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三六九山莊

2023/10/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建築師陳威志先生今日在山莊拆除現場帶回的影像與描述。

建築師陳威志先生今日在山莊拆除現場帶回的影像與描述。

建築師原貼文

陪伴台灣山友超過半世紀的雪山舊三六九山莊,終於告別了這個世界,成為了2023年以前登山的山友們心中永遠的回憶。

從民國50年代末開始,三六九山莊見證了救國團登峰活動、百岳文化興起、傳統登山協會社團興衰直到疫情登山大爆發,無數山友在此留下了雪山登峰的酸甜苦辣,無疑是台灣最重要的山屋之一。這歷經半個台灣登山史的山屋,雖然幾經整修,但仍盡責的為山友們遮風避雨,直到最後一天。

從照片裡能看到原來當年搭建三六九山莊時,工法十分簡陋,撐起屋頂的甚至是未經處理的原木,因此能體諒改建老山屋的必要性。

然而,雪霸國家公園身為國家公園,除了遊憩與生態保育以外,也肩負著史蹟保存的功能。去年中我意外發現在興建新瓢簞山屋時,雪霸國家公園竟然直接把舊的瓢簞山屋當成垃圾,完全抹平一點都不留的拆除,十分憤怒——畢竟新瓢簞山屋的位置離舊瓢簞山屋有一段距離,根本不影響施工,然而主管機關竟然一點點為臺灣登山史保留現場、保留記憶的想法與作為都沒有,而是直接把見證歷史的物件當廢棄物處理掉。

不知道雪霸國家公園會不會也對他們拿來當大頭貼的三六九山莊,做一樣的事情?

我來不及送三六九山莊最後一程,但幸好今天主事的工程師對於建築物所承載的記憶、故事的重量與歷史的脈絡有珍惜之心,在現場拼命的從對山屋毫無感情,只是機械化處理公事的現場工程人員手中,搶救一個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物件,讓登山的後輩們得以用更真實的方式,感受那些打下台灣登山基礎的前輩們,所歷經過的種種。我們都要感謝這位大大,用溫暖的心與積極的態度,為我們所有人留下我們所經歷過的三六九,那個已實體化的回憶。

而在留言中也能看到,山屋的設計者,吳夏雄老師,也對舊三六九山莊的歷史保存有一套很棒的建言,甚至將舊的山屋建材以老屋再生的方式活用於新山屋的裝潢或家具之中。

新三六九山莊設計者吳夏雄老師對舊三六九山莊的保存建議,可執行性與創意都非常好。

新三六九山莊設計者吳夏雄老師對舊三六九山莊的保存建議,可執行性與創意都非常好。

無奈這並非標案契約內容之一,所以執行單位能做到什麼程度,完全取決於現場有沒有人積極保存,以及——主管機關雪霸國家公園的態度了。

雪霸啊雪霸,希望舊瓢簞的悲劇不要重演,也希望我們的國家公園能夠和世界各國的頂尖公園看齊,既能經營好遊憩業務、照顧好森林生態,同時,也能為雪山這條路線,台灣這個國家,保存屬於台灣登山歷史之中,最重要的一片屋簷。

讓登山後輩都有機會親眼看到,甚至觸摸到,這些年來我們所走過、愛過的那一條路,以及那一幢承載了所有夢境的,可愛山屋。

1.5K會員
173內容數
跟著雪羊的腳步,悠遊山林隨影隨筆,在《共享視界》裡,一起看見山的萬千樣貌,加入以影像與文字探索世界的行列。在文影交流間結識同樣熱愛大自然的同好,輕鬆分享彼此的影像記憶與山林故事,建立山與人最深刻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