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破圈了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閱讀商業週刊1876期文章《破圈的威力》心得。

『破圈』,是一個網路流行語詞,由『出圈』一詞演化而來。意指某個人或其作品、職業、成就,突破了原有的同質圈子,被更多圈外人認識、接納甚至讚賞。

pixabay

pixabay

現代人,花在製作、觀看『短影音』的時間與精力越來越多,或做生意、或休閒、或成就自我、或釋放自我、或學習…,不管投入原因為何?人群漸漸離不開短影音,而短影音竟也悄悄地,將人與人之間的圈圈,漸漸拉近甚至融合,認識的不認識的、需要的不需要的、喜歡的不喜歡的…在短影音的演算法之下,你只要點閱過一次影片後,陸續就會推送類似的影片給你。

這是個人與社會、經濟與組織、有形世界與虛擬世界都相互關聯、彼此交融、互聯互通的零距離時代。因此每個人的生活圈、就業圈與交際圈,無不息息相關;相反的,僅守住自己一方小天地,恐將不見容於互聯網時代了。

pixabay

pixabay

蒔緣是臉書重度使用者,原本訊息多半來自親朋、好友、同事;近半年卻發現,臉書正默默地擴充我的認知領域。例如,我點閱了吳淡如的文章,之後張曼娟、于美人的文章陸續出現。我搜尋艾草,緊接著相關艾草條、艾草園、艾草粿等訊息襲來;點了吳磊粉絲團的貼文,陸續便能收到張凌赫、王鶴棣…的影劇新聞,這就是所謂的『興趣破圈』唯有破除原有的認知圈層,投入到更多圈層的世界,才能活出更豐富的人生。

如何破圈?

翻閱破圈相關書籍與文章,歸納出,

想要破圈,必先入圈;入圈後,還要出圈

你的圈是什麼?你真的有圈嗎?你必先自問自己有興趣、有才藝、有投入、有關注同溫層與不同溫層的圈嗎?比如,一個人在某個平台建立自己的帳號,也勤懇的上傳作品,但是觀看同平台其他陌生作者文章點閱率,可能上千上百,自己的僅有個位數。原因在於,別的作者與其他作者間有留言、按讚、轉傳、互加好友的互動,而你畫地為牢,就是所謂的『不出圈』,根據演算法,不出圈也是很難破圈的,出圈才能借助圈內用戶的易感染性,增加你破圈後的效能。

pixabay

pixabay

圈子要經營的好,看燃度而不是精準度

經營一個圈子,首先要拜訪不同圈層、與多量圈層,自己的圈層才有可能得到回饋,雖不是絕對,但演算法就是這樣。舉例來說:

一篇文章貼在臉書,你必須原來就有臉書好友群,當他點閱文章,或在你的文章留言,他的好友群才有可能接收到你的訊息,但先決條件是你要設定,好友的好友也可以看到你的文章。如果你想更多人也可以看到,那麼設定就必須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你的文章!這就是燃度,而非精準度。

如果你不是寫文章的,而是賣東西的就更應如此,因為圈子的真正威力不是精準度,而是燃度。我們不是要精細地設定買家,而是要實實在在地盤活用戶群,讓圈子裡有極高「活躍度」,便能激發更多圈層的買家出來。

pixabay

pixabay

有人從生物學角度,看待互聯網上的一切話題熱搜、內容瘋傳,甚且將它們比喻如疫情肆虐般。而圈層的傳播力量,就像是疫情期間的群體性聚會,在這裡病毒的肆虐威力會更加迅速而強大,造成群聚感染是必然!

