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覺察日記-對團體的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天在工作時覺得自己好像被討厭情緒跌到谷底、嗯!還是兩次,吃午餐的時候無意識地吞了比平常多的白飯、晚上又多吃了幾個感冒時期不該吃的甜食。

學生時期的陰影

因為特別所以被排擠

那年偶像劇正紅遍校園,在那個每天只能枯等電視首播的時候、在每一集播出前同學們都會熱烈討論劇情跟支持的偶像。而我,迷上了黃梅調電影、故宮文物還有戲曲。自學橫笛跟二胡、雖然也是體驗樂趣沒有專精,還是從中得到很多樂趣。

我的第一部黃梅調電影 by google

我的第一部黃梅調電影 by google

自己本來就比較內向,在交朋友的時候也比較被動、朋友也就少少幾位。那天一個朋友跟我說:

班上那個大群的女生跟我說妳人很好、只是都喜歡古代的東西不能當朋友……。

可能沒有共同的話題很難聊吧?但當時的我只能愣在原地,覺得心情很複雜。但我不想因為如此就捨去我的喜好,有了那些才會覺得讀書考試沒那麼痛苦。

只來六分之一的團體歌唱比賽

大學三年級被導師點名擔任班代;參加系上的團體歌唱比賽。無非是一個折磨,從選歌、練習到上台……我沒有那麼強大的號召力,覺得大家都有別的事情要忙;結果是大概十來位我的戰友挺我到最後。上台的前一刻一位朋友說:要不我們就放棄吧!但我還是回:

都走到這一步了,再撐一下吧!

雖然現在自己已經可以感恩那些陪伴我奮戰到底的朋友,但是當時我不斷地責怪自己、甚至是埋怨怎麼要擔負這樣的責任?更多的是氣憤自己的無能

森77 by google

森77 by google

源於自卑的恐懼

對團體的恐懼從以前到現在都沒停過。甚至是最近接觸身心靈課程後也還在發作。時間拉回到現在,沒想到我以為惹人討厭的兩件事似乎其實與我無關

啊!根本是因為我自已自卑嘛!

那些恐懼都是我自己捏造出來的、對人群沒自信也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或許也就是我的心不夠敞開、才沒有辦法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甚至是了解我。因為我一直把自己藏起來!只會往是自己不夠好的地方思考甚至是責罵。

原來兇手竟是我自己!

萬法唯心造

對應的是你的內心世界反映出外在世界;不管是在身心靈領域還是佛教、講的都是同一個概念。潛意識會重複地讓我面對這樣的狀況為的就是要修復我的內心,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才意識到這個真相。我會擁抱我的恐懼、敞開心去面對人群;感謝一切、感謝自己。

