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First Majors, Not First SUB3 - 2023芝加哥馬拉松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正所謂當我們成功或迷茫時,都能回到起點看看自己怎麼走過來的。

芝加哥馬拉松的兩周後,某天我跑在古亭~景美河濱。想著比賽的種種,也看著熟悉不過的景色,驀然間想到,這裡不就是我很多訓練的起點嗎? 即使結果不甚理想,但終究也是一步一步跑到這個地步了。跑完返家後,剛好看到光頭教練分享的以上這句話...也太呼應當下的心境了。


讓我們回到2023/10/08,在這場看似失敗的馬拉松中,印象最深刻畫面是甚麼呢?

賽道38 K,在清澈藍天與和煦陽光包圍下,眼前筆直道路指向摩天大樓聚集的遠方,身邊的人群踏著自己的步頻,往終點的彼端邁進。

當下的我,因為六大馬的不平凡賽道氛圍的震懾,因為期盼好久終於踏上賽道的感動,也因為努力好久的破三完賽已經無力回天的無奈,眼前馬路的標線已經被渲染到模糊...即使過了兩個月,這麼畫面仍舊在腦海中縈繞...


雖然第一次跑全馬沒進步,第一次跑到能量膠噴掉(還2條),也第一次在後半馬徹底抽筋到需要到醫療站尋求協助,更是第一次在賽事中跑到眼前視野變窄及眼前發黑...

但這也是我的第一個六大馬,第一次穩穩地幾乎吃完全馬破三的所有課表,也確實在前面36 K的均速達標破三了! 這些種種,相信都是讓我未來能順利破三的滿滿養分。可以說,雖然達標三小時內完賽失敗,但回過從某些角度來看,也是一場成功的馬拉松

⏱️完賽時間: 3:16:46

這次比賽,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1. 補給要拿穩,特別是在戴手套的時候...
  2. 時差的影響所造成的疲累比想像中更巨大,如果可以,盡量避免時差很大的目標賽事,或是盡早抵達調整
  3. 如果發現配速列車超速,要更果斷的用自己的經驗判斷,避免後半力竭
  4. 好好做重訓,改善身體體質,也許能延緩全身疲累的時間
  5. 一旦跑爆想停下來,也不要直接用走的,不然全身抽筋起來會很難再跑起來

差6公里,下次再來完成!

raw-image

[前言]

經歷了18周的破三課表訓練,2023/10,我迎接了自己的第一場六大馬-芝加哥馬拉松

老實說,台灣的夏天真的很難準備全馬...然而,只要起的夠早,或是躲去福和橋河濱,就可以稍微避開炎熱的天氣;再加上小孩已經可以穩定睡過夜,睡眠品質已經比去年台北馬前好了不少,在這個周期內,除了颱風警報加班外,九成的質量課表都有順利跑完,到顛峰期的MP配速訓練跑起來體感也不差,也沒有明顯傷痛困擾,自評是個80分以上的訓練周期~原本以為,離破三只差好的比賽天時了,但馬拉松如人生,也像混沌的大氣一般,從來都不是這麼簡單與好預測...

我在比賽當周二深夜抵達芝加哥,塞在經濟艙經歷十幾小時的飛行,再加上時差的影響,有夠累人。有鑑於數年前到美國開會坐靠窗不太走動,導致抵達當天深夜睡到大抽筋的痛苦經驗,這次選靠走道座位,定時起來走走,舒緩緊繃的雙腳,也沒再發生抽筋的問題。前面3天先到隔壁州找在美國工作的妹妹遊覽,週五再前往芝加哥

(EXPO及比賽食衣住行詳情會再另開一篇)

賽前一天,在芝加哥遊覽,並且在密西根湖邊小跑1公里多過過乾癮。10度出頭的溫度,加上確實減量,照理來說心率狀態會很不錯,但當下檢視起來只能說普通而已。本以為只是因為穿長褲跑導致無法好好放開手腳跑步有關,卻沒想到,這個很可能是個身體還沒習慣時差,仍在疲累狀態的小小警訊...

