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零售業與全球直播電商的發展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愈是能夠透過AI自行生成文字,就愈要練習寫字。AI起初透過向人類學習,進而訓練生成能力;如果人類反過來完全依賴AI產生內容,不啻於切斷了活水源頭。

目前,我主要透過它協助生成的,多半是「結構化」的功能性內容,包含有固定格式或模式的文件,或者結構明確、調動空間不大的產品簡介。

使用GPT製作文案或「憑空」生產內容,若要達到最佳的產出效果,首先對於自己要處理的內容必須達到專業等級的理解,而不僅只是粗淺的認知。換句話說,對於目標和內容的掌握度,決定了我們和ChatGPT合作的成效與產出品質。

下面試著整理一下最近幾天讀到關於台灣零售業發展的相關資料,嘗試自己寫過,就算是編譯別人的內容或只是擷取重點的摘要翻譯,多多少少都能夠幫助消化。


實體零售業的網路渠道為主要成長動能

從未來流通研究所於2023年底發布的〈2023-2024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回顧與展望〉來看,台灣零售業疫後復甦紅利延續,連續兩年成長率創下近20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體電商成長趨緩的狀態下,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仍強勁,甚至迎來高速發展:2023年預估年增率約達8%,遠高於純電商的2-3%,已突破整體規模3成。

在2023年第二季度,實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額首次達到純電商產業的64%,而這個比例在2019年僅為38%。這個快速縮小的差距意味著實體零售業已普遍採用了OMO經營模式作為共同策略,但同時也意味著實體零售業正在分食純電商產業的成長潛力。

報告認為,實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已成為台灣電商產業主要成長動能,2030年可佔台灣整體網路購物市場的4成5以上。


來看看零售業中長期的銷售模式與關鍵領域

當OMO和D2C等全通路建置已成為台灣零售和品牌商的通用策略,形成了數位銷售生態系統——此時,第一方數據的關鍵性不言而喻。藉著收集和分析這些數據,企業能更深入地了解客戶需求,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並建立客戶終身價值,促進長期發展。

檢視實體零售與通路品牌D2C的網路銷售概況,若以2023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來看,YoY漲勢最盛的為服飾專賣與生活用品;而YoY減少的有美妝藥品、書籍育樂和3C家電。

近十年來,台灣家庭消費呈現明顯的轉變:單身小家庭、高齡醫療照護、中小型社區通路、在宅娛樂消費、健身經濟、寵物經濟等,逐漸成為台灣未來中長期的消費重要趨勢。

預計到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參考日本產業的發展經驗,面對高齡社會的挑戰,可提供解決方案的相關產業將逐步茁壯。

raw-image


直播電商在中國的現況

直播電商隨著阿里巴巴與淘寶的帶動,於2016年興起。近年來,直播電商在中國和台灣都蓬勃發展,僅僅四五年的時間,此商業模式已成為市場規模高達3.5萬億的巨大產業。根據iResearch統計,中國2021年直播電商市場市值超過1.2兆人民幣(約5.18億元台幣),從2021年至2025年估計成長1.8倍。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最成熟的市場中,直播電商仍然具有成長潛力。大約72%的中國用戶表示同意或強烈同意他們願意透過這種方式購買更多產品,領先於拉丁美洲(63%)、美國(49%)和歐洲(38%)的用戶。

顯然,直播電商在中國蔚為主流,不過,其經營模式在2023年的上半年也出現了幾個改變,包含開始減少對網紅直播主的依賴,以及不在直播中置入連結,而是直接開放接單。

例如,在中國2023年的年中618購物節中,京東等公司已開始招聘員工或虛擬主持人進行電子商務直播,參與天貓舉辦直播的蘋果公司也未找網紅代言,而是由員工來介紹自家產品。


中國以外的直播電商發展得如何?

那麼在中國以外呢?

