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孔子在告誡作為君子,應當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用小人來反襯。孔子認為君子應當對人一視同仁,而不應當厚此薄彼,與一些人關係親密,而與另一些人關係疏遠。而小人正相反。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親近的意思。甲骨文的『比』字,像兩個並肩而行的人。《易經》中有『比』卦,就是講如何比附於人。
類似的話,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君子要相處和諧,不要同求一致;小人表面上一致,但實際上相互不和。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党(衛靈公第十五),君子應當莊重而不要急赤白臉的爭搶,和群但不要結黨,相互包庇。
孔子的這個要求,乍一看很合理。但細究起來,卻與其『尊尊親親』的根本主張矛盾。孔子主張忠孝等價值,本身就是親疏有別,內外有分。孔子明確說過,『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中庸》)。一個人,處於忠孝維繫的社會關係中,不可能對他的關係人一視同仁,不偏不倚。
即便都是非血緣關係的群體中,如同仁同學的關係中,也有個長幼有序。想來想去,只有一種情況兩種要求不衝突,那就是上一等級對待下一等級。比如說君主對待臣民,長官對待下屬,老師對待學生,父母對待子女。這些關係中,上一等級理論上可以做到對下一等級一視同仁,不有所偏愛偏袒。但實際上也很難做到。儒家社會中,父母偏愛某個子女很常見,重男輕女更是如此。君主也更喜歡阿諛奉承的臣僚。
由於孔子與儒家處理人與人的基本關係是親疏有別,也很難在非血緣關係中建立起平等關係。非血緣人群建立關係必然也比照親疏有別。比如江湖好漢,會比照兄弟關係結為義兄弟。結義了,關係就更親密,利益更緊密一致。一個群體中,個人要想保持與其它人等距離的關係,不結黨也是不可能的。
但孔子從維護尊者,從維護君主的統治和權威出發,反對下屬結成較緊密的利益集團,擔心下屬結党構成對君主統治的威脅。於是主張『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但又難以避免。於是,善於操弄權術的君主,就會利用臣僚中的黨派,抑揚不一,拉一派打一派,保持他們的均衡,從而不讓任何一方坐大,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很有可能,這兩句話就是孔子針對他的學生,不想讓他的學生搞小團體;那樣,孔子作為老師,就不好管理使喚學生了。這也是為政之道。
所以,孔子及儒家提供的這套社會準則,有矛盾之處,人們很難完全做到,容易導致虛偽。口中說周而不比,群而不黨,但做起來卻是另一回事;施行起來會產生很大的內耗。
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