晚上五點半,在預定的餐廳進行最後的肝醣超捕(PIZZA+批塔餅),準備好隔天的早餐,完成賽前盤點裝備的例行儀式,21:00就寢,意外地也很快睡著

raw-image

[On the race day, before the race]

AM 4:30,鬧鐘響起,難得在賽前可以睡到7小時。這天,7~10度C,晴時多雲,沒有太大的風勢,追蹤許久的天氣,在一周前就幾乎已經確定,非常適合長跑(所以這場全馬能破世界紀錄,也因為非常好的天時條件呀!)

吃完早餐,在手臂上紋上SUB 3:00的配速區間,掃過一輪好友的賽前打氣與鼓勵,接收妹妹的加油,往起點出發

raw-image

清晨的街頭,是這座大城市最靜謐的時刻。剛好有住同間飯店的跑者也要出發,就相互結伴走往地鐵站,邊走邊聊,才知道金髮的她來自紐西蘭,起跑分區和我差一區,年紀目測應該是25~35歲,整個人看起來訓練有素。雖然,英文不是我的母語,很難非常順暢的溝通,但整路上有人可以聊聊也是蠻好的,可以紓解賽前的緊張感,也可以確保不迷路與人身安全。(而且能剛好遇到來自紐西蘭的跑者,有種被身在紐西蘭的高中同學間偶像的同學打氣的感覺)

經歷了一段不長的路程,到目的地下車,和同行的跑者道別,跟著人群走向Grant Park,通過安檢,確保裝備皆已經穿戴在身上,並完成賽前的寄物及上廁所過程後,小跑步並提前約40分鐘進入起跑區(Wave 1-Corral B)。這時人群還非常稀疏,可以在起跑區後方空地繞圈圈熱身跑和做伸展,我也趁整個人還沒完好如初的狀態之下,先請賽道攝影師幫忙拍一張照

raw-image

這大概是這一兩年以來,最開心的起跑前了吧 :)

人群慢慢增多後,走往B區最前側,貼在官方SUB3 PACER後方,並且聽他敘述今天的配速策略,預計會前快後慢,換算成每公里配速大概是前半馬4:10/km,後半馬4:15/km,想自己加速的跑者,建議在35 K自行加速,如果不能就跟著他,他也會邊唱歌幫我們打氣,如果覺得難聽,就趕快甩掉他吧XD

在絕佳的天氣與還不錯的賽道下,想破三的跑者真的好多...想著這數個月的訓練幾乎都有紮實完成,今天的天氣和賽道也都是數一數二的,我告訴自己,破三很可能就是今天了!

07:30,Corral A起跑,07:35,Corral B 正式起跑!

[意氣風發的前半馬]

raw-image

起跑後,Pacer用有點誇張的不到四分速前進,但由於也是緩下坡,因此要跟上不是太難。賽道兩旁的加油聲震耳欲聾,耳邊迴盪著各國語言的喧鬧,眼前所見是揮舞的各國國旗,以及各式自製海報,身處賽道最快的官方配速列車,加油群眾自然更熱烈地為我們加油,真的很熱鬧,這是在台灣完全無法體會到的比賽氣氛~

另外,芝加哥馬拉松也不愧是六大馬,即使整車配速都穩定的配在4:10/km(甚至更快一點),身邊還是一大群跑者穩定前進,著實開了眼界。

還有,對於在台灣不算小隻的我來說,比賽很難找到身材足以幫忙擋風開路的跑者,但一到了六大馬。偶爾都能遇到比我高個一個頭的高壯跑者XD 但這樣的人潮,每當轉彎的時候,常常會被肘擊,撞肩膀,甚至在某個轉彎時,後面摔倒的跑者還抓到我的腰,差點把我一起拖倒...當下踉蹌了一兩步馬上就回到節奏上。但為了要穩穩轉彎和避免被撞上,無形中似乎也多消耗了一些體力

raw-image

由於芝加哥前半馬都跑在高樓林立的市區,GPS可能會不太準確,參考了過往的經驗分享後,我決定以每英里手按錶的方式,再配上印在右臂上的配速表,進行配速確認。最終,前半馬以88分03秒完成。此時的我,對自己能破三有大概七到八成的把握,前半馬88分,後半馬守個92分應該不難吧?

