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你從此不要有期待]

茶米老師-avatar-img
發佈於校園師生對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他已經超過一年都不願意跟我們好好說話了!我能怎麼辦?」媽媽無奈的對我說


九年級模擬教育會考結束,

緊接而來的是複雜的志願選填細節。

學生和家長必須清楚遊戲規則,

且要密切討論志願填榜順序,

才能上榜如願。


可這孩子和父母冷戰已長達一年半,

每次只要講話,

就是衝突!


媽媽說:「我完全不敢碰他!不說話至少沒有衝突。⋯甭談討論升學了!隨便他⋯反正沒期待就沒傷害呀!」


「我們明明是這麼的愛他⋯哀~」媽媽長嘆

▪️

『因為不想再受傷、害怕有衝突,所以乾脆不期待了?』


發現有不少人會誤會,

不要期待就是保護關係的安全裝置。

由於害怕衝突影響了關係,

乾脆就關閉對對方的所有期待。


事實上,

正好相反耶!


如果認為衝突,

就會失去愛的話,

那麼你以為的「愛」就會慢慢變質。


理由很簡單,

因為ㄧ方總是犧牲忍耐著,

他的委屈只會越積越沈重。


而大部分的人無法順利覺察,

那以為的「愛」,

卻靜悄悄地變得有條件了…


和孩子說話,

句句不離自己多苦多困難。


你開始發洩怨氣、情勒,

意圖想傳遞給孩子:

你看你有多幸福,

還不是因為我們多偉大多犧牲,

這一切還不都是為了你、愛你嗎?


▪️

嘿!

不要忘了,

他並沒有希望你這樣呀!

孩子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

這其實是你大人自己的決定不是嗎?


想想

你用力地說再多,

他是不是只有更反感更排斥?你們的衝突更多呢?


他搞不好心裡還想:

我還不想生在這個家庭呢!


▪️

我認為無論什麼樣的關係,

關係間是不可能沒有期待的,

特別是親子關係。


因為,

這世界上唯有親子關係切不斷且無法代替。


想要有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應該要學的並不是不要有期待,

而是你怎麼面對、梳理、正確去表達落空的期待。


回想孩子呱呱落地的時後,

對孩子的愛是很深刻的體現,

是滿溢的、無條件的。


可孩子漸漸長大,

開始會頂嘴了,

有自己的想法了,

開始跟你的期待不一樣了,

於是我們的內心開始不舒服、失落、難過或者生氣,

我們無法接受這些期待的落空。


內心一直煎熬著:

我明明是這麼愛他,

我明明為他犧牲這麼多,

他怎麼變成這樣?怎麼可以這樣?


▪️

我對媽媽說:「你應該誠實表達你的期待,選擇不觸碰只會讓關係更加雪上加霜。」


遇事,

你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你做什麼不好的事時,我感到困擾。我想要⋯。媽媽愛你。」


用『我訊息』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與期待,

明確說出無論如何你都是愛他的。


你不能這樣跟孩子說:

「你都⋯,你每次都⋯,或者你為什麼都⋯」


這樣說話,聽來都是指責,

孩子根本不會懂你想要什麼且感受不到你的愛呀!


你如果明確的說出自己要什麼,

孩子就會明確的收到你的訊息。


▪️

媽媽又問:「這麼多教養方式,有的說要嚴格一點,有的又說要自然成長。像我們家孩子這樣的狀況,我不知道究竟該用哪一種方法耶?」


我跟媽媽說:

我們都知道家家都有自己的難經,

我無法給您答案的!

因為根本不會有一套標準答案呀!


但我認為最好的方式,

就是用您自己的方法。


什麼叫自己的方法呢?

用自己的方法前題就是回到自己,

遵從自己內心的那一刻,

就是自己的方法。


怎麼知道有沒有回到自己呢?

我的方法是,

當發現這樣表達這樣做時,

內心瞬間升起了愛、包容 、體貼的時候,

就已回到了自己了呀!(笑)


