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蒼鷺與少年》: 人類的對抗與動物世界的象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抽空跟家人一起看了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的《蒼鷺與少年》,一部不是很容易懂的電影,但意外的是,常常進戲院會呼呼大睡的我,竟然可以專注看完每一個段落,認真地跟孩子討論著劇情,決定以【鸚鵡大王】為題,書寫鸚鵡的前世與未來。

一、鸚鵡大王

許多影評家都把鸚鵡大王比喻成日本軍國主義的軍閥,或是二戰時的德國納粹,揮舞著大刀,宣示自己的主權、心生叛變(註1),階級森嚴的組織,被塔主帶到高塔後,便開始到處橫行,標準的反派角色,藉此來彰顯宮崎駿大師的「反戰」色彩,然而我們所認可的假與惡,是否也可能是反面的真與善?

鸚鵡大王憤怒的說:「世界運行在積木上,是多麼荒謬的一件事。」所以他要打破這荒謬的世界,包含帶他進入高塔的主人!!這是擁有權力的人叫版,也是渴望攀登高峰的人,心中最熱切的想念!權力如春藥,古今中外皆然,誰也逃脫不掉。尼采說: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
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當許多人都想打倒權威時,打倒權威的人亦成為權威,沒有權力的人,有了權力之後,便是壓迫沒有權力的人!如同人人都想當屠龍騎士,卻沒想到自己會成為惡龍,成為人們的惡魔與夢魘!在人類鬥爭的血液裡,揮之不去!是烙印在本體物種的靈魂深處,聖嚴法師曾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要對萬生萬物起慈悲之心,只有宗教家的情懷,對於有野心的政客,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怎會輕易放棄?鸚鵡大王不過是古今中外政客的化身,依舊渴望權力的春藥,繼續為禍眾生,軍國主義的幽靈,不只在二戰時發生,時至今日俄烏戰爭、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戰爭,哪一個不是披著道德的外衣,從受害者轉為加害者?但我們深思過嗎?淺碟式的國際教育思維,也看不到更深層人道思維的省思,於是相同的戲碼不斷上演,如宿命般的輪迴,令人喟嘆!

《蒼鷺與少年》Photo from 甲上娛樂提供

《蒼鷺與少年》Photo from 甲上娛樂提供

看到格友這段形容:

相較於鵜鶘,鸚鵡形貌更為巨大肥碩,更接近人形得以雙腳站立,也如其善於「模仿」的本性著上衣裝,象徵其身份地位更接近位階更高的人類

~孫雅為《蒼鷺與少年》影評:宮崎駿如何以「學我者亡」的寓言,揭穿成人世界的污穢?~

主要是因為鸚鵡樣貌接近於人,所以被人類喜愛,但是也是迫害人類,想要殺掉真人的劊子手!!曾幾何時,「鸚鵡」已成為類人類?漸漸主宰著我們人類?是幻想?還是逼近現實?也有格友形容「鸚鵡大王」是德國納粹?

可虎皮鸚鵡,如格友所說[1],旗幟上寫著「DUCH」,畫的鸚鵡旗雖是十字造型,但近似納粹的老鷹旗。而首領「鸚鵡大王」更是留著如同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兩撇鬍子造型,用以影射德國納粹。
真人跟夏子阿姨返回原本世界後,原本可怕的虎皮鸚鵡,駭人的鵜鶘,都變回原本可愛的鳥類(然後還拉屎在他們身上),變回凡人,似乎隱喻著戰爭結束後,那些詭異可怕的瘋狂群眾,會隨著軍國主義的狂熱氛圍破滅而消失。

對於二戰時的邪惡軸心國,我們在引用及引申時要格外注意,德國已為在二戰時期的罪行,付出極慘痛的代價,但極端右翼的類納粹民族主義,也在歐洲各地悄悄蔓延,人類為達目的,為求成果,常常是不惜任何代價的!從「駭人聽聞的鸚鵡大王」,轉變為可愛鳥類,重點還是「權力(power)吧!」,很多人都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雖是如此,但還是很多人渴求權力,願意為其不惜一切代價,軍國主義、民族主義,還不是的別有用心的政客,用來裂解民心、團結同溫層的工具,也是用來對外對抗強權國家的利器!日前新聞報導:俄國反對黨領袖納瓦尼無端在監獄去世,留給世人無限哀傷。但其鏗鏘有力的話語:

「若我死去,給俄國人民的遺言是「永遠別放棄。」

對握有權力的人始終保持戒慎恐懼,是我一貫的信念。另外格友也說到:

《蒼鷺與少年》中的鸚鵡。(圖/取自IMDb官網)

《蒼鷺與少年》中的鸚鵡。(圖/取自IMDb官網)

而那些鸚鵡進到庭院時,看到熱帶植物跟飛翔的鸚鵡,認為這裡是天國,發現「祖先」,認定反璞歸真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似乎也代表著這些深受軍國主義荼毒的群眾,依然渴求和平歲月。至於原本具有人類醜惡面貌的「蒼鷺」(飛機),在戰後便消除了其惡性,在日本變回單純的「飛行用途」。

都是對「鸚鵡大王」深刻的解讀,也頗值得一觀。可在參考資料中點選觀看!