raw-image

前半馬,每5公里的分段配速: 

00~05  K: 20:17

06~10  K: 20:42

11~15  K: 21:01

16~20  K: 21:17

一開始跟著配速列車暴衝太快,後面逐漸校正回歸,不過其實跑起來體感很順,沒有留心太多在超速的這件事情上。然而,如此過快的配速,也埋下了後半跑爆的隱憂...

raw-image

[半馬以後,突如其來的身心挑戰]

由於前半馬超速,SUB3 Pacer也表示會利用這幾公里緩一緩來補回時間,但此時的我已經跑在整個集團的最前面,來不及聽清楚指示就已經超過Pacer一段距離。由於當下節奏感還不錯,我選擇繼續自己找小集團跟著往前跑,並且保持在SUB3或再稍慢一點的配速。

接著,可能因為戴著手套手指不太靈活...在20公里出頭的時候噴掉一條膠,而且在人群中很難折返過去撿拾...由於從來沒碰到這樣的狀況,方寸大亂。當下想到的方法為:

1. 調整補給策略,延後下一條膠的時間

2. 如果有拿到官方的膠,再考慮使用回原本的補給策略

但這樣的不確定性,讓原本穩定的心情一時間非常浮動...,後來好不容易跑到官方提供的膠的補給站,卻又沒有拿緊,取得補給失敗,導致持續維持缺一條膠的狀態

21~25 K: 21:27

26~30 K: 21:22

回頭來檢視,雖然稍慢於SUB3的每五公里21:15,但還算可控範圍內。只是,隨著里程逐漸近逼30 K,疲憊感湧現的很快,先是困擾已久的左側臀肌開始緊繃及稍微疼痛,接著則是又側臀部及腿部外側的緊繃,雙腳腳掌也開始逐漸發燙。而且在接近30 K時,明明已經很小心將膠握在手裡的我,再度...噴掉了一條膠。


orz…


China Town

China Town

31~35 K: 22:15

心情浮動,再加上生理的疲累,這短短數十分鐘內的變化太快。30~32 K,逐漸慢了下來,每公里配速已經掉到4:30/km上下。當下的我告訴自己,就先緩著跑吧,直到被配速列車追上,再來死命地跟到終點。在這段時間內,我也終於拿到了官方的能量膠,暫時解決的缺乏能量補給的窘境。

在33公里多的時候,官方列車終於追上來了! 跑在最前頭的Pacer,對我丟下簡單的一句話:

"Just Follow Us!"

便超了過去,真的好帥

於是上了配速列車的我,再度回到破三配速內,33~35 K分別為: 4:16, 4:18, 4:15/km,再度被可能破三的期待感籠罩。然而,這道希望之光,終究只是迴光返照...

raw-image

[爆掉的那瞬間]

雖然回到了配速內,但肌肉的緊繃與抗議還是很強烈,而且心跳的力度越來越大,彷彿是在耳邊跳著;雙手麻的感覺,也逐漸從手指蔓延到手掌,甚至蔓延到前臂;眼前的視線也逐漸變窄,光線也變模糊。原本以為只是穿越橋下所造成的光影差,直到我把墨鏡拿了下來,還是一樣沒有改善。36 K,4:30/km,配速列車逐漸離我遠去。此時身處異地的我,值得冒險繼續往下拚嗎? 雖然...非常不甘心與不願意,在權衡了風險後...

