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烏台詩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變法圖強

宋神宗元豐二年(西元1079)年—距離王安石變法[1069年]已經過了十年之久—。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所進行的變法原本目標在於「富國強兵」,國家因文吏人數的逐年澎漲、增加,已經嚴重影響到行政效率;加上土地兼併、地主逃稅等問題,已經開始出現入不敷出的財政窘況,亟需解決,加上建國初期為了防患地方藩鎮,因此採取強幹弱枝政策,將兵力集中在中央,地方兵力僅能維持治安。更由於實行「兵無常將,將不專兵」的更戍法,導致北宋軍隊指揮系統極度混亂,戰鬥力低下,當時又是處在和遼與西夏的戰爭中,宋兵敗多勝少,卻又不得不維持龐大但卻打不了什麼戰的部隊,形成所謂「冗兵」問題,巨大的軍費支出更是令北宋政府捉襟見肘。變法乃是遲早必須進行的重要政策,只是穩紮穩打的緩慢進行,亦或急功近利的唯求速效問題而已。蘇軾屬於前者,而王安石則採行後者,二人在政見上有差異,也因而蘇軾在進諫無效後,申請派駐地方服務。


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的經過是: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因反對新法,43歲的蘇軾由徐州被貶調到湖州。進《湖州謝上表》稱:「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意思就是:「陛下,您知道臣有些愚昧,思想不合時宜,難以和新進的臣子們共同輔佐陛下;您又察覺到臣年紀老大,沒有能力產生事端,只有能力在地方治理人民。」結果衘史李定等人認為「生事」是指責熙寧變法在沒事找事;「新進」則針對因變法而被擢用的官員…,衘史台官員更搬出蘇軾以前所寫「託事以諷」的詩文,群起攻擊陷害。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衘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連番向皇帝上奏摺,彈劾蘇軾,認為蘇軾「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皇帝批閱後認為蘇軾其行可議,派員抓捕蘇軾,到京後,將蘇軾下御史台獄,隨即遭受審問,逼迫蘇軾對語涉譏諷的詩文作出交代,並自承有罪。後經諸多大臣犯顏直諫,太皇太后也勸神宗明察,蘇軾方能在囚牢一百三十天後獲釋出獄。最後被貶至黃州任團練副使,不准出黃州,亦不得過問公事。此案牽連了一大批與蘇軾有詩文來往的官員,幾乎株連到當時所有重要文人,均受到貶謫或罰俸。


"烏台"由來

「烏台詩案」之所以稱「烏台」 據《漢書·薛宣朱博傳》記載,御史台中有柏樹,野烏鴉數千棲居其上,故稱御史台為“烏台”,亦稱“柏台”。另有一說則是認為御史像烏鴉一樣,除叫囂外別無鳥用,而且叫聲令人討厭,所以叫「烏台」。「詩案」則指此案與詩文有關聨。


烏台詩案」的背後黑手

討論「烏台詩案」時,幾乎所有文章都將其成因歸咎於那些故意曲解、衍伸蘇軾的詩文字句,以羅織編造其罪名的文化群小,例如監察百官的衘史台官員李定、舒亶,以及宰相王珪等人。問題是:宋朝的御史不同於漢、唐御史,後者受宰相監督、管控,監督對象包含皇帝,大臣,官員,及平民百姓;而宋朝御史則直屬於皇帝,監督百官,言論沒有任何限制。此案的發起,及審訊都是御史台中的官員,羅織的資料中許多都是在熙寧年間就已出現過的詩文,為什麼是御史台?因為那是皇帝直接指揮的人員,直接要求的事件,真正的生發此案的就是宋神宗本人(這也是為什麼御史台一經發動,幾天內就有好多御史上奏摺揭發此案,這種明顯有預謀的做法,除非皇帝要求並指使,否則可能性不大。)

那為何在熙寧年間沒事,在元豐年間卻又把它們翻出來定罪呢?原因是熙寧年間,變法的主事者是王安石,針對變法的批評都可以歸諸到變法派身上;然而元豐年間,王安石已經罷相,變法的主事者就是神宗自己,對變法的批評則會被視為對政策的攻擊,以及對皇帝的不敬。之前可以容忍的批評,現在已經無法再予容忍,因此亟需找出一個眾所矚目的著名人物,予以公開懲處,以便間接告訴大家:不願配合者朕或許還可以隱忍,但請閉上嘴巴,否則就看著辦吧

