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中的自由、無意義、孤獨、死亡:人在做選擇的時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選擇不成為自己,第二種是選擇成為自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

在典型的華人文化中,人們畏懼談論死亡、孤獨,但其實死亡只是生命的過程。

對於存在主義,四大的核心理念: 「自由、無意義、孤 獨、死亡」

自由給予人們絕對的空間,卻也相對地個體需要承擔因為自行選擇而應負起的責任,至於無意義,人身在世要明白自己是為了什麼而活,所要追求的生活動機又是什麼,可以是工作的成就感、照顧家庭的使命感……。孤獨則說明從生命開始到結束本就為孤獨的一個人,自己才是生命的主角,要接受總有一日生命會到達終點,必須接受死亡,也要明白死亡是隨時都 有可能發生的,學習如何調適並祝福重要他人的離別。

對於孤獨:生命中的很多時候,人是孤獨的,因為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比與 他人的時間還要多。若不能體認孤獨與認識何謂孤獨,將會讓自己陷入負面的 迴旋之中無法自拔。存在主主義: 「我們必須獨自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必須獨自決定自己應該如何過活。」旨在帶領人們學習如何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並理解為了什麼目標努力的追求著。

對於自由: 自由會喚來焦慮,我們無論是在個人或社會的層面,都狂熱地 逃避自由。」觀察社會發展的脈絡可以發現,人沒有自由時會極盡的追求,但擁有了自由以後便會開始退縮、害怕。存在主義認為人類的本質是自由的,我們有所選擇,包含面對困境也有所選擇。

對於無意義: 「人需要意義讓自己活著,但活著卻沒有意義。」對於我來說明白何謂意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但很多時候若執著於意義究竟是什麼,會讓我更加焦慮不安。很擔心自己認為的意義是否真的是有意義的,最好的時光、珍惜當下便是每一個有意義的時刻。

對於死亡: 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 義。」對於死亡我不畏懼,而害怕是如何死亡的這個過程。若能深刻理解何謂孤獨、找尋意義的目的,享受當下的自由,死亡其實並不可怕,不過是生命之 花到了該凋謝的時候而已。面對死亡總會感到焦虑,這種焦慮來自於對不確定 與不安。我們要破除恐懼,直視死亡,與焦慮共存。要洞察自身的處境後,以 底線地活著」,進而把握機會盡可能活出沒有遺憾的人生。

存在主義治療在未來的發展上,可以應用於「臨終關懷」或 「老年諮商」,應用存在主義深度探討的內容,協助個案理解死亡焦慮,或孤獨的意義。由於此年齡區間的人大多已有許多生命歷程的經驗,在最後這些僅剩的時光希望能協助人們不留遺憾、更輕鬆自由的享受活著的美好。


推薦書單:

●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

●異鄉人

●Yalom (2021)。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 85 則備忘錄

●Yalom 系列書籍(愛情劊子手、凝視太陽、叔本華的眼淚、一日浮生、診療 椅上的謊言)