我決定停下來。

然而走沒幾步,全身開始的一連串的大抽筋,兩隻小腿,兩隻大腿內外側, 兩側臀部,甚至連腹肌也抽筋,而腹肌抽筋起來後,連呼吸都非常艱辛,真的是跑步這麼多年來,最難熬與最狼狽的時刻。這樣的情形持續了2公里,不得不去醫護站求助,拿舒緩肌肉的藥膏使用。37~38 K,一共花了18分鐘多...但也是全程印象最深刻的時刻

[連滾帶爬的回終點]

花了非常大的力氣解決抽筋問題後,我想到如果不跑起來,在終點等帶的妹妹會擔心,更何況中午好不容易訂到有米其林一星的慶功宴餐廳也可能來不及吃XD

於是我想辦法跑了起來,並且告訴自己不能再停下來,最後5公里,大概回到5:30/km左右的配速,並且開始用心欣賞賽道風光,欣賞著賽道上的人們,欣賞著路邊的加油群眾。雖然腹肌還是不爭氣的持續抽筋,但還是能在最低限度下維持著跑姿,持續往前。


raw-image
raw-image
這三張一組的照片...真的很有趣XD 對比已經對成績無所求的我,旁邊那位跑者真的很拚!

這三張一組的照片...真的很有趣XD 對比已經對成績無所求的我,旁邊那位跑者真的很拚!

最後,爬上最後一個緩坡,轉了個彎,大大的拱門映入眼簾。雖然結果不慎理想,但我終究是跑完了整個賽道

raw-image
raw-image

10度以下,通過終點後發的Goose Beer好冰,而且不知道是因為不如預期的苦澀,還是啤酒本身,總覺得喝起來味道特別苦...。穿過長長的領賽後物資及領寄物的路線,又在刺骨寒風中排隊30分鐘領寄物(雖然也聽到路人在聊天說喬神的紀錄被打破了)。感覺過了兩小時之久,終於和等待已久的妹妹會合,也謝謝他準備的氣球,賽道中的打氣,以及上傳加油的照片。據說這張照片會感應跑者位置後,在賽道上30幾公里的的大螢幕呈現。但也許當下實在太痛苦了,也可能根本沒show,總之也是賽後才看到,但真的是滿滿的暖心感 :)

raw-image
raw-image

[致謝]

這趟芝加哥之旅,謝謝我妹的陪伴與照顧。尤其在我人生地不熟和英語口說太久沒磨練的情形下,有妹妹陪伴真的太好了,照顧了我食衣住行的一切,謝謝 :)

另外,也謝謝媽媽、岳父母和太太,在台灣照顧女兒恬恬和居比,特別是在我出發前還碰到女兒染上腸病毒學校停課一周,需要請岳父母協助照顧女兒,而太太還必須往返桃園娘家及台北上下班,真的是辛苦了!

謝謝光頭教練安排課表,以及訓練過程中的協助解惑與調整。這次沒破三很可惜,未來要繼續請教練多多幫忙好好鍛練!

謝謝曙光跑團的人們,感謝這個夏天週三班陪著我訓練的小亨利、Tony、鄭翰,也謝謝可軒偶爾一起長跑,更謝謝小亨利賽後直接打來聊天與打氣,揪甘心~

雖然,來一趟美國真的很噴錢,但除了用雙腳感受六大馬的偉大外,能來探望我妹並感受美國生活,也是很棒很棒的體驗。芝加哥的賽道的熱情絕對一輩子難忘,如果可以,在未來的某天,我還想再次踏上這賽道,跑出讓自己能滿意的成績。

[歇一會,換個角色,再往前跑吧!]

原本想在2024年上半再度挑戰全馬破三。但在衡量自己工作型態調整成輪日夜班,再加上公餘時間還需要進行其他工作。決定改成在國道馬拉松上試著更新自己的半馬成績(目前最好的成績是2021年的1:26:51,希望能挑戰SUB85內!),到2024年底或2025年初,直接挑戰看看自己分齡的BQ(目前是3:00,加上cut-off time大概要跑255內...)

SUB3 Pacer!

SUB3 Pacer!

