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腦」的目的在於「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腦」是個非常專業且專有的名詞,但對身外之物且非大腦所屬特定機能的「第二大腦」(2nd Brain)來說,或許每個人的認知或用途不同,就有不同的定義,例如藝術家、收藏家可能認為是數位典藏;律師、法官則可能認為是判決案例大全,軟體設計師/工程師則認為是各種軟件的功能集,或是訪間許多某某大全、速成秘笈、快速上手、完全攻略、葵花寶典等的稱謂,簡單說,就是強調協助大腦快速學習或是快速完成某項工作的方法或工具,所以知識工作者或個人所專注或專業是什麼或需求是什麼,對「第二大腦」的定義就有不同的解讀,不過可以確認的一點,「第二大腦」一定是數位化的解決方案,就算是「卡片盒筆記法」也必須透過數位化的方式來彰顯其效益,總而言之,「就是快速養成大腦學習或是運用數位化科技來解決生活或工作上對知識/經驗/資訊/實務或智慧的累積與運用的需求」,不論是「第二大腦」、「企業知識管理KM/組織記憶」、「卡片盒筆記法」等工具或方法,都是在協助我們的大腦快速(或高效率)學習養成的手段,其目的在於「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第二大腦」的定義

訪間多數談論「第二大腦」的觀點與書籍,都應用在個人化的知識管理(PKM)上,像是學生、作家、研究人員、學者、律師、醫師和其他需要彈性靈活使用筆記工具的專業人士,在資訊超載與碎片化的時代下,使用許多的方法來分類、整理與再應用,以建構自身的第二大腦,例如CODE、PARA、ACCESS與「卡片盒筆記法」等等,而每種方法都各有不錯的成功代表案例與深度使用的粉絲擁護者,特別要強調,這些方法均不受限於任何工具,就看聰明的大腦如何巧妙運用。

第二大腦具備脈絡可循的內容

第二大腦具備脈絡可循的內容

然而,我們所定義的「第二大腦」(2nd Brain),是大腦與第二大腦間交互連結關係的溝通網路,包括思考與行動過程的情境內容紀錄。簡而言之,雲端上的資料庫與檔案等內容,絕對是有脈絡(Context)可循的數位備份(這是最基礎的需求),或是大腦擴容、聯結延伸(Expansion)的一部分(這是進階的版本),絕對不等同是雲端資料同步(副本)的定義,但若是使用原子化基礎設計的筆記軟體或是其他軟件,雖然一樣是雲端同步的檔案備份,實質上,卻是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因為有脈絡可循的數位備份內容,才是「第二大腦」的核心關鍵。

若是要理解「第二大腦」的實務運作,其內容比較類似於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的概念,透過數位化方式(以標題或全文輸入為主,檔案掃描、影音拍攝為輔或不拘形式等方式),並加上後設資料(Metadata)的描述,以數位(筆記)檔案的形式儲存,換言之,筆記檔案(.md)除了儲存以外,必須是有系統脈絡的內容(Context),其有脈絡的內容就是與大腦聯結的有效資訊(包括量化衡量的Metadata與數據),既是數位備份(Context),又是大腦擴容、聯結延伸(Expansion)的一部分,真正成為具備思考與行動過程情境的「第二大腦」,同時「持續改善專注與精實(Lean)大腦的思維」。


