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佛教護法神變民間信仰三太子、中壇元帥的哪吒

由佛教護法神變民間信仰三太子、中壇元帥的哪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佛教傳入漢地之後,有許多的中土神明都傳出了由道入佛的傳說(如隋朝初年關羽拜天台智者大師為師成了伽藍菩薩、唐朝中期的中嶽嵩山山神向元圭禪師求受五戒、呂洞賓和北宋黃龍慧南禪師談論佛法…等。)

但今天老安則來介紹一位,原本是佛教的護法神,現在卻成了台灣民間信仰中,重要的神明,那就是「哪吒」。

哪吒,在台灣人的印象中,應該是道教的神明,因〈封神榜〉之故,多稱為三太子(在(封神榜〉小說中是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兒子),或中壇元帥(哪吒在多數廟宇統領天兵天將兵馬鎮守宮廟,為五營神將之統帥,身在中軍大營,故稱中壇元帥。) 但事實上在〈封神榜〉成書之前,哪吒的起源與佛教有很大關係。

多本佛經說到北方毗沙門天王生有五子,其中三兒子,梵文(Nalakuvara或Nalakubala),音譯為那羅鳩婆。那羅鳩婆又被簡稱為那吒。 如「馬鳴菩薩」所造,由北涼的「曇無讖」大師所譯《佛所贊.生品》中寫到:「毗沙門天王,生那羅鳩婆,一切諸天眾,皆悉大歡喜。」

而唐代「不空」大師所譯的《毗沙門儀軌》曰:「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


南投大慈禪寺的北方多聞(毗沙門、托塔)天王(林福燦師兄照)

南投大慈禪寺的北方多聞(毗沙門、托塔)天王(林福燦師兄照)

除了佛經外,在唐代鄭綮《開天傳信記》及日本僧人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都有記載,毗沙門天王之子那吒太子曾護持律宗祖師道宣律師,並授予佛牙,供奉在崇聖寺的故事。 另外,在敦煌石窟中,出土了許多幅「毗沙門天王赴那吒會圖」,當中都有那吒作為毗沙門天王的眷屬,陪隨左右。 只是這些佛經及佛典不如〈封神榜〉膾炙人口,因為〈封神榜〉的流傳,毗沙門天王變成了托塔天王,名字也成了李靖(唐初名將),而那羅鳩婆、那吒,也轉變成為哪吒,成為了民間信仰的重要神明。


這樣的轉變,見證了佛教文化與漢人文化的互相融合在一起的結果。

avatar-img
老安的雜文
187會員
482內容數
這裏是老安生活中雜七雜八的生活記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安的雜文 的其他內容
山神受戒(嵩山山神) 元圭禪師是唐代高僧,俗姓李,出生在河南龍門一帶。因宿世因緣而少年出家。唐高宗永淳二年(西元683年)受具足戒,僧籍登記在閒居寺,即後來的嵩嶽寺。元圭和尚持戒之心非常堅固,後來參學少林得悟禪道。 悟道後的元圭和尚,在嵩山龐塢搭了一個茅棚安居。他曾經對弟子們說,我住在東山
在公司儲藏室有一堆的「胭脂水粉供品」組合,每年都要買一套新的,很不環保,想說為什麼不能重複使用, 便問Chat gpt:台灣習俗「中元普渡」裏,「胭脂水粉組」供品,為什麼每次都要用新的?不可拿舊的再使用
這是1980年代,台灣最有名的暢銷作家:林清玄先生說的故事。 由於林清玄先生在1980年代,是台灣最有名的作家,因此有一次便收到了邀請,到香港進行了讀者見面會。 會中有一個中年男士,向林清玄先生表示,自己是證券投資公司的員工,想要學佛,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林清玄先生想了一想,向這位先生說,
門徑瀟瀟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定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 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焚經臺在洛陽,傳說為漢明帝在白馬寺南方所築立的壇臺,是一個佛教和道教鬥法的地方! 根據傳說,漢明帝建成白馬寺之後,許多漢人改信佛教,引起了道家方士不滿
作者李明書老師,查閱了許多版本的六祖壇經及學術著作,將六祖惠能大師的生平及個人的禪法思想,用現代白話的方式描寫出來。
#大唐賢后觀音婢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封號為文徳皇后,乃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則是唐朝開國初期的重臣。 長孫皇后小名叫作觀音婢,為何小名叫觀音婢,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長孫晟的續弦夫人高氏,某夜裏在夢中見觀音菩薩,親自帶來一個小女孩給她,並囑咐自己好生扶養
山神受戒(嵩山山神) 元圭禪師是唐代高僧,俗姓李,出生在河南龍門一帶。因宿世因緣而少年出家。唐高宗永淳二年(西元683年)受具足戒,僧籍登記在閒居寺,即後來的嵩嶽寺。元圭和尚持戒之心非常堅固,後來參學少林得悟禪道。 悟道後的元圭和尚,在嵩山龐塢搭了一個茅棚安居。他曾經對弟子們說,我住在東山
在公司儲藏室有一堆的「胭脂水粉供品」組合,每年都要買一套新的,很不環保,想說為什麼不能重複使用, 便問Chat gpt:台灣習俗「中元普渡」裏,「胭脂水粉組」供品,為什麼每次都要用新的?不可拿舊的再使用
這是1980年代,台灣最有名的暢銷作家:林清玄先生說的故事。 由於林清玄先生在1980年代,是台灣最有名的作家,因此有一次便收到了邀請,到香港進行了讀者見面會。 會中有一個中年男士,向林清玄先生表示,自己是證券投資公司的員工,想要學佛,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林清玄先生想了一想,向這位先生說,
門徑瀟瀟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定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 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焚經臺在洛陽,傳說為漢明帝在白馬寺南方所築立的壇臺,是一個佛教和道教鬥法的地方! 根據傳說,漢明帝建成白馬寺之後,許多漢人改信佛教,引起了道家方士不滿
作者李明書老師,查閱了許多版本的六祖壇經及學術著作,將六祖惠能大師的生平及個人的禪法思想,用現代白話的方式描寫出來。
#大唐賢后觀音婢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封號為文徳皇后,乃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則是唐朝開國初期的重臣。 長孫皇后小名叫作觀音婢,為何小名叫觀音婢,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長孫晟的續弦夫人高氏,某夜裏在夢中見觀音菩薩,親自帶來一個小女孩給她,並囑咐自己好生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