中國當代文學家南懷瑾先生寫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上萬事萬物無非都是一個個小圈圈,本如鏡中影、晨間露;亦如泡泡瞬即破滅、或如雷電一閃即失。要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多采又絢爛,或如牆角苔蘚,自顧翠綠,端看自己的活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蒔緣‧鹿角腓腓的沙龍
122會員
775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2025/05/04
心,可以是一座天秤,衡量著我們是否真誠;可以是一段溜滑梯,讓情緒得以流動釋放;可以是一個秤陀,試圖在愛與責任、自我與他人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Thumbnail
2025/05/04
心,可以是一座天秤,衡量著我們是否真誠;可以是一段溜滑梯,讓情緒得以流動釋放;可以是一個秤陀,試圖在愛與責任、自我與他人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Thumbnail
2025/05/04
心,可以是一座天秤,衡量著我們是否真誠;可以是一段溜滑梯,讓情緒得以流動釋放;可以是一個秤陀,試圖在愛與責任、自我與他人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Thumbnail
2025/05/04
心,可以是一座天秤,衡量著我們是否真誠;可以是一段溜滑梯,讓情緒得以流動釋放;可以是一個秤陀,試圖在愛與責任、自我與他人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Thumbnail
2025/05/03
都說年少輕狂,誰還沒一點兒往事可以回味、可以訴說、可以想要遺忘!
Thumbnail
2025/05/03
都說年少輕狂,誰還沒一點兒往事可以回味、可以訴說、可以想要遺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要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多采又絢爛,或如牆角苔蘚,自顧翠綠,端看自己的活法。
Thumbnail
要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多采又絢爛,或如牆角苔蘚,自顧翠綠,端看自己的活法。
Thumbnail
🔗https://edjump.pse.is/4y8sfa 今天的【Podcaster同學會】又回到陳執董歲歲念系列啦!歡迎大家多多留言或私訊,JUMP有問必答喔! 今天跟大家討論兩個話題,第一個是回覆聽眾的留言,第二個話題是「破圈」,意思是突破自己熟悉的圈子,去認識更多的人,不斷擴大自己的能力和
Thumbnail
🔗https://edjump.pse.is/4y8sfa 今天的【Podcaster同學會】又回到陳執董歲歲念系列啦!歡迎大家多多留言或私訊,JUMP有問必答喔! 今天跟大家討論兩個話題,第一個是回覆聽眾的留言,第二個話題是「破圈」,意思是突破自己熟悉的圈子,去認識更多的人,不斷擴大自己的能力和
Thumbnail
舒適圈是指人們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常常採取的舒適、安逸和熟悉的環境和方式。在這個舒適圈裡,人們習慣於重複和保持現狀,很少去嘗試新的挑戰和冒險。然而,如果我們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就很難發現自己的潛力和可能性。只有跨出舒適圈,才能探索更廣闊的天地,讓自己成長和進步。 跨出舒適圈的重要性 首先,跨出舒
Thumbnail
舒適圈是指人們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常常採取的舒適、安逸和熟悉的環境和方式。在這個舒適圈裡,人們習慣於重複和保持現狀,很少去嘗試新的挑戰和冒險。然而,如果我們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就很難發現自己的潛力和可能性。只有跨出舒適圈,才能探索更廣闊的天地,讓自己成長和進步。 跨出舒適圈的重要性 首先,跨出舒
Thumbnail
鼓勵人們勇敢跨出舒適圈,應該是現在很常碰到的課題,但是到底怎樣才算是跨出舒適圈,恐怕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很多人會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沒有勇氣,畢竟要跨出原本的舒服圈子,到一個不太舒服的環境,總是會有一點壓力要承擔。
Thumbnail
鼓勵人們勇敢跨出舒適圈,應該是現在很常碰到的課題,但是到底怎樣才算是跨出舒適圈,恐怕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很多人會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沒有勇氣,畢竟要跨出原本的舒服圈子,到一個不太舒服的環境,總是會有一點壓力要承擔。
Thumbnail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能力卡關了,常常會有人告訴你說:個人能力要成長要「跳脫舒適圈」。我認為這個說法只對了一半,另外缺少的一半不是因為這一句話講錯,而是因為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真正的「含意」。
Thumbnail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能力卡關了,常常會有人告訴你說:個人能力要成長要「跳脫舒適圈」。我認為這個說法只對了一半,另外缺少的一半不是因為這一句話講錯,而是因為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真正的「含意」。
Thumbnail
本週自省與體會,要來跟大家分享三個這週發生的小故事,讓我聯想到三個能力: 1. 破圈能力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朋友報名EMBA,這讓我十分的好奇,都快要40歲的人,為什麼還要再進學校進修呢?於是我就私訊問他,是為了工作需要嗎?不然怎麼會想要再去進修?這位朋友告訴我,第一個是想學習,再來是提升學歷
Thumbnail
本週自省與體會,要來跟大家分享三個這週發生的小故事,讓我聯想到三個能力: 1. 破圈能力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朋友報名EMBA,這讓我十分的好奇,都快要40歲的人,為什麼還要再進學校進修呢?於是我就私訊問他,是為了工作需要嗎?不然怎麼會想要再去進修?這位朋友告訴我,第一個是想學習,再來是提升學歷
Thumbnail
YC前陣子讀了一篇文章,內容中鼓勵大家要勇於跳脫舒適圈,才能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多火花。讀完後,我完全不反對這位作者的觀點,確實離開熟悉的環境,有機會帶來生活上甚至是心靈上的成長,但此時我的腦海中卻浮現一些疑問: 「跳脫舒適圈真的能夠提升自我嗎?」 「有機會成長,卻不是一定?」 謝謝!
Thumbnail
YC前陣子讀了一篇文章,內容中鼓勵大家要勇於跳脫舒適圈,才能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多火花。讀完後,我完全不反對這位作者的觀點,確實離開熟悉的環境,有機會帶來生活上甚至是心靈上的成長,但此時我的腦海中卻浮現一些疑問: 「跳脫舒適圈真的能夠提升自我嗎?」 「有機會成長,卻不是一定?」 謝謝!
Thumbnail
【舒適圈應該盡力擴大,讓全世界都變成你的舒適圈】 跳脫舒適圈,是我近期聽到疫情下最多人講的詞彙 彷彿改變了現實生活的結構......
Thumbnail
【舒適圈應該盡力擴大,讓全世界都變成你的舒適圈】 跳脫舒適圈,是我近期聽到疫情下最多人講的詞彙 彷彿改變了現實生活的結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