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29):先行其言—君子應率先垂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第二)。

raw-image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對君子和小人的許多論述。但卻沒有給君子一個完整的定義。可以肯定的是,君子有一定社會地位,然後,還要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孔子對君子的論述就集中在這些方面。但根據這些要求,我們也只能知道不符合這些要求不算是君子,而符合這些要求也不一定算君子。

 

西方的騎士也有道德和行為規範要求,包括謙卑、誠實、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和精神。相比之下,對騎士的要求就很集中和全面。

 

這句話講君子應當怎麼處理言和行的關係。大多解釋為,子貢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做事在說話前,然後其它人才照他做的說』。

 

這麼解釋很彆扭,不合理。關鍵是『先』如何理解?通常的解釋是指『行在言先』。我以為應當是先於他人,先於眾人。意思是說,君子應當率先踐行他所說的話,起表率作用。不要光說不做。然後眾人才會跟隨他,照他所說的去做。文言中有省略很正常;再一個,《論語》多是孔子與學生的對話,有具體的場景,說的時候省略些內容也不會誤解。但脫離了當時的情景,就會變得令人費解。

 

儒家的『行』,都是指社會行為規範,道德禮義要求;而不是生產或生活技能。如果這裡的『行』是指生產或生活技能,那解釋為『做事在說話前』倒還很合理。自己先摸索實踐,方法行得通,再總結出來告訴其它人,教給其它人,讓其它人照著做。

 

《論語》中還有若干對言和行的論述。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裡仁第四)意思是說,古者說話很謹慎,生怕說了後不能兌現。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裡仁第四)。,約束,收斂。失,過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要求嚴格,言語謹慎,行為低調,就會少有過失。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裡仁第四)。君子言語遲緩,三思而言,但做事很迅速利索。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先進第十一)。,語氣助詞。假若其人言論既誠懇又很有道理,就一定是君子嗎?又或者僅僅是裝著很誠懇呢?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憲問第十四)。(zuò),慚愧。說話言過其實,大言不慚,做起來就很難了。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第十四)。君子實事求是,恥於誇大自己做事的成效和努力。前一句告誡做事前不要誇海口,這一句告誡做完事後不要吹牛皮。

 

總之,孔子重視行而慎於言。要求君子不要說大話,不要言過其行,而要說得到做得到,要少說多做,謹言敏行。言傳身教,身教重于言傳,先于言傳。這些大致都不錯,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對他人的承諾,應當謹慎,不要說過頭話,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就兌現不了。而討論問題,建言建策,則應該暢所欲言,不必有十足的把握,但也不能太輕率。

 

而由於儒家主張等級制,為尊者諱,有了過錯就必然找下級背鍋,所以,慎言也是為了自保。孔子非常清楚這一點,告誡子張,『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第二)。在官場職場,為了自保就必須慎言,所以打『太極拳』是中國官場的基本功,說話繞來繞去,模棱兩可,正話反說,反話正說,相互推諉,不給上司或同僚甩鍋的機會。這就造成一種反差,一方面對上怕被委過而慎言;另一方面,對下不用負責,說話就肆無忌憚,信口開河,吹牛不打稿子。從古至今,這都是中國官場的普遍現象。

 

2017年12月8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5會員
333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第二)。 這是孔子在告誡作為君子,應當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用小人來反襯。孔子認為君子應當對人一視同仁,而不應當厚此薄彼,與一些人關係親密,而與另一些人關係疏遠。而小人正相反。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親近的意思。甲骨文的『比』
Thumbnail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第二)。 這是孔子在告誡作為君子,應當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用小人來反襯。孔子認為君子應當對人一視同仁,而不應當厚此薄彼,與一些人關係親密,而與另一些人關係疏遠。而小人正相反。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親近的意思。甲骨文的『比』
Thumbnail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第二)。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對君子和小人的許多論述。但卻沒有給君子一個完整的定義。可以肯定的是,君子有一定社會地位,然後,還要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孔子對君子的論述就集中在這些方面。但根據這些要求,我們也只能知道
Thumbnail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第二)。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對君子和小人的許多論述。但卻沒有給君子一個完整的定義。可以肯定的是,君子有一定社會地位,然後,還要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孔子對君子的論述就集中在這些方面。但根據這些要求,我們也只能知道
Thumbnail
 子曰:『君子不器』(為政第二)。  這是《論語》中最短的一句話。但很有內涵。  器指器具,有專門的用途。碗是用來盛食物的,杯子是用來喝水的。君子指有地位有學識有教養,志于治國安邦的社會精英。作為古今適用更一般化的理解,君子就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孔子認
Thumbnail
 子曰:『君子不器』(為政第二)。  這是《論語》中最短的一句話。但很有內涵。  器指器具,有專門的用途。碗是用來盛食物的,杯子是用來喝水的。君子指有地位有學識有教養,志于治國安邦的社會精英。作為古今適用更一般化的理解,君子就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孔子認
Thumbnail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一)。  這段話分兩句。後一句,『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在後面『子罕第九』篇中又單獨出現了一次。兩句話之間有聯繫,前者強調君子要穩重,後者強調君子交友要謹慎。   孔子說:『君子不穩重就沒有威嚴,學問也不會
Thumbnail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一)。  這段話分兩句。後一句,『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在後面『子罕第九』篇中又單獨出現了一次。兩句話之間有聯繫,前者強調君子要穩重,後者強調君子交友要謹慎。   孔子說:『君子不穩重就沒有威嚴,學問也不會
Thumbnail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第一)。  子夏,姓姬名商,子夏是他的字,衛國人。比孔子小四十四歲。以『文學』著稱,名列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人。   對『賢賢易色』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就不列舉了。我理解,『賢賢』之意就是像賢人那樣行
Thumbnail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第一)。  子夏,姓姬名商,子夏是他的字,衛國人。比孔子小四十四歲。以『文學』著稱,名列孔門十哲和七十二賢人。   對『賢賢易色』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就不列舉了。我理解,『賢賢』之意就是像賢人那樣行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第一)。 孔子的這段話,涵蓋性很強,全面闡述了儒家對門徒弟子的基本要求和學習的次序。因而被當成了後世儒家啟蒙讀物《弟子規》的總綱。   《弟子規》開篇總敘言道:『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第一)。 孔子的這段話,涵蓋性很強,全面闡述了儒家對門徒弟子的基本要求和學習的次序。因而被當成了後世儒家啟蒙讀物《弟子規》的總綱。   《弟子規》開篇總敘言道:『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