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杜正勝院士「想當然爾」的假設(貞楷史學講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

院士嘗試解釋「周道」是什麼,並且堅決反對使用孔子或以後的史料,認為那些都是不可信的史料。院士在解說殷人的管治與周公之道時,於《尚書》只選用了《盤庚》、《康誥》、《多士》等篇章。其後,解說文王之道時,批評孔子所說「三分天下有其二」非常空泛,接着竟然引用出土不久的《清華簡・保訓》。

raw-image

簡單搜查一下,《保訓》裡的「中」至少有八種說法,各有各的理據。這已是2011年的整理,過了十幾年,應該又出了不少說法。關於出土文獻,院士作為一個嚴謹的學者,這次有點遭遇滑鐵盧了。院士在眾多說法中,採用了把「中」解釋為「眾」的說法,卻沒有說明原因。

院士利用《清華簡・保訓》的資料,又說內容可以跟《楚辭・天問》、《竹書紀年》的資料相吻合。這是很奇怪的論述。首先,《清華簡・保訓》的作者是誰?不知道。〈天問〉的資料來自哪裡?不知道。〈竹書紀年〉講的就是事實嗎?不知道。這麼多不知道的情況下,這些資料為何比《尚書》、《論語》、《孟子》來得可靠?既然《尚書》裡的記載是經過美化的,為何〈保訓〉的記載不能經過美化?既然《論語》裡的記載不是真文王,何以〈保訓〉裡的記載就是真文王?

其後,院士又說文王被囚於羑里,因此演《易》有了六十四卦。這個故事有記載於《史記》,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儒家美化《易經》來源而編出來的傳說?院士又引用《史記》說明文王的武功、每年征伐,院士說:

這是真正的歷史欸!真正的歷史欸!不是文王啥米德、感動,沒有感動。

院士寧願相信漢代的《史記》,而不是先秦的文獻,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問題是不說明相信的原因。不能說因為它是儒家文獻,所以不相信,這不是客觀的學術語言,也不會是院士等級的人會提出的理由。

後來,院士再引用《荀子・強國》來說明荀子在秦國看到了古之民、古之吏、古之朝,正是在秦國裡看到文武周公之道。我用院士的邏輯,就可以說《荀子・強國》是經過秦代的美化,用意是透過荀子來稱讚秦國,強化秦國統一的正當性,這也不是真正的秦國。為什麼儒家講的文王不是真文王,講的秦國卻又是真秦國呢?

現在的文史哲學術圈有個未經論證的假設,也是從五四運動以來就如此了——「打倒孔家店」。凡是儒家論述,都是不實的、美化的、虛構的;凡是儒家外的論述,都是可信的、可靠的、有價值的。這種預設是需要論證的,而不是「想當然爾」。當然,反過來一面倒地相信儒家論述也是不客觀,這群學術圈的領頭羊不假思索地摒棄儒家論述,只會轉眼成了帶着羊群迷失方向的歧路羊。