17會員
13內容數
好的筆記是具有脈絡完整的內容(From Content to Context),其內容是交互聯結的,這樣的密集結構絕非階層推疊而成,而是以網絡的形式相互交叉關聯,形成交織密集的數位神經網路(Digital Nervous Network),而企業筆記就是在建構數位神經網路成為企業組織的第二大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曉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有人並不認同此說法,然而,所謂「第二大腦」(2nd Brain),並不是把資料備份(Backup)、同步放在雲端上,就是「第二大腦」;大腦的「儲存容量」並非機能,「思考與記憶」才是協助大腦的機能。 大腦有訊息競爭、瞎子摸象、侷限而片段思考等缺陷,或是稱為常是身陷其中而不知不覺的思考陷阱。
有句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腳是支撐我們身體平衡站立、活動行走的關鍵,它的血管最長,距離心臟最遠,更是我們的「第二心臟」(The Second Heart),並不是說腳也可以像心臟一樣,負責維持我們的生命,而是腳與跟心臟一樣,容納了很多血液。如果用平均身高來計算,腳的血液要流回心臟,必
「知行合一」就是結合洞察力與靈敏度的一種綜和能力(缺一不可)---掌握關鍵細節並預先採取有效行動的能力。組織的績效上就是呈現快速解決關鍵問題的行動力,而不是「評論有餘,行動不足,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的組織氛圍。
「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是無法或很難發現洞察的,除非你用不同的維度或視角來觀察(或可稱為多元跨領域思維),就會發現問題發生的關鍵細節是什麼,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癥狀解。
數位神經網路,是依據筆記的脈絡與情境編織聯結而成,其內容包括行動、分享、機制與專案等形式的筆記,密集交錯的聯結網絡,猶如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骨牌,而視覺化的量化衡量數據(即目標狀態或設定值的Metadata)就是觸動神經的那張骨牌或是初始設定的條件改變,引發猶如骨牌效應、蝴蝶效應般的連鎖反應。
無論是何種軟體工具,我們覺得只要設計理念是對的方向,聚焦深入,極端使用,終究會展現其使用的價值。儘管便利與快速使用的軟體工具很重要,但如何有效運用才是致勝的關鍵,如同知識的價值不是知道或是學富五車,而是運用知識創造新的價值或是自我實現,才是知識學習的目的。
或許有人並不認同此說法,然而,所謂「第二大腦」(2nd Brain),並不是把資料備份(Backup)、同步放在雲端上,就是「第二大腦」;大腦的「儲存容量」並非機能,「思考與記憶」才是協助大腦的機能。 大腦有訊息競爭、瞎子摸象、侷限而片段思考等缺陷,或是稱為常是身陷其中而不知不覺的思考陷阱。
有句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腳是支撐我們身體平衡站立、活動行走的關鍵,它的血管最長,距離心臟最遠,更是我們的「第二心臟」(The Second Heart),並不是說腳也可以像心臟一樣,負責維持我們的生命,而是腳與跟心臟一樣,容納了很多血液。如果用平均身高來計算,腳的血液要流回心臟,必
「知行合一」就是結合洞察力與靈敏度的一種綜和能力(缺一不可)---掌握關鍵細節並預先採取有效行動的能力。組織的績效上就是呈現快速解決關鍵問題的行動力,而不是「評論有餘,行動不足,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的組織氛圍。
「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是無法或很難發現洞察的,除非你用不同的維度或視角來觀察(或可稱為多元跨領域思維),就會發現問題發生的關鍵細節是什麼,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癥狀解。
數位神經網路,是依據筆記的脈絡與情境編織聯結而成,其內容包括行動、分享、機制與專案等形式的筆記,密集交錯的聯結網絡,猶如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骨牌,而視覺化的量化衡量數據(即目標狀態或設定值的Metadata)就是觸動神經的那張骨牌或是初始設定的條件改變,引發猶如骨牌效應、蝴蝶效應般的連鎖反應。
無論是何種軟體工具,我們覺得只要設計理念是對的方向,聚焦深入,極端使用,終究會展現其使用的價值。儘管便利與快速使用的軟體工具很重要,但如何有效運用才是致勝的關鍵,如同知識的價值不是知道或是學富五車,而是運用知識創造新的價值或是自我實現,才是知識學習的目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1. 只重視紀錄,忽略有效回顧的能力: - 現在科技發達,像是MacBook、iPad、iPhone等裝置,隨時隨地都能幫助你紀錄筆記、想法和資料。再加上雲端硬碟的輔助,你能儲存幾乎無限的內容。然而,光是紀錄下來不夠重要,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關鍵時刻輕鬆回憶起來。許多學生在整理第二大腦時,會
Thumbnail
筆者閱讀這本書的契機來自於參加《書店老闆》第三季讀書會,特別是第三場讀書會的講師所演講的主題。數位筆記法對筆者而言是一種較少使用的技術,這並非因為該技術不好,而是筆者在工作中主要使用線上 Word。聽完讀書會後,筆者對數位筆記軟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發現「筆記」與我們小時候所接觸的畫重點有很大不同。當
什麼是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這個概念由生產力專家蒂亞哥·福爾特(Tiago Forte)提出,旨在幫助人們有效管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它不僅僅是一個記錄工具,更是一種將信息進行外化並結構化的方法。通過建立這樣的系統,我們可以更容易地捕捉靈感、學習新知識,以及保持個人和專業生活的高效運作。 第二大