那為何是蘇軾?原因是他是當時最受矚目的反對派代表,文筆佳,名聲好。結果呢?藉由這個案由,一次株連所有重要的反對派人士,從此大家噤聲不語,只是新舊派系的仇恨和敵意自此之後沒有緩和的空間和餘地,直至北宋滅亡。


小結

與此案有關的諸多御史—例如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其實不是主謀者,他們只是—也只能是—人家指使下的打手或走狗(就跟我之前提過的政壇兩面人一樣),然而狗當久了,見人不能怎樣也不敢怎樣,使壞作惡的心態和言行就出來了,什麼千古文豪,在我腳下還不是得乖乖的隨我侮蔑羅織…?他們確實有被指責謾罵的地方。但,那個主事者呢?


後記

(絶大多數文章都指責那些說來可憐又可卑的御史,但承其職者受其責,真正的作俑者其實是宋神宗。這就好像拜登任內國防、外交都頗受批評,但責任不在國防部長或外交部長身上,而在拜登身上,因為他們是拜登指派的,而且秉承拜登的旨意辦事。)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言 北宋自建國初期,有鑑於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快速,藩鎮勢力過大……因此採取強幹弱枝的政策,養了眾多的軍人,然而不敢重用;用了諸多的文人,卻又優渥過頭(史書上稱為之冗員、冗兵),因此中葉即出現了重大的財政危機和國防危機。熙寧年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發動了旨在富國強兵的變法運動。所有的變革都源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的被貶謫與永貞革新的失敗息息相關。柳、劉兩人等年輕進士之所以熱情的參與此次革新,乃因確實是想為國家做點什麼,失敗的原因也不是他們不夠努力,不夠積極,也因此,如何看待柳、劉兩人?取決於如何看待永貞革新?柳、劉兩人貶謫後的表現,也可大概看出他們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前言 為什麼我們知道”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是經過他的車呢?因為他歌完之後,"孔子下",孔子從車上下來了,如果沒有車駕何必下車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粗解 楚國的狂人接輿故意在路過孔子車旁時唱著
前言 剛考上乙等特考時,先分發到成立沒多久的文化中心去服務。當時的文化中心定位不明,與縣政府教育局(現在稱教育處)的關係不清,沒人知道與教育局間的業務如何畫分?人員數量或職等如何安排?因此,先由教育局派了一個課員到文化中心來兼代主任,而文化中心因為其定位尚在討論階段,因此裡面成員絶大多數是約聘雇(
前言 北宋自建國初期,有鑑於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快速,藩鎮勢力過大……因此採取強幹弱枝的政策,養了眾多的軍人,然而不敢重用;用了諸多的文人,卻又優渥過頭(史書上稱為之冗員、冗兵),因此中葉即出現了重大的財政危機和國防危機。熙寧年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發動了旨在富國強兵的變法運動。所有的變革都源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的被貶謫與永貞革新的失敗息息相關。柳、劉兩人等年輕進士之所以熱情的參與此次革新,乃因確實是想為國家做點什麼,失敗的原因也不是他們不夠努力,不夠積極,也因此,如何看待柳、劉兩人?取決於如何看待永貞革新?柳、劉兩人貶謫後的表現,也可大概看出他們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前言 為什麼我們知道”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是經過他的車呢?因為他歌完之後,"孔子下",孔子從車上下來了,如果沒有車駕何必下車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粗解 楚國的狂人接輿故意在路過孔子車旁時唱著
前言 剛考上乙等特考時,先分發到成立沒多久的文化中心去服務。當時的文化中心定位不明,與縣政府教育局(現在稱教育處)的關係不清,沒人知道與教育局間的業務如何畫分?人員數量或職等如何安排?因此,先由教育局派了一個課員到文化中心來兼代主任,而文化中心因為其定位尚在討論階段,因此裡面成員絶大多數是約聘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雙神會面後,宋神宗立即授王安石翰林學士兼經筵侍講,換句話說,王安石成了皇帝的國政+學術指導教授。 王安石學問豐厚,口才一流,無論宋神宗問什麼問題,王安石都能對答如流且發人深省。沒過多久,宋神宗就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兩人思想逐漸同步。 宋神宗愈來愈想重用王安石,不只是因為他信奉「安石教」,還因為反
