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從我高中開始,全聯就開始在各個學校或十字路口瘋狂展店,以全台的規模經濟來說確實做得有聲有色,在行銷策略上把(省下裝潢,租金,只為了回饋給消費者)當成口號,加上全聯先生的親民形象,就算門店不怎麼舒適,但價格的誘因會讓消費者認為只要便宜,其餘的不足都還能接受。
全聯的價格優勢是建立在寄賣制度上,但最重要的商品品質,卻不是這家超市的著眼點。而寄賣制度是建立在供應商和通路的互相信任上,通路不收上架費和建立自有品牌競爭,供應商配合低價策略,但如果某一個品項的最大供應商失去了價格主導權,那就不只是其他類似品項的供應商需要服從全聯的價格一言堂,包含我們消費者在內也必須接受全聯定出來的不二價。
全聯的商品品質最不穩定的就屬生鮮這一區塊,尤其海鮮類商品實在是不予置評......買過的人都懂那個味道.....最重要的是並沒有比較便宜,大規模進貨的缺點在生鮮這一區塊表露無遺,考量到方便性而定價高或許能接受,但沒必要為了讓消費者覺得便宜而把已經不新鮮的商品貼折價標籤吧....
去全聯很常看到一件事情,一個東西單賣你50元,三個同樣的東西賣你不到100元,這時候你會發現那一張單賣50元的價格牌唯一的意義,就是誘導你一次買3個,這就是價格錨點,有了錨點,就有了比較的基準,而我們自己的錨點,就要設在我們真正需要多少而不是讓全聯賺了多少,這也牽涉到另一個心理-合算偏見,消費者可不喜歡被佔便宜,相對的還要佔店家的便宜,購買3個讓店家虧錢,等於戰勝了店家,但....真的虧的....是誰呢?
1.永遠買進口的,國產就是貴
2.永遠買冷凍的,冷藏的只是還沒進冷凍,而且又貴
3.雞骨架跟豬背骨是月底之神,請膜拜它們,雞骨架可以熬湯,肉剝下來可以加醬油變雞絲肉飯,豬背骨同理剝肉剁碎變化成肉燥飯
4.不想要IG沒東西發,綜合蔬菜跟馬鈴薯是你的標配,綜合蔬菜烤完疊高,馬鈴薯搗成薯泥搓圓,配上特價絞肉做成漢堡排,三樣食物擺同一盤,一個裝逼西餐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