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別記15--《李光耀回憶錄》讀後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本回憶錄厚達七百餘頁,卻只記錄作者[李光耀]自己的前半生,寫到新加坡被排拒出馬來西亞聯邦而獨立為止。其成長階段(幼年,就讀萊佛士書院,日軍佔領,留學英國),只佔不到五分之一的篇幅,重點放在其從政經歷。

1946年[李光耀]到英國留學,入讀倫敦經濟學院,翌年轉入劍橋大學。1950年取得律師資格,學成回新加坡。先在「黎覺與王律師館」當見習律師,後來因協助一些工會爭取工人權益,以及受委託為被捕的學潮學生辯護,而涉入政治。1954年與幾位同志成立「人民行動黨」(PAP),與諸方政治力量(例如工人黨、社會主義陣線以及暗中的共產黨)競逐人民的支持。終於贏得選舉,1959年取得新加坡自治的執政權。新加坡於1963年自英國獨立,不久獲民眾同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最後又因與巫統的猜忌矛盾而於1965年退出聯邦。

本書文筆樸實無華,讀起來卻與《柴契爾夫人回憶錄-唐寧街歲月》有類似之感(註1),對於所觸及的歷史大事,諸如馬來西亞獨立過程、工潮、學潮、印尼派特工入侵等等事件,並未做詳細敘述,與其他政客或政黨發生歧異或競爭時,也只見到他自己的意見以及對別人的批駁。因此,單從本書不足以窺探當時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印尼之間的歷史事件全貌。

書中的字裡行間,流露出 [李光耀]的某些思想。以下筆者試圖抓取一些文句,分享於讀者。

新加坡給人印象是嚴刑峻罰的國家(註2),這套治理思想自然與[李光耀]息息相關。1941年12月,日軍進攻新加坡,三個月後英軍投降。[李光耀]經歷三年多的日軍統治,目睹在暴力管制之下,「犯罪活動幾乎消失」,隨後寫出一段感想有人主張對待和懲罰罪犯應該從寬,認為刑罰減少不了犯罪,我從不相信這一套,這不符合我在戰前、日治時期和戰後的經驗。

新加坡在獨立之前,有共黨份子活動,他們受馬來亞共黨節制,卻又不光明正大地以一個政黨形式出面競爭,而是潛伏到各政黨或團體,伺機篡奪領導權。這種手段相比於民國初年共黨附著國民黨、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被左派所掌控、半世紀前共黨滲透南越,頗為雷同。[李光耀]因與這些共黨分子正面鬥爭,很快看清其面目,並在人民行動黨內制定辦法,一面防阻滲透,一面將已滲透者排除。書中,他也寫出了對他們的認識:共產黨人有一個由守紀律的幹部組成的秘密網絡,……見解偏激不聽命令的人會被孤立和排斥,抗英同盟成員或馬共黨員就會被中止黨籍和受到處分。如果黨員犯下被認為是出賣的罪行,甚至會被暗殺。」「我之所以討厭共產黨人,根源在於他們採用列寧主義的方法,不在於他們的馬克思主義理想。日本投降後,我見過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在新加坡如何殘酷無情,他們立即向被疑當過奸細或出賣過他們事業的人報復,根本不設法證明對方有罪。」「只要民主方式使共產黨人奪取不了政權,他們永遠也不會放棄武裝鬥爭。

其實,我猜[李光耀]也無法接受馬克思主義,他的腦袋基本上是資本主義的。當時英國有人倡議社會主義,而他認為這些社會主義價值觀損害了英國的經濟成長。倡導這樣的主張的人沒考慮到人性的特點,因為累進稅會扼殺勤奮工作和創造財富的主動性,尤其是扼殺了有本領有能力這樣做的人。

[李光耀]雖治理一個蕞爾小國,但在諸大國之間,卻能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以維護本國利益為優先。他一直採取如下的立場:捍衛領土完整,保持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在強國大集團的衝突中保持中立,但是涉及自己的利益時不會中立。他把旨在促進不是我們人民的目標和利益,而是境外強國的目標和利益的任何政治活動視為顛覆活動,而此處所謂的「境外強國」,不光是蘇聯和中國,也指美國、臺灣和西方集團…。他的這些話,很值得臺灣的人民與國家領導人銘記腦中,臺灣儘管小,卻也比新加坡大上近50倍,新加坡做得到,臺灣也應如是。


