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放棄了所有"高生產力工具"筆記軟體,從 Notion x Obsidian x Hackmd 到 Vscod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綱

  • 前言
  • 我使用"高生產力工具"的歷程
  • 我選擇筆記軟體的標準


前言

今天早上看到 money.xyz 的新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kNCcpM61eo

後來發現這完全是跟我同個做法(當然有些不同啦)
以下這篇不是心得,這篇在介紹我使用筆記軟體的歷程
未來有機會再補心得


以上說的所有筆記軟體大家應該都有耳聞(或是找得到)
Vscode 本身是一個文字編輯器,很多工程師會拿它來寫代碼
也有很多人來單純寫文件
我自己是覺得功能簡單好上手,並且有符合我所需要的筆記軟體功能

我使用"高生產力工具"的歷程

回顧一下,我自己用筆記軟體的歷程

大學的時候大概是距今四年前
當時我是醫學院少數會寫程式的人
那個時候我開始用 Notion
雖然這跟寫程式沒有什麼關係
但因為我會去接觸很多非醫學院不同的人
所以在當時我就已經使用很多數位生產力工具
一開始我其實是用 Vscode 在寫
後來看到 Notion 的功能非常多,非常好
於是我就換去使用,在那個時候身邊醫學院大家還在用 ppt 或Evernote 寫筆記
我用 Notion 寫還會被問是不是我有做出了一個很酷的網站,可能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覺得寫程式的人就在做酷酷的東西
我不使用 Notion 的原因是,當筆記量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整理起來就會非常花時間
我曾經把我們解剖學和治療學的每一個部位都做成筆記
那個時候我想要做一個創舉就是做一個媒介學弟妹都可以閱讀的神級筆記
但後來我花了非常多時間,並且我放棄了
首先是自己一個人難度實在太大
第二是那個時候我也開始沒有那麼喜歡醫學了
所以剛好給了我一個放棄我完美筆記的理由

我以前在醫學院做的筆記(剛剛回去找覺得莫名感動 Q_Q)

raw-image


之後我去了好想工作室,那個時候裡面的人其實都是用 Hackmd 寫筆記,在這類型的社群非常盛行
那個時候也是我磨練 Hackmd 技能的時候

後來我出了好想工作室,有一段時間我因為有很長的時間,所以我又開始研究生產力,那個時候就遇到了以前曾經用過,但覺得沒時間研究的 Obsidian
那個時候看了很多影片學了很多招數
因為他實在太多功能太多插件太好用了
如果要我說功能最強大的筆記軟體
到現在我還是會說 Obsidian
他真的非常的好用功能非常的強大,但當我用到最後我發現我是在用筆記軟體而不是在做筆記
我花了很多時間調整版面、雙向連結做了很多事
但我實質的生產力卻沒有上升

後來我放棄了
我決定回到之前有用過,並且熟悉的 Hackmd 他沒有複雜的功能,也就只能寫一些純文字的東西
幾個功能我覺得比較好用的有書本模式、簡報模式
我覺得 Hackmd 真的非常好用
並且可以滿足90%以上的使用情境
又不會太複雜,讓我浪費太多時間在筆記軟體上
另外他一個很大痛點是並沒有很好的索引和分類,用 tag 而沒有資料夾📁方式不符合我的使用情境

我使用 hackmd 的筆記

raw-image


後來我覺得我會回到使用文件作為筆記工具的主因是
Hackmd 還是一個線上的產品
他還是會有延遲,還是會有有時候沒有辦法快速編輯的限制
所以我就回到了使用本地端的文件,一個一個檔案去寫
因為我是工程師,所以我自己很習慣用軟體的文字編輯器
我自己用的是vscode
並且我可以用我自己很熟悉的做軟體對檔案的分類方式來做筆記的分類
我也可以用我工作上會使用到的搜索和歸類技能來處理我的筆記
所以我自己覺得這個方式非常適合我
可以快速靈活的寫筆記整理筆記也很方便

raw-image


當然我覺得這個方式適合我,但不見得適合所有人
因為對普遍大家來說要學習我這套方式還是有一定的學習曲線
並且我是工作,平常就會用到

如果是有簡單記筆記的需求,非常推薦 Hackmd
如果有進階的需求,我會推薦 Obsidian
至於 Notion 我覺得在團隊協作上或是要公開筆記時候優勢比較大