【心靈成長/電影心得/自我探索】 目前是一名實習心理師,喜歡文字,感受語言的力量! 無論是想尋求靈感,還是希望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這裡都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商商來遲到諮商大道,分享如何從行銷行業轉換到心理諮商專業領域,以及諮商所考試用書書單分享與讀書方式和計畫。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的悲觀思考與自卑的心路歷程,面對種種考試挑戰的不安感。作者分享了從高中遺憾到復原力的成長過程,並強調接納自己、誠實面對的價值。文章內容豐富,深受許多讀者的共鳴。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商商來遲到諮商大道,分享如何從行銷行業轉換到心理諮商專業領域,以及諮商所考試用書書單分享與讀書方式和計畫。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的悲觀思考與自卑的心路歷程,面對種種考試挑戰的不安感。作者分享了從高中遺憾到復原力的成長過程,並強調接納自己、誠實面對的價值。文章內容豐富,深受許多讀者的共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當象徵萬物根源的太陽,即將成為吞噬一切的威脅時,人類的精神世界,將經歷什麼樣的改變? 太陽氦閃,地球被吞噬——這遙遠又熟悉的概念,常常出現在西方科幻中,但與西方不同的是,這一次,人類不再拋下了誰,僅讓菁英太空人帶著優選DNA另闢新世界,這一次,劉慈欣讓人類做出了另一種選擇...
Thumbnail
……人首先存在,碰到各種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後限定自己。因為,人在開始時一無所有,只是後來才成為甚麼。
當爸爸讓我對人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以前若有人說,他很害怕孤獨,甚至無法獨自入睡,我肯定會去想這個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或許失去意識本身與死亡太過相像,在希臘神話裡,睡神許普諾斯(Ὕπνος)與死神塔納托斯(θάνατος)是居住在地底的攣生兄弟,而他們的母親黑夜女神倪克斯(Νύξ)則住在一座陽光永遠
Thumbnail
Being is what let all beings be. 讓所有小存在的眾生能夠存在的那個大存在。
人是唯一知道自己會死的生物,對有些死亡焦慮特別強的人而言(例如我),這是終生都得努力去破解的詛咒。那麼人是多早,又是如何認識到死亡呢? 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一書中,Yalom談到兒童早自5歲就開始有死亡的概念,而在我的田野調查中,年紀或許可以提前到2-3歲...
Thumbnail
當我的腦海裡渴望著一片全麥吐司抹著淡淡草苺醬和薄薄奶油時,走到麵包店卻帶著一包巧克力蔓越莓麵包回家。 當冰箱的冷凍庫還存放著前些日子買的紮實手工饅頭,腦海中卻認為饅頭不應該出現在早晨的餐桌上之時。 似乎無論做出怎麼樣的選擇都不是最完美。選擇越多,讓完美更趨近於天方夜譚。 存在先於本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讀缺愛這本有趣的書以後,產生的三個理解與思考。 這本書很有意思,告訴我們人無法獨立於族群存在,其背後的原理。這個原理基礎走的是「存在主義心理學」,也就是用存在主義,去研究心理現象,形成學問。 主旨:我連結,我存在
Thumbnail
兩年前出的兩張 EP(見關聯作品),讓我認識並喜歡上這個台灣的新團「當代電影大師」,特別鍾意他們歌曲中在充滿青春的直率「真」龐克詞曲中蘊含著成熟的低調與思想性。尖銳與沈澱總免不了彼此互斥,但他們做到了並蓄兼容,這是讓我喜愛的主因。
Thumbnail
「我會持續創造自己的定義(本性或本質),你可能認為你可以用一些標籤定義我,但你錯了,因為我始終會是一個正在加工的作品,我不斷通過行動創造自身,這一點根深蒂固存在我人類際遇之中,直到死亡將其抹去為止,我是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Thumbnail
關於存在主義,會說些什麼?向死的存在?生命既然荒謬何不自殺?權力意志?我想這些都是一種說法,是對於存在的思想,而這些思想所歸屬的都是所謂的思想家大師們,但我們必須認知到的是我們和他們同樣地都是個人(主體,subject),而關於存在主義,我想這個思考就已經是存在主義式的了。(不過千萬別誤會,這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當象徵萬物根源的太陽,即將成為吞噬一切的威脅時,人類的精神世界,將經歷什麼樣的改變? 太陽氦閃,地球被吞噬——這遙遠又熟悉的概念,常常出現在西方科幻中,但與西方不同的是,這一次,人類不再拋下了誰,僅讓菁英太空人帶著優選DNA另闢新世界,這一次,劉慈欣讓人類做出了另一種選擇...
Thumbnail
……人首先存在,碰到各種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後限定自己。因為,人在開始時一無所有,只是後來才成為甚麼。
當爸爸讓我對人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以前若有人說,他很害怕孤獨,甚至無法獨自入睡,我肯定會去想這個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或許失去意識本身與死亡太過相像,在希臘神話裡,睡神許普諾斯(Ὕπνος)與死神塔納托斯(θάνατος)是居住在地底的攣生兄弟,而他們的母親黑夜女神倪克斯(Νύξ)則住在一座陽光永遠
Thumbnail
Being is what let all beings be. 讓所有小存在的眾生能夠存在的那個大存在。
人是唯一知道自己會死的生物,對有些死亡焦慮特別強的人而言(例如我),這是終生都得努力去破解的詛咒。那麼人是多早,又是如何認識到死亡呢? 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一書中,Yalom談到兒童早自5歲就開始有死亡的概念,而在我的田野調查中,年紀或許可以提前到2-3歲...
Thumbnail
當我的腦海裡渴望著一片全麥吐司抹著淡淡草苺醬和薄薄奶油時,走到麵包店卻帶著一包巧克力蔓越莓麵包回家。 當冰箱的冷凍庫還存放著前些日子買的紮實手工饅頭,腦海中卻認為饅頭不應該出現在早晨的餐桌上之時。 似乎無論做出怎麼樣的選擇都不是最完美。選擇越多,讓完美更趨近於天方夜譚。 存在先於本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分享給你,我讀缺愛這本有趣的書以後,產生的三個理解與思考。 這本書很有意思,告訴我們人無法獨立於族群存在,其背後的原理。這個原理基礎走的是「存在主義心理學」,也就是用存在主義,去研究心理現象,形成學問。 主旨:我連結,我存在
Thumbnail
兩年前出的兩張 EP(見關聯作品),讓我認識並喜歡上這個台灣的新團「當代電影大師」,特別鍾意他們歌曲中在充滿青春的直率「真」龐克詞曲中蘊含著成熟的低調與思想性。尖銳與沈澱總免不了彼此互斥,但他們做到了並蓄兼容,這是讓我喜愛的主因。
Thumbnail
「我會持續創造自己的定義(本性或本質),你可能認為你可以用一些標籤定義我,但你錯了,因為我始終會是一個正在加工的作品,我不斷通過行動創造自身,這一點根深蒂固存在我人類際遇之中,直到死亡將其抹去為止,我是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Thumbnail
關於存在主義,會說些什麼?向死的存在?生命既然荒謬何不自殺?權力意志?我想這些都是一種說法,是對於存在的思想,而這些思想所歸屬的都是所謂的思想家大師們,但我們必須認知到的是我們和他們同樣地都是個人(主體,subject),而關於存在主義,我想這個思考就已經是存在主義式的了。(不過千萬別誤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