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心得:有償、無償、自我實現之平衡|內在成就:成為你真正想成為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實。

而且Sunny從書中感受到溫暖,會想東想西、不安於現狀的人不是少數,反而是更有機會實現自我、找到內在富足的人。

《內在成就》這本書,是由愛瑞克所著作,他曾經任職於金融業10幾年,有感於金融海嘯對於很多人的生計帶來的威脅,加上看到醫師作家侯文詠所提到的臨終病患感慨的都是人生浪費太多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因此,愛瑞克便特別敏銳的觀察到,如果自己在做一件事有猶豫時、面對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衝突時,只要想起那些侯文詠提到臨終病患的點滴,便能鼓起勇氣選擇他自己想要的。

以下,Sunny摘錄幾個自己深深被書中概念鼓舞到的點,跟讀者們分享:

一、有償、無償、自我實現之平衡

愛瑞克在書中提到,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曾說,「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

根據查爾斯定義中,「有償工作」通常是指一般上班族上班為了薪水報償,「無償工作」是指從事可以幫助別人的事情,像是當志工,「自我實現工作」是做了會有成就感的事。如果同時有這三種工作,人們會感到幸福且平衡。

然而,Sunny大致上認同,但覺得「幫助別人的事」比較適合歸類在自我實現的區塊,因為樂於助人不像是單純物質上有報酬薪資的對比,而是個人自我追求境界的高度。

另外,Sunny認為「無償工作」比較像是無聊時滑太多手機、為了自己無法掌握事情的擔憂、下班回家很累卻黏著手機捨不得睡覺,包括滑社群軟體、看影片、追劇、逛網拍、過度八卦別人的事情⋯等。做這些事情,既非上班時的「有報償工作」,也非休閒時從事做了有成就感的「自我實現工作」。

因此,Sunny略為修正查爾斯的定義,但還是非常認同平時要把自己正在做的事,例如滑社群軟體、上班賺薪水、閱讀寫作、運動休閒等,分門別類歸類在「有償」、「無償」、「自我實現」區塊,可以更有助於自己定位的認知,正在賺錢、正在放空休息,還是正在從事有累積性又有成就感的事。從而更妥善應用時間、穩定自己的心境,同時更容易產生內在成就,清楚明瞭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會因而產生過多的焦慮。

二、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兼編劇

愛瑞克說他年輕時,覺得自己就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老天爺是導演兼編劇;後來到了人生下半場覺得自己才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只有自己才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人,尤其在謝幕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因此,人生應該是對自己交代,不必說這是社會主流價值,所以自己跟著走;不必覺得這是誰認為的好選擇,自己也就跟著做。

三、當你踏上旅程,路就會自己展開

多數市面上的書籍、線上課程都是教大家如何達到「外在成就」,例如好成績、好業績、好考績,但談論「內在成就」的商品卻比較少,也很少有功成名就的人會主動提及除了大家看到的成就外,成功人士是如何找到自己內在的平靜。

愛瑞克在書中說,人們在人生旅途的最後一站,曾經引導自己的長輩們、導師們並不在自己身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人生跑馬燈。在抵達天堂門口時,老天爺大概不會問我們「你這輩子賺多少錢」,比較有可能問「你幫助過多少人」、「你有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不論關鍵問題是什麼,都要從現在開始去做,莫蹉跎。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還有時間,其實未必。

就如同《內在成就》書中提到,詩人魯米曾說「當你踏上旅程,路就會自己展開」

四、內在成就,是自我價值與滿足的來源

愛瑞克在書中提到,他對於「內在成就」的定義是,「自我價值與滿足的來源」。也就是人內心深處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同和成就感,並不受外在因素影響;在達到某些目標時,發自內心感到愉悅與滿足,自信及自我價值感因此大幅提升。

愛瑞克也特別強調,「內在成就」是自我肯定的重要因素,這會比財富、名氣、頭銜的外在成就感更能持久、穩定、帶來深層滿足、不需他人肯定。

而衡量一個人的內在成就,愛瑞克也下了個視角:「人生苦短,你活得夠豐盈自在嗎? 」。他說,成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到豐盈圓滿,即便獨處、漫長夜裡也能自在從容,因為光發自內心。

另外,愛瑞克也提到,「內外在成就可以相輔相成」,不必因為追求內在成就,就否定外在成就,因為成績、業績、考績其實滿現實的,某種程度上會影響自己的心情,還有受到周圍人的關注和支持。但保持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五、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書中提到,不論好的經驗、壞的經驗,都是經驗,都是累積我們終極作品-自己一生旅程-所需要的歷程。持續往前總比原地踏步好,「過錯」總比「錯過」好