要學的話我推薦:
(他們都是我學習筆記軟體時候就非常厲害的大前輩)

  • 雷蒙的 Notion
  • 朱騏的 Obsidian
  • Hackmd 是比較簡單就上網看一下就會了
  • Vscode 也是

我之前非常愛筆記軟體
甚至自己就有用不同程式框架寫了兩個(只是都沒堅持
也用過很多其他很棒的
飛書、某些中國版 obsidian (叫思源筆記吧好像)
但最後終究還是認為,我們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做筆記"而是把時間放在"用筆記"之上

我選擇筆記軟體的標準

老實說我覺得我選的標準可能會比較特別一點
但是大致上是一樣的

  • 打開和記錄要夠快
  • 要夠好寫,可以表現我大部分想要呈現的東西
  • 要夠好查詢,在我需要用筆記的時候可以很快的查到
  • 要可以整齊並且讓我看到想看的資訊(整齊不等於好看)

(我自己覺得筆記是實用為主,所以好看不列入選項)
根據以下的點,我會篩選的標準是

  • 有 Auto format 功能
  • 支援 Markdown
  • 支援 Vim
  • 可以不連網(速度快)

小東西紀錄我會自己開一個 telegram 頻道
然後用語音打字去寫
在之後把 telegram 的資料寫回自己的筆記後,再把那則訊息刪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人生遊戲的通關討論區
34會員
97內容數
對我來說 人生就是一個遊戲 活得開心,活得漂亮,活得成功,活得有意義 都是這場遊戲的一個個任務 我想要把這個遊戲打通關 在這裡我會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經驗 把遊戲打通關的一些技巧 打通關的過程 和我自己發現的小 bug,或捷徑 遇到的喜怒哀樂 遇到的困難 遇到的挫折 歡迎大家一起來摸透和想受 這場人生遊戲
2024/10/20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從臺中搬到臺北的過程,搬入了一個緊湊的雅房生活,儘管生活拮据,卻充滿了對成長和人生的反思。作者分享了在新環境中的生活點滴,包括如何適應居住環境、與朋友之間的互動以及面對工作的挑戰。文章展示了年輕人在追夢過程中的掙扎與成就,描繪了那段安穩的日子及未來對自己的期許。
Thumbnail
2024/10/20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從臺中搬到臺北的過程,搬入了一個緊湊的雅房生活,儘管生活拮据,卻充滿了對成長和人生的反思。作者分享了在新環境中的生活點滴,包括如何適應居住環境、與朋友之間的互動以及面對工作的挑戰。文章展示了年輕人在追夢過程中的掙扎與成就,描繪了那段安穩的日子及未來對自己的期許。
Thumbnail
2024/08/11
我在 Fuhai 擔任共同創辦人半年的經歷與反思。從多職兼任到學習管理技巧,作者坦承在繁忙的創業生活中面對種種挑戰的過程,包括適應新環境和靈活調整工作模式。雖然遇到困難,作者仍努力探尋方法論和紀律的重要性,並透過冥想和運動來改善自己,最後意識到創業不只是熱情,還需要系統性的學習。
Thumbnail
2024/08/11
我在 Fuhai 擔任共同創辦人半年的經歷與反思。從多職兼任到學習管理技巧,作者坦承在繁忙的創業生活中面對種種挑戰的過程,包括適應新環境和靈活調整工作模式。雖然遇到困難,作者仍努力探尋方法論和紀律的重要性,並透過冥想和運動來改善自己,最後意識到創業不只是熱情,還需要系統性的學習。
Thumbnail
2024/01/09
Snowball 是一個以 side project 形式展開的社會金融項目,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該項目的經歷與轉變,以及對未來夥伴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1/09
