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那羅泰雅人的食衣住行育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整理自寶貴傳道口述

我小時候的記憶大約是民國50到60年之間。童年煮飯的器具跟現在不一樣,以前用的是爐灶,三角形的,也有混一些泥土做的灶,那是固定的。一直到我國中的時候,都是用木頭燒火。如果是煮糯米,需要久一點,就會用硬一點的木頭;如果是炒菜,就會用比較軟的木柴。所以先民也有一些智慧,會把木頭分開擺放,短時間的炒菜的木頭會放一邊,不同的木材,會放在不同的地方。

小米有時候會煮成小米粥,也有一些南瓜當主食。菜也很多,芹菜、菠菜、大白菜等等,吃不完。家家戶戶都有種菜。因為沒有冰箱,就是會當天採足夠的量。菜園就在家戶附近,幾乎每一家都有一片小菜園。以前對錢不在乎,因為很少用錢去買東西。生活都是自給自足。住家附近也會養豬、養雞、養鴨子。如果有大節日,就會去抓自己養的家禽來吃。我們那時候沒有缺食物,水果也是一年四季都有,什麼時候會有草莓、百香果,我們都知道。野桃子、梨子、芭樂、一年四季都有食物吃。

我們的房子是竹屋,床也是竹床。過一段時間,就有竹子加泥土的房子,如果先找出廚房,旁邊就是睡的地方。睡覺時,父母睡在中間,男生、女生個睡在不同邊。廁所通常會在外面,烤火房會在庭院附近。菜園會在廁所旁邊,因為會利用排泄物來澆灌植物。烤火房旁邊也會養豬、養雞。有些人家裡會有個小池塘,可以養鴨子。洗衣服通常是在河邊,晚上月亮高掛的時候,媽媽會去溪邊洗衣服。

人越來越多,地方不夠住,就會開始分戶出去。通常大的孩子到外面去開拓新的家屋,會把原來的家給叔叔,因為叔叔年紀小。爺爺、奶奶會跟著小的孩子,因為大的有基本的能力,所以可以到外面去另立門戶,小的則還需要父母的教導,所以留在父母那邊。每逢假日的時候,出去外面的哥哥們會回到老家,一起煮東西一起吃。哥哥們出去的地是爸爸分給他們的,家人會互相幫忙蓋房子,就算是去外面分戶,應該也都是在部落裡面,距離不會很遠。

以前的交通大部分是靠走路,我們要走到天打那,才有計程車。要是嚴重的病,要到竹東看病的話,會走到天打那,才坐計程車到竹東看病。山路沒有那麼平坦,不方便騎腳踏車,所以上學、放學都是走路。走路去上學,大概六點就要出門,可能要走兩小時。以前上教堂也要徒步到尖石,雖然這邊也有天主堂,但是只有一個神父,所以要參加彌撒的話要到尖石去。平常有傳道員,但是沒有分送聖餐,所以全家都是走路到尖石去。

我國二的時候,哥哥當縣議員,就開挖馬路,把公車帶到那羅,大概國二的時候通車。因為交通方便,也開始跟文明有了交通,我們的合作文化開始瓦解,每個人的思想就不一樣了。大概是民國60年開始,大家開始喜歡錢。很可惜,如果我們還保有舊的傳統,可能我們的身心靈會比較快樂。文明的東西來得太快,我們來不及成長。如果沒有宗教的力量,可能連自我都沒有了。

小時候的娛樂,有很多好玩的。割稻子以後,田裡抓泥鰍,雖然是在工作,但是我們把它當作玩耍一樣,比賽看誰採得多,那就是我們的樂趣。用草綁的毽子,或是媽媽用石頭做成沙包,或是我們自己劃線跳格子,太多了,我們會自己變化。我們都是用很自然的方式來玩。我們那時候都是唱教會的歌,我們會有古調傳唱,那是有季節性。祭儀或是說媒的時候會唱古調,後來教會的歌或是團康的歌取代了傳統的歌謠。母語的歌本來就不多,大多是吟唱的,求婚的。