註1:歡迎參閱拙文<讀書別記12--《柴契爾夫人回憶錄-唐寧街歲月》讀後>

註2:歡迎參閱拙文<治亂世用重典?>



avatar-img
16會員
1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傳義(R_Z_)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0月7日,加薩的哈瑪斯組織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土製火箭,其武裝人員用各種方法越過阻隔攻入,殺死千餘人,綁架一兩百人。好哇哈瑪斯,真正不知死,你壞了。(註1) 以色列建國之後,打贏了幾場中東戰爭,拳頭母愈來愈大粒,奉行睚眥必報主義,而且加n倍奉還,誰惹他們,就打到叫不敢為止。近一二十年來,巴勒斯坦屢
天上湛藍澄澈 嵌著朵朵雪白 地上碧綠起伏 綴以斑斑紅黃 陽光則為萬物塗上金色 與游移的陰影擁舞 ── 這是秋天 迎面習習的風 清涼而舒爽 撫過胸 背 手 腳 如母親雙掌的膚觸 拂過臉頰 髮絲 似情人朱唇的親吻 ── 這是秋天
在威權體制下的中國大陸,大城小村裡隨處可見到標語,矗立路旁或懸掛於建築物,除了宣導法令要求人民配合之外,意識型態與愛黨愛國固不可省,而對個人品德修養以及文明素質的教化,例如孝順父母、鄰里和睦、勤勞節儉、珍惜糧食、不丟垃圾、不闖紅燈等等,也包含於其中。 中共政府藉著公權力,以標語來「化民成俗」有用嗎
在我小時候,農村有很多牛,路上不難見到牛車往來,牛糞散布。牛是農夫的生財工具,利用其勞力以耕田、拉車。我曾在旅遊外國時,看過他們的役使動物有馬、驢、駱駝(註),而在臺灣,農夫的幫手就只有牛。雖然臺灣也有馬,但數量少,亦非農業使用,所以臺灣俗話「無牛駛馬」令我感到疑惑--臨時找不到牛,拉匹馬能頂得上嗎
9月初,G20高峰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印度總理[莫迪]為了國家的「光榮」,在會前以維安為由,效法幾年前北京驅趕「低端人口」之舉,強行拆除新德里的貧民窟,卻並未幫貧民們安排另外的容身之處。我見到外國的新聞台有記者在現場報導,訪問一個不知何去何從的婦女,那個貧苦的女人充滿憤怒卻又莫可奈何,
刑罰只要合乎比例原則,重不重並非關鍵。作為國家主人的我們,該密切關注的是:檢、警、調能否嚴格認真執法,司法機關是否公正不偏;該警覺並監督的是:檢、警、調有無選擇性辦案,司法機關會不會被權力與利害所影響。
10月7日,加薩的哈瑪斯組織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土製火箭,其武裝人員用各種方法越過阻隔攻入,殺死千餘人,綁架一兩百人。好哇哈瑪斯,真正不知死,你壞了。(註1) 以色列建國之後,打贏了幾場中東戰爭,拳頭母愈來愈大粒,奉行睚眥必報主義,而且加n倍奉還,誰惹他們,就打到叫不敢為止。近一二十年來,巴勒斯坦屢
天上湛藍澄澈 嵌著朵朵雪白 地上碧綠起伏 綴以斑斑紅黃 陽光則為萬物塗上金色 與游移的陰影擁舞 ── 這是秋天 迎面習習的風 清涼而舒爽 撫過胸 背 手 腳 如母親雙掌的膚觸 拂過臉頰 髮絲 似情人朱唇的親吻 ── 這是秋天
在威權體制下的中國大陸,大城小村裡隨處可見到標語,矗立路旁或懸掛於建築物,除了宣導法令要求人民配合之外,意識型態與愛黨愛國固不可省,而對個人品德修養以及文明素質的教化,例如孝順父母、鄰里和睦、勤勞節儉、珍惜糧食、不丟垃圾、不闖紅燈等等,也包含於其中。 中共政府藉著公權力,以標語來「化民成俗」有用嗎
在我小時候,農村有很多牛,路上不難見到牛車往來,牛糞散布。牛是農夫的生財工具,利用其勞力以耕田、拉車。我曾在旅遊外國時,看過他們的役使動物有馬、驢、駱駝(註),而在臺灣,農夫的幫手就只有牛。雖然臺灣也有馬,但數量少,亦非農業使用,所以臺灣俗話「無牛駛馬」令我感到疑惑--臨時找不到牛,拉匹馬能頂得上嗎
9月初,G20高峰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印度總理[莫迪]為了國家的「光榮」,在會前以維安為由,效法幾年前北京驅趕「低端人口」之舉,強行拆除新德里的貧民窟,卻並未幫貧民們安排另外的容身之處。我見到外國的新聞台有記者在現場報導,訪問一個不知何去何從的婦女,那個貧苦的女人充滿憤怒卻又莫可奈何,
