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第二大腦》-拿回大腦的主控權#59

更新於 2023/05/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是不是曾經聽到過很棒的觀念或是啟發,但是日後卻怎麼想也想不起來?或是工作上的某些很重要的事情但卻無法在需要的時候立刻提取?
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用來儲存資料的,大腦就像是記憶體,只能儲存短暫的記憶,長期且準確的記憶方面人腦通常是不可靠的,據統計人們每天在找資料、找筆的時間高達數小時,我們的大腦的能量也就不知不覺地消耗在這些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
於是《打造第二大腦》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稱為「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這個系統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資訊超載的時代,有效地收集、組織、萃取和表達知識,從而提高我們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我認為這本書也是繼《卡片盒筆記法》後另一本值得一讀的知識管理書。

如何建構第二大腦

作者認為,我們並不具備很有效儲存資訊的大腦,因此我們需要利用數位工具建立一個外部的知識庫,也就是「第二大腦」。第二大腦可以幫助我們把儲存資料這件事情「外包」,我們自己不耗費腦力做這些事情,而是把最重要的人類大腦的能力--「創造力」,發揮到最大極限,第二大腦做為一個副駕駛,幫助我們快速搜尋、整理、組織這些知識,並幫助激發我們不同的想法及創意。
作者因此在書中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建立「第二大腦」,稱為 C.O.D.E.,代表四個步驟:
  • 獲取(Capture):在輸入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來者不拒,對於海量的資訊要如何篩選出自己真的想要的,作者在書中分成四個篩選原則。第一是看到的資訊是否讓我們有所啟發,閱讀資訊的時候對我們有所啟發的段落是什麼,我覺得就有點像是某種a-ha moment;第二是思考接收的資訊未來是否有可能派上用場;第三是是否與自己息息相關;最後是收到的資訊是不是意想不到的。 而這些資訊也要有一個載體作為儲存地,儲存到一個固定的地方,比如筆記軟體或雲端硬碟。避免資訊流失或遺忘,也可以減少大腦的負擔。
  • 組織(Organize):第二步是要把獲取的資訊放到哪裡,以利日後取用,作者建議使用 P.A.R.A. 作為組織資訊的方法,將資訊分成四種類型:專案(Projects)、領域(Areas)、資源(Resources)和檔案庫(Archives)。專案是指較短期的任務,例如工作專案;領域是指長期想要持續關注和發展的領域,例如養生、理財;資源是指未來可以隨時使用或參考的資料,當沒有靈感或是希望有些額外資訊時可以取用;檔案庫是指不再需要或很少使用的資料。判斷原則由第一層依序往下檢視,直到資訊可以被很好的歸類。
  • 萃取(Distill):第三步開始則是歸檔後如何快速的「讀取」外部記憶體,中心原則是我們要把未來的自己當作是沒耐心的顧客,把我們蒐集到的資訊進行加工,如筆記摘錄、粗體字段落、重中之重標示(關鍵字)、執行摘要等,讓我們日後在查看筆記時可以快速辨識重點,減少搜尋的時間。
  • 表達(Express):最後一步則是表達,當我們要實際輸出時,只要透過關鍵字搜尋或是標記,透過知識的連結創造自己的知識體系,就可以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原創概念。

讓大腦做擅長的事

書中並提到第二大腦的最大功能是串聯知識,當我們在各種場合要發表意見時,只需要到知識庫搜尋相關關鍵字,就能夠參考過去蒐集的資訊連成一個故事,這故事融合了許多概念,但是卻是其他人所沒發現的。