以前沒有電的時候,是用煤油,我爸爸特別做了一塊桌子,讓我們三姐妹可以寫字。煤油燈的形狀有很多種,都是裡面放著煤油,連著一塊燈心就可以點火。國中才開始有電,但是那時候的電暗暗的,所以有時候會用蠟燭,但是蠟燭比較危險。烤火屋並不是每天都有烤火,因為沒有人看著的話,也很危險,會把房子燒掉。春天快收割的時候,會有很多麻雀,我哥哥就會放陷阱,我們在烤火屋的時候,抓到麻雀的時候就會丟來烤,多到烤不完。烤麻雀、烤地瓜,爆玉米,有很多東西吃,可以變來變去。以前沒有電視,所以早睡早起,身體比較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麗華的沙龍
1會員
81內容數
聽見-原鄉部落將邀請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的耆老談談泰雅先人的生活智慧,包括食物、穿著、房子、交通演變、娛樂、水電等,取法自然的方法。此外,也會談談在地特色的植物、動物、地理景觀、風俗民情、教會信仰等,以及對土石流、祭典、喝酒文化、殺豬文化、族語傳承的看法。歡迎對原民文化、部落發展有興趣的人收看!
周麗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口述       在傳統泰雅文化中,在提親或是感恩節才會喝酒,現在的喝酒文化已經看不到泰雅的文化之美了。我小的時候在拉拉山,18歲以前沒有看過喝酒的人。18年歲以後商店越來越多,因為水蜜桃產業帶動觀光,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的人很勤勞,但是也有的人很懶惰,只在家裡喝酒。18歲左右,喝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口述       在傳統泰雅文化中,在提親或是感恩節才會喝酒,現在的喝酒文化已經看不到泰雅的文化之美了。我小的時候在拉拉山,18歲以前沒有看過喝酒的人。18年歲以後商店越來越多,因為水蜜桃產業帶動觀光,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的人很勤勞,但是也有的人很懶惰,只在家裡喝酒。18歲左右,喝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民國72年我嫁到那羅來,那時候一部落只有一個人當警察,一個人當牧師,其他的男人都是挖煤礦的,沒有人在種植東西。那時候的飯食跟現在差不多,而且雜貨店就在家旁邊,可以買東西,大家都用瓦斯煮東西。那時候學生比較多,大概有100到300人。我先生總共做了11年的挖礦工作,他們已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民國72年我嫁到那羅來,那時候一部落只有一個人當警察,一個人當牧師,其他的男人都是挖煤礦的,沒有人在種植東西。那時候的飯食跟現在差不多,而且雜貨店就在家旁邊,可以買東西,大家都用瓦斯煮東西。那時候學生比較多,大概有100到300人。我先生總共做了11年的挖礦工作,他們已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是桃園復興鄉拉拉山的泰雅族人,在那邊居住了27年。我的家鄉是高山,平坦的地方不多。媽媽非常勤勞,有種玉米、地瓜、芋頭和小米等等。我們的主食就是這些。小米的品種有黏性的也有沒有黏性的,顏色有白色、黃色的還有一種紅色的。媽媽烹調小米的方式,可以做主食以及點心。另外一個主食
2023/12/05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是桃園復興鄉拉拉山的泰雅族人,在那邊居住了27年。我的家鄉是高山,平坦的地方不多。媽媽非常勤勞,有種玉米、地瓜、芋頭和小米等等。我們的主食就是這些。小米的品種有黏性的也有沒有黏性的,顏色有白色、黃色的還有一種紅色的。媽媽烹調小米的方式,可以做主食以及點心。另外一個主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二十天的探親旅途-時光交錯
Thumbnail
二十天的探親旅途-時光交錯
Thumbnail
第三章 回憶小時候回鄉下的日子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笑。 老媽:你就巡田回來後,把電風扇插頭拔掉她們就會起來了。不用叫老半天,沒用的。老媽冬天就是直接收眠被,四個就自動起來了。 阿媽:「你媽說不乖要打啦!不幫忙要罰跪。」那天下午,我們開始學種田。
Thumbnail