據McKinsey的分析,近年來,直播電商在美國、歐洲等其他市場亦展現出強勁的成長趨勢。其轉換率比傳統電子商務高出十倍,且品牌吸引力和差異化不斷增強,特別是對於年輕受眾而言,因此,若能將直播電商融入更廣泛的電子商務中可能會帶來顯著的效益。

不過,直播電商需要根據各個市場的特點制定量身定制的策略,才能充分發揮潛力。



目前,在中國以外的直播電商成長目前仍受限制。除了產品CP值不明使讓消費者不容易下決定以外;在歐洲,有29%的受訪者認為直播的時間安排有欠妥當,而在美國(32%)與拉丁美洲(44%),其便利性為最大阻礙。

此外,直播電商內容的冗長乏味且重複性太高,以及明顯以銷售為導向的內容,也不容易引發消費者的興趣。

對於美國與歐洲有參與過直播電商的用戶而言,他們首要追求的是「娛樂」,其次是獲取更好的價格折扣;相反地,在中國,以追求娛樂為目的的用戶數量排名墊底,多數用戶更注重實用功能,包括便利性、優惠和獨家產品。


直播電商的未來趨勢

觀察全球使用直播電商較為頻繁的用戶,可發現其平均年齡介於33至36歲之間,其中25至34歲的用戶在直播電商中佔比最大。此外,不管是觀看直播的目的、購買的產品項目、下單的時機點(直播中或直播後)與每次消費金額等,皆有地域性與文化差異。

在中國,社群媒體和電商平台帶動了直播電商的發展。

這些平台提供了多樣化的功能,例如嵌入短影音預告片以提高用戶興趣,並提供全面的分析數據,使品牌和零售商能夠有根據地優化用戶體驗。此外,在節目中推廣獨特商品、與能夠提供觀眾信賴感的主持人合作⋯⋯,皆是能成功吸引消費者的策略。

相較之下,美國和歐洲的直播電商發展仍尚且不如中國成熟。

首先,強化網站與平台的功能是基本條件,設計更多適合進行直播購物的功能,可減少用戶的進入障礙。此外,在合適的時間段安排節目、掌握直播內容與播放時長也是必要的。

整體而言,直播電商在中國持續興旺,能夠促進銷售並深化客戶關係;而對於全球其他市場而言,若想要藉此拓展更多機會,首先應掌握不同區域客戶對直播電商的認知與使用習慣。

簡言之,直播電商領域沒有統一的最佳策略,必須針對每個市場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那麼,台灣的消費者對於直播電商的使用習慣是什麼呢?



