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千金接班進度0%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回想著母親在我大學一畢業後開出的豪語:「只要你回家裡公司工作,要一台車我給你,喜歡運動的話我幫你出健身房的會籍。」

2018年我剛從實踐大學設計系畢業,為了踏入社會可以直接進入軟裝設計的市場,我提早在大三時就在百貨專櫃半工半讀著,為的只是學會如何「銷售」產品,一邊頂著大四畢業製作的壓力,也一邊兼職兩份工作。

在我的血液裡一直都有股不服輸的韌性,不管做什麼事我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最好且無可挑惕。我知道我可以做設計,但這條路研究所教會我後可能還未必能生活,終究是要在市場上才能知道如何做設計才能生存下去,於是我也放棄了繼續升學的選項。


2018-2022經歷了家具旗艦店的負責人,也到高級訂製家具擔任軟裝設計師,做著朋友們羨慕的工作,心中也收穫成就,偶爾在職場倦怠時,內心的小聲音總會告訴我,如果回家工作會碰到的一切,每次一想到這些我就不敢往下正視這件事了。

擔任軟裝設計時走遍台中高級住宅,意味著走進了很多企業老闆最隱密的領域,上市公司的老闆、AUDI的董事長、網路KOL...等,其實大多時候他們跟一般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共通點就是他們更加清楚自己所選擇的事業,並且持續堅持下去。

在外工作的第四年,我的外公外婆都告訴我家裡需要我了,當時我在軟裝設計裡正值上手,也已經準備好作品要參加比賽,內心的掙扎始終難以定奪。

預備參賽的新中式軟裝搭配

預備參賽的新中式軟裝搭配

回歸家族企業感覺像是一條康莊大道,是看得到盡頭的路,而做喜歡的軟裝設計就像是登上舞台般的雀躍與憧憬。

疫情的到來催化了我回家族企業的速度,看到家人的需要後,我的確很難自私的為著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他們,種種的躊躇不前也帶著幾分的害怕,害怕著我不熟悉也沒有興趣的鋼鐵領域。


已經習慣享受著光鮮亮麗的工作,要回到傳統產業裡種種的價值觀衝突是可以預見的,每天面對自己的父母就是自己的老闆,24小時工作的壓迫與無法喘息,接觸的客群、同事素質也會有所落差。

當然我明白有捨必有得的道理,我會開始為自己的事業努力,身份地位也會不同於一般職員,擁有的權利更是在老闆之下同事之上,想做的事情會因為身為老闆女兒的身份有著更好的處理角度。

而最終讓我下定決心的,就是在我心裡一直明白,我在外面企業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喜歡的專業領域,縱使我多麼投入工作,到頭來整間公司我連說話的份量與股份分紅都沒有,沒理由一直幫別的老闆打工。

