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愛《莊子》。但此書令我印象尤為深刻的一段話,來自《齊物論》:
這段文字(文末附有譯文👇)似乎可以讓本性孤獨的人在深夜榨幹他的眼淚。
但又何止於壯志未酬的人呢?電影《甜蜜蜜》的一個橋段,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
傷心落魄到極點的張曼玉在紐約街頭居然發現了正在送外賣的廚師、過去的情人黎明(但他並不知道)。像人生的最後一根稻草,張曼玉發了瘋般追逐著黎明。她奔跑、呼叫,而黎明背影的白襯衫,在風中隨著單車飄啊飄,美極了,似乎滙聚了全宇宙所有的光。可是這近在咫尺的光,張曼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幾個街頭,竭盡全身之力,可就是捉不到,捉不到……最終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從身邊溜走,只迎來讓她窒息的無助。迷茫。和孤獨。
就在她重新打點生活的幾年之後,兩人在街頭,又一次,不期而遇。這一次,沒有奔跑,沒有呼叫,只有伴著背景樂的悠靜,只有“目擊而道存”(《莊子》語)。
而且兩個人都發著光,美極了。
他們不會知道,許久許久以前,這兩位異鄉人坐著同一輛列車往同一個城市打拼時,因緣就已經成形了。他們不會知道,他們會相識,相愛,別離,求不得。他們不會知道,總有一天,他們還會團聚。
他們不會知道。也不必知道啊。
當他們淹沒在命運的洪流中,越是掙扎越是淪陷。或許隨波逐流才能脫離苦海,任憑冷颯的巨浪拍打他們的身心,直至化作熟悉又粗獷的韻律。何必苦苦掙扎,只要他們還抱著信心就夠了,只要不至於“哀莫大於心死”,就夠了啊。
將這篇短文獻給迫近的金牛座月食。
附:譯文大概:
一旦出生被賦予這幅軀體,自認為是活著,實際上就是等死。在這個世界上四處碰撞掙扎,追名逐利、求愛索歡未曾有絲毫停歇,這不悲哀嗎?一輩子忙忙碌碌卻沒什麼成就,疲憊不堪又不知人生的方向,這不悲哀嗎?這樣雖然算不上死去,可是又有什麼意義呢?身體終於逐漸衰老脆弱,心也隨之衰老脆弱,這不是更大的悲哀嗎?人這一生,就是這麼愚昧嗎?還是說,只有我是這樣,還有人不會這麼愚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