刑罰只要合乎比例原則,重不重並非關鍵。作為國家主人的我們,該密切關注的是:檢、警、調能否嚴格認真執法,司法機關是否公正不偏;該警覺並監督的是:檢、警、調有無選擇性辦案,司法機關會不會被權力與利害所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國會全票通過驅逐,從馬來西亞聯邦中脫離,「被逼」獨立。原本只是馬來西亞一個州的李光耀,一夜之間從州長成為新加坡的總理。當時,他並沒有試圖讓新加坡重新回到馬來西亞懷抱,這一決定在今天看來無疑是高瞻遠矚的。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在全球關注下,72歲 新加坡 總理 李顯龍 5月15日光榮卸任,交棒給51歲新總理 黃循財。在位20年的李顯龍,帶領新加坡國民生產毛額(GDP)成長達12兆新台幣,星國人均GDP約8.3萬美元,狠甩台韓日,亞洲居冠。各界好奇的是,主政60年的新加坡「李氏王朝」,從此走入歷史了嗎?黃循財要如何突破
我曾在《中國大陸淪陷74年(2023)年告國際書》一文中說,國際社會必須知道,共黨的“改革開放”是假的。在共黨的曆史上,類似的“改革開放”至少有六次。共黨在1927年——1937年間,因血腥殺戮地主、掠奪私營業主、破壞中華文化而喪盡民心,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五次圍剿之下步入死境。它為了自救,在抗戰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陶傑提出韋小寶是李光耀的折射,原因是李光耀可能同時有華人與馬來西亞人血統,一方面⋯⋯
中壢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還不滿五歲,所以自然是沒有印象的,畢竟當時我可是住在天母,一個軍事管制區域。 偏偏我老爸可是超級黨外,家裡多得是黨外雜誌跟禁書阿! 所以我是事後才逐漸知道這件事情的。 其實那個年代還是很恐怖的,老蔣剛死沒多久,KGB受訓、特務出身的蔣經國職掌大權,全國風聲鶴唳,馬英九也在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國會全票通過驅逐,從馬來西亞聯邦中脫離,「被逼」獨立。原本只是馬來西亞一個州的李光耀,一夜之間從州長成為新加坡的總理。當時,他並沒有試圖讓新加坡重新回到馬來西亞懷抱,這一決定在今天看來無疑是高瞻遠矚的。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在全球關注下,72歲 新加坡 總理 李顯龍 5月15日光榮卸任,交棒給51歲新總理 黃循財。在位20年的李顯龍,帶領新加坡國民生產毛額(GDP)成長達12兆新台幣,星國人均GDP約8.3萬美元,狠甩台韓日,亞洲居冠。各界好奇的是,主政60年的新加坡「李氏王朝」,從此走入歷史了嗎?黃循財要如何突破
我曾在《中國大陸淪陷74年(2023)年告國際書》一文中說,國際社會必須知道,共黨的“改革開放”是假的。在共黨的曆史上,類似的“改革開放”至少有六次。共黨在1927年——1937年間,因血腥殺戮地主、掠奪私營業主、破壞中華文化而喪盡民心,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五次圍剿之下步入死境。它為了自救,在抗戰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陶傑提出韋小寶是李光耀的折射,原因是李光耀可能同時有華人與馬來西亞人血統,一方面⋯⋯
中壢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還不滿五歲,所以自然是沒有印象的,畢竟當時我可是住在天母,一個軍事管制區域。 偏偏我老爸可是超級黨外,家裡多得是黨外雜誌跟禁書阿! 所以我是事後才逐漸知道這件事情的。 其實那個年代還是很恐怖的,老蔣剛死沒多久,KGB受訓、特務出身的蔣經國職掌大權,全國風聲鶴唳,馬英九也在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