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不得已,但可行。 關鍵在於範圍與循環的大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與人相處有兩個法則,一個叫黃金法則,一個叫白銀法則。 黃金法則來自聖經:你想別人怎麼對待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白銀法則來自論語:你不想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不要怎麼對待別人。 - 王爍

不能以暴治暴,因為以正循環來說,所有的行為都會帶來自我複製的正面影響,而在這種人類彼此之間,會學習模仿的良性循環氛圍中,唯一錯誤的只有暴力。

那要怎麼讓人產生同理共情? 

其實暴力的真實,意謂著中止與停止,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遇到挫折,很容易會感覺到憤怒,因為想中斷這個讓他們的美好生活陷入停滯的東西,而挫折本身就意味著中斷。 

如果應用以上的邏輯,順勢而為將暴力重新導向去中斷不好的事物,如被左臉被打之後,說右臉也給你打。 若對方打下去,那麼就學會聽話可以共情,如不其然也會看見自己之前的錯誤,但對自己來說,卻只是不願意對方因為一時執著而失去自由,右臉這一下,自己也願意替對方承受。 

用同情共理來喚醒同情共理的方法時,最後成功而導致結果是美妙的時,那麼! 第二個問題來了,看不見過程的對方,會不會覺得即使是暴力,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進而看不見暴力的本質就是停止?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人生如果沒有看向,前人走過的痕跡、留下的美麗,本來就是會跌跌撞撞的,如果在把結果導向良好之後,再深一個層次的原因,對方看不見,那就會繼續跌跌撞撞下去,此時就是自己想要教導與引導,是對方需要的,而不是對方想要的情境了。

但以有政府的社會來說,預設值就是不要讓社會協作被中斷的理想協作,於是用警察來維護治安,難免會必須用暴力來制止暴力的情況發生。 至此,也可以看見一旦層級有厚度後,社會的邊緣就像末梢神經一樣,只要代謝一慢,就容易發生問題。

那麼什麼時候會需要死刑,用暴力來終止一條生命,讓部分人類的生命里程碑,只留下可悲?

當對方用暴力奪走自己家人的生命時,對方實際上已中斷自己的美好人生,所以對方也不值得擁有生命,這種以儆效尤的殺雞儆猴,值得嗎?  而代表著社會理想的法律,上面寫著「你不想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不要怎麼對待別人。」的白銀法則,真的就值得全部人民效法嗎?  不是明明就有著更好的黃金法則。 

因此慶幸社會上有社福機構,就像我們時不時會手去按摩小腿與腳掌,溫暖著末梢神經一樣。 才知道! 原來這些出問題的身體部位,是意識到自己即將陷入停滯與死亡,卻又不會表達,才用了最糟糕的方式訴說。

若以臺灣目前的時事來說,提倡以暴制暴的人們,需要永恆的抱抱,即使已有永恆的抱抱還不夠,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本來是不需要的,是被導致的。

那除了永恆的抱抱外,我們還能給予什麼? 

