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記:女性的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由於長期跟最近觀察到的事情有所感,我寫下這篇文章,

主題分為

  • 台灣Metoo誰幫他們發聲?
  • 英國的女性平權
  • 台灣對女性的框架
  • 演藝圈老大哥,男性的老舊思維


台灣Metoo

最近新聞黃子佼跟炎亞綸等等的藝人開始進行法院審理及判決,因為他們是藝人所以有知名度跟媒體話語權,因為他們過往在螢光幕前維持良好形象,更甚至他們在演藝圈的同輩晚輩在接受媒體採訪問到此事當事人近況,他們說某某某需要陪伴,某某某慢慢好轉,甚至被偷拍某某某近況,網路標題寫著歲月靜好。

但是,女性/男性受害者誰幫他們發聲?我只有印象是當初受害者透過網路文章、媒體等等方式揭露過往,但是

那些加害者都有人諒解他們,他們重新沈澱過自己的人生,

但是當這些藝人在幫自己人說話的時候,

對於受害者不會感到二次傷害嗎?

這些文字我沒有斷章取義,而是我看過他們採訪影片而留下的印象,也可以理解他們有交情,會這麼說。但是很希望有沒有什麼樣的專業人士可以為受害者發聲,保護他們的同時也可以聲明他們的立場。為什麼女性像是大牙為自己勇敢發聲的時候,還要受到官司還有工作的影響。特別是我看到這些對藝人加害者的報導的時候,我很心疼受害者,我不想冠冕堂皇的說會沒事的,但很希望這些朋友們傷口慢慢癒合,慢慢地找回自己的人生。


英國的女性平權

台灣很多給女生的框架,女生幾歲要結婚、生小孩、要生幾個、該做什麼樣的工作、女孩子一個人出去玩太危險。但是其實21世紀我們20、30歲的女生已經越來越獨立自主了,甚至許多40歲的女生在打下模板。而例如我在澳洲獨旅、在英國留學,看到有很多女生,都是一個人出來打工度假、工作、唸書、旅行、定居結婚生子,後面我會提到我觀察到的2023年現在的台灣,所以我還是很訝異,男女平權其實在台灣已經發展許久,怎麼台灣還有這麼老舊的觀念,當這些男性有話語權的人這樣看待女生的時候,何嘗在職場上不會有發展的侷限?現代台灣女生也很獨立自主,甚至在國外可以感覺的人身自由跟對女生穿著國外不會被打量或異樣眼光的這種禮貌跟尊重女生身體,是我很多台灣女生朋友在國外都有同感的感受。

我甚至在英國會看到女生開警車,甚至兩位車上警察都是女生、女生開救護車、女生開急救車緊急救護(我不太知道兩者區別,但是英國有像是台灣的一般救護車,但是還有一種是開一般5人座車子但是車上有急救包等等,會到現場查看患者傷勢)、還有女生當工程師,雖然當工程師的這位是我在一場活動聽到她的經驗分享,也是提到英國的工程師的領域,女性偏少男性偏多。

而這些觀察讓我覺得刺激意外,因為在台灣我沒有看過女生開救護車跟警車,甚至還只有女生配對出勤。我判斷有可能的框架是,台灣普遍認為男生比較會開車,如果有人開車技術待加強,時常聽到評論說肯定是女生開的、或三寶。還有女生比較柔弱,所以要配對男生?但是也許在英國而言,女生跟男生有一樣的專業跟信任所以跟男生平起平坐,男生在做的事,女生自然也可以做。


台灣面試女生框架

我在面試台灣工作的時候被問到一個人到台北爸媽不會擔心嗎?(因為我是彰化人,打算到台北租屋生活工作)

我心裡覺得奇怪,台北是什麼危險的地方嗎?我又不是沒有去過台北,而且我都可以自己一個人在英國留學了,我爸媽還要擔心什麼?所以我回:我都一個人來英國,我爸媽應該是不至於到多擔心,而且台北是同語言、文化的地方,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擔心跟影響。然後面試主管說,對,也是,只是女生一個人的還是要照顧好自己。

我只能事後心裡為他們解釋,也許是台灣人的關心方式,雖然我不懂這個框架所為何來,因為我從來不覺得我是女生,所以我會在不同地方而有什麼顧慮到工作或生活。我甚至覺得在國外我認識更多的是獨立的台灣女生。最基本的我當然會保護好自己,不論何時何地,只是我自己都不擔心去台北工作,我不知道面試官是要幫我顧慮什麼?這就是我所謂的框架,沒有必要的多慮跟疑問,感覺已經預設立場,認為女生怎麼樣,所以要怎麼樣。希望未來台灣社會可以弭平這些框架。看看世界多大,就會知道有些東西侷限住你我。


演藝圈老大哥,男性的老舊思維

曾國城評論蔡尚樺跟她的男友再一起很久了,不應該分手,分手可惜。

我想說到底有什麼好不能分手的,又沒結婚,結婚都能離婚,為什麼再一起久了就不該分手,很莫名其妙的觀點。當然可以理解他認為雙方關係都已經為彼此投入很多年,就這樣沒有結果的分開很可惜,但是,他們感情如果自己認為就是要分開了,到底誰說一定要走向婚姻作為成功的結果?誰再跟你保證說繼續交往下去然後結婚就絕對幸福美滿?這種傳統思維跟評論充斥台灣娛樂圈及報導,讓我有所感。

徐乃麟評論Vivian徐若瑄近期離婚,他說如果只是兩個人結婚一直吵架處不好那離婚沒關係,但是有小孩,不應該離婚,沒有什麼事情不能坐下來好好談。

老實說這是他們的人生、家庭、婚姻,就是因為走到那一步,雙方才會離婚。現在社會這麼多對就算離婚也能雙邊家庭一起好好照顧他們的孩子,也擁有自己的家庭。就是因為兩人組建的家庭委屈了才要分開不是嗎?到底為什麼這個世代,還要有人評論應該要好好談,不要離婚的這種評論。

說真的,你們的太太何嘗不是最偉大,在你們在外面工作的時候,他們不是就辭掉自己原本的工作(我只知道其中一位太太之前是空姐)然後全心照顧小孩嗎,為家庭犧牲嗎?