愛瑞克說,多數人是有路就走、走得越快、越早達到年度目標越好,但年復一年的趕路過程,見樹不見林,卻忘了自己真正該走的方想。而愛瑞克說,不是有路就一定要走,我們需要明智選擇要走的路;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馬拉松的跑者,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不同天賦和使命,有各自的旅程等著我們;當我們能善用天賦完成人生使命,便是達成內在成就。

至於怎麼達成內在成就呢?Sunny認為,整本書中,最好詮釋如何達到內心成就的方法,也是最簡而易行的途徑,便是愛瑞克在書中提及他朋友天篷的例子。

愛瑞克的朋友天篷說,減少碎片化的滿足,像是影片、網購、滑臉書,這些活動雖然帶來放鬆與快感,但人對於短效快感會上癮且效用遞減,人習慣反覆被刺激和滿足,要想一直獲得快感就需要加強刺激程度,否則會感到空虛。要增強內在成就的話,開始從事需要累計來取得長期成就的事情,例如重量訓練、下廚烹飪、練習寫作、學習水電,這樣明顯讓自己產生「對自己很滿意」、「對自己生活有幫助」、「更喜歡自己」的感受,這些都是內在成就的具體實現。

另外,愛瑞克也提醒,人生平均有長達80年的時間可以造一座人生的山,因此我們不必汲汲營營、擔心時間不夠,被時間追得喘不過氣。反而應該思考,「以終為始」,什麼才是我們希望在人生終點時,想成為什麼人。有了清楚的樣貌,會對於堆疊自己人生的山時,更踏實。

六、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內在成就》書中提及,很多人都還沒找到自己的「終」,不確定自己最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這都是正常的,這是需要漫長歲月、生命歷程,漸漸去發掘、探索

愛瑞克也很同理得提到,從現在回顧人生,很多人覺得好像有99%是白費工。但就是有這些努力的累積,才能掌握到最關鍵的1%。就像把一個容器的水持續加熱,從一度升到八十度的過程,是看不出動靜的;但從八十度幾度開始後,水面就會滾動,九十幾度就滾得更起勁,到了一百度就會變成水蒸氣,脫離原本的容器了。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度的加溫是白費力氣的,所有的時間和能量都有貢獻

書中也提到,造一座山也是,初期慢、後期快,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只有在抵達山頂過程中,才能得到抵達山頂所需的進步。

七、心流:專注、有意義、挑戰極限

愛瑞克提到,要達到《心流》作者契克森所說的心流狀態,至少需要有三個條件,包括專注、有意義、挑戰極限。

「專注」,關鍵在於「能捨」,願意為這件事情,暫時放下其他事物,當下除了你和這件事情,彷彿其他事物全部消失。可以借助空間、工具、儀式感,讓自己快速進入心流狀態。

「有意義」,做這件事的過程或目的吸引你,無論是基於好奇心、自尊心、上進心、慈悲心、羞恥心、求勝心,讓你會忍不住想要去做,而且完成之後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感。不一定要是人生重要的大事才算數。

「挑戰極限」,代表有一定的難度,若剛好位於我們舒適圈的邊緣,必須盡全力才行,而且完成之後會發現自己的能力疆界又再度擴張了。無論是知識、能力等硬實力,或耐性、毅力、耐挫力等軟實力,通通都算是。

一旦達到這種心流狀態,人們便可以讓「最佳體驗」變成習慣,也是日常生活最大的愉悅與滿足感來源。

八、七年就是一輩子

書中提到,「時間比金錢寶貴,而專注力又是比時間更寶貴的資產」。一次做好一件事,一次學好一門領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可以創造出如滾雪球般的複利效果。

愛瑞克也提到,中國創業家李笑來「七年就是一輩子」的觀點。人體有許多細胞每天都在死亡又重生,若以七年來看的話,幾乎大多數細胞都己經汰舊換新了。舊的不除去,就算每年僅以百分之十的細胞分裂速度來計算,七年就會多出一倍、長出了一個你。或許有些人認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遭逢重大失敗、變故,人生就毀了,但事實上,只要改變自己的信念,轉個念頭人生就會不一樣!上天讓每一個人的身體可以不斷放下過去、汰舊換新,心態當然也可以!我們隨時都可以放下過去的自己,活出全新人生。

另外,愛瑞克也分享了轉念的方法,他說「壞事背後一定藏著好事,遇到壞事時要儘快把好事找出來」。但在找的過程中,可以先讓自己休息一下,轉念的練習關鍵在於「專注力」,盡快把壤事背後的好事找出來,等於迫使將專注力用於尋找好事上,如此一來,專注力就已經從原本的負面情緒中移開。好好讀一本書、認真學習一個技能、跟朋友規劃一趟從未有過的旅行(或旅行團),能夠吸引你、讓你有更長時間專注其他事。

[總結]

