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抱雲】穀雨,與藍腹鷴相遇:自然與藝術交織的奇妙時刻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榖雨狂風暴雨聽鳥鳴

台語有一句話叫「閬雨縫」,指趁雨暫停的空檔外出。

最近集中心力趕工,一整天在露台工作,身體感知到水氣瀰漫,如農作物生長,效率驚人,傍晚果然下起雨來,打雷閃電,雲氣翻湧,帶著祈雨成功的喜悅入眠,半夜醒來,又繼續工作,完成後倒頭再睡。

穀雨當天醒來,整個世界籠罩在急風驟雨中,冠羽畫眉卻不畏風雨,深情傾訴,小小的鳥,竟然突破如千軍萬馬的聲響,宛轉繞樑的歌聲清晰可辨,躺在閣樓床上聆聽許久,詩情翻湧,起床戲作一首:

萬山千雨一鳥鳴,雙翼百里半月明,早春誰畫雲氣足,歲月無痕落丹青。

詩詞裡長日漫漫,現實則是分秒必爭,風雨中工作到下午,投件參賽終於告一段落,再也撐不住了,沈沈睡去,傍晚,風雨暫歇,小樹想要「閬雨縫」去散步,我實在爬不起來,她軟硬兼施,我只好半夢半醒,踏著夢遊的步伐,走出家門。

心頭也帶著一絲僥倖,特地戴上眼鏡,不知道會不會遇到藍腹鷴?原生林靠近梧桐那一帶,偶爾會遇到傍晚出來覓食的藍腹鷴,可恨最近幾次邂逅,剛好都沒戴眼鏡,相距甚近,只看到模糊的藍色身影,真是「墨菲定律」,帶傘不下雨,不帶傘一定下雨。

風雨暫歇,雲霧繚繞

風雨暫歇,雲霧繚繞

綠意盎然的早春圖

走到藍腹鷴築巢那一帶,果然不見蹤影,無所謂,繼續往下走到山腳,左轉,往後山走,同樣的樹,同樣的山,穀雨中,閃閃發光,濃淡深淺的石綠,連空氣都不一樣,甜美清新,如果北宋畫家郭熙再生,看到這樣的景象,筆下山樹肌理一定鬱鬱蔥蔥,充滿南國島嶼的副熱帶風情。

在郭熙的年代,主流畫風分為南北兩派,北派學李成的雄壯,南派走范寬的的秀媚,郭熙獨樹一格,鎔鑄各派技法,又遊歷天下,深入大自然體驗,他大器晚成,六十歲進京時默默無名,新穎畫風卻一舉成名。宋神宗年輕即位,雄才大略,深愛這種擅長捕捉烟雲變幻的筆法「遠近淺深,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不同」,不論是宮廷壁畫或是殿堂屏風通通交由郭熙揮灑。

縱橫京城二十年,郭熙與提出文人畫論的蘇東坡非常投契,亦師亦友,常在雅集中分享彼此創作心得。潛心作畫外,郭熙常點一爐香,在窗前閱讀晉唐以及時人的詩詞,有所感悟,以詩入畫,文人底蘊自然流露在作品中,絕非只懂技巧的畫匠。

第一次看到郭熙名作《早春圖》在二O一六年,台北故宮推出「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特展,赫然出現了《早春圖》,換展第一天迫不急待,一早從台中趕到故宮。

瞻仰的人潮還未湧現獨享這幅魂牽夢縈的鉅作。

近看遠看都好,墨色層次豐富細膩,墨染靈動,光影變化萬千,構圖平衡大器,山體圓渾多姿,雲氣虛實自然,樹木姿態橫生,點景的人物細膩寫真,愈看愈感到畫家心中的浩然之氣,橫出紙面。

彷彿「穿越」千年,看到蘇東坡和文彥博公務繁忙,偶爾在《早春圖》絹畫屏風前駐足,走進山谷,沈浸在煙雲變幻中。

與藍腹鷴相遇

離題太遠,回到眼前,回程,經過藍腹鷴出沒那一帶,仍然無影蹤,但淋漓的綠意洗淨惺忪迷濛的雙眼,心滿意足,踩著輕快的步伐回家,在澄心山莊的路口,忽然看到藍腹鷴,不曾在這麼遠的地方現蹤過,白冠,滾白邊背上一抹紅,全身寶藍色光澤的大型雉鳥,看見人也不驚慌,彷彿走星光大道,優雅漫步,幾十道鎂光燈打亮尋常山路,野生捕獲國際影星的粉絲心跳加速,把邂逅的每一秒烙印在心,直到牠走入灌木叢,看不見身影,依然癡癡凝望⋯⋯

與藍腹鷴相遇,不是在鳥園,而是在每日散步的路徑上,看見美麗莊嚴的存在,那種快樂讓人脫胎換骨,舊我崩塌,新的我誕生,康德說,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

由 Robert tdc - originally posted to Flickr as DSC_9487a, CC BY-SA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540887

