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勝院士過度簡化理解《春秋》的「無將」(貞楷史學講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隨手找了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來聽,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講到劉安謀反案引儒經判案,院士舉出了原文:

《春秋》曰:臣無將,將而誅,安罪重於將,謀反形已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院士的原話是:「『將』是什麼?就是臣不可以想要什麼⋯⋯將就是我想要去做什麼,我將要回台北,對不對,就這個「將」。臣不可以有「將」的,所以一有「將」呢就要殺,就要殺。所以安得罪還有比這個將更重,謀反形已經定了,不必說。」

我引錄了院士這麼多句話,上文下理齊備,應該不是口誤,而是院士真誠相信他這個理解是正確的。他把「將」解釋為「想要」,並且用想要回去台北作為類比佐證,所以臣子不可以想要什麼,一想要什麼就是要謀反,就要被砍頭,是這樣嗎?

raw-image

其後,院士又舉出《春秋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的原文為佐證:

公子牙今將爾,辭曷為與親弒者同?君親無將,將而誅焉。

院士的原話是:「現在只是剛剛想要做而已呢,為什麼會他最後的結局會跟真正去想要殺這個國君的罪一樣呢?因為『君親無將,將而誅焉。』一有『將』就要殺。」

院士把「將」理解為單純的「想要」,是有問題的。「弒」必定用於臣殺君,地位關係是下殺上,所以「將」的涵義必定與謀反有關,完整的理解應該是「想要謀反、想要弒君」才對。

順帶一提,所謂「《春秋》曰:臣無將,將而誅,安罪重於將,謀反形已定」,這句話只見於漢代文獻,現存的《春秋》三《傳》沒有這幾句,只有《公羊傳》提到了「君親無將,將而誅焉」,而且也僅此一次。

因此,院士在演講的內容由「想要」推演至「《春秋》之義是原心定罪」,並提出不少漢代判例來佐證。問題在於只有謀反案才用「將」字,其他所謂原心定罪案例則沒有「將」,更顯示「將」的完整理解與用法必需與謀反及弒君有關。


2024.12.2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39會員
1.0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1/08
我很少會為演講寫評論,大概這是第一次吧。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主講「周秦一貫論試說」。其實這次院士的講題應當加個副標題,至少交代一下哪裡一貫?哪裡不一貫,總不會全部都一貫或全部都不一貫吧⋯⋯
Thumbnail
2025/01/08
我很少會為演講寫評論,大概這是第一次吧。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主講「周秦一貫論試說」。其實這次院士的講題應當加個副標題,至少交代一下哪裡一貫?哪裡不一貫,總不會全部都一貫或全部都不一貫吧⋯⋯
Thumbnail
2025/01/06
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 院士嘗試解釋「周道」是什麼,並且堅決反對使用孔子或以後的史料,認為那些都是不可信的史料⋯⋯
Thumbnail
2025/01/06
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 院士嘗試解釋「周道」是什麼,並且堅決反對使用孔子或以後的史料,認為那些都是不可信的史料⋯⋯
Thumbnail
2024/12/26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五講・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裡說⋯⋯
Thumbnail
2024/12/26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五講・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裡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杜正勝:「傳統想法認為周與秦不是一貫,周代及以前都是美好的,秦代及以後都是不好的。」
Thumbnail
杜正勝:「傳統想法認為周與秦不是一貫,周代及以前都是美好的,秦代及以後都是不好的。」
Thumbnail
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 院士嘗試解釋「周道」是什麼,並且堅決反對使用孔子或以後的史料,認為那些都是不可信的史料⋯⋯
Thumbnail
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 院士嘗試解釋「周道」是什麼,並且堅決反對使用孔子或以後的史料,認為那些都是不可信的史料⋯⋯
Thumbnail
隨手找了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來聽,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講到劉安謀反案引儒經判案,院士舉出了原文⋯⋯
Thumbnail
隨手找了台大2023貞楷史學講座來聽,杜正勝院士講「周秦一貫論試說」。講到劉安謀反案引儒經判案,院士舉出了原文⋯⋯
Thumbnail
陳生:歷史系的人就是笑我們在做讀書心得,他們說我們就是翻譯,寫一下說什麼罷了。
Thumbnail
陳生:歷史系的人就是笑我們在做讀書心得,他們說我們就是翻譯,寫一下說什麼罷了。
Thumbnail
陳生:孫(教授)在本週和我們說某個老師(陳研究員)說中央沒有做經學的。孫不認同,陳堅持。陳認為思想非經學。感覺陳把清學當經學。
Thumbnail
陳生:孫(教授)在本週和我們說某個老師(陳研究員)說中央沒有做經學的。孫不認同,陳堅持。陳認為思想非經學。感覺陳把清學當經學。
Thumbnail
蜀書十二最前頭的這二杜一周,都是易學天文的流派。陳壽的老師譙周,也在杜瓊傳露了個臉。名號是「後進通儒」。跟這些老名士比起來,譙周自然是後進。 不過通儒有點意思,這裡也跟我們上一篇連結在一起。 譙周是去問杜瓊,你身為天文高手,卻不見在這方面有什麼研究著作,為什麼呢?
Thumbnail
蜀書十二最前頭的這二杜一周,都是易學天文的流派。陳壽的老師譙周,也在杜瓊傳露了個臉。名號是「後進通儒」。跟這些老名士比起來,譙周自然是後進。 不過通儒有點意思,這裡也跟我們上一篇連結在一起。 譙周是去問杜瓊,你身為天文高手,卻不見在這方面有什麼研究著作,為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