除此之外,身為第二大腦,我們可以不用再害怕遺忘,海量的資訊對我們來說只要登錄到第二大腦,就不要再花時間記憶了,重點就是「不要相信自己」,把人類最珍貴的資源,也就是創造力發揮到100%,而非把資源耗在記憶、背誦上。
《打造第二大腦》相較於《卡片盒筆記法》,我認為最大差別在於前者較著重於知識的儲存,後者著重於知識的取用,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重要的是執行能力,掌握並執行到儲存與連結,才能在知識的洪流中不會迷失。
對我來說,工作、生活中有太多東西想學,卻時常忘東忘西,自從建立了筆記習慣後才開始可以掌握這些資訊,但我認為一切的關鍵還是要先放在資訊的篩選,辨識出值得記錄的資訊不是很容易,因為必須要先設想未來的使用情境,而且大腦常會自以為很了解、未來也可以輕易調閱出來使用。因此,掌握篩選資訊的能力對於現代人來說不可或缺,而且現在AI技術也是可以讓我們如魚得水,例如chatgpt、chatYoutube、chatPDF,都是能讓我們省去很多時間、打造第二大腦的武器。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希望你可以:
1️⃣ 動動手按一下愛心❤
2️⃣追蹤我的方格子
3️⃣追蹤我的粉絲專業IG
4️⃣或不吝按下「贊助」不吝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持續創作,
我也會把你們的支持當作動力持續更新文章!☺
avatar-img
120會員
98內容數
自從疫情降臨之後,全世界的網路生態及人們的生活型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世界的變遷仿佛被按了加速鍵。 而活在其中的我們應該如何追上這個快速改變的時代,又如何不被世界潮流拋之腦後? 本專題所包含的範圍主要為追蹤美國科技股動向,並加入個人觀點。另外,本著希望人們有「成長思維」的觀念,因此不時地會加入心法/成長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迪士尼開出2022年Q4的財報(內部訂為2023年Q1),營收、獲利皆優於市場預期,但Disney+訂閱人數增加稍微低於市場預期,而也因為迪士尼宣布削減成本及重新發股息後,股價大漲5%以上,讓我們看看迪士尼本季的表現吧。
業務特斯拉公布23年第1季財報,營收符合預期,但是淨利及EPS表現微低於預期,毛利率更是因為降價而大幅衰退,並造成了市場的擔憂,股價隔天大跌反應。
網飛公布23年第1季財務報表,淨增加了175萬付費會員,低於預期的230萬,總用戶來到了2.32億戶,成長了4.9%;收入增加3.7%來到81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另外網飛將要在今年結束寄送DVD的業務,讓我們來看看Q1表現吧。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最近在思考什麼是「有洞見的思考能力」,對於有洞見的思考力我認為大概分成兩種:思考事情的本質的能力以及有跳躍性思考的能力。 說是兩種,其實第二種算是第一種的延伸,思考事情的本質通常意味著要徹底了解一個痛點或問題需要被釐清的地方,而且要很具體的表達出來,例如我去牛排店吃牛排,吃完後我覺得牛排不好吃,但
不要用戰術性的勤奮取代戰略上的偷懶,很有感的一句話。 對於現代社會,人們常常被要求努力工作、學習、創新,以達成各種目標和夢想。但是,努力真的就能保證成功嗎?訂定的夢想或目標如無法與努力一致,看起來的努力也可能只是白費力氣。這就是小米創辦人雷軍所說的「不要用戰術性的勤奮取代戰略上的偷懶」。
迪士尼開出2022年Q4的財報(內部訂為2023年Q1),營收、獲利皆優於市場預期,但Disney+訂閱人數增加稍微低於市場預期,而也因為迪士尼宣布削減成本及重新發股息後,股價大漲5%以上,讓我們看看迪士尼本季的表現吧。
業務特斯拉公布23年第1季財報,營收符合預期,但是淨利及EPS表現微低於預期,毛利率更是因為降價而大幅衰退,並造成了市場的擔憂,股價隔天大跌反應。
