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期待早上要吃好一點。因為平時上班都沒能好好吃一頓熱騰騰的早餐。但即使要吃好一點,就得要吃蔥油餅配黑胡椒鐵板麵,再來個大杯冰奶茶嗎?這樣一吃完後,很容易就會引起胃不舒服,因為一下吃進太多食物,也太油膩。雖然早餐後胃痛不舒服,到了下午好轉,肚子餓之後,又想要吃炸雞排配珍奶,這是不是又再次做了相同的事?如果趁著對方不舒服的時候,去提醒,對方可能會回說:對啦!我就是自作自受,誰叫我自己吃那麼多!反正我痛死活該!不過,這樣的回答,又能改變現狀嗎?這樣說來,提醒對方這個動作似乎也是多餘的。
別人要選擇吃進怎樣的食物,那是別人的自由,就算因此產生痛苦的結果,也得要承受。所以說,那就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像是自作自受的行為嗎?因為不干自己的事,所以就不要去管?而自己在選擇食物上就一定是正確的嗎?也只能以自己為例來提出建議,別人不採信,那也就先接受這樣的結果。這樣的道理放在工作上也是如此,看到別人在期限前拼拼湊湊交出企劃案,勉強過關後,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這下又可以慢慢來了,之後再度發生期限前趕稿的情況,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種不好的循環吧?所以,既然已經發現這樣的循環,就算別人不予採信,還是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展開來檢視,或許自己的思考也有不足之處,可以趁此機會加以修改。
自以為已經想得透徹的事情,往往還有未能顧及到的一面,正是因為看事情的角度有許多面的緣故。像是看到別人亂吃東西這個例子,雖然會反覆發生胃痛的結果。但是,既然知道會胃痛,還是會稍微克制一下不要吃某些食物,以降低胃痛發生的機會。這也可以說是從錯誤中學習的角度,吃還是想吃,那就有些不要吃不就行了?反正以不會胃痛為最低標準,在這個限度內,就照樣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因此,別人的飲食習慣,並不是非要符合自己的飲食標準才是正確答案。就算是放假,早餐也只能吃少少嗎?會不會把生活過得太無趣?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這樣反覆受到教訓的過程是必須的。因為每次感到痛,就是一個調整的時機。調整到可以吃又不會痛的程度,這也是取得一個平衡。並沒有必要把他人的飲食方式,調整為跟自己一模一樣。因為自己的飲食方式,就算對自己有用而瘦下來,但未必就是對別人有用,這一點是無法保證的。況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減重的需求,不必要隨時都處在減重的狀態,那很累人。例如依照當下的飲食習慣,造成的體重多少的結果,如果不在乎的話,那就照常吃又何妨?就算超出標準體重十五公斤或二十公斤又如何,那也不算是很胖?只會是看起來有點胖胖的而已。
路上隨便找都可以找到更胖的人可以當墊背,所以說沒關係的。如果有人抱持著這樣的想法生活著,也沒什麼不可以的。自己的身體自己顧,想要每天來塊蛋糕或是泡芙,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只要維持不用吃藥看醫生的程度,那就是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