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你的道德經 -- 12. 價值觀與結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既然上了戲台,也知道結局跟排場是跟「你」息息相關,這樣「你」要如何編劇呢?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人都自以為「是」,是因為自己是「非」。

raw-image

社會上大多數人是沒有站在完整上面的,容易產生對立,對立一多,拮抗紛起,能量耗散,成事費力。所以安排一個結構,讓各式能量於其中各司其職,維持平衡而運轉結構。平衡而運轉結構,是相對於無謂的分別對抗要有效率,其中的關鍵即是價值觀。價值觀完成了分別分辨,也同時定義了結構,與結構內平衡的方式。觀察社會的演化,也可看到,價值觀典範轉移的時候,相對力量的對抗現象,比平衡時期協同作用的現象,多的多。這樣的社會,經過動盪的互動之後,直到新的結構有新的平衡,才會產生新的效率。

聖人以「價值觀」產生結構,使「人」得其所用而完整。設定價值觀,制定結構的時候,有「容」的功夫,結構才能運轉,如果「著」了,結構即失衡,道會為其再平衡,這是自然之理,是必然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沒有了真理,社會上還有初心與分配的價值觀維持結構,使得社會可以運作;沒有了智慧,社會上還有可供使用的工具可以使用;六親不和睦,家庭內尚有孝慈的規範,得以維持家庭的結構與功能;國家混亂,還有忠臣可以讓國家繼續運行。如果沒有了仁義,人為工具,孝慈規範,忠臣,那麼,國,家,社會,ㄧ但運作失衡,即無法維持。仁義,人為的工具,孝慈,忠臣,都是用來維持結構穩定平衡的。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離棄了運行的標準與認知的結構,社會的分別分裂會更加重;離棄了初心與分配的價值觀,分別分裂會顛覆了責任的承擔與落入更多分別;沒有了規範的漏洞及其產生的利益,沒了灰色市場的利益。仰賴灰色市場謀生的人,本來沒有偷盜之心的,會生出偷盜之心。以上三者,就算用法律規章來規範,分別分裂會一直存在,使得法律規章寫不完備,所以價值觀與結構的建立對於社會的運作是很重要的。設立簡單的價值觀與結構,雖然有分別分辨,然而這樣是維持了結構運作的本來樣貌,這樣進行的分配,大多數人也滿意,覺得有缺陷而想要填滿的人也少。

「聖」是指運行的標準。

「智」是指認知的結構 。

「仁」是指初心。

「義」是指分配。

「孝」是指承擔責任,是行為。

「慈」即是茲心,雙玄之心。心兼容分別,看出分別而不落入分別之心。

「巧」是指取巧,鑽營規範的漏洞。

「利」因巧而有的利。

「素」字形是主、玄、小;主為神,玄為分別即是意,小即是微。三位一體。

「樸」即是本來的樣子。

從個人修煉的方向解碼即是:

聖與智是神的功能。

仁與義是分別分裂與分配,是孔德,即是意。

取巧走捷徑與爭占是體的功能。

第十八章

大道隱而不顯,是因爲「意」意欲取代。

神的功能不彰,是因爲「意」取代了神,指揮「體」去行為。

感受與情緒不協調,是因爲「體」的行為與心意的分別。

想法亂七八糟,是因爲固執己見。

第十九章

忽略了神的功能,體即會分別佔有而不會停止。

忽略了意的功能,體即會不司其職,且不能分別分辨。

體不做體的事,心聲即盜了體的位置。

神意體三者,各司其職,展示時三位一體,守住本來的樣子。

這樣展示分別分裂分配,大多數時候大都滿意,覺得有缺陷而想要填滿的也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skYi 的問疑
3會員
113內容數
人文生活
AskYi 的問疑的其他內容
2022/09/13
甜香沁入道 淡紫映心來 清風過眼前 花雨落滿天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恆在「無」的狀態,以百姓心為己心。 「信」即是使民得其所欲。
Thumbnail
2022/09/13
甜香沁入道 淡紫映心來 清風過眼前 花雨落滿天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恆在「無」的狀態,以百姓心為己心。 「信」即是使民得其所欲。
Thumbnail
2022/09/13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Thumbnail
2022/09/13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Thumbnail
2022/09/13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2022/09/13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性要是這麼好概括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人性本「多元」。 雙方都可以舉出支持自己性善論、性惡論的例子,以及抨擊對方的反例。這已經不是拿特例當通例的無賴行為,而是雙方都是通例,何以如此,就因為兩邊的例子都他媽太多。 到底何謂「好人」、何謂「壞人」呢?如果你還是只能這樣二分,那你對這個社會的評斷,大抵上還
Thumbnail
人性要是這麼好概括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人性本「多元」。 雙方都可以舉出支持自己性善論、性惡論的例子,以及抨擊對方的反例。這已經不是拿特例當通例的無賴行為,而是雙方都是通例,何以如此,就因為兩邊的例子都他媽太多。 到底何謂「好人」、何謂「壞人」呢?如果你還是只能這樣二分,那你對這個社會的評斷,大抵上還
Thumbnail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人一出生本就是善人,心地純淨純善。但因漸漸被生活周遭人事物所誤導、教育、汙染,已經染成邪惡心行、習慣,與我們純善心行,180度相違背。 所以常常自以為行善,實際上卻是在行惡;以為是做惡事了,卻不知是在行善。這些道理你知道嗎?
Thumbnail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人一出生本就是善人,心地純淨純善。但因漸漸被生活周遭人事物所誤導、教育、汙染,已經染成邪惡心行、習慣,與我們純善心行,180度相違背。 所以常常自以為行善,實際上卻是在行惡;以為是做惡事了,卻不知是在行善。這些道理你知道嗎?
Thumbnail
以前的我,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非黑即白,所有的人事物都只能靠兩邊站,沒有中間值的可能,而抱持著這樣的觀念,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會比較嚴苛。 例如身邊的人犯了一個錯誤之後,可能就會收回對他原先的所有好感,甚至會將他歸納於「壞」的那一方,從此再也不聯繫。 但是隨著看到的事情多了,也漸漸變得比較能理解,人在面臨很
Thumbnail
以前的我,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非黑即白,所有的人事物都只能靠兩邊站,沒有中間值的可能,而抱持著這樣的觀念,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會比較嚴苛。 例如身邊的人犯了一個錯誤之後,可能就會收回對他原先的所有好感,甚至會將他歸納於「壞」的那一方,從此再也不聯繫。 但是隨著看到的事情多了,也漸漸變得比較能理解,人在面臨很
Thumbnail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ㄧ葉可知秋 . ㄧ葉可蔽目 想法太多,而呈現於外,是呼吸時會用到的材料。呼吸時,想法太多,會示現於外。
Thumbnail
ㄧ葉可知秋 . ㄧ葉可蔽目 想法太多,而呈現於外,是呼吸時會用到的材料。呼吸時,想法太多,會示現於外。
Thumbnail
既然上了戲台,也知道結局跟排場是跟「你」息息相關,這樣「你」要如何編劇呢?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人都自以為「是」,是因為自己是「非」。
Thumbnail
既然上了戲台,也知道結局跟排場是跟「你」息息相關,這樣「你」要如何編劇呢?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人都自以為「是」,是因為自己是「非」。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二章 第三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二章 第三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二章 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二章 第一節
Thumbnail
在大道未廢之時,一片祥和,人心循道而安定,當人對道無感的時候,人心便開始浮動,失去支撐,於是胡亂找支撐,認為仁義是支撐,因為仁義可以有效規範人心;認為孝慈是支撐,因為孝慈是修復六親的曙光;認為忠臣是支撐,因為忠臣才能消弭國家的弊端。
Thumbnail
在大道未廢之時,一片祥和,人心循道而安定,當人對道無感的時候,人心便開始浮動,失去支撐,於是胡亂找支撐,認為仁義是支撐,因為仁義可以有效規範人心;認為孝慈是支撐,因為孝慈是修復六親的曙光;認為忠臣是支撐,因為忠臣才能消弭國家的弊端。
Thumbnail
是要工作輕鬆,還是高資待遇?要成就一番事業,還是追求安穩?是即時行樂,還是先苦後甘?當面對選擇有矛盾衝突時,最終影響決策的是自己的價值觀。 從人生大事到生活瑣事,從外在環境到自我認知,我們每個行為跟選擇背後,價值觀對我們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基本上價值觀可以說是「立身之本」與「行事支點」。
Thumbnail
是要工作輕鬆,還是高資待遇?要成就一番事業,還是追求安穩?是即時行樂,還是先苦後甘?當面對選擇有矛盾衝突時,最終影響決策的是自己的價值觀。 從人生大事到生活瑣事,從外在環境到自我認知,我們每個行為跟選擇背後,價值觀對我們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基本上價值觀可以說是「立身之本」與「行事支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