資料來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10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4/03/28
接著前面在說學術圈與社群專家圈的話題,其實原本只是想起了一些學術圈的事情,寫著寫著,不想卻變成連載了……。 哪一間企業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不是新創公司呢?或者,那些此刻已然成為知名跨國企業的科技公司,或許曾經也是新創公司。 要說新創與一般企業的差異,或許在於,此刻的新創在其主要業務項目上具備因應
Thumbnail
2024/03/28
接著前面在說學術圈與社群專家圈的話題,其實原本只是想起了一些學術圈的事情,寫著寫著,不想卻變成連載了……。 哪一間企業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不是新創公司呢?或者,那些此刻已然成為知名跨國企業的科技公司,或許曾經也是新創公司。 要說新創與一般企業的差異,或許在於,此刻的新創在其主要業務項目上具備因應
Thumbnail
2024/03/18
前面提到如何透過多拉A夢的道具增加體驗的機會,想從「體驗」延伸一下。 昨天早上在得到頭條聽到「悅己經濟學」,講的是「體驗經濟」的興起: 作者首先談到了近年演唱會特別紅紅火火的狀態,並說明了演唱會的本質,指出演唱會是一種渴望的實現,需要積累觀眾的渴望才能真正爆發。接著提及演唱會在文化旅遊經濟中的重
Thumbnail
2024/03/18
前面提到如何透過多拉A夢的道具增加體驗的機會,想從「體驗」延伸一下。 昨天早上在得到頭條聽到「悅己經濟學」,講的是「體驗經濟」的興起: 作者首先談到了近年演唱會特別紅紅火火的狀態,並說明了演唱會的本質,指出演唱會是一種渴望的實現,需要積累觀眾的渴望才能真正爆發。接著提及演唱會在文化旅遊經濟中的重
Thumbnail
2024/03/07
前幾天,曾紀錄了和班長聊天時,他從一個高階主管的視角提供的觀點。 有些事情,其實我尚未經歷,又或者似乎在邏輯上可理解,實務上尚未能參透的他人之經驗總結,最後來寫一點相對更好接收的—— 當天,另一位同學在聊天時提到「我們現在之所以長成這樣,是過去所決定的。」這時,就有同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反過來
Thumbnail
2024/03/07
前幾天,曾紀錄了和班長聊天時,他從一個高階主管的視角提供的觀點。 有些事情,其實我尚未經歷,又或者似乎在邏輯上可理解,實務上尚未能參透的他人之經驗總結,最後來寫一點相對更好接收的—— 當天,另一位同學在聊天時提到「我們現在之所以長成這樣,是過去所決定的。」這時,就有同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反過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飛速發展,逐漸在電商領域中嶄露頭角。根據Statista的數據,全球電商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4.9萬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7.4萬億美元。消費者對於購物體驗的要求不再停留在產品本身,反而更關注與產品的情感共鳴和個人化連接。Tensor Art作為AI圖像生成領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飛速發展,逐漸在電商領域中嶄露頭角。根據Statista的數據,全球電商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4.9萬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7.4萬億美元。消費者對於購物體驗的要求不再停留在產品本身,反而更關注與產品的情感共鳴和個人化連接。Tensor Art作為AI圖像生成領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人工智慧的未來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個人在與人工智慧系統的互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預計這種趨勢將催生被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人工智慧的未來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個人在與人工智慧系統的互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預計這種趨勢將催生被
Thumbnail
隨著ChatGPT問世以來,AI持續在不同領域上發揮作用。虛擬人已能代理人類完成特定任務,是新興科技從工具擴展至落地應用服務的關鍵產物。 透過觀察AI如何賦能Web3的發展,以及觀測各種國際創新應用案例,請參加此免費研討會,了解「虛擬人應用發展趨勢」和「從AI賦能Web3新興應用看發展趨勢」二個議題
Thumbnail
隨著ChatGPT問世以來,AI持續在不同領域上發揮作用。虛擬人已能代理人類完成特定任務,是新興科技從工具擴展至落地應用服務的關鍵產物。 透過觀察AI如何賦能Web3的發展,以及觀測各種國際創新應用案例,請參加此免費研討會,了解「虛擬人應用發展趨勢」和「從AI賦能Web3新興應用看發展趨勢」二個議題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觀察全球使用直播電商較為頻繁的用戶,可發現其平均年齡介於33至36歲之間,其中25至34歲的用戶在直播電商中佔比最大。此外,不管是觀看直播的目的、購買的產品項目、下單的時機點(直播中或直播後)與每次消費金額等,皆有地域性與文化差異。
Thumbnail
觀察全球使用直播電商較為頻繁的用戶,可發現其平均年齡介於33至36歲之間,其中25至34歲的用戶在直播電商中佔比最大。此外,不管是觀看直播的目的、購買的產品項目、下單的時機點(直播中或直播後)與每次消費金額等,皆有地域性與文化差異。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人工智能對生活上的影響和改變,同時,例如規劃時間,安排選擇等等,附上一些建議與推薦工具。 在今天,大語言模型開通全球,我們可以輕易的使用人工智能對話,和他們對話,交流,討論,但是,除了娛樂以外,在生活上,我們還有什麼用法呢?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人工智能對生活上的影響和改變,同時,例如規劃時間,安排選擇等等,附上一些建議與推薦工具。 在今天,大語言模型開通全球,我們可以輕易的使用人工智能對話,和他們對話,交流,討論,但是,除了娛樂以外,在生活上,我們還有什麼用法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