#沒有執著就是自己就是本心就是愛

raw-image



avatar-img
12會員
119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茶米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感覺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是擅長做父母的。☺️ ▪️ 九年級已經快過去一半了, 和爸爸聊到對孩子未來升學怎麼打算? 孩子不擅長讀書, 學業成績是班上的後段生。  大考一天天逼近, 當同學們專注往目標前行時, 老師卻感覺到他的迷茫與力不從心。 爸爸提到以前,
「媽媽你不要跟老師說」的媽媽打電話來了, and 「媽媽你去跟老師說」的媽媽也要求老師抽空回個電。 哈 好巧不巧, 溝通了一大圈, 最後這兩位媽媽竟都對我說:「不要讓孩子知道我跟你說這些哦!他不喜歡我跟老師講太多!」 #沒搞清楚要什麼 #你其實根本不用講這通電
吉米弟弟向我問了一個極具深度的問題: 「媽媽~為什麼我假哭,哭久了就真的想哭流眼淚了呢?」🙄 ▪️ 九年級的課堂講到人體神經系統, 抓ㄧ位最帥的大朋友上台當麻豆兒。 「來!告訴大家,意識中樞在哪?」我問 大朋友自信的指著自己的頭說:「大腦。」 「很好!那為什麼我們
終於等到孩子進房睡覺, 大人們也終於停下了一天的忙碌。 豬爸爸抓起手機, 一屁股坐上沙發, 準備開啟他的休息模式。 「欸欸~你看這句話,看了…不舒服…」我將手機螢幕湊到豬爸爸面前。 「『其實我都知道喔!』…怎麼有種被威脅的感覺呀…..呵呵…」 每當看到我沒進房陪小孩,
豬爸爸帶孩子和婆婆下南部旅遊了。 湯米在視訊電話那頭說到:「媽媽,我們不在家,你是不是很開心?」 吉米:「媽媽,把你的手機鏡頭四處照一照,我要檢查有沒有偷藏其他男生!」 「哈哈哈哈哈!怎麼可能啦!我最愛你們了!」我說 「你們不在家,我很害怕好嗎!?跟你們說,昨天半夜媽媽聽到外面有小狗在亂叫,
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了嗎?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小學高年級、國中的年紀時, 就是大部分的父母進入中年危機的時候了。 ▪️ 三明治世代的你, 除了為工作與生活的柴米油鹽奔波, 還多了面對暴衝青春期孩子的教養與升學擔心, 親愛的父母可能也邁入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叛逆期」….. 當夜
就感覺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是擅長做父母的。☺️ ▪️ 九年級已經快過去一半了, 和爸爸聊到對孩子未來升學怎麼打算? 孩子不擅長讀書, 學業成績是班上的後段生。  大考一天天逼近, 當同學們專注往目標前行時, 老師卻感覺到他的迷茫與力不從心。 爸爸提到以前,
「媽媽你不要跟老師說」的媽媽打電話來了, and 「媽媽你去跟老師說」的媽媽也要求老師抽空回個電。 哈 好巧不巧, 溝通了一大圈, 最後這兩位媽媽竟都對我說:「不要讓孩子知道我跟你說這些哦!他不喜歡我跟老師講太多!」 #沒搞清楚要什麼 #你其實根本不用講這通電
吉米弟弟向我問了一個極具深度的問題: 「媽媽~為什麼我假哭,哭久了就真的想哭流眼淚了呢?」🙄 ▪️ 九年級的課堂講到人體神經系統, 抓ㄧ位最帥的大朋友上台當麻豆兒。 「來!告訴大家,意識中樞在哪?」我問 大朋友自信的指著自己的頭說:「大腦。」 「很好!那為什麼我們
終於等到孩子進房睡覺, 大人們也終於停下了一天的忙碌。 豬爸爸抓起手機, 一屁股坐上沙發, 準備開啟他的休息模式。 「欸欸~你看這句話,看了…不舒服…」我將手機螢幕湊到豬爸爸面前。 「『其實我都知道喔!』…怎麼有種被威脅的感覺呀…..呵呵…」 每當看到我沒進房陪小孩,
豬爸爸帶孩子和婆婆下南部旅遊了。 湯米在視訊電話那頭說到:「媽媽,我們不在家,你是不是很開心?」 吉米:「媽媽,把你的手機鏡頭四處照一照,我要檢查有沒有偷藏其他男生!」 「哈哈哈哈哈!怎麼可能啦!我最愛你們了!」我說 「你們不在家,我很害怕好嗎!?跟你們說,昨天半夜媽媽聽到外面有小狗在亂叫,
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了嗎?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小學高年級、國中的年紀時, 就是大部分的父母進入中年危機的時候了。 ▪️ 三明治世代的你, 除了為工作與生活的柴米油鹽奔波, 還多了面對暴衝青春期孩子的教養與升學擔心, 親愛的父母可能也邁入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叛逆期」….. 當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肺部被挖了六個洞,反正咱有「自費合法嗎啡」~啥不能連續使用~痛死咱了,嗚嗚嗚,林則徐你這個渾蛋…… 醫生說:看起來像癌症、拍起來像癌症、切起來像癌症,那它就是隻癌症 巴菲特:看起來像鴨子、游泳像鴨子、叫聲像鴨子,那牠就是隻鴨子 巴爺爺,你這句話流傳到「非投資領域了」,那六個點全部都不是癌症……
