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確》:放下恐懼、宿命與怪罪的包袱,探索真相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真確》是比爾‧蓋茲2018年度的選書,作者是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用許多實際的醫學臨床經驗與世界的數據,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真相。

書中提到許多錯誤的直覺,引導著我們錯誤的思考著別人和這個世界。以下簡單列舉:

書中列舉的直覺偏誤

1.    二分化直覺偏誤:例如,認為世界不是「已開發國家」,就是「未開發國家」。

2.    負面型直覺偏誤,讓人傾向留意負面的事情,而非正面、正在進步的事物。

3.    直線型直覺偏誤:認為地球人口只會無限增加,但其實預計只會增加到100億。

4.    恐懼型直覺偏誤:對事物的嚴重恐懼,例如飛機空難機率很低,人們卻很害怕。

5.    失真型直覺偏誤:讓我們把有限的資源放在眼前的單一個案,而非廣大群眾。

6.    概括型直覺偏誤:下意識的把事情概括與分類。

7.    宿命型直覺偏誤:一個人的固有特質會決定他的命運。

8.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每個錯誤有一個「元凶」,我們要徹底反對那個元凶。

9.    怪罪型直覺偏誤:每件事一定要找到一個替罪羔羊。

10.      急迫型直覺偏誤:認為某件事很急,現在立刻要做。

書中的舉例很多,故事很精采,在此無法一一列舉,確實刷新了我對世界的認識。但這本書對我的幫助主要不在於此,而是在於生活的應用上:

應用1:認識"恐懼型直覺偏誤"--事情沒那麼糟

恐懼型直覺偏誤,意思是人會忽視事實,過度的害怕某些事情的發生。例如911都已經過去20多年了,美國人對於本土的恐攻仍然極度懼怕,恐懼的幅度完全沒下降,這就是恐懼型直覺。

自從有了小孩後,我總是擔心另一半會有什麼事,導致我必須獨力照顧小孩。有時候憂慮著,就會變成焦慮了。人總是說:「你想太多了,他還很健康,你操心這麼多做什麼?等事情發生了再來討論就好啦。」

有一日我又開始焦慮時,我想起這個「恐懼型直覺偏誤」:原來我犯下了這個錯誤,那真相是什麼呢?真相是我擔心經濟出問題,一個女人難以撫養2個小孩長大。可是確實是如此嗎?

我開始計算:把貸款中的房子賣掉,扣掉貸款,加上存款和投資,我將會有多少財產?如果我帶著這筆錢回家鄉生活,每個月開支多少?我將可以存活多少年?如果我加做一份一般的工作,只要不做高風險的投資,將可以把小孩養大到幾歲?答案是:小兒子24歲的時候,我甚至仍存有一筆存款可以照顧自己。

這才是真相。原本恐懼的那些事情,並不會發生。甚至是,另一半出門都開車,開車習慣良好,又沒有不良嗜好,目前身體健康,發生意外的機率可能都不及空難? 但我卻在莫名的情況下焦慮過度。

應用2:宿命型直覺偏誤--孩子的特質決定一生?

對於孩子的教養,作為父母,總是會有些無法言喻的焦慮。有時孩子攻擊人,我想,唉呀他是不是有暴力傾向,這可怎麼好?以後要讓我是不是要常去跟人道歉了。有時孩子摔東西,我想,唉呀他的情緒控制真不好,這可怎麼辦?有時孩子嘲笑人,我想,唉呀,孩子沒有同理心,以後能適應這個社會嗎?

這是我的宿命型直覺偏誤。孩子一出現什麼行為,我就認為,他的命運肯定會受其影響,於是我就開始在腦中推演了他一生的劇本。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作為成年人,我們總有幼年和童年。小時候,我們是這樣、那樣的人,但長大後可能改變了性格,而且改變很多次。真要說哪些特質可能決定命運,也不易言喻。有時我們可能會說,如果要成功,要夠圓滑,別人才會幫助你。但也有許多商人,做人是苛刻的,僅憑著自己的才華和運氣,就達到了成功。

我個人認為,與其追求這種成功特質所成就的宿命,還不如給他們最大的愛與支持,讓他們內在的、天生的「良心」發揮最大的功用,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在愛和安全之下,想要追求實際的或精神層次上的進步和昇華。

