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雪》是今年第 60 屆金馬獎獲得最多入圍獎項的電影,總計有 9 項提名。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在 2020 年以首部劇情長片《南巫》榮獲了第 57 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事實上《五月雪》原本才是他的首部長片,但礙於題材敏感不容易找投資,所以先拍改編自童年真實經歷的《南巫》。
不過《五月雪》原本也不是計畫以劇情片呈現,而是紀錄片。2009 年還在國家廣播電臺當主持人的張吉安,偶然發現了「五一三事件」受難者的亂葬崗,於是每年清明節和 5 月 13 日前後,都會到此靜候家屬來掃墓,展開口述採集的田野調查。
從這樣一波三折的過程可以嗅出「五一三事件」至今在馬來西亞被提及的禁忌程度,而電影採用借古喻今的方式穿插其中,除了 50 年代知名的粵劇戲班「普長春班」搬演的竇娥冤故事《六月雪》,可以很快地了解《五月雪》片名的由來之外,其他像:不是演給活人看的《玄壇打虎》、改編自馬來文學作品《吉打紀年》的馬來電影《狼牙國王》、馬來世界史話《馬來紀年》裡的明朝皇帝喝下蘇丹芒速沙的洗腳水治好怪病。這些傳說典故的引用都需要進一步了解才能明白導演的寓意。
而真實歷史與文化,包含馬來西亞選舉、娘惹後裔、紅登記與藍登記、拿督公信仰…等,連同傳說引用都可以從這篇「十個歷史須知」裡更深入理解這部如史詩般的作品脈絡。
導演張吉安(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除了在《五月雪》(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以民俗戲曲入戲,電影段落也分兩折。
折:中國戲曲雜劇的段落,相當於明清傳奇的一「出」或「齣」,或現代戲劇的一幕。
那一日,娘惹裔母親(陳俐杏 飾)帶著八歲的阿英與丈夫阿貴(俞宏榮 飾)、兒子阿耀會合的路上,四處都是大選後的氣息,後來父親帶哥哥前往大華戲院觀賞臺灣電影《負心的人》,她隨母親在廟會前欣賞酬神大戲《六月雪》。
當時只道是尋常,誰知這一分開便是天人永隔,連死要見屍都成奢望。
突如其來放火殺人的衝突,我們只能從口述與竄起的星火得知,看不見現場的刀光劍影,只見戲班班主(蔡寶珠 飾)以竇娥扮相站在戲院天臺的哀鳴吟唱,似是與她的冤屈合而為一。
戲院外掛著與《負心的人》同期上映的馬來電影《狼牙國王》描述嗜血成癮而殺人取血的國王,這番安排的用意不言而喻。
49 年後的同一日,童年在學校被霸凌,婚後被丈夫(王竣 飾)粗暴對待的阿英(萬芳 飾,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躺在床上動也不動,任憑丈夫言語辱罵、潑撒冥紙在身,依然像具行屍走肉,彷彿魂魄被拉回 49 年前的那一天,又或者說從此就困在那個夢魘裡,史稱「五一三事件」。
但她躺在床上裝死的舉動,或許其實為的便是等丈夫出家門後好行動,所以瞭然於胸的丈夫才會每每在這一日被觸怒。
父權社會底下的卑微女性,從上一代延續到這一代,就像是這場種族暴亂的宿命,改變不了的苦痛如鯁在喉。但她即使再懼怕丈夫,依然數十年如一日,在這一天堅定的返回亂葬崗,繼續尋找父兄的墓碑。
那段一鏡到底的路程雖然短,卻又刻劃出這漫長歲月裡每一次期盼能與亡父、亡兄的再聚首,腳步些微的凌亂與呼吸的雜亂,透露了心中帶點焦急、帶點不安的狀態,似乎也看見了小阿英被媽媽牽著手來這裡,成年後扶著年邁的母親探尋一個又一個碑上的名姓,以及失恃後獨自一人前往像如今。
這一次......
金馬 60 │ 最佳劇情片
入圍的還有:
看完上半段的文章,是否意猶未盡呢?
邀請你陪我織情網,一次解鎖百篇文章 ლ(╹◡╹ლ)
或給柳繪雨“愛的鼓勵”吧!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