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的我總喜歡自己一個人坐在餐廳或咖啡廳靠窗的地方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喜歡坐在餐廳或咖啡廳的某個角落觀察在場所有的人,並且還喜歡靜靜的享受著自己一個人的孤獨;如此寧靜的時刻,是讓心靈沉澱的時機,也是讓自己身心靈有放鬆的機會。也許習慣了這樣子的模式,當我踏入婚姻後,便能觀察到夫家那裡的複雜與無法想像的...,因此,當時二十幾歲的我便在日記裡寫下了這麼一句話--「永遠不要讓自己成為了一個“當局者”,而是要讓自己做一個“旁觀者"」;然而後來的我卻不是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才發現,原來後來的我因為生活中的瑣碎已經慢慢的讓自己也成為了一名“當局者”。 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我們成為了“當局者”時,我們是真的為生活感到困惑,迷失了自己,跌跌撞撞,苦不堪言,永遠找不到出口,總是在迷宮裡打轉;甚至覺得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灰暗,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狼狽、痛苦不堪;所以,思考過後,才了解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已跳脫出來做一個“旁觀者”。唯有如此,你才會發現,原來我們是如此的愚癡與昏昧;原來所有的一切其實看穿了就都是"假"的,它只是一個"假相"罷了!然而,我們卻為了這個假相讓自己兜兜轉轉,頭破血流。想想,當時的自己也是挺傻的,現在再看到自己當時寫的,突然有一種感觸,原來,一個人可以很理性的有智慧,也可以很感性的愚蠢至極。
這個世界充斥著許多的悲歡離合,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事與事之間...,如若我們單看眼前的、表面的,你會一不小心就被眼前的"境"拉著走,因此,所看到的、所感觸到的感受,無非就是一個"謊言",唯有深入的觀察與接觸,抽絲剝繭,冷靜的思考,你才會看到自己當時的盲點,知道自己當時的盲目,也才能在客觀的姿態下辨識、判斷與體悟出一些道理和啟示。往往局外人對事情的觀察會比當事人清楚、透徹,因此,如若能讓自己練習每每事情發生時,或情緒困擾時,不妨讓自己跳脫出來觀看事情發生的經過與始末,和情緒得不愉快,或許你會發現並非如同自己想像的結果與答案。
這個人世間有它可愛的一面,也有它憎惡的一面;無論它展現出來的是哪一面,其實我們是可以不需要選擇的,我們只要告訴自己,我們是來這個世間體驗生活,觀察造物主給予我們的禮物;體悟人、事之種種,以及帶給我們喜怒哀樂之各種情緒。我們只是經過這個世間,而不是逗留;我們只是欣賞這個世間,而不是征服;我們只是觸摸這個世間,而不是追趕。如果我們有這一個層面的認知,我想,或許許多人、許多事就不會讓我們有如陷入地獄般無法自拔吧!
~擁抱生命,走出迷霧,找到方向~
給自己的一封信--旁觀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羽•凡的沙龍
17會員
80內容數
個人的心情抒發與感觸和體悟,期許鼓勵並激勵自己,或許能與他人產生共鳴;這個世界每天都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過不去的檻,期望個人的心情物語能帶給他人心靈上的溫暖,讓心靈的黑暗能迎來燦爛的陽光
羽•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4
看到媽媽躺在病床上喊苦,讓我很無奈,有一種無力感,明明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卻總是將決定權交予他人,我看著媽媽如此的消極與沮喪,也只能讓她放聲大哭的發洩,因為我知道,這時候的她,最需要的是好好的發洩,與其讓她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如通通發洩出來吧!爸爸往生後的某一天,我跟媽媽談了一下,我
2025/02/14
看到媽媽躺在病床上喊苦,讓我很無奈,有一種無力感,明明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卻總是將決定權交予他人,我看著媽媽如此的消極與沮喪,也只能讓她放聲大哭的發洩,因為我知道,這時候的她,最需要的是好好的發洩,與其讓她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如通通發洩出來吧!爸爸往生後的某一天,我跟媽媽談了一下,我
2025/01/22
看到媽媽如此的悲觀、消極,儘管是身邊的人也未必能幫上什麼,畢竟老人家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有段時間我跟媽媽說她的一些觀念要改,她總回我:「要改什麼?怎麼改?我都已經幾歲的人了?」每每聽到她這麼說,我也不想再多說甚麼,只覺得「當局者」往往陷在自己的世界而不自知,且,一個人若真的有心想改變