2024.12.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42會員
1.1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1/08
我很少會為演講寫評論,大概這是第一次吧。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主講「周秦一貫論試說」。其實這次院士的講題應當加個副標題,至少交代一下哪裡一貫?哪裡不一貫,總不會全部都一貫或全部都不一貫吧⋯⋯
Thumbnail
2025/01/08
我很少會為演講寫評論,大概這是第一次吧。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主講「周秦一貫論試說」。其實這次院士的講題應當加個副標題,至少交代一下哪裡一貫?哪裡不一貫,總不會全部都一貫或全部都不一貫吧⋯⋯
Thumbnail
2025/01/01
隨手找了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來聽,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講到劉安謀反案引儒經判案,院士舉出了原文⋯⋯
Thumbnail
2025/01/01
隨手找了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來聽,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講到劉安謀反案引儒經判案,院士舉出了原文⋯⋯
Thumbnail
2024/12/26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五講・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裡說⋯⋯
Thumbnail
2024/12/26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五講・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裡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杜正勝:「傳統想法認為周與秦不是一貫,周代及以前都是美好的,秦代及以後都是不好的。」
Thumbnail
杜正勝:「傳統想法認為周與秦不是一貫,周代及以前都是美好的,秦代及以後都是不好的。」
Thumbnail
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 院士嘗試解釋「周道」是什麼,並且堅決反對使用孔子或以後的史料,認為那些都是不可信的史料⋯⋯
Thumbnail
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 院士嘗試解釋「周道」是什麼,並且堅決反對使用孔子或以後的史料,認為那些都是不可信的史料⋯⋯
Thumbnail
隨手找了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來聽,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講到劉安謀反案引儒經判案,院士舉出了原文⋯⋯
Thumbnail
隨手找了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來聽,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講到劉安謀反案引儒經判案,院士舉出了原文⋯⋯
Thumbnail
陳生:天心,有個文哲所座談會:「經學史學化的反省與開展」。 天心:有興趣,聽范XX講空話反省反省。范就是文哲所裡大力主張經學不應該史學化的人,但是她自己研究出土文獻為主,美其名古文經。
Thumbnail
陳生:天心,有個文哲所座談會:「經學史學化的反省與開展」。 天心:有興趣,聽范XX講空話反省反省。范就是文哲所裡大力主張經學不應該史學化的人,但是她自己研究出土文獻為主,美其名古文經。
Thumbnail
陳生:孫(教授)在本週和我們說某個老師(陳研究員)說中央沒有做經學的。孫不認同,陳堅持。陳認為思想非經學。感覺陳把清學當經學。
Thumbnail
陳生:孫(教授)在本週和我們說某個老師(陳研究員)說中央沒有做經學的。孫不認同,陳堅持。陳認為思想非經學。感覺陳把清學當經學。
Thumbnail
蜀書十二最前頭的這二杜一周,都是易學天文的流派。陳壽的老師譙周,也在杜瓊傳露了個臉。名號是「後進通儒」。跟這些老名士比起來,譙周自然是後進。 不過通儒有點意思,這裡也跟我們上一篇連結在一起。 譙周是去問杜瓊,你身為天文高手,卻不見在這方面有什麼研究著作,為什麼呢?
Thumbnail
蜀書十二最前頭的這二杜一周,都是易學天文的流派。陳壽的老師譙周,也在杜瓊傳露了個臉。名號是「後進通儒」。跟這些老名士比起來,譙周自然是後進。 不過通儒有點意思,這裡也跟我們上一篇連結在一起。 譙周是去問杜瓊,你身為天文高手,卻不見在這方面有什麼研究著作,為什麼呢?
Thumbnail
我個人以為,分析絕大部分事物,都需要從邏輯和常識來分析以及判斷。比如,北韓的偉大領袖金三胖說,「他的爺爺金日成可以扔石頭打下美國飛機」之類的宣傳,基本可以無視,而北韓卻很多人卻相信,這個就是缺乏邏輯和常識。還有,可以從信息的傳播渠道來分析。比如,我說昨晚拜登在白宮搞3p,這基本可以認定為「胡說」
Thumbnail
我個人以為,分析絕大部分事物,都需要從邏輯和常識來分析以及判斷。比如,北韓的偉大領袖金三胖說,「他的爺爺金日成可以扔石頭打下美國飛機」之類的宣傳,基本可以無視,而北韓卻很多人卻相信,這個就是缺乏邏輯和常識。還有,可以從信息的傳播渠道來分析。比如,我說昨晚拜登在白宮搞3p,這基本可以認定為「胡說」
Thumbnail
蒙文通批閱《先秦諸子繫年》稿子,稱錢穆「君書體大思精,惟當於三百年前顧亭林諸老輩中求其倫比。乾嘉以來,少其匹矣。」、陳寅恪曾說《先秦諸子繫年》「極精湛,時代全據《紀年》訂《史記》之誤,心得極多,至可佩服」。「陳寅恪、錢穆、陳垣、呂思勉」被稱為「史學四大家」。到底錢穆的文化貢獻有多大?非看不可。
Thumbnail
蒙文通批閱《先秦諸子繫年》稿子,稱錢穆「君書體大思精,惟當於三百年前顧亭林諸老輩中求其倫比。乾嘉以來,少其匹矣。」、陳寅恪曾說《先秦諸子繫年》「極精湛,時代全據《紀年》訂《史記》之誤,心得極多,至可佩服」。「陳寅恪、錢穆、陳垣、呂思勉」被稱為「史學四大家」。到底錢穆的文化貢獻有多大?非看不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