還記得在國小實習的那半年,或說是從開始決定考教程時,一直都認為是為了媽媽的擔心而去做的事情,等到開始實習後、遇到也許也是年輕力盛對班級經營還待增進的班導,讓我最後即便考取了教師證,我還是沒有選擇執教這條路。 可能是因為最後看到孩子純真的臉掛著狐疑的樣子,讓我覺得為難他們實在太難狠下心,或許為難自己
Thumbnail
成為足夠強大的人 當你足夠強大以至於遠遠超越他人時,他人連嫉妒你的勇氣都沒有,剩下的只是對你的仰望和深深的敬畏,他們會愛你、怕你、敬你。 一直以來,我是一個很害怕被批判的人,害怕站在台上,害怕鋒芒太耀眼,吸引來他人的嫉妒與攻擊,也可能是東亞儒家文化的薰陶,謙讓是美德,但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憂慮。
打文章的頻率已經和與兒子深度溝通的次數差不多了! 記錄一下他主動找我聊內心的想法~他說月考已經很認真在準備了還是沒有考好!非常的自責,第一次段考失利就算了,第二次仍舊滑鐵盧,不知道怎麼對我們交代,我先聽他在學校遇到的事情,然後適時地把我在公司的情況也講給他聽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當談到體態管理時,纖維確實是一位萬能的好夥伴。它對改善消化問題、體重管理和三高問題都有顯著效果。這不是要你吃素,只是讓我們一起先來了解一下膳食纖維的好處以及如何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纖維。 膳食纖維的好處 促進排便和預防便秘:膳食纖維增加糞便的體積,刺激腸道蠕動,有助於順利排便。對於那些面臨便秘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遇到不好的關係或環境,不是你的錯 如果無法改變,你需要的不是傻傻的堅持 而是瀟灑的轉身離開,別再虛耗自己的能量
Thumbnail
「他已經超過一年都不願意跟我們好好說話了!我能怎麼辦?」媽媽無奈的對我說 九年級模擬教育會考結束, 緊接而來的是複雜的志願選填細節。 學生和家長必須清楚遊戲規則, 且要密切討論志願填榜順序, 才能上榜如願。 可這孩子和父母冷戰已長達一年半, 每次只要講話, 就是衝突!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肺部被挖了六個洞,反正咱有「自費合法嗎啡」~啥不能連續使用~痛死咱了,嗚嗚嗚,林則徐你這個渾蛋…… 醫生說:看起來像癌症、拍起來像癌症、切起來像癌症,那它就是隻癌症 巴菲特:看起來像鴨子、游泳像鴨子、叫聲像鴨子,那牠就是隻鴨子 巴爺爺,你這句話流傳到「非投資領域了」,那六個點全部都不是癌症……
還記得在國小實習的那半年,或說是從開始決定考教程時,一直都認為是為了媽媽的擔心而去做的事情,等到開始實習後、遇到也許也是年輕力盛對班級經營還待增進的班導,讓我最後即便考取了教師證,我還是沒有選擇執教這條路。 可能是因為最後看到孩子純真的臉掛著狐疑的樣子,讓我覺得為難他們實在太難狠下心,或許為難自己
Thumbnail
成為足夠強大的人 當你足夠強大以至於遠遠超越他人時,他人連嫉妒你的勇氣都沒有,剩下的只是對你的仰望和深深的敬畏,他們會愛你、怕你、敬你。 一直以來,我是一個很害怕被批判的人,害怕站在台上,害怕鋒芒太耀眼,吸引來他人的嫉妒與攻擊,也可能是東亞儒家文化的薰陶,謙讓是美德,但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憂慮。
打文章的頻率已經和與兒子深度溝通的次數差不多了! 記錄一下他主動找我聊內心的想法~他說月考已經很認真在準備了還是沒有考好!非常的自責,第一次段考失利就算了,第二次仍舊滑鐵盧,不知道怎麼對我們交代,我先聽他在學校遇到的事情,然後適時地把我在公司的情況也講給他聽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當談到體態管理時,纖維確實是一位萬能的好夥伴。它對改善消化問題、體重管理和三高問題都有顯著效果。這不是要你吃素,只是讓我們一起先來了解一下膳食纖維的好處以及如何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纖維。 膳食纖維的好處 促進排便和預防便秘:膳食纖維增加糞便的體積,刺激腸道蠕動,有助於順利排便。對於那些面臨便秘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遇到不好的關係或環境,不是你的錯 如果無法改變,你需要的不是傻傻的堅持 而是瀟灑的轉身離開,別再虛耗自己的能量
Thumbnail
「他已經超過一年都不願意跟我們好好說話了!我能怎麼辦?」媽媽無奈的對我說 九年級模擬教育會考結束, 緊接而來的是複雜的志願選填細節。 學生和家長必須清楚遊戲規則, 且要密切討論志願填榜順序, 才能上榜如願。 可這孩子和父母冷戰已長達一年半, 每次只要講話, 就是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