而且,更榮幸的是,我甄選上了Pacer,很榮幸的可以在2024年2月的渣打馬擔任半馬配速員! 這又是一個全新挑戰,也是我的人生願望清單之一(謝謝NB)。特別是在這次芝加哥比賽中,我從照片中的SUB3配速員身上學到很多擔任Pacer的技巧以及鼓勵大家的方法,希望自己在渣打的賽道上也能稱職地擔任這樣的角色

雖然本來的計畫是如願破三後,再擔任配速員,不過,人生終究無法事事如計畫的走。先轉個彎,在帶領眾人跑向終點後,找到不同的跑步意義後,再來進行自我挑戰,人生轉個彎,也未必是壞事呀。


期望我在未來的賽事中,或是日常訓練,都能跑持著芝加哥賽道上的微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仁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傑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8
望著數百公尺外的終點拱門,雙腳持續穩定地跑著。光頭教練揮手請我們身後的跑者超越我們優先進終點。往回一看,跑者們無不加足馬力向前推進,而印著半馬1:30的氣球,在身後恣意地飛舞著。通過終點,手錶停在1:29:24,Mission Completed!
Thumbnail
2024/02/28
望著數百公尺外的終點拱門,雙腳持續穩定地跑著。光頭教練揮手請我們身後的跑者超越我們優先進終點。往回一看,跑者們無不加足馬力向前推進,而印著半馬1:30的氣球,在身後恣意地飛舞著。通過終點,手錶停在1:29:24,Mission Completed!
Thumbnail
2023/09/08
檢驗階段目標 訓練分析 階段展望
Thumbnail
2023/09/08
檢驗階段目標 訓練分析 階段展望
Thumbnail
2023/07/13
訓練點滴-穩紮穩打與求新求變 過往在馬拉松賽事的紀錄,多以賽事本身及整個訓練週期的大致歷程為主,並不會特別在訓練期內做統整性的文字記錄。有鑑於挑戰破三是個很大的挑戰,希望透過定期紀錄的過程,更全盤性的檢視訓練,並且在賽事結束後,無論成敗,都有詳細的紀錄可以好好檢視,進而達到改善的目的。 目前規劃
Thumbnail
2023/07/13
訓練點滴-穩紮穩打與求新求變 過往在馬拉松賽事的紀錄,多以賽事本身及整個訓練週期的大致歷程為主,並不會特別在訓練期內做統整性的文字記錄。有鑑於挑戰破三是個很大的挑戰,希望透過定期紀錄的過程,更全盤性的檢視訓練,並且在賽事結束後,無論成敗,都有詳細的紀錄可以好好檢視,進而達到改善的目的。 目前規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人生的第一次半馬,雖然隨時都可以出門跑步,但沿路有成群結隊的夥伴朝著同一個終點努力前進,路邊觀眾熱情的加油,以及比賽壓力讓自己成長,我好像感受到路跑活動的魔力了,而且台北馬拉松不愧是最大賽事,的確值得參與這場大拜拜。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人生的第一次半馬,雖然隨時都可以出門跑步,但沿路有成群結隊的夥伴朝著同一個終點努力前進,路邊觀眾熱情的加油,以及比賽壓力讓自己成長,我好像感受到路跑活動的魔力了,而且台北馬拉松不愧是最大賽事,的確值得參與這場大拜拜。
Thumbnail
賽道38 K,在清澈藍天與和煦陽光包圍下,眼前筆直道路指向摩天大樓聚集的遠方,身邊的人群踏著自己的步頻,往終點的彼端邁進。當下的我,因為六大馬的不平凡賽道氛圍的震懾,因為期盼好久終於踏上賽道的感動,也因為努力好久的破三完賽已經無力回天的無奈,即使過了兩個月,這麼畫面仍舊在腦海中縈繞...
Thumbnail
賽道38 K,在清澈藍天與和煦陽光包圍下,眼前筆直道路指向摩天大樓聚集的遠方,身邊的人群踏著自己的步頻,往終點的彼端邁進。當下的我,因為六大馬的不平凡賽道氛圍的震懾,因為期盼好久終於踏上賽道的感動,也因為努力好久的破三完賽已經無力回天的無奈,即使過了兩個月,這麼畫面仍舊在腦海中縈繞...
Thumbnail