2025/01/22
看到媽媽如此的悲觀、消極,儘管是身邊的人也未必能幫上什麼,畢竟老人家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有段時間我跟媽媽說她的一些觀念要改,她總回我:「要改什麼?怎麼改?我都已經幾歲的人了?」每每聽到她這麼說,我也不想再多說甚麼,只覺得「當局者」往往陷在自己的世界而不自知,且,一個人若真的有心想改變

2024/12/24
雖然說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我們身上學到的點點滴滴,因此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在孩子身上似乎看到我們的影子,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在「傳承」,傳承著我們的習氣,傳承著我們的優缺點,傳承著我們的觀念、想法,甚至一舉一動,看似平常,卻是不容小覷,它往往會

2024/12/24
雖然說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我們身上學到的點點滴滴,因此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在孩子身上似乎看到我們的影子,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在「傳承」,傳承著我們的習氣,傳承著我們的優缺點,傳承著我們的觀念、想法,甚至一舉一動,看似平常,卻是不容小覷,它往往會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因為年底要選舉了,所以就開始會有一些選舉前的說明會。先生被邀請去參加回來之後,他就說出他的感覺。他說有一些事情,難道一定要去攻擊別人,或者需要對立才行得通嗎?
這時我就想到我們最近上奇蹟課程,它的內容是:
那兒沒有任何參考指標能賦予你所見之物任何意義。只有身體才有攻擊謀害的可能。 但

因為年底要選舉了,所以就開始會有一些選舉前的說明會。先生被邀請去參加回來之後,他就說出他的感覺。他說有一些事情,難道一定要去攻擊別人,或者需要對立才行得通嗎?
這時我就想到我們最近上奇蹟課程,它的內容是:
那兒沒有任何參考指標能賦予你所見之物任何意義。只有身體才有攻擊謀害的可能。 但

每個人生而不同,有的人擅長獨處,有的人習慣融入人群。如果你問一個喜歡的獨處的人,我發覺你很擅長獨處耶,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人不是本來就要懂得獨處的嗎?」
這個社會多數人認為,落單=這個人一定很孤單。獨處=這個人好奇怪, 一定沒朋友。就好像做什麼事都得有人陪伴, 一個人好像就很有問題。特別是在關係裡

每個人生而不同,有的人擅長獨處,有的人習慣融入人群。如果你問一個喜歡的獨處的人,我發覺你很擅長獨處耶,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人不是本來就要懂得獨處的嗎?」
這個社會多數人認為,落單=這個人一定很孤單。獨處=這個人好奇怪, 一定沒朋友。就好像做什麼事都得有人陪伴, 一個人好像就很有問題。特別是在關係裡

"人"很喜歡虛偽的做人,虛偽久了似乎也真的愛上了這個遊戲,樂此不疲!於是開始了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為了達到目的用盡心機,甚麼手段都使得出來,這就是人性的陰暗面;遊戲玩久了,有的人已經身陷的無法自拔,有的人或許因此悽慘落魄而醒悟,又或許怨天尤人還沒有覺醒而不甘心的繼續進行著遊戲...,看

"人"很喜歡虛偽的做人,虛偽久了似乎也真的愛上了這個遊戲,樂此不疲!於是開始了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為了達到目的用盡心機,甚麼手段都使得出來,這就是人性的陰暗面;遊戲玩久了,有的人已經身陷的無法自拔,有的人或許因此悽慘落魄而醒悟,又或許怨天尤人還沒有覺醒而不甘心的繼續進行著遊戲...,看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