應用3:怪罪型直覺偏誤--為每個痛苦找到元凶

書中講到一些例子,如果一個國家發生了一些災難,能怪給別的國家,就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有什麼問題。

承上,人際之間也是這樣的。如果發生了衝突,某些人感到不適和痛苦,就有可能會怪罪給別人。我自己也是這種人,當我感到壓力的時候,我會怪罪那些對我「施壓」的人。但事實上他們可能只是給我「建議」的參考。

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會為某些痛苦的經歷找兇手。但是,所怪罪的那些人、那些事,真的是事實嗎?我還記得,有陣子我不知為何憶起幼時回憶,記恨父母為何很少買玩具給我,我認為這是他們重男輕女的證據。但有次我向父親確認這件事,他說:因為當時要買玩具,我都說不要買我的,因為這樣浪費錢,但哥哥吵著要買,所以他們只買給哥哥。他們因此很感恩我的體貼。

原來這才是真相,我當下立即釋懷。他們只買玩具給哥哥是事實,但我依據這個事實,下了一個錯誤的定論,並長期以來以為我的認知就是真相。

結語

另一本教養的書籍《正面管教》很強調一個重點,就是錯誤是一個改變的契機,不要把它當作需要被懲罰的事件。即使是成年的我們,行為上不犯錯,思想上也會有許多不符合實際真相的想法。除非犯了法律上的重罪,否則思想、價值在遇到這些衝突的時候,都是可以重新討論、改變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牧野的活水苗圃
43會員
66內容數
陶淵明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這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美麗景象。我們在孩子的心裡撒種、澆灌,而神使其生長。
牧野的活水苗圃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EQ是領導力的關鍵,本文探討EQ的五大內涵:自我認知、自我規範、驅動力、同理心和社交技巧,並指出高EQ的管理者能超越年度盈餘目標20%。文中也強調EQ是可以學習的,並以職場領導者為例,說明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衝動型領導者如何不利於團隊發展和人才留任。
Thumbnail
2025/04/21
EQ是領導力的關鍵,本文探討EQ的五大內涵:自我認知、自我規範、驅動力、同理心和社交技巧,並指出高EQ的管理者能超越年度盈餘目標20%。文中也強調EQ是可以學習的,並以職場領導者為例,說明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衝動型領導者如何不利於團隊發展和人才留任。
Thumbnail
2024/09/25
本篇文章反思了教養書籍的流行,質疑為何只有成功的父母出書分享經驗,而失敗的父母卻鮮少發聲。透過對社會定義的探討,提出對教育成效的質疑,並強調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與父母應有的責任,最後建議父母在閱讀教育書籍後要有獨立思考與實踐的能力。無論孩子的成就是否,家庭教育都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2024/09/25
本篇文章反思了教養書籍的流行,質疑為何只有成功的父母出書分享經驗,而失敗的父母卻鮮少發聲。透過對社會定義的探討,提出對教育成效的質疑,並強調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與父母應有的責任,最後建議父母在閱讀教育書籍後要有獨立思考與實踐的能力。無論孩子的成就是否,家庭教育都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2024/09/19
本書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黑柳徹子的童年經歷,描繪了一位個性奔放的小女孩小荳荳在特殊學校的求學旅程。本書探討了在二戰期間,如何透過靈活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並反思我們對孩童的訓練與期待。透過校長的啟發,小荳荳學會自主選擇與自我實現,最終成為廣播劇的明星及聯合國親善大使,啟發讀者思考教育重要性。
2024/09/19
本書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黑柳徹子的童年經歷,描繪了一位個性奔放的小女孩小荳荳在特殊學校的求學旅程。本書探討了在二戰期間,如何透過靈活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並反思我們對孩童的訓練與期待。透過校長的啟發,小荳荳學會自主選擇與自我實現,最終成為廣播劇的明星及聯合國親善大使,啟發讀者思考教育重要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偏見會讓我們沒有認知到事情的樣貌,就做出有誤的行動和決策 因為人會用自己習慣的樣貌,來看待世界,可是這並不是世界的真實樣貌,這會導致我們對世界認知產生很大的偏誤,而且當真實世界與腦中想像產生了衝突時,會感到很大的不舒服。 我們大腦所告訴我們的,可能是錯誤訊息,大腦可能假傳聖旨、欺下瞞上,讓我們做
