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受過傷才懂,腳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辨別膝蓋受傷病灶|治療膝傷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受過傷才懂,腳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
堆積在雙腳的血液需要靠健全的腳功能來將其順利送回心臟,因此在醫生眼裡,腳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

我的第二個心臟卻在一次自助旅行中莫名劇痛。
有多痛呢?是一彎曲臉就會皺在一起的程度,只能雙腿打直,一拐一拐的移動,一般人3小時能走完的路程,我硬生生的走了7個多小時,淚水也濕了衣襟。

那次之後,我對「腳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有了不同的理解。


如果你正為腳傷對生活上所帶來的不便而苦惱,又或者因為腳傷而飽受精神上的摧殘,也許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共鳴,也希望我的故事能讓你獲得正能量。

文末有膝傷小教室,是我推測膝傷部位的基本判斷方式及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內文

故事發生在2020年的1月,正是新冠肺炎爆發的前夕,我非自願地結束第一份工作,帶著既興奮又感傷的心情來到敦煌。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規劃的旅行,足跡遍佈敦煌市區、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玉門關、敦煌雅丹魔鬼城、嘉峪關、張掖及杭州,規劃的心路歷程及詳細旅遊攻略都可以在下方找到。



延伸閱讀

每篇的最開始有一目了然的遊玩景點地圖,文末有旅遊攻略,有興趣可以先收藏起來日後再慢慢看。



起源

冬季的敦煌很冷,戈壁沙漠動輒零下15度,0度是能讓我感激涕零的溫暖氣溫。

旅行的第6天,走下嘉峪關懸臂長城的途中,雙膝突然一陣劇痛,一彎曲就加深痛楚,甚至走沒幾步就必須停下來揉揉雙膝,逼得我不得不收起玩心,努力回想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每天天真的以為隔天起床就會好轉,但等來的卻是一天比一天嚴重,心情也一天比一天低落。


杭州,有我對《盜墓筆記》的執念,我想親眼看一看作者筆下的景點,如今這份執念竟成為了我與病魔拉扯的力量。

若嚴重到無法走路,我很有可能要賠上大筆海外醫療費,我知道我必須休息卻不甘休息,那是身心靈上的折磨!

杭州西湖孤山路

杭州西湖孤山路

硬撐到了杭州,距離回台北還剩2天,砍了行程表一半的行程,我給自己的目標是靠著雙腳遊玩整圈西湖,從東邊的西湖天地開始逆時針繞湖,至少要走到西北邊孤山上的西泠印社,去看一看《盜墓筆記》裡主角的居所,這裡是一切故事的起源,執念之深想必只有同是鐵粉的人才懂。

回國後,憶起這段旅程,遊覽西湖之時,一般人3小時能走完的路程,我硬生生的走了7個多小時,淚水也濕了衣襟。而我最慶幸的是,就算痛苦到淚崩,我卻依然能堅持到踏進西泠印社俯瞰西湖,最後更登上城隍閣飽覽醉人的杭州夜景,即使我知道我會因此付出更多代價。



尋找病因

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

為了找病源,西醫中醫都看了,驗過類風溼性關節炎因子,上網查了很多資料,最後終於確認是鵝掌肌腱炎。

我始終想不明白病因,曾懷疑與天氣太凍有關,醫生只說氣溫與膝傷無關,卻也沒有分析出我認為最有可能的答案。

西醫復健電療

西醫復健電療

我開始過著吃藥復健的養傷生活,除了搭大眾運輸上班及少之又少的聚會,其他時間我都是秉持著"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的精神。



傷到崩潰

雙腳被封印太久了,越來越渴望出門踏青

半年後,眼看好得差不多了,開始嘗試爬郊山測試膝蓋,才發現膝傷根本沒好,那到底還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好呢?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反反覆覆測試了很多次,彷彿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結果當然都是沒好、沒好、沒好...


最後的稻草

一次次的測試換來一次次的失望,心態越來越脆弱,終於迎來壓倒我最後的一根稻草。

與醫生討論後,決定使用葡萄糖增生療法,原理是將高濃度的葡萄糖水注射到受傷的組織周圍,刺激自體受傷組織的重新修復能力,以提升自癒速度,一般來說,剛打完會疼痛腫脹,但2~3天後疼痛感會自行消退逐漸好轉。


打完針的幾天後便是外公的葬禮,我的腫脹沒有消退,傷勢反而比打針前更加嚴重,只能將登山杖充當拐杖,一拐一拐的參加葬禮,後來才知道這是因為我的發炎反應比一般人強,因此不適用增生療法。

