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難以民主化(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漢武帝之後,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時,西漢政權穩固,特別是平民天子漢宣帝與自己的貧賤之交許平君許家結為姻親聯盟,政治穩定,這個聯盟一直延續到漢成帝孝成許皇后。漢成帝時漢成帝的舅舅、舜的後人王鳳與許平君的堂弟、孝成許皇后的父親許嘉並立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後來小許皇后失寵、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崛起,漢成帝沒有男性後代,王鳳、王莽逐漸控制了政權,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繼為大司馬大將軍。漢哀帝時,王莽企圖用「再受命」的辦法來解決危機,結果失勢。平帝時,王莽復起,通過一系列手段來為支持自己篡位奪權做準備。平帝病死,孺子劉嬰立,王莽見有機可乘,於初始元年(公元9年)廢孺子嬰,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亡。西漢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廢帝等一些在位時間較短且為呂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話,西漢一共經歷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為孺子嬰沒有當上皇帝,僅僅當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滅亡後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漢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帝,因此存在爭議。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指新朝時王莽以儒家的政治理念托古改制,推行的一系列的社會改革。

王莽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制為名恢復井田制,把煮鹽、冶鐵、釀酒、幣制及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制,建立五均賒貸(貸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權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刑罰、禮儀及田宅車服等儀式不停回復到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

由於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而且朝廷朝令夕改,使到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天鳳四年(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饑荒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及綠林大規模的反抗,導致新朝只建立了十五年便告滅亡。

王莽當政時,便不斷有大臣進行勸誡,從中可以看出當時高級官員對王莽改制失敗原因的分析評價。比如地皇二年(21年),「南郡秦豐衆且萬人。平原女子遲昭平能說經博以八投,(服虔曰:「博奕經,以八箭投之。」)亦聚數千人在河阻中。莽召問羣臣禽賊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屍,命在漏刻。」故左將軍公孫祿徵來與議,祿曰:「太史令宗宣典星歷,候氣變,以凶為吉,亂天文,誤朝廷。太傅平化侯飾虛偽以媮名位,『賊夫人之子』。(師古曰:「論語稱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孔子曰『賊夫人之子』,言羔未知政道,而使宰邑,所以為賊害也。故祿引此而言。」)國師嘉信公顛倒五經,毀師法,令學士疑惑。明學男張邯、地理侯孫陽造井田,使民棄土業。犧和魯匡設六筦,以窮工商。說符侯崔發阿諛取容,令下情不上通。冝誅此數子以慰天下!」又言:「匈奴不可攻,當與和親。臣恐新室憂不在匈奴,而在封域之中也。」莽怒,使虎賁扶祿出。然頗采其言,左遷魯匡為五原卒正,以百姓怨非故。六筦非匡所獨造,莽厭衆意而出之。(師古曰:「厭,滿也,音一豔反。」)」

綜觀王莽的一系列新政,其主要問題乃只求名目復古,要求恢復周禮,徒增行政困難。如實行王田制乃根據周代的「井田制」,但井田制的崩壞乃因為人丁增加,耕地不足以養活各人丁,再實行井田制自不可能成功。又如幣制改革不但令貨幣種類繁多,更嚴重的問題是,這些貨幣有的是古時貝幣等,皆是因為使用不便才被淘汰,再恢復使用自當引起混亂。

錢穆《國史大綱》評論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而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裡也語帶諷刺的評論王莽:「他盡信中國古典,真的以為金字塔可以倒砌。」

除了不符世情外,王莽改革失敗還有其他原因:

  • 缺乏改革的技術能力,而行政官員大多近乎腐敗貪污;
  • 改制前後缺乏周詳計畫,以致法令繁複,朝令夕改,如:多次幣制改革,令貨幣種類繁多,導致通貨膨脹;又以嚴刑強制執行,使人民反感;
  • 諸多措施,如行王田制、禁賣買私屬、行六筦,嚴重損害既得利益者,後者自然鳴鼓而攻之。

