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班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的班規」說明]

本班規參考「正面管教法」一書,及學者專家、及教育夥伴前輩的意見綜合版本,將用一到兩週逐步修訂,每學期初都可以提出臨時動議來修訂增刪。

班規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協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增進生活知能,以其未來更能逐步融入社會為目的。

但教育與環境密不可分,因此不只學生,包含家長、老師也都有對應的責任與目標,有明確的「契約」規範,讓彼此都有行為準則與共識能遵循。

最後我們會列印紙本,提出老師、學生、家長都能認同的版本,共同簽署留存。

 

[第六週數位作業:「我們的班規」說明]

詳細閱讀後,可針對下列大綱,打成400-600字大綱(不包含班規本文)。

1.第一部份為我們的班規全文,請參考老師部落格文章,複製貼上即可。

2.我對目前班規版本的看法,我能認同及不認同之處為何?

3.認為班規可以刪減的部分(論點),我的想法及理由(支持論點的論據)。

4.認為班規可以增加的部分(論點),我的想法及理由(支持論點的論據)。

5.我的結論。

 

本文除了讓班上有可以遵循的規範,也讓同學練習「提出自己論點(有主見想法)」,並且為自己論點找到支持論點的理由(為論點提出證據,增加說服力),你的文章,就是為你的想法拉票,而每個人的想法都很重要,把握這篇文章的機會,來宣揚你的想法並爭取支持。

 

[班規內容全文](以下請同學自行複製在你的數位學習開頭)

身為家長/監護人,我願意:

1.尊重並支持孩子、老師和學校

2.支持學校的管教政策,以及孩子班級的教室規則。

3.提供安靜、光線充足的環境,讓孩子研習課業,並督導完成家庭作業。

4.出席正式或非正式的親師和親師生懇談會。

5.每天和孩子談論他/她在學校的活動情形。

6.督導孩子使用數位裝置、看電視,或其他可能影響讀書時間的活動。

7.每學期至少協助學校或班級活動一次。

8.每天至少陪孩子閱讀十分鐘,或請孩子念書給我聽。

 

身為學生,我願意:

1.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用心盡力完成有關學習及生活的工作。

2.和同學和睦相處,幫助同學。

3.尊重自己、老師、學校和其他人。

4.遵守教室和學校的規則。

5.尊重他人的物品,不偷竊、不破壞。

6.到學校前,將作業及學用品準備好。

7.相信自己有能力學習,而且願意學習。

8.在家每天花十五分鐘溫習功課或看書。

9.每天跟家人說說自己在學校的活動情形。

10.  使用數位裝置學習能接受家長、師長、學校的使用規範,能妥善安排進度與時間,不過度沉迷於學習以外的娛樂。

 

身為老師,我願意:

1.尊重每一位孩子和他/她的家人。

2.有效利用學習時間。

3.提供對學習有助益、安全舒適的環境。

4.協助每一位孩子發揮所有的潛能。

5.設計有意義和適當的家庭作業活動。

6.提供父母必要的協助,以便其督導孩子完成作業。

7.公平一致的執行學校和教室規則。

8.提供孩子和家長清晰易懂的進步及成就評鑑報告。

9.設計特定的教室活動,讓學習變得更有樂趣。

10.  示範專業行為以及正向的態度。

 

在此,我們願意共同努力,遵守以上各項契約。

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長簽名/日期:________________

學生簽名/日期:________________

老師簽名/日期:________________

我覺得這個老師定的班規還不錯,我非常認同,不過有一些班規我到沒有很認同,像是每天至少陪孩子閱讀十分鐘,或請孩子念書給家長聽,有時候家長非常的忙,沒有時間和我們一起閱讀書本,這時我們就得自己閱讀書籍,就沒有做到班規上的規定,還有使用數位裝置學習能接受家長、師長、學校的使用規範,能妥善安排進度與時間,不過度沉迷於學習以外的娛樂這樣,我非常認同,因為我們從小就要養成減少遊玩數位裝置的習慣,並且遊玩時規定時間,才能做到這項班規。