由 Robert tdc - originally posted to Flickr as DSC_9487a, CC BY-SA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54088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104會員
120內容數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2024/10/18
藝術家在臺灣山林中創作與思考,將十六世紀日本畫作、當代水墨藝術與數位時代的情感結合。文章透過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闡述藝術在現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其如何影響觀眾的互動與體驗,並反思當代藝術的多重視角與自我定位,展現了人類在面對自然與科技時的內心掙扎與創造力。這是對於在現代社會中尋求沈思與療癒空間的探索。
Thumbnail
2024/10/18
藝術家在臺灣山林中創作與思考,將十六世紀日本畫作、當代水墨藝術與數位時代的情感結合。文章透過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闡述藝術在現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其如何影響觀眾的互動與體驗,並反思當代藝術的多重視角與自我定位,展現了人類在面對自然與科技時的內心掙扎與創造力。這是對於在現代社會中尋求沈思與療癒空間的探索。
Thumbnail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中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又動人的景象,讓人不由得陶醉其中。詩人以「獨憐」兩字表達了對幽草的憐愛之情,幽草生長在澗邊,顯得清幽靜謐。在這片幽靜之地,高高的樹上,黃鸝鳥在樹林中啼鳴。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氣息。野渡
Thumbnail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中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又動人的景象,讓人不由得陶醉其中。詩人以「獨憐」兩字表達了對幽草的憐愛之情,幽草生長在澗邊,顯得清幽靜謐。在這片幽靜之地,高高的樹上,黃鸝鳥在樹林中啼鳴。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氣息。野渡
Thumbnail
穀雨,融入工作中卻遇急風驟雨,漫步山景如畫,勾起親睹北宋畫家郭熙《早春圖》的回憶,與文人雅士交流如同穿越時空,觸動心弦。歸途中,意外遇見藍腹鷴,美的震撼改變心境,帶來新的啟示,重新感受自然之美,體驗無目的的快樂,與美好自我邂逅。
Thumbnail
穀雨,融入工作中卻遇急風驟雨,漫步山景如畫,勾起親睹北宋畫家郭熙《早春圖》的回憶,與文人雅士交流如同穿越時空,觸動心弦。歸途中,意外遇見藍腹鷴,美的震撼改變心境,帶來新的啟示,重新感受自然之美,體驗無目的的快樂,與美好自我邂逅。
Thumbnail
這些日子/ 封戶鎖足 驟雨連續不斷 巴哥聲高鳴吭雨簷 ~~~ 問道: 妳是歡還是憾? 拍翅吭鳴高聲悄悄遠! ~~~ 這些日子/ 風覆索足 肥了綠草! 瘦了鳥! 埋了河道!
Thumbnail
這些日子/ 封戶鎖足 驟雨連續不斷 巴哥聲高鳴吭雨簷 ~~~ 問道: 妳是歡還是憾? 拍翅吭鳴高聲悄悄遠! ~~~ 這些日子/ 風覆索足 肥了綠草! 瘦了鳥! 埋了河道!
Thumbnail
一夜雨,早上起來果然雲霧繚繞,大甲溪的水氣,上升,化成輕飄飄的雲⋯⋯心靜描述山林的生活體驗,包括感受天氣的變化、觀察植物的生長、品嚐水果的滋味以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了山林中豐富多彩的生活,並且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文中還提到了水墨畫中「留白」的技巧,以及它所蘊含的東方哲學理念。
Thumbnail
一夜雨,早上起來果然雲霧繚繞,大甲溪的水氣,上升,化成輕飄飄的雲⋯⋯心靜描述山林的生活體驗,包括感受天氣的變化、觀察植物的生長、品嚐水果的滋味以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了山林中豐富多彩的生活,並且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文中還提到了水墨畫中「留白」的技巧,以及它所蘊含的東方哲學理念。
Thumbnail
【晨光滉漾】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55 X 110 cm 年分:2014年 鴛鴦泅巡晨風披襲的一湖清幽, 而孤島芭蕉則慵緩波動。
Thumbnail
【晨光滉漾】 媒材:絹布設色 尺寸:55 X 110 cm 年分:2014年 鴛鴦泅巡晨風披襲的一湖清幽, 而孤島芭蕉則慵緩波動。
Thumbnail
【溪山細雨】 媒材:銀箋紙本設色 尺寸:180 X 360 cm 年分:2013年 爬藤垂條蓊染於細雨中, 濛濛春綠至斜壁滑落, 渠成一片青淺, 其上翠鳥銜雨劃過。
Thumbnail
【溪山細雨】 媒材:銀箋紙本設色 尺寸:180 X 360 cm 年分:2013年 爬藤垂條蓊染於細雨中, 濛濛春綠至斜壁滑落, 渠成一片青淺, 其上翠鳥銜雨劃過。
Thumbnail
【早春野望】 媒材:絹布水墨 尺寸:190 X 180 cm 年分:2010年 澤邊烏桕點點生芽, 下方爬藤盎然四漫, 偶竄蕉葉、雜枝款擺, 一島薪翠環, 抱眺望彼方的孤禽。
Thumbnail
【早春野望】 媒材:絹布水墨 尺寸:190 X 180 cm 年分:2010年 澤邊烏桕點點生芽, 下方爬藤盎然四漫, 偶竄蕉葉、雜枝款擺, 一島薪翠環, 抱眺望彼方的孤禽。
Thumbnail
「大自然今天把整條山徑, 鋪滿了油桐花, 像是一條白色的長地毯, 隆重,優美而熱情地將我引入幽林深處, 我微醉了,有那麼一剎那我認為自己脫離了軀殼, 輕鬆自在地通往美妙的境界。」 這些年油桐花越開越早,油桐飄花有人取名為「五月雪」,徐老師這麼描述著: 有位英國詩人曾經這麼寫著: 久久看著蝴蝶翻飛?
Thumbnail
「大自然今天把整條山徑, 鋪滿了油桐花, 像是一條白色的長地毯, 隆重,優美而熱情地將我引入幽林深處, 我微醉了,有那麼一剎那我認為自己脫離了軀殼, 輕鬆自在地通往美妙的境界。」 這些年油桐花越開越早,油桐飄花有人取名為「五月雪」,徐老師這麼描述著: 有位英國詩人曾經這麼寫著: 久久看著蝴蝶翻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