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並不認同此說法,然而,所謂「第二大腦」(2nd Brain),並不是把資料備份(Backup)、同步放在雲端上,就是「第二大腦」,同樣具備類似大腦的「儲存容量」還可無限擴充,再者,拜儲存技術之賜,使得數位儲存設備使用(例如磁碟陣列RAID)更輕巧方便,特別要說明,大腦的「儲存容量」並非機能,「思考與記憶」才是協助大腦的機能,儘管某些人就以「儲存容量」為定義,或許對也或許不對,但若是如此簡單定義,倒不如直接存放在隨身(硬)蝶更方便或是具備N個隨身(硬)碟/大腦,此作法,如同將原先檔案櫃的形式縮小隨身攜帶(類似於日本科幻漫畫《哆啦A夢》的縮小燈魔法),然而每次需要搜尋資料或全文檢索時,就必須準備有足夠的HUB集線器來讀取攜帶的隨身(硬)碟與雲端的同步資料夾,其搜尋的方式類似網路硬碟的運作模式,就算是擁有AI全文檢索功能,此模式絕對不是所謂的「第二大腦」,充其量稱為儲存或備份的資料檔案或是稱為雲端儲存設備。
總而言之,不論雲端備份多少文件檔案或是N個隨身(硬)碟/大腦,甚至於使用磁碟陣列RAID設備,其關鍵在於檔案資料的內容,是否具備有脈絡(Context)可循的數位內容,例如Word、Excel、JPG/PNG/AV等檔案就是單純的檔案備份,唯一的脈絡就是備份日期與檔名(或是經過中英文數字組成的編碼原則),也就是與大腦溝通連結的主要訊息,至於具體的內容是什麼,就必須透過一份備份清單文件(Readme)來描述是什麼,類似GitHub的Read.md,這也是目前大多數人採行的方法,就像圖書館的目錄清單,可以找到相關的書名,但其具體內容為何,就需要逐本翻閱才能得知詳細內容,在雲端儲存的檔案文件資料也是如此。
無怪乎,數位工具使用越多或依需求不同使用多種軟體工具或方法,反而無法專注思考,聚焦在工作或任務上,終將回歸到基礎的軟體工具與方法上,原因出在大腦有訊息競爭、瞎子摸象、侷限而片段思考等缺陷(或是稱為常是身陷其中而不知不覺的思考陷阱),所以我們堅持使用工具的三大原則,就是「快速(Instant)使用、聚焦(Focus)專業與極簡(Minimalist)工具」。
2022年艾茲拉.克萊因的研究說明,同時再次證實了這個觀點,人在從事多工的活動,雖然看似可行,但實際上卻是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分心處理多個訊息而無法專注,而且頻繁的切換專注的焦點反而降低或混淆大腦思考的認知。例如,互聯網時代大家專注一個任務的平均時間在不斷降低,從2004年的2.5分鐘,到2012年的75秒,現在降至約47秒,面對此焦慮窘境的常態現象,不去找出根本原因的源頭,以減少大腦身陷其中而不知不覺的思考陷阱,反而以號稱高效率工具或時間管理等方式做為化解資訊焦慮、專注下降的解方,無異是「緣木求魚,捨本逐末」。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時至今日,從以往紙本檔案紀錄(紙本載體)轉型為數位化的儲存設備(數位載體),例如隨身(硬)碟、雲端服務、區塊鏈、AI/GPT等,均是互聯網、數位化趨勢潮流下的產物,也是大腦強化思考或延伸機能的想像空間,或是可以解讀為服務人類需求的科技思維,例如汽車解決代步的日行千里、電動汽車解決環境污染的氣候變遷,天文望眼鏡解決探索星球的一望無際,手機解決移動、溝通與影像的即時需求,物聯網解決周邊設備的萬物可聯,數位筆記解決片段零碎資訊與思考的「第二大腦」等,「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就是最佳的說明。
不可諱言,數位化的資料檔案加上雲端的解決方案,確實解決了跨地域、行動化、文件共享、隨時取用、全年無休(24x365天)等的便利化需求,若是雲端上的檔案文件,是未經思考或沒有脈絡(Context)可循的數位內容,搜尋資料如同大海撈針、不知所云(某些人樂此不疲);再者,若是沒有版權、機密或安全性的因素考量(這些也是令人猶豫不決且最關鍵焦慮的議題),與其花時間搜尋、過濾、彙整,倒不如透過海量資料的AI/GPT來完成某些工作或任務來得更有效率,儘管資料豐富、彙總迅速等是AI/GPT的優勢,但是海量資料中也常存在某些的偏見或錯誤,隨後還是要經由我們的大腦來做判斷(主導權),並賦予洞見發現與精彩豐富的情境,如同我們之前曾表達ChatGPT就是高效率筆記法的工具,就看我們的大腦如何聰慧巧妙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