牠的主人情緒低落時,牠會走到主人身邊,蹭著她以示安慰,這麼暖心又可愛的寵物,恰恰中了人類的心懷,這或許就是人養寵物的原因。
臺灣的頂客家庭日漸增多,許多女性都不想生孩子,生孩子的痛苦和將來要撫養孩子的金額就是最重要的原因。而養寵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體驗帶孩子的樂趣,也不用讓自己痛苦。而有些家庭則是純粹地喜歡寵物勝過於孩子。
人為什麼要養寵物?無微不至的關懷,至死不渝的忠心,不離不棄地在自己身邊,這些恰巧就是問題的答案。(余*霏)
毛茸茸的身軀在腳邊磨蹭,溫暖著不只被蹭熱的雙腳還有空虛的心靈;繽紛尾鰭隔著玻璃和水,在日光燈的照射下散出無數碎鑽般的鱗光,流線魚身穿梭於缸中,讓觀賞牠的人感受到絢麗彩光和隨之而來的舒心和安定感——無論互動和觀賞性,寵物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們心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據官方數據推估,全臺家貓與家犬總數,最快在二零二零下半年將首度超過十五歲以下孩童數。不只如此,全臺「毛小孩」總數更是將要創新高。寵物在現代人生活中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我認為經濟壓力和社會氛圍的改變是主要推手。
人們因為價值觀的轉變及經濟顧慮,生育意願降低。而家庭型態缺少了孩童,身處在「科技冷漠」、互動疏離且社會壓力仍舊環伺的境地,現代人原本能在孩童身上獲得的陪伴與慰藉失去了來源。寵物便在經濟優勢與現代人龐大的心理需求之下,逐漸替代孩子成為組建家庭的熱門選擇。
在寵物逐漸走進每個人的生活的同時,也能從中看出現今社會因觀念而改變的家庭構成趨勢,以及人們愈來愈需要填補的空虛內心。(蔡*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