結論

我知道台灣慢慢進步,男女平權。比起一些非洲或者父權的國家,已經進步許多。但很希望台灣高階主管、有權利名聲地位的女性可以跟男生是平行的數量跟地位、酬勞。

所幸我家沒有重男輕女,反而因為我有幾位親哥哥,我的爸媽特別想要女兒。而我很幸運我生在這樣的家庭。因為我知道還是有一些現代的女性自己原生家庭比較傳統重男輕女,所以還是有不平等的待遇跟接收到的愛也有落差。

可能因為這樣背景,所以我對女性框架有特別有感,男女生當然有一些先天上的優劣會有不同的定位。只不過當我看到英國有許多女性的主管、教授、創業家、甚至女王、首相,還有除了女生育嬰假,可以順利回歸職場,而且是他們的另一半老公也會請育嬰假,真的很常在英國公園看到只有先生推著嬰兒車帶小孩出門,因為在台灣少見只有男性推小孩嬰兒車,一般來說都是夫妻一起出門。這些我在英國所聞所感,都希望我愛的台灣也可以這樣的越來越進步,人人都平等、人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


嗨嗨我是Ellen,來自台灣彰化,在這邊分享英國倫敦就讀碩士、撰寫英國碩士論文過程、跟英國歐洲旅遊生活、英國飲食、英國申請PSW簽證、返台工作生活的職涯發展等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生活篇 - Podcast 筆記】 每每聽到收穫良多的Podcast能感到身心愉快,我很喜歡這類的輸入,就像閱讀一樣吸取他人的經驗跟人生精華。今天聽劉軒老師的How to 人生學 也是複習之前所錄製的 EP 133, 134 職涯迷惘特輯,除了畢業季外,說真的人生任何階段都會感到迷惘
【 生活篇 - Podcast 筆記】 每每聽到收穫良多的Podcast能感到身心愉快,我很喜歡這類的輸入,就像閱讀一樣吸取他人的經驗跟人生精華。今天聽劉軒老師的How to 人生學 也是複習之前所錄製的 EP 133, 134 職涯迷惘特輯,除了畢業季外,說真的人生任何階段都會感到迷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藝人裡面爆發,女性被男性同仁或主管們騷擾事件,延伸到一般平民運動,大部分都是女性,伸手高舉說:"ME TOO"。其實這個議題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只是沒有像現在如此受到重視。 例如: 黑澀會美眉裡面的大牙,被已婚的"黑人"(前主持人)意圖,霸王硬上弓,竟然還跟大牙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太田律師指出,日本男性倍數於女性的自殺比率以及更高的過勞死比例,都與這樣的陽剛競爭有關。她認為,這是一種社會在男性身上加諸的詛咒,而這樣的詛咒,甚至在他們還是男孩子時就已經存在。尤其顯著地,首先展現為「受女孩子歡迎的程度」。
Thumbnail
這幾天因為華國統派藝人的性犯罪案件,國內居然可以有大到幾乎可以說是撕裂的站邊現象,還真是讓人感到台灣離文明其實還有好大距離。 連這種根本應該是基本倫理常識的東西都可以有選邊站的問題,我想是該來反省一下相關價值觀是怎麼回事。 法律是一回事,其實台灣法規已經定得很清楚,姑且不論嚴格與否與處罰程度的界
有時候路人甲覺得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好像搞不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是不該做,也許台灣要做好準備,日本的核彈打工問題快來台灣了!離歐美在路上隨機殺人應該也不遠了!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藝人裡面爆發,女性被男性同仁或主管們騷擾事件,延伸到一般平民運動,大部分都是女性,伸手高舉說:"ME TOO"。其實這個議題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了,只是沒有像現在如此受到重視。 例如: 黑澀會美眉裡面的大牙,被已婚的"黑人"(前主持人)意圖,霸王硬上弓,竟然還跟大牙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對一些「鋼鐵直男」而言,去判斷這些距離可能太幽微。隨著社會對性騷擾與令人不適的追求之探討,的確使得一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本來好像可以做的事情漸漸要變得不能做了。但這不意味著你被剝奪了什麼,而是從現在起,你應該要開始練習你一直沒有好好培養的人際敏感度。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Thumbnail
  太田律師指出,日本男性倍數於女性的自殺比率以及更高的過勞死比例,都與這樣的陽剛競爭有關。她認為,這是一種社會在男性身上加諸的詛咒,而這樣的詛咒,甚至在他們還是男孩子時就已經存在。尤其顯著地,首先展現為「受女孩子歡迎的程度」。
Thumbnail
這幾天因為華國統派藝人的性犯罪案件,國內居然可以有大到幾乎可以說是撕裂的站邊現象,還真是讓人感到台灣離文明其實還有好大距離。 連這種根本應該是基本倫理常識的東西都可以有選邊站的問題,我想是該來反省一下相關價值觀是怎麼回事。 法律是一回事,其實台灣法規已經定得很清楚,姑且不論嚴格與否與處罰程度的界
有時候路人甲覺得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好像搞不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是不該做,也許台灣要做好準備,日本的核彈打工問題快來台灣了!離歐美在路上隨機殺人應該也不遠了!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