媽媽總唸我不好好養傷一直去爬山,再加上葬禮上,沒人的心情會好受,可能因為這樣,當時媽媽與我吵架,一口咬定我是故意為之,我當下的心情真的遭到不能再遭。


長期對抗病魔的人,內心該要多麼的強大

診療費前前後後花了5000多,好不容易看見曙光,卻在快要爬出黑暗的無底洞前,再次被狠狠打進深不見底的黑洞中,而這個指責猶如一盆水從洞口澆下來般,讓我又冷又無助。

從來沒有這麼崩潰,我一下就懂了長期對抗病魔的人,內心該要多麼的強大,才能承受得起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而不被擊潰,更別說臉上還能常掛笑容,這樣的人實在是太讓人心疼了。



養傷歷程,開啟與山岳的緣分

傷了就傷了吧,再好好養傷就是

傷了就傷了吧,再好好養傷就是。

於是我拉長爬山的間隔、降低挑戰的難度,並開始練習騎Ubike,騎腳踏車有助於提升膝蓋上股四頭肌的力量,能幫膝蓋承受力量,進而降低膝蓋的負擔。

又過了半年,膝傷偶有不適但逐漸穩定,能一口氣騎20幾公里的腳踏車、一次跑完6K,也能爬好幾個小時的中級山。於是開始嘗試爬百岳,單攻或兩天一夜,可以說是有團就衝。

就這樣,兩年多後,膝蓋受傷的部位終於不再出現不適感,我知道它痊癒了!


腳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
馬來西亞沙巴神山

馬來西亞沙巴神山

因為受過傷,我更珍惜每一次能運動的機會,漸漸的增強挑戰難度,從郊山到中級山,再到百岳,甚至是馬來西亞神山(點擊閱讀Violet神山遊記),征服了20幾座高山,與山岳的緣分越來越深,登山裝備也日漸齊全。

已經說不清是為了訓練膝蓋而愛上登山,還是是因為愛山而訓練膝蓋。

但我能確定的是,因為受過傷,我才明白,對於喜愛戶外運動的人來說,幸福的泉源來自於鎖定心之所向,達成身之所往;而達成身之所往需要靠萬能的雙腳,因此,是健康的雙腳成就了無限可能的生命

如此重要的雙腳,說"腳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我想應該不難理解了。


膝傷小教室

以下是我的經驗分享,不代表每個人都適用,具體病因還請掛號看病,以免延誤病情。

  • 當疼痛影響走路時

適合看西醫吃消炎藥,勤於復健(電療、熱敷、照紅外線),一周至少復健3次,其餘時間可在家自行熱敷,一天1~2次,一次15~30分鐘。
這時期切忌不可運動,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

  • 當疼痛消退不影響走路時

西醫復健已不再有明顯恢復的效果,可在家自行熱敷,這個時期至少讓膝蓋休息兩~四個月,除了正常通勤外,不宜有過多外出活動,必須休滿兩個月後才可適時進行一些運動來測試膝蓋,一旦膝蓋有不適就必須降低運動強度。