Sunny閱讀這本書時,內心真的很溫暖,常常讀到點頭如搗蒜,覺得愛瑞克把很多我在面對挑戰時的心境都描寫出來了,同時愛瑞克也引經據典,把好多有趣、有畫面感的金句都行雲流水得串連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當中。

接著,Sunny 期許自己可以朝著有償、無償、有意義三種任務平衡的狀態前進,也可以更清晰察覺自己在做某件事情,是屬於哪類型的事情,從而定義自己正在休息放空,還是從事有意義的事情。

最後🎉🎉,Sunny祝福讀者們,也可以找到自己內在成就,從中獲得自我肯定,並且朝著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前進。最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avatar-img
171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unn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近期閱讀了一些財務、理財類型的書籍,對這方面的知識也隨著增加了,但到底知識的提升幅度如何、有沒有辦法融會貫通、距離現實世界的運作,好像難以衡量、量化。 因此,Sunny便想著透過「考試」的方式,檢驗自己在這領域的自學成果。 於是,便報名了2024年1月9日(星期二)晚上6:50-7:50
2024年1月7日,我受朋友的邀請,一同付費進入國家戲劇院,欣賞一場國際芭蕾舞團的表演。 真的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是Sunny喜歡欣賞美的事物,舉凡人文類的展覽、古蹟,還有自然類的山林、小徑,各種美的事物都令人心曠神怡,舒服放鬆。 憂,是這場付費的門票價格實在太高了,對小資族的
有句話說,「讀過的書,記得的是知識,忘記的是氣質」~ 回顧2023一整年,我利用平日上班的搭車時間,藉由閱讀器的方便與輕巧,在通勤時間閱讀了10本書,累計了些知識與氣質。 回頭檢視才發現,這10本書幾乎都是跟財務、金融、理財、創業有關的商業及管理類書籍,期許自己在未來成為一位創業家。
書中除了一步一步領著非商學院的人看懂財報的幾個基本內容,也教大家如何避免掉入資產陷阱、如何讓公司或個人多賺一點錢、分析沒利潤的事是否可以做...等。把很多財務的專有名詞,解釋得白話很多,並且輔以生活化的例子加以說明,讓沒財務背景的Sunny 受益很多。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說~這也是我在這三天兩夜阿里山旅行中,體會特別深刻的點~ Sunny 在112年12月17日至19日,跟著爸爸媽媽的好朋友們一同到梅山、阿里山旅遊,總共36人、一台遊覽車,成員多數已退休了,因此對我來說年紀都比較長。
一場旅行中,有個合適的旅伴至關重要。 在旅行前,挑選到契合度足夠的朋友, 旅途中,與旅伴彼此相親相愛、互相溝通、求同存異、找到默契, 旅行結束後,感謝這趟探索友誼的旅程、讓自己認識朋友、啓發自我認識~
因為近期閱讀了一些財務、理財類型的書籍,對這方面的知識也隨著增加了,但到底知識的提升幅度如何、有沒有辦法融會貫通、距離現實世界的運作,好像難以衡量、量化。 因此,Sunny便想著透過「考試」的方式,檢驗自己在這領域的自學成果。 於是,便報名了2024年1月9日(星期二)晚上6:50-7:50
2024年1月7日,我受朋友的邀請,一同付費進入國家戲劇院,欣賞一場國際芭蕾舞團的表演。 真的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是Sunny喜歡欣賞美的事物,舉凡人文類的展覽、古蹟,還有自然類的山林、小徑,各種美的事物都令人心曠神怡,舒服放鬆。 憂,是這場付費的門票價格實在太高了,對小資族的
有句話說,「讀過的書,記得的是知識,忘記的是氣質」~ 回顧2023一整年,我利用平日上班的搭車時間,藉由閱讀器的方便與輕巧,在通勤時間閱讀了10本書,累計了些知識與氣質。 回頭檢視才發現,這10本書幾乎都是跟財務、金融、理財、創業有關的商業及管理類書籍,期許自己在未來成為一位創業家。
書中除了一步一步領著非商學院的人看懂財報的幾個基本內容,也教大家如何避免掉入資產陷阱、如何讓公司或個人多賺一點錢、分析沒利潤的事是否可以做...等。把很多財務的專有名詞,解釋得白話很多,並且輔以生活化的例子加以說明,讓沒財務背景的Sunny 受益很多。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說~這也是我在這三天兩夜阿里山旅行中,體會特別深刻的點~ Sunny 在112年12月17日至19日,跟著爸爸媽媽的好朋友們一同到梅山、阿里山旅遊,總共36人、一台遊覽車,成員多數已退休了,因此對我來說年紀都比較長。
