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小學】002.關於茶職業 比別人多懂一點不吃虧

【喝茶小學】002.關於茶職業 比別人多懂一點不吃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在第一線觀察到服務業、餐飲業缺工的現象。之前服務的星級酒店,一到假日check-in櫃台就大塞車,吃一堆客訴。探究原因竟是房務缺工,導致房間掃不出來。各樓層的餐廳也總是缺人手,流動率高,補缺速度跟不上。再之前管理手搖店時,徵人也總有問題,很多人一聽是餐飲業連面試都不考慮。可能會有人說:缺人就徵人啊,徵不到就提高薪資待遇啊!


傳統餐飲業的獲利都是用血汗堆的。餐飲除了累之外,升遷機會有限,薪水也普遍是最低水準,一旦公司賺錢不容易,勞動條件就很難改善。就連大學打工都不曾入餐飲業的我,若不是因為想把茶的產銷路線摸透,這輩子大概也不會主動做餐飲工作。

餐飲這樣的境況之下,茶職業在未來1~3年有什麼突破口嗎?我來大膽猜測一下:

  1. 愈來愈多高級餐廳推出tea pairing,優質的侍茶師人力需求會提升。
  2. 關注跨國大型茶企業的亞洲布局,台灣人有優勢。
  3. 抓準興趣經濟,打造茶師個人IP,流量變現,知識變現,專業賣茶(與直播賣茶作出差異),連結身心靈價值產業鏈。


要進入茶職業市場,除了製茶、焙茶這類需要器材設備訓練的專業人才,同學們不妨以初期訓練成本相對較低的泡茶、品茶、侍茶、司茶的角度切入。先在業界累積技能與經驗,最終進入經營個人IP層面,才是長遠之計。話說幾個月前我正在規劃學茶新手村時,得知一位默默欣賞很久的茶館經營者即將在開課平台上開課,我立刻去幫他填問卷,順便觀摩一下他的課程大綱與操作模式。幾個月過去,還沒有任何消息,依照我對開課平台作業流程的了解,提案大概是卡關了。但從頭到尾一個人忙碌的我,卻把課開起來了。果然我還是比較適合沒有平台約束的工作模式。


Namo茶司的學茶新手村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會醞釀適合茶師們的IP陪跑課程,市面上的IP課程以賺錢營銷類為大宗,很少有適合興趣類型的人群,茶師們跟我一起期待吧。


最後,我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份聖誕禮物,讓你們更了解上一集茶職業四象限的測驗結果。點擊以下連結免費領取吧!追蹤關注訂閱不用謝啦!

茶職業聖誕大禮包


avatar-img
Namo茶司(BoringTeaHouse)的沙龍
5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茶人在自我介紹時,會稱自己是某某師,雖然沒有一個制式統一的定義,但大致上也可以從這些名稱聯想到該茶人主攻的領域。在目前台灣官方沒有完整認證體系的現實中,算是一個產業界的默契吧。
茶人在自我介紹時,會稱自己是某某師,雖然沒有一個制式統一的定義,但大致上也可以從這些名稱聯想到該茶人主攻的領域。在目前台灣官方沒有完整認證體系的現實中,算是一個產業界的默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