呂思勉曰:「新室政治可分數端:一曰均貧富,二曰興教化,三曰改官制,四曰修庶政,五曰興學術。凡莽之所懷抱者,多未能行,或行之而無其效,雖滋紛擾,究未足以召大亂,其召亂者,皆其均貧富之政,欲求利民,而轉以害之之故也。」「莽之病,在於偏重立法,而不計法所以行。」「舉事規模過大,遂致流於奢侈而不自知,亦為莽之一失。」

簡言之,王莽只是從書籍中瞭解周代封建體制,只知皮毛卻不知其精隨,非但無法令中國回到封建體制,反倒加深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更進一步深化武斷政治,種下日後中國政治體制所造成的諸多災難的種子。

avatar-img
43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週我們聊到秦朝以法家所施行的秦政根本性改變了三代以來的中國社會,雖然焚書坑儒與連坐法看起來已經很糟了,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開始,更糟的還在後頭呢! 楚漢戰爭 楚漢戰爭,或稱楚漢相爭,是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壬辰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上回我們聊到戰國時期開始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原諸侯國的統治著紛紛僭越稱王,且為了擴大自身權利不再將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給手下有戰功的小諸侯,而是建立由國王自己管理的郡與縣。同時秦國為了方便統治(統治是說好聽的,實際上就是要向民間汲取資源)而行充滿法家權術色彩的商鞅變法,令秦國國力大幅提升從而滅六國一統天下
在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林立的環境下,造就誕生出諸子百家的環境,也為後世中國文人所景仰,此一後事風氣象其實也代表著誕生出諸子百家的環境在往後的華夏大地已不復存在,究竟是什麼因素所導致的,我們從戰國時代開始談起。 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403年—前221年),亦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
上一篇文章我們聊到民主與專制政體各有各的優缺點,運作良好且方向正確的專制或有限度民主是非常有利國家經濟發展的,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起來後仍維持專制體制,既得利益者與新富階級的衝突便一觸即發,處理不當則容易引發社會動盪。 然而中國卻是例外之一,中國近二十年來的經濟發展不但沒有令中國民間力量興起,反而進
當今世界上的國家政體制度大致上可分為民主與專制兩大類型,民主政體以西歐各國與美國為中心,而專制政體則以中國與俄國為主要代表。眾所皆知專制政體對於人民生命財產的保障往往視統治者而定,但民主政體也有不少人批評缺乏整體方向與效率,究竟孰優孰劣,我們先從人類政體發展歷史談起。 政體的歷史 在原始社會,人
在上一系列聊到生命演化的文章中,我們也有談到在近五億多年來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那大滅絕是什麼?以及萬一人類真的遇上生命大滅絕的環境有辦法挺過來嗎? 生物集群滅絕 生物集群滅絕是指在一個相對短暫的地質時段中,在一個以上並且較大的地理區域範圍內,生物數量和種類急劇下降的事件。這個概念主要是指宏觀生
上週我們聊到秦朝以法家所施行的秦政根本性改變了三代以來的中國社會,雖然焚書坑儒與連坐法看起來已經很糟了,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開始,更糟的還在後頭呢! 楚漢戰爭 楚漢戰爭,或稱楚漢相爭,是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壬辰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上回我們聊到戰國時期開始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原諸侯國的統治著紛紛僭越稱王,且為了擴大自身權利不再將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給手下有戰功的小諸侯,而是建立由國王自己管理的郡與縣。同時秦國為了方便統治(統治是說好聽的,實際上就是要向民間汲取資源)而行充滿法家權術色彩的商鞅變法,令秦國國力大幅提升從而滅六國一統天下