最好的平撫安慰以及滋養增進,都在教育裡,而言教不如身教,連永恆的抱抱也無法安撫的過去,就讓可以看見無限美麗未來的教育未來性,來帶領。

而站出來提倡廢死聯盟的行動,就是在用身教替代言教,用未來性在救一個身心都已在地獄中的未成年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54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2025/04/01
意識到自在的自,不只自己。
Thumbnail
2025/04/01
意識到自在的自,不只自己。
Thumbnail
2025/03/21
只喜歡孤獨。 由於活著的下限比起別人有明顯的低落,維持高敏感心臟與神經就快要承受不住,無論是好,或著是壞。
Thumbnail
2025/03/21
只喜歡孤獨。 由於活著的下限比起別人有明顯的低落,維持高敏感心臟與神經就快要承受不住,無論是好,或著是壞。
Thumbnail
2025/03/16
原來,當我們將0視為道法的「無」、佛法的「空」時,自己全然無我還在根除自己的所有一切「有」時,只會發現自己成為容器,用存在超越存在,天生萬物海納百川自然而自在,具體工具在心理學有奧卡姆剃刀、在人類學有禪定的龜息大法。
Thumbnail
2025/03/16
原來,當我們將0視為道法的「無」、佛法的「空」時,自己全然無我還在根除自己的所有一切「有」時,只會發現自己成為容器,用存在超越存在,天生萬物海納百川自然而自在,具體工具在心理學有奧卡姆剃刀、在人類學有禪定的龜息大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人心與太陽一樣,都是需要小心對待的存在。這篇文章談論瞭如何在這個充滿善惡的世界中保護自己,並對人性的邪惡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人心與太陽一樣,都是需要小心對待的存在。這篇文章談論瞭如何在這個充滿善惡的世界中保護自己,並對人性的邪惡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在正義與寬恕之間如何取得微妙的平衡?如何處理錯誤行為,如何平衡懲罰與寬恕。透過這個故事,邀請讀者思考在面對挑戰時的道德抉擇和內心掙扎,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寬恕和正義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如何在艱難時刻找到內心的平衡點。
Thumbnail
在正義與寬恕之間如何取得微妙的平衡?如何處理錯誤行為,如何平衡懲罰與寬恕。透過這個故事,邀請讀者思考在面對挑戰時的道德抉擇和內心掙扎,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寬恕和正義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如何在艱難時刻找到內心的平衡點。
Thumbnail
只有那些能夠帶來自由的人才是真正的非暴力者,因為他們未對真理施暴。 關係之中存有暴力,所以這個世界也便存有暴力。 暴力的對立面是暴力本身,而永遠不會是善。 暴力的問題不能夠通過思考來解決,因為思考和暴力的根源其實是相同的, 只有當思考的過程停止,暴力才能夠終結。 暴力是內在空虛的表徵 鬥爭、戰
Thumbnail
只有那些能夠帶來自由的人才是真正的非暴力者,因為他們未對真理施暴。 關係之中存有暴力,所以這個世界也便存有暴力。 暴力的對立面是暴力本身,而永遠不會是善。 暴力的問題不能夠通過思考來解決,因為思考和暴力的根源其實是相同的, 只有當思考的過程停止,暴力才能夠終結。 暴力是內在空虛的表徵 鬥爭、戰
Thumbnail
學會對抗無禮之人,果斷地以牙還牙。遠離無禮之人,提高警覺。不斷反芻每一句話,避免過度解讀。在人際關係中,採取適當的態度。提供成功祕訣和迴避建議,不斷提高自我。
Thumbnail
學會對抗無禮之人,果斷地以牙還牙。遠離無禮之人,提高警覺。不斷反芻每一句話,避免過度解讀。在人際關係中,採取適當的態度。提供成功祕訣和迴避建議,不斷提高自我。
Thumbnail
很多時候,遇人遇事,第一時間先放一放,不要批判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怎樣才公平,誰誰誰就是欺負人是壞人……當我們的大腦開始判斷是非對錯,心就會停止感覺,但心才是遼闊的,大腦是有限的。
Thumbnail
很多時候,遇人遇事,第一時間先放一放,不要批判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怎樣才公平,誰誰誰就是欺負人是壞人……當我們的大腦開始判斷是非對錯,心就會停止感覺,但心才是遼闊的,大腦是有限的。
Thumbnail
比起感慨怎麼會有割喉案、是不是社會道德淪喪 大家都不讀廉恥,我更在意的是如何避免容易成為目標、或是遇到他人惡意攻擊/跟蹤時該怎麼辦。
Thumbnail
比起感慨怎麼會有割喉案、是不是社會道德淪喪 大家都不讀廉恥,我更在意的是如何避免容易成為目標、或是遇到他人惡意攻擊/跟蹤時該怎麼辦。
Thumbnail
此篇分析所蕴含的道理是我毕生奉行的圭臬,那么,是什么道理呢? 只做心甘情愿、心悦诚服的事。 首先明确不跟烂人烂事纠缠的动机是什么? 当然是不为负面因素所消耗自身。 那,为什么明知道「不跟烂人烂事做纠缠」这个道理,却做不到让自己不被消耗? 因为,「不和烂人烂事做纠缠」这个道理,不足以让人心甘
Thumbnail
此篇分析所蕴含的道理是我毕生奉行的圭臬,那么,是什么道理呢? 只做心甘情愿、心悦诚服的事。 首先明确不跟烂人烂事纠缠的动机是什么? 当然是不为负面因素所消耗自身。 那,为什么明知道「不跟烂人烂事做纠缠」这个道理,却做不到让自己不被消耗? 因为,「不和烂人烂事做纠缠」这个道理,不足以让人心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