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大多數人的校園經驗一樣都還停留在"學生",記憶中的校園就是由受到敬重的老師跟懵懵懂懂的學生組成,頂多再加個廚房阿姨、工友伯伯跟警衛叔叔。
我的印象裡,老師不是在講台上傳授艱澀難懂的知識就是在辦公室裡批改慘不忍睹的考卷。好學生總在虛心接受老師的諄諄教誨;調皮的學生則在桌子底下傳閱漫畫小說;甚至還有些學生得了一進學校就會肚子痛的病,常常需要離開教室去保健室休息。至於廚房阿姨則是一早就開始忙著準備大家的營養午餐,而工友伯伯跟警衛叔叔是全天候維護著大夥的校園安全。
我的記憶就是這麼單純,若不是因為程老師常分享校園奇聞,我還真忘了學校也是一種職場。(程老師是誰?請看EP.3)
就在上個週末,我與程老師傳閱我這陣子的寫作文章。程老師讀完後眼睛為之一亮地說:「職場鬼故事嗎?我很多!看你要家長篇、學生篇、還是同事篇?乾脆下次訪談錄音好了。」原本我那顆剛睡醒的腦袋還迷迷糊糊,因程老師這席話瞬間清醒了過來。我急忙地回她:「快說快說,我來做筆記。」
程老師的班上有個學生小小龍,小小龍的媽媽規定他每天都要把水壺的水喝光。結果有次小小龍回家時水壺裡還有水,不分青紅皂白的龍媽媽隔天立刻跑來學校將程老師罵了一頓。
有次小小龍的功課沒做完,龍媽媽怪罪於家庭聯絡簿寫得不清楚,於是進到班級通訊群組詢問,沒想到立刻遭到其他家長反駁。龍媽媽惱羞成怒之下,馬上撥了電話給程老師,並語帶威脅地請程老師好好處理,若處理不好就要轉學。
常聽到有人說教育也是服務業,老師是領納稅人的薪水,所以老師應該要服務家長跟學生,就好比故事中的龍媽媽般散發出顧客至上的感覺。但我的認知裡,老師是為了未來國家發展培育人才,也培養莘莘學子得以於成年後有獨立自主的能力。由於上述認知衝突,於是我連上了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查詢,意外地得到了以下資訊:
其實,每件事情都有不同的面相,如何解讀端看你扮演的角色。
小小龍是個正在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生,主要負責學習。關於"水壺的水沒喝完"這件事情本身並不屬於程老師的工作範疇,小小龍理應好好向龍媽媽解釋沒喝完的理由。
龍媽媽是個過度保護孩子的家長,當小小龍無法在學校裡得到如預期般的照顧時就會急著質問程老師,並要求程老師滿足龍媽媽的期待。我可以理解龍媽媽有顆疼愛孩子的心,但過度地溺愛只會讓這個社會又多了一個價值觀偏差的媽寶。
程老師是個用心栽培學生的專業教職人員。記得有次我們去參觀博物館,我逛完隨即坐在大廳的椅子上發呆,苦等一小時後程老師終於出現了,原來程老師在認真準備教學素材。雖然"水壺的水沒喝完"與程老師無關,但若可以設計一些方法,譬如在公佈欄上張貼溫馨提醒小貼紙,也許小小龍就會慢慢地將喝水一事放在心上。
學校不是企業,老師也不是家長的員工。既然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就應多尊重老師的專業,不順心就對著老師頤指氣使的行為實在不妥。老師更不是私人保母,家長應好好教育孩子學習如何照顧自己。
但我也相信並不是每個老師都如程老師般的認真又有教育熱忱,也不是每個家長都如龍媽媽般的過度保護控制孩子,因此老師與家長之間如何保持良好的溝通跟互動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你好!我是三土。謝謝你看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