Snowball 是一個以 side project 形式展開的社會金融項目,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該項目的經歷與轉變,以及對未來夥伴的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我在紙筆記/數位筆記遇到的各種揪心痛點,並於最後歸納總結我對於筆記的本質需求是什麼。 我是一個很喜歡寫紙筆記的人,工作會議我幾乎都用紙筆手抄的方式做筆記,一方面我覺得我寫字很美,一方面我認為親手逐筆寫下才可以真正記住。家裡累積了好多本泛黃的筆記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我在紙筆記/數位筆記遇到的各種揪心痛點,並於最後歸納總結我對於筆記的本質需求是什麼。 我是一個很喜歡寫紙筆記的人,工作會議我幾乎都用紙筆手抄的方式做筆記,一方面我覺得我寫字很美,一方面我認為親手逐筆寫下才可以真正記住。家裡累積了好多本泛黃的筆記本。
Thumbnail
我之前非常愛筆記軟體 甚至自己就有用不同程式框架寫了兩個(只是都沒堅持 也用過很多其他很棒的 飛書、某些中國版 obsidian (叫思源筆記吧好像) 但最後終究還是認為,我們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做筆記"而是把時間放在"用筆記"之上
Thumbnail
我之前非常愛筆記軟體 甚至自己就有用不同程式框架寫了兩個(只是都沒堅持 也用過很多其他很棒的 飛書、某些中國版 obsidian (叫思源筆記吧好像) 但最後終究還是認為,我們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做筆記"而是把時間放在"用筆記"之上
Thumbnail
身為分別使用了6年的Evernote和5年的Notion數位筆記軟體,可以很果斷地給出結論,我自己更喜歡Notion的介面與操作!這篇文章最後會提供兩個我自己製作的免費Notion templates包含閱讀筆記模板和出國行李打包模板!
Thumbnail
身為分別使用了6年的Evernote和5年的Notion數位筆記軟體,可以很果斷地給出結論,我自己更喜歡Notion的介面與操作!這篇文章最後會提供兩個我自己製作的免費Notion templates包含閱讀筆記模板和出國行李打包模板!
Thumbnail
從我開始開啟了斜槓寫作接案模式以來,經常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 一開始,我跟大部分的創作者一樣使用Notion作為資料收集,每次看到新的文章跟寫新的題材的時候,總是需要在Notion 開新的資料夾跟檔案,到最後需要寫作時,很難找到我需要的素材。
Thumbnail
從我開始開啟了斜槓寫作接案模式以來,經常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 一開始,我跟大部分的創作者一樣使用Notion作為資料收集,每次看到新的文章跟寫新的題材的時候,總是需要在Notion 開新的資料夾跟檔案,到最後需要寫作時,很難找到我需要的素材。
Thumbnail
紙本筆記一直寫,一字千金是心血。 中途寫錯很懊悔,忘帶筆記更心累。
Thumbnail
紙本筆記一直寫,一字千金是心血。 中途寫錯很懊悔,忘帶筆記更心累。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台灣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適合誰使用 學生 學生時期學習科目種類眾多,撇除教科書不說,有頁數限制的筆記本一個科目可能就會有兩本以上,做筆記可能不成問題,但找筆記時可能就需花上不少時間。無限制可無限延伸的筆記階層,且有搜尋功能的Notion就是一大助手。 喜歡寫筆記、整合筆記的你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台灣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適合誰使用 學生 學生時期學習科目種類眾多,撇除教科書不說,有頁數限制的筆記本一個科目可能就會有兩本以上,做筆記可能不成問題,但找筆記時可能就需花上不少時間。無限制可無限延伸的筆記階層,且有搜尋功能的Notion就是一大助手。 喜歡寫筆記、整合筆記的你
Thumbnail
Notion & Obsidian的個人應用、用Notion來做卡片盒筆記法可行嗎?
Thumbnail
Notion & Obsidian的個人應用、用Notion來做卡片盒筆記法可行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