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的裡與外
avatar-img
天心居

象牙塔的裡與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認識、了解我們自己,還有那個信仰、嚮往、追隨的事物。或許,這一切,根本就不曾存在過。

以上是我一位朋友最近的感嘆。

我腦海裡立刻響起指導教授親切的聲音:

有沒有存在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聲稱這些東西存在過的人,他們想要借此表達什麼,而他們所表達的有什麼意義、產生什麼影響,這才是我們要去探討的。

指導教授說的當然是他所研究的宋、元、明、清儒學家們的論著,他們相信聖人存在、相信儒家可以拯救世界。

由此,我又想起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的明末清談風氣,這些清談跟現在的文史哲學界一樣,何補於國?何益於家?何關於政事?何救於民生?探討這些對現實的幫助很微弱,甚至學術界以外的人根本看不到其價值所在,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象牙塔。


2022.11.16

avatar-img
天心居
31會員
950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論文能不能夠發表,有時候跟論文寫得好不好的關係不大,而是在於審查論文的人能不能在不同意論文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允許發表。
科學,可以給你標準答案,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把個人意見說成標準答案,必須有詳細的數據資料證明⋯⋯
有位研究甲骨學的教授說: 做學問,要有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才能做出新的研究。沒有新方法新材料,你在舊東西裡面一直挖,是很難做出新的東西來的⋯⋯
傅斯年說他從來不讀錢穆的書⋯⋯
最近聽說一位研究《左傳》、《史記》、宋詩大半輩子的老教授⋯⋯
Instagram專頁「築字室」抄寫了「無道」二字,內文引用《尚書・武成》說明「無道」意指「國君無德,不行正道」⋯⋯
論文能不能夠發表,有時候跟論文寫得好不好的關係不大,而是在於審查論文的人能不能在不同意論文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允許發表。
科學,可以給你標準答案,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把個人意見說成標準答案,必須有詳細的數據資料證明⋯⋯
有位研究甲骨學的教授說: 做學問,要有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才能做出新的研究。沒有新方法新材料,你在舊東西裡面一直挖,是很難做出新的東西來的⋯⋯
傅斯年說他從來不讀錢穆的書⋯⋯
最近聽說一位研究《左傳》、《史記》、宋詩大半輩子的老教授⋯⋯
Instagram專頁「築字室」抄寫了「無道」二字,內文引用《尚書・武成》說明「無道」意指「國君無德,不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