二、大鸚帝國

翻拍《科學人雜誌》第258期

翻拍《科學人雜誌》第258期

數千年以來,人類為了自己的私慾,或是因為人類真的很喜愛寵物—「鸚鵡」,所以將鸚鵡買賣及運送至全世界各地,並且在原生棲地外建立族群,在全球各地都市形成「鸚鵡」聚落。追根究底是因為人們對鸚鵡的喜愛,使得鸚鵡得以擴散至全球的關鍵因素。而「外來種擴張全球化」也造成當地生態的衝擊,部分國家甚至已經視鸚鵡為嚴重侵害農作物的物種,規劃定期撲殺。而數千年來,人類交易並運送鸚鵡的行為一直存在,公元前四世紀馬其 ◦ 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從印度帶回鸚鵡並飼養,羅馬人也會飼養珍奇鸚鵡做為寵物。在美國依據曼德鮑姆(Ryan Mandebaum)指出:「墨西哥前十大都市都有鸚鵡的蹤影,還有西班牙巴塞隆納、荷蘭阿姆斯特丹、比利時布香塞爾、義大利羅馬和希臘雅典也是。牠們現於以色列特拉維夫,還有新加坡。鸚鵡正逐漸攻佔世界各地,帶著牠們那響亮粗礪的叫聲。如今全世界共約 380 種鸚鵡,其中至少60種已在其原生棲地範圍外的國家興旺繁衍。」科學人雜誌便以「大鸚帝國」來暗指外來種擴張全球化的趨勢,如19世紀日不落國-英國,來相比擬!我們必須深思:面對生態的衝擊,物種的蔓延,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三、物種平衡

外來種-鸚鵡!!以自我初淺的認知裡,驚訝地發現原來「鸚鵡」是外來種,如同台灣氾濫成災的銀合歡、小花蔓澤蘭、埃及聖鹮等令人擔憂,但因為鸚鵡本身討喜、又會模仿人聲,豢養在人類的居所,並無違和感,反倒是一種怡情養性的好習慣!與許多科學家念茲在茲要想方設法移除的物種,其待遇不可同日而語,如台灣外來種鳥類:埃及聖環䴉被獵人槍殺移除,媒體報導卻也未引起任何抗議,人類的「偏愛」、「雙標」是很好的解釋,只是當物種泛濫成災時,當鸚鵡不再為人們喜歡時,其待遇可能江河日下,成為人類狩獵的目標,「大英帝國」VS「大鸚帝國」的警語,也只是雜誌的報導,起不了任何波瀾,我們依舊喜歡著電影的播放,喜歡寵物的豢養,以解人類心中孤寂的恐懼,物種平衡,也只是科學家與教育工作者的喃喃自語,關心但如何行動?生物學家林大利說:「成功將已擴張外來種「清零」的機會渺茫,做好寵物管理與嚴格入境管制才是根本辦法。」問題是我們做好了嗎?去年轟動一時的六福村狒狒脫逃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對於寵物的管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持續加油吧!


參考資料:

