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操控與反操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操控與反操控: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閱讀筆記|💡思維導圖

第二部 辨識與超越3種暗黑說話術

  • 招數一:認知偏誤(操控感知)
  • 招數二:語言圈套(操控措辭)
  • 招數三:謬誤(操控理由)

完整筆記見💡思維導圖


📝閱讀心得

此書雖然提出許多技巧,不過並沒有細究結構,而是籠統的稍加簡述,而如果全是重點也代表沒有重點,一般而言最好將內容統攝到七個項目以下,人的工作記憶負荷記得是九項以下,如果以快思慢想的框架來說,三個以下判斷式才能進到快思區,九項以下判斷式則進入慢想區,至於超過九項則進入庫存遺忘區(除非強行背誦),這也是許多書讀完沒對生活造成影響的原因。

例如《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與《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的確提出各52種思考錯誤與行為偏誤,但或許現在對書的印象已經連個五種都想不起來,而這本書也有類似的問題。藏傳佛法在統攝方面就很厲害,諸多經論統攝於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而如果要一句話概括佛法宗旨,則是《釋量論》中:「空見得解脫,餘修即為此。」

就如紅燈停、綠燈行,二元判斷是最快能進入快思區的,多一個黃燈判斷也還行,不過如果變成紅、橙、黃、綠四個燈,甚至變成漸層色,那頭腦就開始不知所云,要進到慢想區來判斷。所以要能影響生活,最好濃縮到七項判斷以下、或是格言,例如:

  • 《情緒勒索》重點:FOG
  • 《如何改變一個人》重點:REDUCE
  • 《陪傷心的人聊聊》重點:SHUSH
  • 《一開口,就說不》重點:坎普系統的六項動力
  •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手冊》重點:接納(痛苦耐受、了了分明)、改變(情緒調節、人際效能)
  • 《善用悲觀的力量》重點:消極想像、控制的二分法、宿命論、自我否定、沉思的方法

回到此書,第一部分提到「操控式提問法」可以補足目標型提問的另一層面,而「中斷對話技巧」也能在防止煤氣燈效應的破唱片法中找到關聯,不過都蜻蜓點水。

第二部分比較有架構,分為:

  • 認知偏誤(操控感知)
  • 語言圈套(操控措辭)
  • 謬誤(操控理由)

這些零散的技巧,讓我想到NLP後設模式語言,不知道語言部分能不能以此框架整合:

raw-image

例如:「隱喻」、「既定觀點詞語」、「與此故因此」、「後此故因此」可能用了扭曲,「引用」、「顯著言論」、「 錯誤概括」可能用了一般化,「被動語態」可能用了刪減等等。

深入修辭學不知會不會有助釐清,慢慢讀吧,另外此書作者有著另一本《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據說那本是「潔白說話術」相對於這本的「暗黑說話術」,也已列入待讀書單中。