我覺得這個班規沒有甚麼好刪的地方,因為這都是我們和老師的規定,所以規定就應該遵守,然後等規定都達成以後再去想還要再新增甚麼班規,然後把它當成新的目標去完成。

我覺得我們班可以增加的論點是,垃圾或其他東西應該把它們丁進垃圾桶,因為我們班有垃圾亂丟的情況,所以我希望我們班規可以加上這一點,垃圾不亂丟,另外,還有一個就是上課鐘聲響時,需馬上回到教室,以免耽誤其他同學上課,我也希望這條也可以立在班規上。

我的結論是這條班規是我們全班需要去遵守的,每個人都必須努力的去達成班規上的每一條規定,並且隨時開班會來討論是否該增加班規,還是減去班規,我希望大家能好好遵守班規的規定。

avatar-img
11會員
17內容數
我是個喜歡運動的人,是個小學生,也是一名足球選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天玩到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知道的同學名字有非常多,但是我認識最適合當校外模範生的人就是「林欽仕」了,他和我在五年級剛開學的時候,完全不認識彼此,所以那週,我們都沒講話,到了後來,我漸漸認識了我們班的同學後,我就跑去和林欽仕聊天,我發現他事一個非常好的朋友,所以我才和他變成朋友。 我欣賞他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品信很好,雖然有時
我知道的同學名字有非常多,但是我認識最適合當校外模範生的人就是「林欽仕」了,他和我在五年級剛開學的時候,完全不認識彼此,所以那週,我們都沒講話,到了後來,我漸漸認識了我們班的同學後,我就跑去和林欽仕聊天,我發現他事一個非常好的朋友,所以我才和他變成朋友。 我欣賞他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品信很好,雖然有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幼幼班孩子正式解除分離焦慮期後, 老師們就更能給予孩子各項需要遵守的規則訂立了。 像是進了校門要學習打招呼,練習自己整理物品等等。 而在作息當中,也有許多要慢慢建立的規則, 而這些規則無非是要讓孩子們慢慢練習,以累績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而這些規則也有許多細節需要成人們的留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羅恩·克拉克所著的《教出優秀孩子的黃金教養法》一書的核心理念,強調良好教養的重要性及實用技巧,如保護學生隱私、每天完成作業的重要性與學生行為的解釋。文章指出這些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負責任的習慣,也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理解,呼籲大家相信孩子的潛力,讓其在愛與教育中茁壯成長。
相信大家在每所學校都會面臨一些必須遵守的校規,而這些規定因為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具體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對於學生來說,有些校規可能會讓人感到難以接受。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處理呢? 舉一個我們學校的例子,最後師生們算是達成一個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大家許願的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來啦! 雖然說是小學生的習慣養成,但其實如果能夠在幼兒園就可以早點建立雛形當然進化到小學,會更加事半功倍。但是,提到的小學生習慣建立,其實也不只是單一學習的習慣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制訂所有的學習習慣之前,最重要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幼幼班孩子正式解除分離焦慮期後, 老師們就更能給予孩子各項需要遵守的規則訂立了。 像是進了校門要學習打招呼,練習自己整理物品等等。 而在作息當中,也有許多要慢慢建立的規則, 而這些規則無非是要讓孩子們慢慢練習,以累績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而這些規則也有許多細節需要成人們的留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羅恩·克拉克所著的《教出優秀孩子的黃金教養法》一書的核心理念,強調良好教養的重要性及實用技巧,如保護學生隱私、每天完成作業的重要性與學生行為的解釋。文章指出這些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負責任的習慣,也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理解,呼籲大家相信孩子的潛力,讓其在愛與教育中茁壯成長。
相信大家在每所學校都會面臨一些必須遵守的校規,而這些規定因為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具體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對於學生來說,有些校規可能會讓人感到難以接受。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處理呢? 舉一個我們學校的例子,最後師生們算是達成一個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大家許願的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來啦! 雖然說是小學生的習慣養成,但其實如果能夠在幼兒園就可以早點建立雛形當然進化到小學,會更加事半功倍。但是,提到的小學生習慣建立,其實也不只是單一學習的習慣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制訂所有的學習習慣之前,最重要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