Thumbnail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Thumbnail
週計畫(Weekly Review)在坊間又稱為週檢討,或最近最常見的「週覆盤」、「週復盤」。本文介紹了知名能效人士 Tiago Forte 的週計畫方法,以及其特點、優點和缺點。
Thumbnail
一、前言 你是否覺得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不管是公司的事,例如各項專案、會議、老闆交辦事項、客戶要求辦理的事,或者是自己日常生活要做的事,買牛奶啦、要洗衣服啦、打掃房間啦、做假期旅遊規劃啦,理想的狀況是,我們每天都能依排程,一件件處理完畢,然而實際的狀況卻是,每天不論何時都會有別人指示的(另一半、老
Thumbnail
你有在做工作筆記嗎? 不知道大家都習慣怎麼做工作筆記呢? 做筆記如同剿麻匪,不做不行,但怎麼做比較好呢? 沒有好的筆記分類系統?不知道要寫下什麼內容? 來看看“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怎麼說的,以及我試著修改哪些筆記方式。
Thumbnail
年過30,就能感受到事情無法用記的,而是得寫下來。 我雇用Obsidian當作我的第二大腦已經25個月,我感覺到我不但不再需要擔心資訊記不起來,而且我只要與第二大腦對話,就能有源源不絕的想法與產出。 這讓我真的達到了想法上的高產! 參考下面3個策略,讓數位筆記變成自己的高產秘密吧: 策略1 - 用數
Thumbnail
是不是曾經聽到過很棒的觀念或是啟發,但是日後卻怎麼想也想不起來?或是工作上的某些很重要的事情但卻無法在需要的時候立刻提取?
Thumbnail
你使用Obsidian做數位筆記嗎? 筆記是將無形的想法轉化為有形的紀錄,讓我們不再受限於瞬息即逝的思緒。 在我這22個月持續使用Obsidian,紀錄靈感、與第二大腦互動過程中,之所以讓我愛不釋手的3大快感 快感1 - 靈感轉化可觸碰的數位筆記:從瞬間的靈感到具體的筆記,這一個將思考從無到有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1. 只重視紀錄,忽略有效回顧的能力: - 現在科技發達,像是MacBook、iPad、iPhone等裝置,隨時隨地都能幫助你紀錄筆記、想法和資料。再加上雲端硬碟的輔助,你能儲存幾乎無限的內容。然而,光是紀錄下來不夠重要,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關鍵時刻輕鬆回憶起來。許多學生在整理第二大腦時,會
Thumbnail
筆者閱讀這本書的契機來自於參加《書店老闆》第三季讀書會,特別是第三場讀書會的講師所演講的主題。數位筆記法對筆者而言是一種較少使用的技術,這並非因為該技術不好,而是筆者在工作中主要使用線上 Word。聽完讀書會後,筆者對數位筆記軟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發現「筆記」與我們小時候所接觸的畫重點有很大不同。當
什麼是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這個概念由生產力專家蒂亞哥·福爾特(Tiago Forte)提出,旨在幫助人們有效管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它不僅僅是一個記錄工具,更是一種將信息進行外化並結構化的方法。通過建立這樣的系統,我們可以更容易地捕捉靈感、學習新知識,以及保持個人和專業生活的高效運作。 第二大
Thumbnail
人之於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會思考,而對於人類而言,記憶是思考的基礎,是思考的載體,如果沒有記憶本身,那人類又如何思考,如何從中提取自己所需的知識。 失去記憶=失去思考能力+情感交流的能力
Thumbnail
週計畫(Weekly Review)在坊間又稱為週檢討,或最近最常見的「週覆盤」、「週復盤」。本文介紹了知名能效人士 Tiago Forte 的週計畫方法,以及其特點、優點和缺點。
Thumbnail
一、前言 你是否覺得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不管是公司的事,例如各項專案、會議、老闆交辦事項、客戶要求辦理的事,或者是自己日常生活要做的事,買牛奶啦、要洗衣服啦、打掃房間啦、做假期旅遊規劃啦,理想的狀況是,我們每天都能依排程,一件件處理完畢,然而實際的狀況卻是,每天不論何時都會有別人指示的(另一半、老
Thumbnail
你有在做工作筆記嗎? 不知道大家都習慣怎麼做工作筆記呢? 做筆記如同剿麻匪,不做不行,但怎麼做比較好呢? 沒有好的筆記分類系統?不知道要寫下什麼內容? 來看看“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怎麼說的,以及我試著修改哪些筆記方式。
Thumbnail
年過30,就能感受到事情無法用記的,而是得寫下來。 我雇用Obsidian當作我的第二大腦已經25個月,我感覺到我不但不再需要擔心資訊記不起來,而且我只要與第二大腦對話,就能有源源不絕的想法與產出。 這讓我真的達到了想法上的高產! 參考下面3個策略,讓數位筆記變成自己的高產秘密吧: 策略1 - 用數
Thumbnail
是不是曾經聽到過很棒的觀念或是啟發,但是日後卻怎麼想也想不起來?或是工作上的某些很重要的事情但卻無法在需要的時候立刻提取?
Thumbnail
你使用Obsidian做數位筆記嗎? 筆記是將無形的想法轉化為有形的紀錄,讓我們不再受限於瞬息即逝的思緒。 在我這22個月持續使用Obsidian,紀錄靈感、與第二大腦互動過程中,之所以讓我愛不釋手的3大快感 快感1 - 靈感轉化可觸碰的數位筆記:從瞬間的靈感到具體的筆記,這一個將思考從無到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