網飛公布23年第1季財務報表,淨增加了175萬付費會員,低於預期的230萬,總用戶來到了2.32億戶,成長了4.9%;收入增加3.7%來到81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另外網飛將要在今年結束寄送DVD的業務,讓我們來看看Q1表現吧。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最近在思考什麼是「有洞見的思考能力」,對於有洞見的思考力我認為大概分成兩種:思考事情的本質的能力以及有跳躍性思考的能力。 說是兩種,其實第二種算是第一種的延伸,思考事情的本質通常意味著要徹底了解一個痛點或問題需要被釐清的地方,而且要很具體的表達出來,例如我去牛排店吃牛排,吃完後我覺得牛排不好吃,但
不要用戰術性的勤奮取代戰略上的偷懶,很有感的一句話。 對於現代社會,人們常常被要求努力工作、學習、創新,以達成各種目標和夢想。但是,努力真的就能保證成功嗎?訂定的夢想或目標如無法與努力一致,看起來的努力也可能只是白費力氣。這就是小米創辦人雷軍所說的「不要用戰術性的勤奮取代戰略上的偷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用科技產品來創造更多價值,而不是只是消磨時間,或受過多資訊摧殘。」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在網際網路上有不計其數的資訊,我們每天隨處可見,所有可傳達資訊的媒介,報章雜誌、手機、電腦裡四處都能看到,我們每天都接受著各式各樣的資訊,但有哪些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哪些是對我們較沒幫助的,我們需要一個分類。
Thumbnail
卡片盒的啟發 📚卡片盒筆記不僅僅是一種新穎的筆記方法,它還提供了出乎預料的價值,那就是工作流程本身。 一開始,我把卡片盒當作是一種範疇來使用,我覺得它給我的價值,就是讓我開始思考我隨機時段蹦出來的靈感,讓我不再把靈感當作是轉瞬即逝的點子,而是把它寫下來,找個時間認真思考,把它轉化成一個完整
Thumbnail
之前有習慣在YouTbe上學習,但是看完就結束,等想到要用這方面資訊才,再去搜尋常常不一定可一找到。在書中看到 個人知識管理三大階段,記憶、連結、創造 透過數位筆記自己喜愛的資訊紀錄下來,整理分類,累積至一定的量,就可以運用這些資訊創造文章。 書中提到運用自己熟悉的數位
Thumbnail
生活上無時無刻都會接收到資訊 自從開始喜歡上閱讀後,一直很困擾找不到實用的筆記術 每次看完一本書,劃完重點,然後就會忘記它了 之前看過卡片盒筆記法,也實行過一段時間,還是覺得不太順手 不知道要怎麼安放好我的資訊(我的問題) 直到看到這本書—打造第二大腦! 作者的話直撃我的心臟,邊看邊忍不住認同 對
Thumbnail
著眼於可操作性和可發現性⋯⋯把記憶的工作交接給第二大腦這位「員工」,幫助身為「執行長」的你排除雜念,致力於指揮和調度這些資訊,進而轉化為成果。
Thumbnail
30 幾歲了,還需要學習嗎,能改變什麼 ? 我就是不想努力啊,我寧願做一般人 … 我就是學得比別人慢 … 不想離開舒適圈,不怕沒有理由。 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誰也不想 ! 那到底要如何快樂又高效的學習呢 ? 在《打造超人學習》中,作者鄭伊廷 (xdite) 告訴我們 : 想要學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
Thumbnail
適合自行閱讀年齡: 12歲以上 前言 作者背景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育有3個孩子,有著老師和家長的雙重身份讓他更意識到學校決乏財務教育,而教育孩子理財的責任便落在父母身上。筆者身為母親及理財策劃顧問,也深感認同,孩子第一個接觸金錢的地方便是家庭,所以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理財是不可或缺的課題。
Thumbnail
之前因為租房,我一直不敢買厚重型的家具,怕搬家的時候不好搬。當時使用簡單的塑膠抽屜櫃和收納箱。為的就是搬家的時候,不用再裝紙箱,可以直接一箱一箱搬走。  新家的裝潢規劃裡,預留小孩房內(目前是老公在使用),完全沒有做系統櫃。因為那時不知道二寶是否會來,也不知道是男是女。為了將來好規劃,便想著另外添購