註1:宮城事件

《蒼鷺與少年》解析1:可愛的鸚鵡竟是納粹

【心得】蒼鷺與少年-多維度的人生哲學

林大利(2023)。日不落大鸚帝國。科學人雜誌,258期,頁30-40

林大利(2023)。驅逐出境?外來鳥類何去何從。科學人雜誌,258期,頁14-44



avatar-img
2會員
37內容數
教職生涯的省思與分享,用不同觀點豐富生命的美好!! 面對生態危機、氣候變遷的極端氣候,我們該怎麼做?身體力行去看見不同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宏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錦和兔活動寫真~ 你的創意由你決定! 新北市錦和國小長期深耕生態、藝文教育,推出系列活動與課程,幫助學生多元學習,於今年獲得臺美生態夥伴學校(ECO)銀質獎認證,其榮耀來自眾人的努力成果。往年都會製作纏繞畫等美術作品,讓全校師生一起欣賞,今年也不例外!但李主任卻突發奇想
你在看我嗎?是的!我在看你,看你美麗羽翼下的溫暖,看你細心呵護下一代的專注與堅毅,警覺到有人接近趕緊飛離巢穴,保持安全距離,又不敢離巢太遠,在遠方的樹枝凝視,凝視巢中的小寶貝,等人潮漸漸散去,你又到處張望,瞬時回巢。
晚夜深人靜時,想起一首宋詞:「簾外雨潺潺,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這時適合寫作與抒景,透過文字描述與整理,也把負面的情緒輕輕抖下*-*... 為此,我持續筆耕,寫在驟雨的夜晚!
「眾生喧囂是民主的常態,各自對立是後現代鬼魂的慢慢依靠,在無權威之中尋找權威,是我們內心莫名的恐懼!」狄爾泰(Dilthey)詮釋學的觀點,是重視我們生活的「體驗」,在我們生活的經驗的每一次體驗,體驗必須被「沈澱」下來,然後回流到我們生命之流中。這個生命之流就是我的生活世界。
頂著烈日經過穿堂,班級正在上課,只見熟悉身影躺在地上,慵懶的像貓,忍不住輕喝一聲:「小魚,起來!」全班頓時竊笑起來,小魚馬上坐起身,瞇著小眼偷偷打量著我,與任課老師交換眼色,班上的課繼續進行。
~2023錦和兔活動寫真~ 你的創意由你決定! 新北市錦和國小長期深耕生態、藝文教育,推出系列活動與課程,幫助學生多元學習,於今年獲得臺美生態夥伴學校(ECO)銀質獎認證,其榮耀來自眾人的努力成果。往年都會製作纏繞畫等美術作品,讓全校師生一起欣賞,今年也不例外!但李主任卻突發奇想
你在看我嗎?是的!我在看你,看你美麗羽翼下的溫暖,看你細心呵護下一代的專注與堅毅,警覺到有人接近趕緊飛離巢穴,保持安全距離,又不敢離巢太遠,在遠方的樹枝凝視,凝視巢中的小寶貝,等人潮漸漸散去,你又到處張望,瞬時回巢。
晚夜深人靜時,想起一首宋詞:「簾外雨潺潺,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這時適合寫作與抒景,透過文字描述與整理,也把負面的情緒輕輕抖下*-*... 為此,我持續筆耕,寫在驟雨的夜晚!
「眾生喧囂是民主的常態,各自對立是後現代鬼魂的慢慢依靠,在無權威之中尋找權威,是我們內心莫名的恐懼!」狄爾泰(Dilthey)詮釋學的觀點,是重視我們生活的「體驗」,在我們生活的經驗的每一次體驗,體驗必須被「沈澱」下來,然後回流到我們生命之流中。這個生命之流就是我的生活世界。
頂著烈日經過穿堂,班級正在上課,只見熟悉身影躺在地上,慵懶的像貓,忍不住輕喝一聲:「小魚,起來!」全班頓時竊笑起來,小魚馬上坐起身,瞇著小眼偷偷打量著我,與任課老師交換眼色,班上的課繼續進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在去年看了宮崎駿的電影新作《蒼鷺與少年》認識了這本《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直到最近在圖書館借閱回家閱讀,跟大家分享這本可以啟發思考的好書。 本書講述中學生"小哥白尼"在家庭和學校的生活中,透過舅舅以聊天、書信日記等不同方式引導下,思考了各種議題。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對待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一件傑作時,我們對待的是一件自在之物,對待的是一幅和生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的影像。”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從植物的排他性、動物的地域性到人類的內團體、外團體之分,似乎都脫離不了保護同質/同物種/同族,甚至保護自己的起心動念。這通常就是對立與衝突發生的時刻...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27年首映的作品《魔法公主》,於2024年1月5日再度重返大螢幕播出。當中主角阿席達卡的家鄉因為...
Thumbnail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登場,最近閒暇時都在觀看入圍影片...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人類狂妄想征服世界的野心蔓延著,重溫《魔法公主》平衡一下心中的不適應,片中反映出宮崎駿的細緻觀察力,畫作的細膩... 1.一定要贏、征服別人 2.地球村包含人、動物、植物、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在去年看了宮崎駿的電影新作《蒼鷺與少年》認識了這本《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直到最近在圖書館借閱回家閱讀,跟大家分享這本可以啟發思考的好書。 本書講述中學生"小哥白尼"在家庭和學校的生活中,透過舅舅以聊天、書信日記等不同方式引導下,思考了各種議題。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對待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一件傑作時,我們對待的是一件自在之物,對待的是一幅和生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的影像。”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從植物的排他性、動物的地域性到人類的內團體、外團體之分,似乎都脫離不了保護同質/同物種/同族,甚至保護自己的起心動念。這通常就是對立與衝突發生的時刻...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27年首映的作品《魔法公主》,於2024年1月5日再度重返大螢幕播出。當中主角阿席達卡的家鄉因為...
Thumbnail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登場,最近閒暇時都在觀看入圍影片...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人類狂妄想征服世界的野心蔓延著,重溫《魔法公主》平衡一下心中的不適應,片中反映出宮崎駿的細緻觀察力,畫作的細膩... 1.一定要贏、征服別人 2.地球村包含人、動物、植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