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想法--各位看倌,您覺得我這個想法可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于2018.04.13

故友相見甘苦談,輕度障礙是主題;

民間團體財源少,權益倡導捐款低;

直接服務忠誠高,解決父母燃眉急;

特教課輔更專業,善用大學特教系。

與在大學教書的國小同學見面

前幾天有個機會與在大學教書的國小同學見面,剛好因為我的第一份工作也跟學習障礙有關,所以就有一些議題的討論,其中有個有趣的議題就是我們聊到了民間家長團體或基金會服務文化不利和輕度障礙族群如學習障礙、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或高功能自閉症的甘苦談,我們交流了彼此的想法。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學習障礙協會擔任社工員,第二份工作就到博幼基金會擔任社工督導,現在(2018年)是副執行長。所以我很能體會推廣認識這些族群與特殊教育權益倡導的許多家長協會或基金會,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究竟會有多辛苦,因為當年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了三年多。同時我到博幼基金會之後,我參與了機構從個位數的工作人員一直到現在全職工作人員超過200位的成長過程,我實際參與了組織的膨脹與發展,同時看到了過程中需要獲得多少經費與資源才能讓一個非營利組織穩定的成長。

raw-image



難以向一般民眾或企業募款

其實在這些年當中我不只一次去思考究竟一個小協會或基金會在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也沒有有名或很會募款的理事長或董事長時應該如何才能讓機構變大與成長,這個問題不太容易,也困擾我很久,但是我想在台灣也是有不少的機構成功過,所以應該不是做不到才對。一些身心障礙的推廣與權益爭取的過程中比較難以向一般民眾或企業募款,因為大眾的認識不足就很難感同身受,因此這個階段的捐款來源大部分是圈內人的捐款,圈內人包括特殊學生的家長、學者專家、醫生……等相對熟悉這個障礙領域的人士,因此捐款就會非常少且不穩定,就會造成財務的不健全,直接就可能導致會務推展上的困難,會務推展困難就越難讓一般社會大眾了解,就越難募到款,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的漩渦之中。

維持會員忠誠度最好的方式

因此,如何讓一般社會大眾或企業看到為什麼值得捐款,是非營利組織很重要的工作,其中提供會員的直接服務就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與媒介,因為推廣與權益爭取經常是很不立即且抽象的概念存在,而直接服務卻是最立即且具體的呈現在所有人面前,提供會員好的且急迫性的直接服務是維持會員忠誠度最好的方式,比如有某類障礙的小孩家長最立即、最直接的困擾是甚麼?不是大家認不認識這個障礙是什麼,也不見得是可以享有甚麼權益,而是小孩放學之後送到安親班會被「退貨」,家長必須每天在下班之後再加班4-5小時(還沒有加班費)盯孩子、教孩子做功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全年無休,完全不能請假,不能喘息的壓力感。

特殊教育的課業及生活行為輔導

所以如果民間機構團體可以提供課後照顧(寫作業)的服務,讓家長有喘息的機會,不是很不錯的會員服務嗎?如果可以提供課業輔導(補救教學)的服務,讓家長不僅可以喘息,還可以讓孩子進步,不是更好的會員服務嗎?如果可以提供特殊教育學生的課業輔導(特殊教育之補救教學)或相關需求課程的服務,讓家長不僅可以喘息,也可以讓孩子進步,還可以提供孩子需要的特殊支持,不是就十全十美了嗎?我建議她應該要善用台北市的特教資源,尤其是特教系的大學生都需要實務的場域累積教學經驗,而特殊教育的課業及生活行為輔導就會是一個最佳的場域。

聽了我天馬行空的想法之後眼睛為之一亮

我的同學和我聊完,聽了我天馬行空的想法之後眼睛為之一亮,覺得我的想法也許可行。接著我就分享目前我們剛剛開始沒多久的聘任專職特教老師到課輔班進行特殊教育教學的實驗計畫,聽完之後她更有信心。但她也表示,以台北地區來講,目前大學生多只能利用白天進入一般學校班級協助,或自己課後找機會擔任特教孩子的家教,教學實習場域也因想錄取教師甄試而多選擇進入學校系統實習,加上民間特教的課後照顧系統本來就不多,因此如果要提供特教孩子更好的支持,可能要思考如同博幼深入家庭社區的作法,在社區扎根。但如此一來,特教NPO內部的行政運作和經營規劃,又將是另一個考量重點。