在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林立的環境下,造就誕生出諸子百家的環境,也為後世中國文人所景仰,此一後事風氣象其實也代表著誕生出諸子百家的環境在往後的華夏大地已不復存在,究竟是什麼因素所導致的,我們從戰國時代開始談起。 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403年—前221年),亦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
上一篇文章我們聊到民主與專制政體各有各的優缺點,運作良好且方向正確的專制或有限度民主是非常有利國家經濟發展的,但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起來後仍維持專制體制,既得利益者與新富階級的衝突便一觸即發,處理不當則容易引發社會動盪。 然而中國卻是例外之一,中國近二十年來的經濟發展不但沒有令中國民間力量興起,反而進
當今世界上的國家政體制度大致上可分為民主與專制兩大類型,民主政體以西歐各國與美國為中心,而專制政體則以中國與俄國為主要代表。眾所皆知專制政體對於人民生命財產的保障往往視統治者而定,但民主政體也有不少人批評缺乏整體方向與效率,究竟孰優孰劣,我們先從人類政體發展歷史談起。 政體的歷史 在原始社會,人
在上一系列聊到生命演化的文章中,我們也有談到在近五億多年來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那大滅絕是什麼?以及萬一人類真的遇上生命大滅絕的環境有辦法挺過來嗎? 生物集群滅絕 生物集群滅絕是指在一個相對短暫的地質時段中,在一個以上並且較大的地理區域範圍內,生物數量和種類急劇下降的事件。這個概念主要是指宏觀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前言 宋神宗不到二十歲就即帝位了;他有心改變北宋從立國以來,日益積貧、積弱的現象,因此重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史稱「熙寧變法」。王安石為人執著,不恤人言,不通人情,在當時就有許多負面批評,然而為了振興北宋王朝,神宗仍然擋住所有批判,執意任用,並全力支持。史載高太后認為王安石在變亂天下,孝心很重的宋神宗
變法圖強 宋神宗元豐二年(西元1079)年—距離王安石變法[1069年]已經過了十年之久—。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所進行的變法原本目標在於「富國強兵」,國家因文吏人數的逐年澎漲、增加,已經嚴重影響到行政效率;加上土地兼併、地主逃稅等問題,已經開始出現入不敷出的財政窘況,亟需解決,加上建國初期為了
Thumbnail
中國二千多年的皇權專制,曾出現過若干個被歷史評價為盛世的時代,最為著名的就是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開元盛世』。但都好景都不長。『文景之治』始於西元前180年漢文帝登基,終於西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僅不到40年。西漢共持續210年,『文景之治』約占西漢五分之一的時長。 『開元盛世』則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從公元7年到公元14年,不到八年的時間裡,王莽在貨幣上動了四次大手術,其中前三次幣改全部都是要人命的大動作。 王莽這個胡說八道的庸醫不負責任的在「天下」這個人身上進行著各種崩潰療法。 一次又一次的胡來嚴重的擾亂了社會和市場的結構與秩序。 政府的信用徹底破產,社會上人心惶惶,怨氣衝天! 土地國
Thumbnail
在王莽的土地人口改革後,接下來,是兩條很要命的財政改革。 一項財政改革,叫做「五均六筦」之法。 這項財政改革,同樣大有來頭,理論依據著實紮實,這是大儒劉歆以古文經《周禮》、《樂語》為依據而提出來的,同樣是恢復古制。 所謂「五均六筦」,其實本質就是繼續加大「新有企業」盤剝,政府管控物價,官營貸款
Thumbnail
我們來看看王莽的曠世改革吧。 王莽的改革,波及面非常廣,各種動作特別多,主體上來說有三點影響最為惡劣,我們來一條一條說。 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土地與奴隸。 王莽要求天下恢復「井田制」,土地收歸國有,不准土地自由買賣,而且不允許奴隸買賣,所有奴隸恢復自由身。 王莽同志被調侃為「穿越之子」的重要開