  • 在強烈的運動模式中感受到膝蓋不適

建議可看中醫,根據醫生建議來進行推拿及針灸,有時候可能只是長久沒有拉筋導致肌肉太緊繃。

  • 推估膝蓋受傷的部位
  1. 能按壓到疼痛點,疼痛感類似於瘀青,可懷疑是肌腱受傷
  2. 按壓不到疼痛點,可懷疑是韌帶受傷



感謝您耐心閱讀~
本專題將會持續發布Violet的生活雜記!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按愛心或留言~
歡迎贊助支持,您的支持將會成為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olet旅遊札記
37會員
72內容數
記錄每一次珍貴的旅行,讓回憶變成永恆 這裡沒有華麗的詞藻,卻有最真實的筆記 札記撰寫耗時,願我有動力一直寫下去! ※本沙龍每次只會挑其中一個專題來發佈文章,每隔三週的週五為發佈日,若未發佈文章,下一個發佈日就是三週後,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也歡迎留言指教,您的留言或愛心都是Violet持續創作的寶貴動力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小時候差點下身癱瘓,我以前跟爸媽出去,回來以後我雙腳就完全動不了就像癱瘓了一樣,我還嚇死了,如果是癱瘓了怎麼辦,好在可能是某些疾病原因導致我的腳不能動,但有去找醫生治療所以我的腳就好了可以走路,我無法想像如果我真下身癱瘓我的日子會怎樣,我應該會先自暴自棄吧。
Thumbnail
我小時候差點下身癱瘓,我以前跟爸媽出去,回來以後我雙腳就完全動不了就像癱瘓了一樣,我還嚇死了,如果是癱瘓了怎麼辦,好在可能是某些疾病原因導致我的腳不能動,但有去找醫生治療所以我的腳就好了可以走路,我無法想像如果我真下身癱瘓我的日子會怎樣,我應該會先自暴自棄吧。
Thumbnail
正式邁入術後的一個月,據說四至六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最明顯的是手術傷腳能踩放地上了,腳掌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好不真實且有種恐懼,會這麼說是因爲無法出力去控制腳,好像不是自己的,比較有感覺的是練習走路可以把腳跨出去踩在地面上,雖說不能出力撐它,但感受上
Thumbnail
正式邁入術後的一個月,據說四至六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最明顯的是手術傷腳能踩放地上了,腳掌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好不真實且有種恐懼,會這麼說是因爲無法出力去控制腳,好像不是自己的,比較有感覺的是練習走路可以把腳跨出去踩在地面上,雖說不能出力撐它,但感受上
Thumbnail
上個月去郊外爬山,可能是前兩天下過雨,山路有點滑,我又邊走邊跟老友聊天,一小心就滑倒了,由於怕碰到頭,下意識就用手撐住身體,不但手掌立刻流血,而且手肘一陣劇痛,當下就覺得慘了,可能骨折了,馬上下山去醫院檢查。 在醫院照過X光後,醫師確認是骨折了,我緊張地問:「要打石膏嗎?」醫師表示,狀況不算太
Thumbnail
上個月去郊外爬山,可能是前兩天下過雨,山路有點滑,我又邊走邊跟老友聊天,一小心就滑倒了,由於怕碰到頭,下意識就用手撐住身體,不但手掌立刻流血,而且手肘一陣劇痛,當下就覺得慘了,可能骨折了,馬上下山去醫院檢查。 在醫院照過X光後,醫師確認是骨折了,我緊張地問:「要打石膏嗎?」醫師表示,狀況不算太
Thumbnail
4/20 下班的路上,在無號誌的路口被撞飛了🥴 當下只覺得右腳像扭到,所以不敢亂動右腳🦶 因為右邊著地,所以右肩擦傷、右膝深擦傷、右手2手指磨到破皮指甲也花了😵 現在回想,指甲真的是比較痛的🥲 送醫包紮檢查完也下午五點左右了 好險早餐在11點前完食後就沒在進食了 所以再確認需開
Thumbnail
4/20 下班的路上,在無號誌的路口被撞飛了🥴 當下只覺得右腳像扭到,所以不敢亂動右腳🦶 因為右邊著地,所以右肩擦傷、右膝深擦傷、右手2手指磨到破皮指甲也花了😵 現在回想,指甲真的是比較痛的🥲 送醫包紮檢查完也下午五點左右了 好險早餐在11點前完食後就沒在進食了 所以再確認需開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您是否腳底長繭、腳指頭側面角質增生、拇指外翻、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呢? 在現代社會中,足部疼痛已然成為一個普遍而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作為臨廠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深知足部疼痛對生活品質與工作的影響,以及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便。 影響足部疼痛問題很多,但其中鞋子的挑選對於我們生活品質影響最高,且
Thumbnail
您是否腳底長繭、腳指頭側面角質增生、拇指外翻、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呢? 在現代社會中,足部疼痛已然成為一個普遍而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作為臨廠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深知足部疼痛對生活品質與工作的影響,以及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便。 影響足部疼痛問題很多,但其中鞋子的挑選對於我們生活品質影響最高,且
Thumbnail
前陣子看我爸走路怪怪的,感覺哪裡受傷姿勢不是很順。 問了我爸還說沒有沒有,追問下才說走路左膝蓋會不舒服、會嘎嘎作響,動久了隱隱作痛,嚴重還會從大腿外側抽痛到小腿,導致上下樓梯困難,蹲下站起時需扶著東西才有辦法起身。
Thumbnail
前陣子看我爸走路怪怪的,感覺哪裡受傷姿勢不是很順。 問了我爸還說沒有沒有,追問下才說走路左膝蓋會不舒服、會嘎嘎作響,動久了隱隱作痛,嚴重還會從大腿外側抽痛到小腿,導致上下樓梯困難,蹲下站起時需扶著東西才有辦法起身。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因為一場機車車禍而成為臂叢神經損傷 (BPI, Brachial Plexus Injury) 患者的第二個月,我走在接受事實的路上。
Thumbnail
因為一場機車車禍而成為臂叢神經損傷 (BPI, Brachial Plexus Injury) 患者的第二個月,我走在接受事實的路上。
Thumbnail
2022.2.15 一位個案有在登山,但身體左側的髖骨會痛,除了擔心會影響登山時團隊的行進速度外,也因為在行進間左邊髖骨的不舒服,將身體重量轉移到右腳,造成右腳大腿到小腿外側的肌肉也會緊繃不舒服 一開始請個案連結左髖骨時,看見裡面有一個側躺著的自己,那個側躺的自己想成為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緩衝,
Thumbnail
2022.2.15 一位個案有在登山,但身體左側的髖骨會痛,除了擔心會影響登山時團隊的行進速度外,也因為在行進間左邊髖骨的不舒服,將身體重量轉移到右腳,造成右腳大腿到小腿外側的肌肉也會緊繃不舒服 一開始請個案連結左髖骨時,看見裡面有一個側躺著的自己,那個側躺的自己想成為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緩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