民間團體都要好好善用在地的資源

我認為,台灣各區域的民間團體都要好好善用在地的資源,博幼的實驗方案因為課輔班多在偏鄉,附近連大學都不一定有,因此根本不可能有特教系的大學生可以擔任課輔老師,所以只能聘任專職的特教老師進行教學,每個特殊學生每週也只能分到1-2節課的時間,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我們都已經在嘗試了,那有眾多教育、心理、社會、特教相關科系大學生的地方不試試,就真的太糟蹋了!不是嗎?

如果民間團體願意,運用博幼的教材與課業輔導模式的基礎,一起建構出更精緻的特殊教育課業輔導模式出來。有了這些服務模式建構出來之後,社區化的支持系統及機構的經營與募款應該就能相輔相成了。各位看倌,您覺得我這個想法可行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文炎的沙龍
72會員
206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吳文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障礙兒童的行為背後,是源於對關係破裂的深切恐懼,而非單純的無理取鬧。文中以小傑的例子,說明錯誤的懲罰方式如何加劇孩子的恐懼,並提出以安撫、同理和支持取代懲罰,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5/02
這篇文章探討情緒障礙兒童的行為背後,是源於對關係破裂的深切恐懼,而非單純的無理取鬧。文中以小傑的例子,說明錯誤的懲罰方式如何加劇孩子的恐懼,並提出以安撫、同理和支持取代懲罰,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小一學童小傑在課後照顧班寫作業時情緒崩潰,拍桌、哭泣,表現出情緒失控的行為。文章探討了孩子情緒崩潰背後的原因,以及老師如何透過溫柔的回應和引導,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文中強調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的情緒崩潰實則是一種求救訊號,需要大人們的耐心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4/25
本篇文章以小語的故事,探討注意力不足的議題。小語在課堂上無法專注,容易被周遭環境干擾,老師起初誤以為他搗亂,後來才發現他的困難來自於無法過濾感官資訊。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藥物輔助,小語逐步學習控制注意力,最終體會到專注的另一種樣貌。文章呼籲重視孩子努力,避免輕易貼標籤,鼓勵家長和老師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身障者職業服務中可能拒絕合作的原因,包括期待落差、支持需求認知不清、對障礙身份的接受度以及過度保護等問題。透過實務案例,提供了促進家長合作的策略。文章最終呼籲瞭解家長和服務對象的困境,以更好地協助他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身障者職業服務中可能拒絕合作的原因,包括期待落差、支持需求認知不清、對障礙身份的接受度以及過度保護等問題。透過實務案例,提供了促進家長合作的策略。文章最終呼籲瞭解家長和服務對象的困境,以更好地協助他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過動症經驗,呼籲社會應更理解特殊族群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同時,提出過動症的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並訴說因過動症給他帶來的獨特體驗與成長。這篇文章重點關鍵字包含過動症、資源班、社會歧視、特殊族群。故在關鍵字中可使用適當的中文詞彙。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過動症經驗,呼籲社會應更理解特殊族群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同時,提出過動症的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並訴說因過動症給他帶來的獨特體驗與成長。這篇文章重點關鍵字包含過動症、資源班、社會歧視、特殊族群。故在關鍵字中可使用適當的中文詞彙。
Thumbnail
成為身心障礙者的家人,帶來許多額外的壓力與挑戰。愛奇兒家庭照顧者需面對照顧工作的負擔、心理壓力、以及在社交關係中的困難。心理諮商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但費用問題讓許多家庭無法承擔,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提出連署以爭取每年三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成為身心障礙者的家人,帶來許多額外的壓力與挑戰。愛奇兒家庭照顧者需面對照顧工作的負擔、心理壓力、以及在社交關係中的困難。心理諮商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但費用問題讓許多家庭無法承擔,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提出連署以爭取每年三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臺北市某高中情障生攻擊老師事件引發社會對情障生教育的反思。這篇文章探討了同儕學習如何能幫助情障生克服攻擊性問題。透過案例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給出了教師如何善用班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如何幫助班上的情障孩子的一些建議。並以作者自身經驗來分享如何處理情障生的問題。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Thumbnail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