📚延伸閱讀

  • 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
  • 叔本華的辯論藝術
  • 修辭的政治:我們如何抵抗語言的世界
  • 說理I:任何場合都能展現智慧、達成說服的語言技術
  • 說理Ⅱ:後真相時代穿透分歧、建立共識的思維技術
  • 语言的魔力 : 用语言转变信念的神奇旅程
  • 神奇的结构1:NLP语言与治疗的艺术
  • 神奇的结构2:NLP语言与治疗的艺术
  • 催眠天書:近代催眠巨匠傳世鉅著─米爾頓.艾瑞克森的催眠模式
  • 催眠天書:近代催眠巨匠傳世鉅著─米爾頓.艾瑞克森的催眠模式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29會員
584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7
被人說了難聽話時,你要如何反擊?對方不但語塞、還無法惱怒
Thumbnail
2023/12/07
被人說了難聽話時,你要如何反擊?對方不但語塞、還無法惱怒
Thumbnail
2023/12/01
為何人們抗拒改變?不是你不努力,是你不懂人性阻力
Thumbnail
2023/12/01
為何人們抗拒改變?不是你不努力,是你不懂人性阻力
Thumbnail
2023/11/23
史丹佛教授的7大權力法則,帶你突破框架,取得優勢,成功完成目標
Thumbnail
2023/11/23
史丹佛教授的7大權力法則,帶你突破框架,取得優勢,成功完成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10年前出版的The BCG Way套書的第一部曲,介紹了假說思考的重要性。透過假設情境,推演不同的策略與觀點。從選定課題或命題開始,建立暫時性的答案,稱為假說。進入驗證階段時,捨棄重於蒐集的資訊,有助於掌握問題全貌。假說驗證需要不斷往返的有效討論,並提出4個有效討論的訣竅。
Thumbnail
這是10年前出版的The BCG Way套書的第一部曲,介紹了假說思考的重要性。透過假設情境,推演不同的策略與觀點。從選定課題或命題開始,建立暫時性的答案,稱為假說。進入驗證階段時,捨棄重於蒐集的資訊,有助於掌握問題全貌。假說驗證需要不斷往返的有效討論,並提出4個有效討論的訣竅。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所有靈性學習一直在關注聆聽內在智慧,那是因為,我們是攜有印記編碼的生物,我們往往會擅自斷定是非好壞,認定事物發展應該要按照自己預期的方向走。 但唯有往內走,我們才能跳出固有的念頭,不再向外尋求解答。以下,是我整理「我可能錯了」的十個重點: 1:「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們有
Thumbnail
所有靈性學習一直在關注聆聽內在智慧,那是因為,我們是攜有印記編碼的生物,我們往往會擅自斷定是非好壞,認定事物發展應該要按照自己預期的方向走。 但唯有往內走,我們才能跳出固有的念頭,不再向外尋求解答。以下,是我整理「我可能錯了」的十個重點: 1:「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們有
Thumbnail
早先,我發布了一篇「如何讓你說話有邏輯」解釋了邏輯跟日常溝通的關聯性的文章,又發布「因為你有邏輯、所以我才能催眠你」的影片。 影片當中呢,我從催眠師的角度、幫你拆解、分析了為何「催眠跟邏輯」息息相關。阿也很不小心的、在文章中,留下一個坑。 今天就來解釋、催眠師如何運用邏輯漏洞
Thumbnail
早先,我發布了一篇「如何讓你說話有邏輯」解釋了邏輯跟日常溝通的關聯性的文章,又發布「因為你有邏輯、所以我才能催眠你」的影片。 影片當中呢,我從催眠師的角度、幫你拆解、分析了為何「催眠跟邏輯」息息相關。阿也很不小心的、在文章中,留下一個坑。 今天就來解釋、催眠師如何運用邏輯漏洞
Thumbnail
前幾篇文章跟大家用很簡短的方式講了「如何讓自己說話更有邏輯」這件事情。迴響挺好的,真的有解決不少人對於常被評價「說話沒有邏輯」這件事情有更深的見解。 然而,好端端討論心理學、催眠、NLP的專題區、為什麼要討論起邏輯這件事情呢? 因為,正是你有邏輯、所以我才能催眠你
Thumbnail
前幾篇文章跟大家用很簡短的方式講了「如何讓自己說話更有邏輯」這件事情。迴響挺好的,真的有解決不少人對於常被評價「說話沒有邏輯」這件事情有更深的見解。 然而,好端端討論心理學、催眠、NLP的專題區、為什麼要討論起邏輯這件事情呢? 因為,正是你有邏輯、所以我才能催眠你
Thumbnail
每天打開電腦及手機,總是會看到許多新聞及資訊,有的文章內容乍看講述得頭頭是道,實則充滿矛盾及錯誤之處,但偏偏看到底下有海量的附和留言及嘆為觀止的分享數,總是讓我忍不住感到自我懷疑,到底是我對於事情太過注重理性邏輯與正確價值觀,還是現代人確實欠缺自行思考判斷的能力? 《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這
Thumbnail
每天打開電腦及手機,總是會看到許多新聞及資訊,有的文章內容乍看講述得頭頭是道,實則充滿矛盾及錯誤之處,但偏偏看到底下有海量的附和留言及嘆為觀止的分享數,總是讓我忍不住感到自我懷疑,到底是我對於事情太過注重理性邏輯與正確價值觀,還是現代人確實欠缺自行思考判斷的能力? 《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這
Thumbnail
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Thumbnail
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Thumbnail
怎麼接觸這本書 會知道這本書,一開始其實是想研究如何考試,也看了許多介紹關於如何做好筆記的書、心態調整、如何規劃讀書計畫,再來才發現''大腦怎麼學''才是主要核心。 知道這本書後馬上借閱來看,一看不得了,開頭的記憶法馬上提到核心的提取記憶、交錯練習、間隔學習,毫不廢話的用數據和科學寫下為何提到這些
Thumbnail
怎麼接觸這本書 會知道這本書,一開始其實是想研究如何考試,也看了許多介紹關於如何做好筆記的書、心態調整、如何規劃讀書計畫,再來才發現''大腦怎麼學''才是主要核心。 知道這本書後馬上借閱來看,一看不得了,開頭的記憶法馬上提到核心的提取記憶、交錯練習、間隔學習,毫不廢話的用數據和科學寫下為何提到這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