by unsplash

by unsplash



🌹新上架✨🌹Youtube頻道🌹
🌹快來加入我的IG:@madamuiku

🌹支持我給大家更多的溫柔力量💪

🌹就等你了!成為potato戰友!點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唯心百貨
11會員
114內容數
萬法唯心造,從心靈出發的美學、藝術人文、生命感知;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為這些美好的事物們駐足停留,也幫助我們走過傷痛黑暗。又如百貨公司裡精緻又撫慰人心的精品,歡迎光臨、唯心百貨。
唯心百貨的其他內容
2024/12/03
這一輩子可能也就這麼一次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03
這一輩子可能也就這麼一次的相遇。
Thumbnail
2024/04/29
時間跟金錢你得先選一個付出😏
Thumbnail
2024/04/29
時間跟金錢你得先選一個付出😏
Thumbnail
2024/04/15
這次的地震,震出的除了恐懼還有甚麼?
Thumbnail
2024/04/15
這次的地震,震出的除了恐懼還有甚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其實很多時候常常不經意重蹈覆徹,需要有意識地拉回自己。
Thumbnail
其實很多時候常常不經意重蹈覆徹,需要有意識地拉回自己。
Thumbnail
不斷地重生,也不斷地生病🤣這次我發現了多年以來的癥結點⋯⋯。
Thumbnail
不斷地重生,也不斷地生病🤣這次我發現了多年以來的癥結點⋯⋯。
Thumbnail
人啊,誰還沒有幾段痛苦的回憶? 有些回憶真的太痛苦,即便過去了好多年,那依舊是一提起就須用力深呼吸,輕碰就覺得已結痂的傷口又再次裂開般疼痛。 每當提起這段過往,就覺得快不能呼吸了。你深知自己不專業,也不是醫師,但你卻能深刻的知道,你因為這段過往而生病了,並且很嚴重。
Thumbnail
人啊,誰還沒有幾段痛苦的回憶? 有些回憶真的太痛苦,即便過去了好多年,那依舊是一提起就須用力深呼吸,輕碰就覺得已結痂的傷口又再次裂開般疼痛。 每當提起這段過往,就覺得快不能呼吸了。你深知自己不專業,也不是醫師,但你卻能深刻的知道,你因為這段過往而生病了,並且很嚴重。
Thumbnail
  看到一位女生發文提到她在職場上做業務行政助理的工作第一天,因為要記很多東西,有承擔許多責任的壓力,覺得很困難做不下去。   底下有許多留言大多數是鼓勵,也有人不以為然,但都覺得這些是必經過程,必須成長和學習的。   我看著那些言論,想起了自己以前的經歷。
Thumbnail
  看到一位女生發文提到她在職場上做業務行政助理的工作第一天,因為要記很多東西,有承擔許多責任的壓力,覺得很困難做不下去。   底下有許多留言大多數是鼓勵,也有人不以為然,但都覺得這些是必經過程,必須成長和學習的。   我看著那些言論,想起了自己以前的經歷。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很害怕跟女性太密集地接觸。 雖然我也是個女性,這樣說很奇怪,但容許我娓娓道來幾個小故事。 (先聲明不是針對女性,而是我遇到這些經驗,對象剛好都是女性。) 小時候候我最喜歡體育課。 某次打排球時不注意砸到了一位班上的女同學。她給同學的印象是家裡過得寬裕,總有沒看過的新奇物品、會彈鋼琴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很害怕跟女性太密集地接觸。 雖然我也是個女性,這樣說很奇怪,但容許我娓娓道來幾個小故事。 (先聲明不是針對女性,而是我遇到這些經驗,對象剛好都是女性。) 小時候候我最喜歡體育課。 某次打排球時不注意砸到了一位班上的女同學。她給同學的印象是家裡過得寬裕,總有沒看過的新奇物品、會彈鋼琴
Thumbnail
我是一個常常憂鬱的人。   那是五歲限定版的世界,我永遠回不去的五歲,回不去的世界。         五六歲幼稚園時期,是我活到目前為止最快樂的日子。那時的煩惱只有三個, 我的腸胃不好,每天吃完午餐後就得去老師辦公室吞土黃色的藥粉,難吃到我懷疑那跟地上的土唯一的差別就只是它裝在藥罐裡。 我
Thumbnail
我是一個常常憂鬱的人。   那是五歲限定版的世界,我永遠回不去的五歲,回不去的世界。         五六歲幼稚園時期,是我活到目前為止最快樂的日子。那時的煩惱只有三個, 我的腸胃不好,每天吃完午餐後就得去老師辦公室吞土黃色的藥粉,難吃到我懷疑那跟地上的土唯一的差別就只是它裝在藥罐裡。 我
Thumbnail
計畫官的故事:我總是與自己抗爭,有時候,感覺自己被拖入永無止境的漩渦中,頭昏腦脹和難以忽視的胃漲,喉嚨裡總感覺有東西,一進入睡前狀態,便容易在一股暈眩感或喉嚨異物感驚醒,心臟蹦蹦跳著,不知道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成為了每個月必會發生的日常。從前品學兼優的自我形象,日漸從我記憶中淡去,成為我可憎、悔恨……
Thumbnail
計畫官的故事:我總是與自己抗爭,有時候,感覺自己被拖入永無止境的漩渦中,頭昏腦脹和難以忽視的胃漲,喉嚨裡總感覺有東西,一進入睡前狀態,便容易在一股暈眩感或喉嚨異物感驚醒,心臟蹦蹦跳著,不知道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成為了每個月必會發生的日常。從前品學兼優的自我形象,日漸從我記憶中淡去,成為我可憎、悔恨……
Thumbnail
不過比起怪罪,我更想做的是,把那時「習得無助感」的自己,從這段回憶裡「解放」出來。她沒有做錯任何事。不應該讓她一直待在那裡被迫接受沒來由的懲罰。所以接下來我想要對當時的自己說: 妳沒有做錯任何事。
Thumbnail
不過比起怪罪,我更想做的是,把那時「習得無助感」的自己,從這段回憶裡「解放」出來。她沒有做錯任何事。不應該讓她一直待在那裡被迫接受沒來由的懲罰。所以接下來我想要對當時的自己說: 妳沒有做錯任何事。
Thumbnail
和我一起觀賞《HSM》的雙魚媽問我:你不覺得這部電影不切實際嗎?
Thumbnail
和我一起觀賞《HSM》的雙魚媽問我:你不覺得這部電影不切實際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