第三章 回憶小時候回鄉下的日子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笑。 老媽:你就巡田回來後,把電風扇插頭拔掉她們就會起來了。不用叫老半天,沒用的。老媽冬天就是直接收眠被,四個就自動起來了。 阿媽:「你媽說不乖要打啦!不幫忙要罰跪。」那天下午,我們開始學種田。
Thumbnail
圖/筆者娘家老屋現況 絮叨一下: 單篇投稿、徵文,對於一個寫手而言,並非難事!但主題策展的「7天日更」真是大挑戰:要有足夠的故事、足夠的時間、足夠的毅力…… 最期盼有足夠的讀者啦!下次主題挑戰見! 童工不違法 撿柴火〈特別是雨後〉:被打落的竹子、樹枝,曬乾後是煮食時的免費柴火。 客廳即工廠
Thumbnail
圖/筆者娘家老屋現況 絮叨一下: 單篇投稿、徵文,對於一個寫手而言,並非難事!但主題策展的「7天日更」真是大挑戰:要有足夠的故事、足夠的時間、足夠的毅力…… 最期盼有足夠的讀者啦!下次主題挑戰見! 童工不違法 撿柴火〈特別是雨後〉:被打落的竹子、樹枝,曬乾後是煮食時的免費柴火。 客廳即工廠
Thumbnail
住在鄉下重劃區,小時候的玩樂絕對歡樂多樣且不離各種空地探險秘密基地。 焢窯,或稱炕窯,就是其中的經典項目之一。 空下來的田地,就是我們焢窯的起點。
Thumbnail
住在鄉下重劃區,小時候的玩樂絕對歡樂多樣且不離各種空地探險秘密基地。 焢窯,或稱炕窯,就是其中的經典項目之一。 空下來的田地,就是我們焢窯的起點。
Thumbnail
ˇ早衛生紙「兒時記趣」是清朝文人沈復所著的生平自傳《浮生六記》中的一篇,而「兒時記趣」更是充滿童趣,以小孩的視角看世界之大,淺顯易懂,有物外之趣,所以被收錄進國中課本裡。 我的童年世界,也是在鄉間長大,在1950年代,鄉下孩子大部分是沒有童年的,我上有一位大哥,和三位姊姊,下有一位妹妹,所以幫忙家事
Thumbnail
ˇ早衛生紙「兒時記趣」是清朝文人沈復所著的生平自傳《浮生六記》中的一篇,而「兒時記趣」更是充滿童趣,以小孩的視角看世界之大,淺顯易懂,有物外之趣,所以被收錄進國中課本裡。 我的童年世界,也是在鄉間長大,在1950年代,鄉下孩子大部分是沒有童年的,我上有一位大哥,和三位姊姊,下有一位妹妹,所以幫忙家事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偏僻的鄉下,老家在峨眉鄉七星村,快到「耕野月眉」前,右邊有一條上坡路,上去有一片小台地,就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我承襲了客家小孩害羞、憨厚、耿直的個性,每次遇到陌生人來訪,就躲到屋後的柑橘園裡,我的童年,是很鄉土的,灌蟋蟀、挖蚯蚓、釣魚、爬樹、釣青蛙…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全部,那一片台地除了孕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偏僻的鄉下,老家在峨眉鄉七星村,快到「耕野月眉」前,右邊有一條上坡路,上去有一片小台地,就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我承襲了客家小孩害羞、憨厚、耿直的個性,每次遇到陌生人來訪,就躲到屋後的柑橘園裡,我的童年,是很鄉土的,灌蟋蟀、挖蚯蚓、釣魚、爬樹、釣青蛙…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全部,那一片台地除了孕
Thumbnail
我喊「沒畫面,天線往左轉」,妹妹向弟弟大力揮著紅色衣服,弟弟慢慢將天線微微往左轉一些,妹妹持續揮著。 「啊!有畫面了!過頭了啦」,妹妹拿起白色衣服揮,弟弟把天線在微微往右調整。「可以了!」妹妹放下衣服,向弟弟示意電視可以看了。
Thumbnail
我喊「沒畫面,天線往左轉」,妹妹向弟弟大力揮著紅色衣服,弟弟慢慢將天線微微往左轉一些,妹妹持續揮著。 「啊!有畫面了!過頭了啦」,妹妹拿起白色衣服揮,弟弟把天線在微微往右調整。「可以了!」妹妹放下衣服,向弟弟示意電視可以看了。
Thumbnail
煤炭球 頭蝨 開店
Thumbnail
煤炭球 頭蝨 開店
Thumbnail
我記得問過當地友人在喀什米爾有沒有相關的工藝發展,諸如傢俱設計之類,當時他們只是笑笑地回我說:你跟我們也相處了一陣子,到過這麼多人的家,除了地毯,你有看到任何的桌椅嗎?
Thumbnail
我記得問過當地友人在喀什米爾有沒有相關的工藝發展,諸如傢俱設計之類,當時他們只是笑笑地回我說:你跟我們也相處了一陣子,到過這麼多人的家,除了地毯,你有看到任何的桌椅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