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Muye)-avatar-img

牧野(Muye)

32 位追蹤者
筆名「牧野」,取自聖經詩篇23:2節的意象:「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平凡的上班族與育兒生活中,對生活經常有許多體悟,並樂於分享。熱衷於投稿,並刊登共約四十篇文章於聯合報家庭版、人間福報家庭版、基督教論壇報、耕心等刊物。
avatar-img
41會員
54內容數
陶淵明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這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美麗景象。我們在孩子的心裡撒種、澆灌,而神使其生長。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從自身經驗出發,探討華人文化中「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道德觀,如何在親子教養中取得平衡。文章反思了父母在孩子與他人利益衝突時,應如何兼顧雙方感受,避免孩子因被忽視自身感受而產生負面情緒。
Thumbnail
帶領小孩認識廚房安全及食材的學習經驗分享,過程中發現競賽模式可能造成孩子間的衝突及學習效率下降,未來將調整教學方式,增加合作環節。
Thumbnail
《我是科學小英雄:做了就懂的STEAM生活科學小遊戲(附32個實驗QR Code影片)》兒童科學實驗書籍推薦,內含簡單易懂的實驗步驟及影片教學,適合五歲以上兒童在家進行科學實驗,例如油水分離實驗。
Thumbnail
本篇文章反思了教養書籍的流行,質疑為何只有成功的父母出書分享經驗,而失敗的父母卻鮮少發聲。透過對社會定義的探討,提出對教育成效的質疑,並強調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與父母應有的責任,最後建議父母在閱讀教育書籍後要有獨立思考與實踐的能力。無論孩子的成就是否,家庭教育都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本書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黑柳徹子的童年經歷,描繪了一位個性奔放的小女孩小荳荳在特殊學校的求學旅程。本書探討了在二戰期間,如何透過靈活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並反思我們對孩童的訓練與期待。透過校長的啟發,小荳荳學會自主選擇與自我實現,最終成為廣播劇的明星及聯合國親善大使,啟發讀者思考教育重要性。
本文介紹了皮皮老師如何通過孩子的繪畫作品,深入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透過精神分析心理學及繪畫心理學,他提供了對孩子繪畫發展階段的洞察,以及如何有效地給予孩子反饋的建議。本文強調了孩子畫作中隱藏的訊息,以及理解這些訊息的重要性,對於家長而言,這是一個促進親子交流與理解的寶貴資源。
《憤怒管理》探討了憤怒的兩面性,強調如何有效處理與他人之間的情緒衝突。文章揭示憤怒的持續時間僅六秒,並提供耐心面對憤怒的策略。透過改寫信念和觀察自己的情緒來源,讀者可以學會如何將憤怒轉化為積極的行動。這本書的啟發在於如何利用憤怒的動力來促進自我成長,進而改善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