距離全馬已經過了兩個禮拜,這兩個禮拜我都在休息運動也只有少少的5公里,而且都是在輕鬆跑的區間,也兩個禮拜沒有更新文章,覺得兩個禮拜躺平的日子真是太舒服了! 回顧一下1126跑步的情況,板橋耶誕馬全馬表定時間是早上6:30開跑,所以我3:30起床,配著咖啡吃了一顆藍莓貝果,讓早餐有時間消化,吃完早餐
Thumbnail
距離全馬已經過了兩個禮拜,這兩個禮拜我都在休息運動也只有少少的5公里,而且都是在輕鬆跑的區間,也兩個禮拜沒有更新文章,覺得兩個禮拜躺平的日子真是太舒服了! 回顧一下1126跑步的情況,板橋耶誕馬全馬表定時間是早上6:30開跑,所以我3:30起床,配著咖啡吃了一顆藍莓貝果,讓早餐有時間消化,吃完早餐
Thumbnail
你不一定要參加馬拉松,但一定要有空多跑步。
Thumbnail
你不一定要參加馬拉松,但一定要有空多跑步。
Thumbnail
前10k不敢停 跑得有點快 後面11k一起陪跑的夥伴建議:「不要跟著別人的腳步跑,按照妳自己的腳步」 重新調整呼吸與腳步節奏 後面跑得輕鬆許多 一直等補給站喝寶礦力😆 ·先謝謝這麼棒的天氣 陰陰的不熱 好適合長跑 跑過路跑以來最涼爽的天氣 ·再感謝最後一哩路督促跑起來的攝影師 以及9k同伴大力鼓掌
Thumbnail
前10k不敢停 跑得有點快 後面11k一起陪跑的夥伴建議:「不要跟著別人的腳步跑,按照妳自己的腳步」 重新調整呼吸與腳步節奏 後面跑得輕鬆許多 一直等補給站喝寶礦力😆 ·先謝謝這麼棒的天氣 陰陰的不熱 好適合長跑 跑過路跑以來最涼爽的天氣 ·再感謝最後一哩路督促跑起來的攝影師 以及9k同伴大力鼓掌
Thumbnail
在2019~2022年間,我參與了三場半馬賽事。這篇會跟大家介紹我如何進入長距離跑步的世界,以及分享我在跑馬拉松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與心得。
Thumbnail
在2019~2022年間,我參與了三場半馬賽事。這篇會跟大家介紹我如何進入長距離跑步的世界,以及分享我在跑馬拉松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與心得。
Thumbnail
昨天完成了自己的初馬,練習了4個月最終抵達了終點,這期間的心路旅程,雖然不長但很充實。 6月20日開始,每個禮拜練習5天,不管颳風下雨持續了4個月,從一開始跑6.5廾裡就上氣接不到下氣,到後面比賽前兩個月,已經能讓速度維持在5分30秒左右,身體慢慢習慣每個禮拜的跑量,心肺功能也大大提升。 接下來分享
Thumbnail
昨天完成了自己的初馬,練習了4個月最終抵達了終點,這期間的心路旅程,雖然不長但很充實。 6月20日開始,每個禮拜練習5天,不管颳風下雨持續了4個月,從一開始跑6.5廾裡就上氣接不到下氣,到後面比賽前兩個月,已經能讓速度維持在5分30秒左右,身體慢慢習慣每個禮拜的跑量,心肺功能也大大提升。 接下來分享
Thumbnail
報名系統貼心提醒,已將進入而立! 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期許! 在面對人事物的處理 心態上能更加冷靜小心並沉著謹慎,無論生活或其他! (當然 不包括 在寒流中出去跑步 這種不正常的事)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期許! 在面對人事物的處理 心態上能更加冷靜小心並沉著謹慎,無論生活或其他! (當
Thumbnail
報名系統貼心提醒,已將進入而立! 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期許! 在面對人事物的處理 心態上能更加冷靜小心並沉著謹慎,無論生活或其他! (當然 不包括 在寒流中出去跑步 這種不正常的事)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對於自己期許! 在面對人事物的處理 心態上能更加冷靜小心並沉著謹慎,無論生活或其他! (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