於是帶著26歲的年紀決定放棄喜歡的軟裝,回家族企業奮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鐵千金接班打怪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回想著母親在我大學一畢業後開出的豪語:「只要你回家裡公司工作,要一台車我給你,喜歡運動的話我幫你出健身房的會籍。」
Thumbnail
回想著母親在我大學一畢業後開出的豪語:「只要你回家裡公司工作,要一台車我給你,喜歡運動的話我幫你出健身房的會籍。」
Thumbnail
再普通也不過的經歷,沒有傲人的成就可以說嘴、更沒有驚豔的銷售數字可以炫耀。不過也因為如此,我知道自己還需要更努力、更認真更加的精進自我能力。少年得志本就不是一件好事,若我僅花些許努力就達到超凡成就,我相信,我必定會感到驕傲,進而放棄精益求精。
Thumbnail
再普通也不過的經歷,沒有傲人的成就可以說嘴、更沒有驚豔的銷售數字可以炫耀。不過也因為如此,我知道自己還需要更努力、更認真更加的精進自我能力。少年得志本就不是一件好事,若我僅花些許努力就達到超凡成就,我相信,我必定會感到驕傲,進而放棄精益求精。
Thumbnail
昨天寫完時間膠囊後,瞄到了方格子在辦的徵文。趁機盤點了一下工作這十幾年來的職涯路徑,有一種迷路的感覺 XD 從一個只管外觀好不好看的工業設計師,一路彎彎折折的走到了機械結構設計的小主管,管理著快40人的團隊。這其中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呢?
Thumbnail
昨天寫完時間膠囊後,瞄到了方格子在辦的徵文。趁機盤點了一下工作這十幾年來的職涯路徑,有一種迷路的感覺 XD 從一個只管外觀好不好看的工業設計師,一路彎彎折折的走到了機械結構設計的小主管,管理著快40人的團隊。這其中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呢?
Thumbnail
首先,我就先來好好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傳產二代,家裡從事傳統機密車床加工業,類似小型家庭工廠一樣,工作環境高溫且充滿著油味,所以打從心底是排斥的,更別說是要接下家裡的產業。 年少叛逆的我,並沒有選擇機械系,而是選擇商科類的系別,原因很簡單,因為商科女生多,也不會接觸到工科類的東西,所以我不假思索
Thumbnail
首先,我就先來好好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傳產二代,家裡從事傳統機密車床加工業,類似小型家庭工廠一樣,工作環境高溫且充滿著油味,所以打從心底是排斥的,更別說是要接下家裡的產業。 年少叛逆的我,並沒有選擇機械系,而是選擇商科類的系別,原因很簡單,因為商科女生多,也不會接觸到工科類的東西,所以我不假思索
Thumbnail
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在高雄 也是莫名其妙應徵上的 工作內容其實跟我所學沒多大的相關性 會去上班也是因為應徵的第一家公司願意錄取我 我就去報到上班了。 這家公司略有規模,也是上市公司 雖說歸類在電子行業,不過更像是家族企業 裏頭的重要幹部都是皇親國戚 不過這也是20幾年前的事 現在說不定已經大不相同了
Thumbnail
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在高雄 也是莫名其妙應徵上的 工作內容其實跟我所學沒多大的相關性 會去上班也是因為應徵的第一家公司願意錄取我 我就去報到上班了。 這家公司略有規模,也是上市公司 雖說歸類在電子行業,不過更像是家族企業 裏頭的重要幹部都是皇親國戚 不過這也是20幾年前的事 現在說不定已經大不相同了
Thumbnail
在經歷了兩份工作,與一堆雜七雜八的爛事後,我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寫了非常多我對於職場的想法:不想再待在教育環境、老闆、主管 EQ 超級重要、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不可以偷懶 ,以及要有耐心等待好的機會,寫下這些內容後,我發現自己雖然自己依然不太知道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卻描繪出一個「理想的就業環境」,人在
Thumbnail
在經歷了兩份工作,與一堆雜七雜八的爛事後,我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寫了非常多我對於職場的想法:不想再待在教育環境、老闆、主管 EQ 超級重要、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不可以偷懶 ,以及要有耐心等待好的機會,寫下這些內容後,我發現自己雖然自己依然不太知道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卻描繪出一個「理想的就業環境」,人在
Thumbnail
朋友很想鼓勵女兒脫離舒適圈,去挑戰專業性高的工作,甚至到台北工作,不要局限於眼前的薪水高低,憂心女兒安於離家近卻學不到東西的工作,影響職涯發展。
Thumbnail
朋友很想鼓勵女兒脫離舒適圈,去挑戰專業性高的工作,甚至到台北工作,不要局限於眼前的薪水高低,憂心女兒安於離家近卻學不到東西的工作,影響職涯發展。
Thumbnail
原來在不知不覺間,我也不年輕了,脫離了普通的模樣,長出了自己的樣子。
Thumbnail
原來在不知不覺間,我也不年輕了,脫離了普通的模樣,長出了自己的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