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主導權

2023/12/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的人生是自己的嗎? 還是因為外在刺激而做出的無意識反應?


"我搞不懂青春期的小孩為何那麼難教,整天只會唱反調,比客戶還難搞!" Amy氣憤的把咖啡杯重重放在磁盤上,發出清脆又刺耳的聲響。

"看來妳經歷了辛苦的時刻,如果妳願意說,我很樂意聽。" 我答。

"今天早上叫女兒起床,她完全不理我,多叫二次反而氣鼓鼓的嫌我煩、囉唆,還大聲的跟我頂嘴...我自己也要趕著上班耶,還要幫她煮早餐、燙制服,她大呼小叫是什麼意思?"

"大呼小叫是指什麼? " 我好奇的問。

"她說我如果不想叫她起床就不要叫、不想煮早餐就不要煮,為什麼把氣出在她身上?" Amy的語調音頻和她漲紅臉的程度成正比。

"可以多說一點嗎?" 我再度好奇。

"好不容易叫她起床卻擺臉色給我看,跟她講話又不回應的態度,我實在氣不過,拿手上正在煎蛋的鍋鏟丟向她,叫她自己滾去學校,別指望我開車送她去!" Amy雙手抱胸,深呼吸的聲音和著脖子浮現的青筋,激烈得起伏著。

"叫女兒起床、煮早餐、燙制服...妳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好奇這段經過有達到妳原本的目標嗎?" 我淡淡的提出疑問。

Amy 眼睛睜的超大,漲紅的臉色涮的一下變成慘白,她低頭沉默不語的流海底下,斗大的淚珠滴在桌上。
"我是為她好,我幫她做了這麼多事,她卻嫌我煩.....我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沒有把女兒教好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真得很失敗...." Amy 的淚水潰堤,夾著自責、內疚以及對自己的失望,任由負面情緒和指責的標籤占據全身。


媽媽和女兒一樣,都是平凡人。唯獨一旦貼上了媽媽的標籤,媽媽就自認"應該"成為救世主,"應該"將女兒所有一切都視為自己的責任:"應該"讓她上學準時、"應該"讓她吃飽早餐、"應該"讓她穿上整齊清潔的制服 - 這才代表我是好媽媽,盡到了媽媽的責任。
我們無意識的將女兒視為滿足自己對母親角色期待的工具,也將女兒的行為反應視為自己扮演母親角色的KPI,忽略了女兒是獨立的個人,有自己的人生自主權 - 生活習慣、生活態度和個人情緒。

媽媽的目標是愛護女兒,這是媽媽的人生自主權,是滿足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女兒有權決定接受或拒絶媽媽表達愛的方式,這是女兒的人生自主權(尤其是對高中生而言,尊重和接納是在成長過程中認知個體獨立性的關鍵感受)。
簡單說,女兒拒絶媽媽的表達方式,是她的決定,這與我是不是好媽媽沒有對等關係。

媽媽若能看見自己的努力與堅持,認清自己的目標是自己的,想法也是自己的,並且相信女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母親才能從救世主的角色中脫離,也才不致於成為加害者,最後又因為女兒的行為表現而認為自己是受害者。

"如果妳是女兒,聽到、看到了媽媽的話語和行為,妳有什麼感覺? " 我好奇的問Amy。

Amy哽咽 "我應該會氣到離家出走......丟東西和發脾氣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我想讓她開心.....我好像真的做錯了"。

媽媽們,妳的人生自主權在妳手上,看見自己的美好和正向意圖,尊重自己和孩子,專注在彼此能夠坦然做自己的正向親子關係,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開關,開關一開就爆炸,最終迷失了自已愛孩子的初衷,陷入加害者- 被害者的循環。



    活成一朵花,人生處處是花路。 歡迎如花般精采的你,進來坐坐,一起分享花香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