一場旅行中,有個合適的旅伴至關重要。 在旅行前,挑選到契合度足夠的朋友, 旅途中,與旅伴彼此相親相愛、互相溝通、求同存異、找到默契, 旅行結束後,感謝這趟探索友誼的旅程、讓自己認識朋友、啓發自我認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主角從小跟世界格格不入,如小鳥死了大家很傷心,她想到的是烤來吃正好;兩個國小男生在吵架,她去幫忙阻止,結果是拿鏟子把其中一人打昏,另一人看到則嚇死;導師在台上歇斯底里,她也幫忙制止,上前一把將她裙子、內褲都扯掉,果然導師就靜下來了...她說是看電視學的。
Thumbnail
牠慈悲為懷,以光輝點亮黑夜, 夜鷹的結局何嘗不是一種捨己為人, 至今燃燒的夜鷹之星,仍在為迷途之人給予指引。
Thumbnail
嗨嗨,大家好,我是縱光~ 不知不覺七月號閱讀心得就來到八月了,咳咳,我是說,不知不覺,這一場活動就要完結了,請大家為所有參加活動的作者們鼓掌鼓掌! 這一次的主角是子不語的《烈火之心》,柳夢的《和風煦煦》,以及亞生綾的《幽影之刃》,都是非常用心的作品。甚至在一開始,子不語就要我砲火猛烈的轟下去,這
Thumbnail
嗨嗨,大家好,我是縱光~ 又到了分享閱讀心得的時間啦,這一次的主角是沉默之鷹的《石妖魅》,翩翩的《似是舊識》,以及烏喵的《如果命運是一道牆》。 這些都是方格作者們用心寫成的小說作品,特意放上我的心得,不只是想將本人拙見分享給大家,更希望方格子的小說作品能夠被更多人看見。
Thumbnail
嗨嗨,大家好,我是縱光~ 前陣子辦了心得活動,收穫許多格友、小說家的熱情投稿,實在非常開心。 這場心得活動,舉辦的本意是暫且拋開客觀評論以及苛刻的指教、建議,給予創作者正面回饋!因此便在各個作品中很開心地抓出亮點,寫出總字數差不多4000字的心得集。 在這一段過程中,我有幸拜讀風格題材各有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作者介紹瞭如何從『為了改變自己而努力』轉型成『為了發揮才華而努力』的過程。他分享了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圖解,幫助讀者更容易地找到想要做的事。同時,書中提到了找出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之前,先找出『擅長的事』的重要性,並且強調瞭如何將興趣轉為收入進而進入無限成長迴圈。這篇文章充滿豐富而有系統的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我們全都可以自行決定事業在自己人生的比重,答案沒有對錯。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主角從小跟世界格格不入,如小鳥死了大家很傷心,她想到的是烤來吃正好;兩個國小男生在吵架,她去幫忙阻止,結果是拿鏟子把其中一人打昏,另一人看到則嚇死;導師在台上歇斯底里,她也幫忙制止,上前一把將她裙子、內褲都扯掉,果然導師就靜下來了...她說是看電視學的。
Thumbnail
牠慈悲為懷,以光輝點亮黑夜, 夜鷹的結局何嘗不是一種捨己為人, 至今燃燒的夜鷹之星,仍在為迷途之人給予指引。
Thumbnail
嗨嗨,大家好,我是縱光~ 不知不覺七月號閱讀心得就來到八月了,咳咳,我是說,不知不覺,這一場活動就要完結了,請大家為所有參加活動的作者們鼓掌鼓掌! 這一次的主角是子不語的《烈火之心》,柳夢的《和風煦煦》,以及亞生綾的《幽影之刃》,都是非常用心的作品。甚至在一開始,子不語就要我砲火猛烈的轟下去,這
Thumbnail
嗨嗨,大家好,我是縱光~ 又到了分享閱讀心得的時間啦,這一次的主角是沉默之鷹的《石妖魅》,翩翩的《似是舊識》,以及烏喵的《如果命運是一道牆》。 這些都是方格作者們用心寫成的小說作品,特意放上我的心得,不只是想將本人拙見分享給大家,更希望方格子的小說作品能夠被更多人看見。
Thumbnail
嗨嗨,大家好,我是縱光~ 前陣子辦了心得活動,收穫許多格友、小說家的熱情投稿,實在非常開心。 這場心得活動,舉辦的本意是暫且拋開客觀評論以及苛刻的指教、建議,給予創作者正面回饋!因此便在各個作品中很開心地抓出亮點,寫出總字數差不多4000字的心得集。 在這一段過程中,我有幸拜讀風格題材各有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作者介紹瞭如何從『為了改變自己而努力』轉型成『為了發揮才華而努力』的過程。他分享了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圖解,幫助讀者更容易地找到想要做的事。同時,書中提到了找出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之前,先找出『擅長的事』的重要性,並且強調瞭如何將興趣轉為收入進而進入無限成長迴圈。這篇文章充滿豐富而有系統的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我們全都可以自行決定事業在自己人生的比重,答案沒有對錯。