Thumbnail
王莽同志在史上最高票當選後,要改天換地的帶領大漢人民走進「新」時代了。 全體國民隨後的十多年間會無數次的抽自己的大嘴巴! 咋就選出了這麼個王八蛋上台! 這個國號為「新」的朝代也正式拉開了一個階層登上歷史舞台的序幕。 從現在開始, 一個強大的! 歷經時間考驗的! 經過自我醞釀演化的強大階
Thumbnail
劉病己在收回權力後繼續了霍光的執政思路,在不折騰的大綱領下繼續零敲碎打的給老百姓活路。 霍光和宣帝執政的近四十年裡,史稱「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並列成為了漢朝的兩大治世。 被夾在中間的武帝看到後人的歷史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因為後人並沒有給他這個偉大光榮正確動人的五十四年來個「啥啥之治」。
前言 宋神宗不到二十歲就即帝位了;他有心改變北宋從立國以來,日益積貧、積弱的現象,因此重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史稱「熙寧變法」。王安石為人執著,不恤人言,不通人情,在當時就有許多負面批評,然而為了振興北宋王朝,神宗仍然擋住所有批判,執意任用,並全力支持。史載高太后認為王安石在變亂天下,孝心很重的宋神宗
變法圖強 宋神宗元豐二年(西元1079)年—距離王安石變法[1069年]已經過了十年之久—。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所進行的變法原本目標在於「富國強兵」,國家因文吏人數的逐年澎漲、增加,已經嚴重影響到行政效率;加上土地兼併、地主逃稅等問題,已經開始出現入不敷出的財政窘況,亟需解決,加上建國初期為了
Thumbnail
中國二千多年的皇權專制,曾出現過若干個被歷史評價為盛世的時代,最為著名的就是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開元盛世』。但都好景都不長。『文景之治』始於西元前180年漢文帝登基,終於西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僅不到40年。西漢共持續210年,『文景之治』約占西漢五分之一的時長。 『開元盛世』則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從公元7年到公元14年,不到八年的時間裡,王莽在貨幣上動了四次大手術,其中前三次幣改全部都是要人命的大動作。 王莽這個胡說八道的庸醫不負責任的在「天下」這個人身上進行著各種崩潰療法。 一次又一次的胡來嚴重的擾亂了社會和市場的結構與秩序。 政府的信用徹底破產,社會上人心惶惶,怨氣衝天! 土地國
Thumbnail
在王莽的土地人口改革後,接下來,是兩條很要命的財政改革。 一項財政改革,叫做「五均六筦」之法。 這項財政改革,同樣大有來頭,理論依據著實紮實,這是大儒劉歆以古文經《周禮》、《樂語》為依據而提出來的,同樣是恢復古制。 所謂「五均六筦」,其實本質就是繼續加大「新有企業」盤剝,政府管控物價,官營貸款
Thumbnail
我們來看看王莽的曠世改革吧。 王莽的改革,波及面非常廣,各種動作特別多,主體上來說有三點影響最為惡劣,我們來一條一條說。 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土地與奴隸。 王莽要求天下恢復「井田制」,土地收歸國有,不准土地自由買賣,而且不允許奴隸買賣,所有奴隸恢復自由身。 王莽同志被調侃為「穿越之子」的重要開
Thumbnail
王莽同志在史上最高票當選後,要改天換地的帶領大漢人民走進「新」時代了。 全體國民隨後的十多年間會無數次的抽自己的大嘴巴! 咋就選出了這麼個王八蛋上台! 這個國號為「新」的朝代也正式拉開了一個階層登上歷史舞台的序幕。 從現在開始, 一個強大的! 歷經時間考驗的! 經過自我醞釀演化的強大階
Thumbnail
劉病己在收回權力後繼續了霍光的執政思路,在不折騰的大綱領下繼續零敲碎打的給老百姓活路。 霍光和宣帝執政的近四十年裡,史稱「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並列成為了漢朝的兩大治世。 被夾在中間的武帝看到後人的歷史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因為後人並沒有給他這個偉大光榮正確動人的五十四年來個「啥啥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