Thumbnail
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歷九帝,國祚約167年,靖康之禍,宋室南遷,建立南宋,也歷九帝,國祚約152年。兩宋國祚相若,其興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何理解北宋的軍事積弱呢?北宋真宗時,遼軍南下,迫近首都汴京,真宗親征,振作士氣,加上戰事佔了上風,結果北宋成功以戰迫和,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北宋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王莽的土地人口改革後,接下來,是兩條很要命的財政改革。 一項財政改革,叫做「五均六筦」之法。 這項財政改革,同樣大有來頭,理論依據著實紮實,這是大儒劉歆以古文經《周禮》、《樂語》為依據而提出來的,同樣是恢復古制。 所謂「五均六筦」,其實本質就是繼續加大「新有企業」盤剝,政府管控物價,官營貸款
Thumbnail
我們來看看王莽的曠世改革吧。 王莽的改革,波及面非常廣,各種動作特別多,主體上來說有三點影響最為惡劣,我們來一條一條說。 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土地與奴隸。 王莽要求天下恢復「井田制」,土地收歸國有,不准土地自由買賣,而且不允許奴隸買賣,所有奴隸恢復自由身。 王莽同志被調侃為「穿越之子」的重要開
Thumbnail
從晚唐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至五代時期的篡弒不絕,五十年間不斷更換君主,除了反映軍人干政帶來的政治動盪,也解說了政府措施難以貫徹落實,社會經濟難有所作為。五代的後周政權,政治稍為安穩,地方割據勢力也趨向收歛,然而未見成果,禁軍主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政變,以黃袍加身奪權,是為宋太祖。北宋政權不是
Thumbnail
次世代抑或飛鳥時代、年下組的優勢與宿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雙神會面後,宋神宗立即授王安石翰林學士兼經筵侍講,換句話說,王安石成了皇帝的國政+學術指導教授。 王安石學問豐厚,口才一流,無論宋神宗問什麼問題,王安石都能對答如流且發人深省。沒過多久,宋神宗就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兩人思想逐漸同步。 宋神宗愈來愈想重用王安石,不只是因為他信奉「安石教」,還因為反
Thumbnail
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歷九帝,國祚約167年,靖康之禍,宋室南遷,建立南宋,也歷九帝,國祚約152年。兩宋國祚相若,其興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何理解北宋的軍事積弱呢?北宋真宗時,遼軍南下,迫近首都汴京,真宗親征,振作士氣,加上戰事佔了上風,結果北宋成功以戰迫和,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北宋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王莽的土地人口改革後,接下來,是兩條很要命的財政改革。 一項財政改革,叫做「五均六筦」之法。 這項財政改革,同樣大有來頭,理論依據著實紮實,這是大儒劉歆以古文經《周禮》、《樂語》為依據而提出來的,同樣是恢復古制。 所謂「五均六筦」,其實本質就是繼續加大「新有企業」盤剝,政府管控物價,官營貸款
Thumbnail
我們來看看王莽的曠世改革吧。 王莽的改革,波及面非常廣,各種動作特別多,主體上來說有三點影響最為惡劣,我們來一條一條說。 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土地與奴隸。 王莽要求天下恢復「井田制」,土地收歸國有,不准土地自由買賣,而且不允許奴隸買賣,所有奴隸恢復自由身。 王莽同志被調侃為「穿越之子」的重要開
Thumbnail
從晚唐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至五代時期的篡弒不絕,五十年間不斷更換君主,除了反映軍人干政帶來的政治動盪,也解說了政府措施難以貫徹落實,社會經濟難有所作為。五代的後周政權,政治稍為安穩,地方割據勢力也趨向收歛,然而未見成果,禁軍主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政變,以黃袍加身奪權,是為宋太祖。北宋政權不是
Thumbnail
次世代抑或飛鳥時代、年下組的優勢與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