Thumbnail
其實本身對於工具書的印象真的是用恐懼來形容的,裡頭滿滿的硬知識與實作令我向後退三步,就是不夠有「人味」、「溫度」,但有時真的不得不去閱讀它們,因為他能帶給我們的,往往是成長中最「實體」的收穫。 因此,抱持著成長的心情翻開了他,才發現自己真的挖到寶了!先撇開內容的扎實程度,作者鄭伊廷擅長將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用科技產品來創造更多價值,而不是只是消磨時間,或受過多資訊摧殘。」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在網際網路上有不計其數的資訊,我們每天隨處可見,所有可傳達資訊的媒介,報章雜誌、手機、電腦裡四處都能看到,我們每天都接受著各式各樣的資訊,但有哪些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哪些是對我們較沒幫助的,我們需要一個分類。
Thumbnail
卡片盒的啟發 📚卡片盒筆記不僅僅是一種新穎的筆記方法,它還提供了出乎預料的價值,那就是工作流程本身。 一開始,我把卡片盒當作是一種範疇來使用,我覺得它給我的價值,就是讓我開始思考我隨機時段蹦出來的靈感,讓我不再把靈感當作是轉瞬即逝的點子,而是把它寫下來,找個時間認真思考,把它轉化成一個完整
Thumbnail
之前有習慣在YouTbe上學習,但是看完就結束,等想到要用這方面資訊才,再去搜尋常常不一定可一找到。在書中看到 個人知識管理三大階段,記憶、連結、創造 透過數位筆記自己喜愛的資訊紀錄下來,整理分類,累積至一定的量,就可以運用這些資訊創造文章。 書中提到運用自己熟悉的數位
Thumbnail
生活上無時無刻都會接收到資訊 自從開始喜歡上閱讀後,一直很困擾找不到實用的筆記術 每次看完一本書,劃完重點,然後就會忘記它了 之前看過卡片盒筆記法,也實行過一段時間,還是覺得不太順手 不知道要怎麼安放好我的資訊(我的問題) 直到看到這本書—打造第二大腦! 作者的話直撃我的心臟,邊看邊忍不住認同 對
Thumbnail
著眼於可操作性和可發現性⋯⋯把記憶的工作交接給第二大腦這位「員工」,幫助身為「執行長」的你排除雜念,致力於指揮和調度這些資訊,進而轉化為成果。
Thumbnail
30 幾歲了,還需要學習嗎,能改變什麼 ? 我就是不想努力啊,我寧願做一般人 … 我就是學得比別人慢 … 不想離開舒適圈,不怕沒有理由。 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誰也不想 ! 那到底要如何快樂又高效的學習呢 ? 在《打造超人學習》中,作者鄭伊廷 (xdite) 告訴我們 : 想要學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
Thumbnail
適合自行閱讀年齡: 12歲以上 前言 作者背景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育有3個孩子,有著老師和家長的雙重身份讓他更意識到學校決乏財務教育,而教育孩子理財的責任便落在父母身上。筆者身為母親及理財策劃顧問,也深感認同,孩子第一個接觸金錢的地方便是家庭,所以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理財是不可或缺的課題。
Thumbnail
之前因為租房,我一直不敢買厚重型的家具,怕搬家的時候不好搬。當時使用簡單的塑膠抽屜櫃和收納箱。為的就是搬家的時候,不用再裝紙箱,可以直接一箱一箱搬走。  新家的裝潢規劃裡,預留小孩房內(目前是老公在使用),完全沒有做系統櫃。因為那時不知道二寶是否會來,也不知道是男是女。為了將來好規劃,便想著另外添購
Thumbnail
其實本身對於工具書的印象真的是用恐懼來形容的,裡頭滿滿的硬知識與實作令我向後退三步,就是不夠有「人味」、「溫度」,但有時真的不得不去閱讀它們,因為他能帶給我們的,往往是成長中最「實體」的收穫。 因此,抱持著成長的心情翻開了他,才發現自己真的挖到寶了!先撇開內容的扎實程度,作者鄭伊廷擅長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