Thumbnail
偏見會讓我們沒有認知到事情的樣貌,就做出有誤的行動和決策 因為人會用自己習慣的樣貌,來看待世界,可是這並不是世界的真實樣貌,這會導致我們對世界認知產生很大的偏誤,而且當真實世界與腦中想像產生了衝突時,會感到很大的不舒服。 我們大腦所告訴我們的,可能是錯誤訊息,大腦可能假傳聖旨、欺下瞞上,讓我們做
Thumbnail
《真確》是比爾‧蓋茲2018年度的選書,作者是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用許多實際的醫學臨床經驗與世界的數據,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真相。 書中提到許多錯誤的直覺,引導著我們錯誤的思考著別人和這個世界。以下簡單列舉: 書中列舉的直覺偏誤 1.    二分化直覺偏誤:例如,認為世
Thumbnail
《真確》是比爾‧蓋茲2018年度的選書,作者是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用許多實際的醫學臨床經驗與世界的數據,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真相。 書中提到許多錯誤的直覺,引導著我們錯誤的思考著別人和這個世界。以下簡單列舉: 書中列舉的直覺偏誤 1.    二分化直覺偏誤:例如,認為世
Thumbnail
《正面思考的假象》書名聽起來像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樂觀」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像是:為什麼明明股票一直虧損,卻還是勇敢買下去?為什麼離婚率居高不下,但新婚佳偶都相信自己是打敗數據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的健康狀況比平均的人好?這一切不是我們天生喜歡跟命運作對,而是跟我們的大腦構造有關。
Thumbnail
《正面思考的假象》書名聽起來像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樂觀」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像是:為什麼明明股票一直虧損,卻還是勇敢買下去?為什麼離婚率居高不下,但新婚佳偶都相信自己是打敗數據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的健康狀況比平均的人好?這一切不是我們天生喜歡跟命運作對,而是跟我們的大腦構造有關。
Thumbnail
這本書很科學,跳過科學的部分用自己的觀點解釋,用客觀的觀點做計劃,真正樂觀是相信我正走在實踐的道路上。 難道只能正面思考嗎? 市面上有很多正面思考、正向思維的書籍,似乎是不被允許負面思考的。 按照正向書籍執行,評估是否適合自己,察覺若過度強調正面思考,情緒反而有罪惡感,甚至討厭自己,進而更負面。 調
Thumbnail
這本書很科學,跳過科學的部分用自己的觀點解釋,用客觀的觀點做計劃,真正樂觀是相信我正走在實踐的道路上。 難道只能正面思考嗎? 市面上有很多正面思考、正向思維的書籍,似乎是不被允許負面思考的。 按照正向書籍執行,評估是否適合自己,察覺若過度強調正面思考,情緒反而有罪惡感,甚至討厭自己,進而更負面。 調
Thumbnail
《真確》讀書心得 在原始社會中人的直覺很重要,他能幫助我們逃離危險,但在現代社會中大多的危險都被排除,因此直覺的使用反而會讓我們陷入更糟的局面。
Thumbnail
《真確》讀書心得 在原始社會中人的直覺很重要,他能幫助我們逃離危險,但在現代社會中大多的危險都被排除,因此直覺的使用反而會讓我們陷入更糟的局面。
Thumbnail
我們因為各種認知偏誤,總是悲觀看待世界,但其實世界比我們以為的還要有希望。接著他用一個個真實案例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犯下這十種偏誤,以及該如何避免。
Thumbnail
我們因為各種認知偏誤,總是悲觀看待世界,但其實世界比我們以為的還要有希望。接著他用一個個真實案例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犯下這十種偏誤,以及該如何避免。
Thumbnail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由漢斯.羅斯林,奧拉.羅斯林,安娜.羅朗德等三人所完成,其中又以漢斯.羅斯林為主。本書藉著幽默的筆調、各式的故事、作者的親身經歷,並佐以豐富的圖表與數據,意欲扭轉世人對於世界不正確的認知,獲比爾蓋茲、歐巴馬等名人列為推薦書單。   不過,本書放眼
Thumbnail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由漢斯.羅斯林,奧拉.羅斯林,安娜.羅朗德等三人所完成,其中又以漢斯.羅斯林為主。本書藉著幽默的筆調、各式的故事、作者的親身經歷,並佐以豐富的圖表與數據,意欲扭轉世人對於世界不正確的認知,獲比爾蓋茲、歐巴馬等名人列為推薦書單。   不過,本書放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