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普門品傳奇02:平衡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一個古老的大陸上,存在著一個被稱為平衡之道的神秘修行之地。這裡的人們都明白正念和邪念、忠和奸之間的微妙平衡,他們深刻領悟到菩薩心態的重要性,以及在世界的多元面貌中,如何保持心靈的純淨。

名為阿良的寫作者。他在平衡之道的修行中,領悟到了萬法的開展和度化的深刻意義。這個大陸上的人們都了解,佛與魔、覺與迷、大與小、多與少、曲與詞、快與慢,這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元素,無法脫離彼此的共生。

在阿良的冥想中,他突然領悟到一個重要的道理:成就眾生即是成就了自己。這一體悟讓他明白,要實現平衡之道,需要將自己的修行與利益與眾生的幸福和解脫相結合,以無私的態度衡量一切。

阿良踏上了一場冒險之旅,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試煉。在這個旅程中,他學會了以真誠的方法開解邪念,以無私的態度來回應世間的種種考驗。

阿良是否能夠在平衡之道上成就眾生,實現自己的心願。這不僅是一場個人的修行,更是一場尋找平衡、協調對立面的冒險。

最終,他是否能夠找到通往平衡之道巔峰的真實之路,成就了眾生,也成就了自己的心願?於是南海觀音寫下⋯

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正念,反而有了邪念:

都知道什麼是忠,反而有了奸。

所以,佛與魔互相產生,覺與迷互相形成,

大與小互相比較,多與少互相計算,

曲與詞互相配合,快與慢互相成就。

因此菩薩以無私的態度來衡量,

以真誠的方法來開解。

由萬法開展而求度,法降雨露而教導,

緣生緣滅而不干涉,成就登彼岸自了心願。

正因為成就眾生即是成就了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良的沙龍
35會員
2.0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阿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絕色美顏是錯誤的決定?大家在思考了。模子國佛見左冷禪師:你為什麼要這樣做?阿彌陀佛說:我看到的翠麗,是你內人。你看到的北施是我內人。這樣,我和你就會警惕自己終生不能犯錯,犯了男女之錯,我和你就下地獄。你怕了嗎,無根?模子國佛說:我不怕。左冷禪師說道:我已對你兒子吾明說;如果有人說你媽媽不要臉,那一定
2025/06/04
絕色美顏是錯誤的決定?大家在思考了。模子國佛見左冷禪師:你為什麼要這樣做?阿彌陀佛說:我看到的翠麗,是你內人。你看到的北施是我內人。這樣,我和你就會警惕自己終生不能犯錯,犯了男女之錯,我和你就下地獄。你怕了嗎,無根?模子國佛說:我不怕。左冷禪師說道:我已對你兒子吾明說;如果有人說你媽媽不要臉,那一定
2025/06/03
世界上只有一個原生中華⋯ 我心裡沒有阿原修,只有顏子有用嗎?原生中華不可篡改,哪麼阿原修可能就永遠沒有效應了。哪是要殺了阿原修嗎?顏子要殺了阿原修,成就一個原生思考? 點覺一:說原生中華沒有方向這是不可能的事,是吃大茶飯嗎?看來好像就是這樣。阿原修是次生,有外部勢力,因此不要次生思考? 點覺二
2025/06/03
世界上只有一個原生中華⋯ 我心裡沒有阿原修,只有顏子有用嗎?原生中華不可篡改,哪麼阿原修可能就永遠沒有效應了。哪是要殺了阿原修嗎?顏子要殺了阿原修,成就一個原生思考? 點覺一:說原生中華沒有方向這是不可能的事,是吃大茶飯嗎?看來好像就是這樣。阿原修是次生,有外部勢力,因此不要次生思考? 點覺二
2025/06/03
溫碧瑞的構思是北施將自己的絕色天顏布施給了翠麗,翠麗把自己的容顏布施給了北施。因此有一小男孩來見北施,他對北施說,他名叫吾明。他爸爸叫模子國佛(無根),他媽媽叫大勢至菩薩(翠麗)。北施說:原來你爸爸是佛,你媽媽是菩薩,你找我有什麼事?吾明說:我來看你是想知道你是不是也能成為我的媽媽?北施說:為什麼你
2025/06/03
溫碧瑞的構思是北施將自己的絕色天顏布施給了翠麗,翠麗把自己的容顏布施給了北施。因此有一小男孩來見北施,他對北施說,他名叫吾明。他爸爸叫模子國佛(無根),他媽媽叫大勢至菩薩(翠麗)。北施說:原來你爸爸是佛,你媽媽是菩薩,你找我有什麼事?吾明說:我來看你是想知道你是不是也能成為我的媽媽?北施說:為什麼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