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中有提及: 「道德文章,貴在和字。」,所以閱讀文章時,可以讀出能量的來源與屬性,而給予時還有區分,可以間接給予、直接給予,或著深藏其中,透過故事來喚醒、引發讀者自身的能量。 這就是小說與故事的魅力所在,每個年齡層來讀同一段故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見解,有時候甚至會互相矛盾。
有別於聽音樂時會讓人感覺到能量被引發出來,而精氣神十足。 創作時,有時候會不想聽音樂,因為會影響到創作的屬性,如果能量的來源是自身,那就會對外界的引導產生排斥;如果能量的來源是外界,那就會對內在的溝通渠道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就會看見引人入勝的兩個渠道,一種是看見蘊藏的能量,將其誘發;一種是設置崇高的目標,由自我開鑿。 一個是由他人來調用、另一個是經自己去開發,寫到這邊突發奇想,如果基因中有著源源不絕且無窮的能量,但就像其雙螺旋的結構,要用一定條件與限制構成能量的邊界,才可以使自身成為橋樑來導通力量時,人類這數千年來的進化,就像是一種蘊藏。 而這種蘊藏,在人類誕生之際,就已經給予了,只是我們對於其本身屬性的不融洽,自然形成了條件與限制。
承上,當由上而下去解析條件與限制時,與由下而上來構成條件與限制,都能看見能量的來源,而產生無窮無盡的創作力量。 我們在宇宙中的地球上,是那麼的獨一無二,不透過給予也能進步成長,但是在宇宙裡,一旦不給予,就無法在真空中前進。 所以我想,也許找到能量來源後,所做的事情跟原本也是一模一樣的,就是持續給予,形式可以是像在方格子中,寫文章創作;也可以是透過照顧魚兒,讓彼此感受到愛。
而能量在這些給予之中,又會源源不絕,彷彿持之以恆,一旦遇到意外或隨機導致的失去或斷絕時,還能再看向原始最初的根源,那已經深藏在我們體內的DNA,進而獲得永續的能源。 而抱持著- 我很榮「幸」,可以這樣來「運」作能量,形成給予時,就好像承接了DNA這個自私的基因的意志,沈浸在這時候的自由後,才看見原來要調用基因裡的能量時,之所以會有條件與限制,就像現在的自己要決定給予的方式一樣,都必須符合人們在這個時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